03.03 為什麼太平軍所過之處都愛民如子,曾國藩的湘軍卻不同?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好友


很懷疑提問者有沒有上過初中,在魯迅的文章《阿長與山海經》中,長媽媽曾給魯迅講過一個故事,長媽媽告訴長毛自己糧食不夠,長毛給了長媽媽一顆人頭讓其吃,這個人頭只是一個門房而已。

事實上,不管是從太平天國的制度還是從太平天國運動中滿清減少的人口數量,都表明太平天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邪教。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還有人想為太平天國翻案?

先從制度來說,財政上,太平天國執行的是聖庫制度,“一切所得歸聖庫”,也就是說要老百姓將所有的財產上交國庫,這是一項很荒唐的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必然會遭到農民的反抗,而太平天國作為一個國家,擁有自己的暴力機構,鎮壓也就是必然的。愛民如子,從制度上就不可能。

再從歷史來說,太平天國運動中,中國南方人口損失慘重。具體數據眾說紛紜,最高的高達兩億,最低的也有七千萬。即使以最低的七千萬計算,這個損失也是高於整個八年抗日戰爭總和數倍。

第三,真的慶幸這個邪教沒有成功,如果成功了,我們可能就是第二個中東,中東還有石油這個聚寶盆,如果我們走中東路線,能達到現在的印度這樣水平就要感謝炎黃二帝的保佑了。

最後,可能有人高於反清大旗讚頌太平天國,我想說,如果反清是免死金牌,但我們也可以設立一個“靖國神廁”,紀念那些在甲午海戰中“英勇獻身”的“國際友人”,沒有甲午海戰的“大捷”,沒有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義舉”,想清政府?再等五十年再說吧。


雲在藍天8480


首先必須說明一點,古代生產力低下人口的大規模減少並不是戰爭死亡人口,如果說有100人死亡 那麼死於戰爭的可能只有百分之幾,其他則是死於戰爭帶來的生產秩序的破壞,如飢餓,疾病地主侵吞自耕農的田地把他們作為奴隸。太平軍也許是邪教但是掄起殺戮和湘軍比還是差了一大截,如同明末清初的李自成和滿清一樣,李自成的殺戮何滿清比是小巫見大巫。湘軍成軍開高薪,結硬寨打呆仗,消耗的物資和金錢比一般軍隊要多許多,而且湘軍屬於自籌軍費,怎麼自籌刮地皮?不是的湘軍都是一個字搶,殺人放火強東西。但是湘軍雖然搶但是分配比較公平公正,如同滿清的軍隊真的是滿萬不可敵?其實式滿清雖然野蠻,雖然殘忍但是他們搶劫的分配合理,這樣能最大的調動軍隊的積極性,太平軍雖然比較好但是組織鬆散,財務分配不合理,如聖庫制度等。舉一個現實中的例子,傳銷邪不邪惡,為什麼傳銷人會被洗腦?傳銷最顯著的點就是等級森嚴,分配公平公正公開,雖然分配的錢不是搶的就是騙得,但是一個個德還不是打了雞血似的,以傳銷的業績來說比一個反腐嚴重的國營企業是不是強很多?


小王飛刀1


愛民如子?愛到太平軍攻打全州、武昌南京等城市時,皆發生過一定規模的屠城,太平天國北伐河北滄州時更是進行全城屠殺,就是這麼一個愛法?後來的天京陷落,突圍而出的李秀成更是被天京城外的老百姓扭送到湘軍軍營,這可真是“愛民如子”,“深得民心”!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太平天國並非土匪也不會每到一處都四處殺人,作為一隻農民起義軍,在需要大眾去支持的情況下,大部分時期對軍紀還是有一定的要求,不能說深得民心,但是也少不了群眾的支持,這也是最後幾年太平天國即便岌岌可危時,太平軍卻仍然能保持數百萬的規模,這是以往很多農民起義都做不到的。



當然太平天國有很大群眾基礎支持,有一個特殊原因:太平軍的招兵模式,即經常採用擄人為兵的形式,所到之處能招集的青壯年悉數招走,相關兵員的家人親屬也一同帶走留在後勤部隊,例如太平軍在湖南湖北北上時,太平軍水軍將沿河能徵集的漁船全部徵集,相應的漁民和家人也全部編到水軍,以至於太平天國的水軍一度發展為四五千艘船隻的龐大規模,陸軍也同樣如此,編入太平軍的無論男女老少至少能保證最起碼的生活,因此絕大部分人也願意留在部隊,這也就造成了所謂的群眾基礎,1853年太平軍進攻南京時,甚至出現了50萬,男女老少齊動手,一起攻打南京城的壯觀局面。


遼寧資深球迷


自古至今,老百姓都是被剝削壓迫的階級,不同的階級對代表自利益所採取的手段也不相同,曾國藩所代表的是地王階級統治集團的利益,他從忠君衛國的恩想甘心做了清朝的鷹犬奴才,並以其頑固,兇殘的本性衝在反撲義軍的第一線,對農民軍揮起了屠刀,所過之處,赤地千里,血說成河,這也是自古封建王朝地主階級對敢於反抗的被統治階級極端的都視與仇恨的性質所決定的,小民微輕,統治者視之如草芥,可任意欺凌,踐踏,而一旦反抗,其必血腥鎮壓,在他們心裡任何殘酷的手段都是理所當然,特別到了一些甘心為狗,忠心為奴的漢奸手上,他們更加兇殘,冷酷,為了討好主子無所不用其極。曾李等就是長著漢人的身軀,披著滿人的外皮,做著漢奸的勾當,犯著喪盡天良,無恥之極的滔天罪行,他們必將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太平天國開始以傳教名義發動群眾,在當時清庭血腥統治下不得不為的手段,站在如今雨度看他們的行為當然愚昧荒唐,可在當時條件下誰能有更好的手段?就任著腐朽的滿清政府繼續統治中國,讓中國繼續在水深火熱,積弱難返的境況下沉淪嗎?太平天國沒能跳出他的歷史侷限,他的功過是非後人看法不同,但不可能住一些居心叵測的人任意全盤否定,他對腐朽約清政府打擊是沉重的,反過來也助長了曾李等漢人勢力壯大起了作用,以至於滿清政府在後來的對付革命勢力也拿不出象樣的鎮壓力量來。他的反抗精神是值得人民肯定的,人民不醉生夢死,墨守成規,反壓迫,反剝削敢為自己爭取平等權利,這種精神不是一些愚民思潮所能抹殺的,再者他站在本民族,階級立場所制訂採取的一些政策制度也打破了封建制度的桎梏,給勞苦大眾帶來了利益。現今網絡上一些無恥下流的漢奸與文痞對太平天國抹黑無所不用其極,過渡誇大他的錯誤與缺陷,並且拿出一些帝國主義的荒唐罪名來給農民軍定性,這種人自己心態就是陰暗的,他們耍麼人云亦云,沒了自己的頭腦與靈魂,要麼為了自己的利益與目的抹裡與洗白一些事情來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他們的陰謀不會得逞的。


逸156775599


呵呵這是因為兩支軍隊的性質決定的。

太平軍是革大清命的軍隊,破的是滿清的江山,他們主要的革命對象就是滿清的既得利益群體,那些人非富即貴,太平軍衝到那些人的家裡以及官府獲取經費和軍糧,甚至還拿一小部分來做做好人分給貧民百姓帶不走的田也分給百姓,從古至今大多數財富是集中在少部分人手裡的,把這些人洗了就夠了,不用去盤剝普通百姓,這樣就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太平軍絕大多數也是從貧苦百姓裡走出來的,而且太平天國還提出了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錢同使的所謂惠民口號以及頒佈了一些相關政策的。不過最後說一句後來在南京安定了特別是天京內亂後,洪秀全重用自己的哥哥這些人就開始盤剝百姓兼併土地大肆斂財瞭如同進了北京城的李自成。

曾國藩是維護朝廷統治的地主武裝,關鍵這個武裝朝廷不發餉,錢從哪裡來?朝廷的軍隊又不能打土豪分田地,於是只能盤剝百姓,在各地增開哨卡收過路過橋費,私增稅收,還要逼迫富戶大規模捐款,各級官員再腐敗中飽私囊老百姓負擔更大了,關鍵最可怕的是湘軍為了快速增加軍隊戰鬥力,竟然允許軍隊破城後大規模搶劫搶女人……這樣的軍隊長不了,短期內人人拼命,因為為了成破後搶劫,但是等搶購了就不想打了就想回家買田置地享福了,名聲在百姓中也是臭了的,當然朝廷說好就行。


願艾露恩和你同在


無論是愛民如子還是殘暴屠城,無論是太平軍還是曾國藩的湘軍,兩者都幹過上述兩件事,不過只有一點可以肯定是不變的,就是無論什麼時候,處於社會最底層的永遠是受害者,永遠是棋子,永遠是出力最多卻沒有好下場的百姓,勝利只屬於金字塔頂端的既得利益者。

一,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是因為清末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了,只想有一口飯吃。這個時候正好洪秀全站了出來,振臂一呼,金田起義爆發,太平軍順運而生,以無比的氣勢打的清朝措手不及。理想很美好,人人有飯吃,人人平等。這個要求對於百姓很有誘惑力,所以在拿下天京之前,太平軍確實深得民心。


不過轉瞬,定都天京後,以洪秀全為代表的幾大天王迅速腐化,成為了特權階級,忙著封官,大興土木,選美三妻四妾樣樣不缺。同時太平軍紀律急轉直下,開始燒殺戮虐,無惡不作。說好的人人平等呢?天王可以三妻四妾,普通人卻男女有別。勝利和榮華富貴與百姓不沾邊。

還有太平軍極度仇視孔子和儒家,很快就失去了讀書人的支持,所以太平天國運動註定要以失敗而告終。

二,再來看看湘軍和曾國藩。曾國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愚忠滿清,所以他領導的湘軍求的是打仗勝利。至於普通百姓的死活不重要。提高軍餉是為了穩定軍心嚴肅紀律,籠絡百姓是為了打敗太平軍。所以與太平軍關係密切的江南地區,屠城也是在所難免。所以,曾國藩的"屠夫"雅號也取的很確切。

三,有句話說的好,"一將成名萬骨枯!"成名的是將軍,枯的是累累白骨。所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才是真實寫照。


歷史中穿越過來的俠客


太平軍裡能做到所過之處愛民如子的,也只有後期的李秀成吧。其他的太平軍頭領,要麼本人就很暴虐,要麼放縱部下對老百姓殘害。

清軍糾集各方力量圍攻金陵的時候,城內百姓缺糧,就有皇宮裡的人從裡面偷盜各種金銀財寶出來,分給老百姓,但是老百姓要的不是金銀財寶,要的是糧食。所以很多士兵和老百姓就抱著金銀財寶哭。有的老百姓就想出城討活路,每天有幾百人偷偷從城牆逃出去。

李秀成這個人還算愛惜老百姓,就建議洪秀全放願意出城的老百姓走,但是洪秀全不許。

接著城內就開始出現人吃人了,甚至有的人快餓死了,或者快病死了,還沒死透的,就被分吃了。李秀成見到了,也只能閉目而過。

李秀成又一次建議洪秀全放老百姓出城,洪秀全還是不許。沒辦法,李秀成就自己派人打開城門放一部分老百姓出去了。

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什麼都要依靠李秀成兄弟,但是又對他各種提防。而另外一個陳玉成,則是個廢柴,雖然歷史課本上把他列為後期跟李秀成一樣重要的太平軍頭領,其實論在太平軍中的威望,論才幹,遠遠不如李秀成。陳玉成這貨還是太平天國後期封了成百上千的各種王的始作俑者。洪秀全也沒想封些烏七八糟的王,都是陳玉成這貨開的先例。

光從洪秀全對待金陵百姓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太平軍對其他地方的百姓能好到哪裡去?

李秀成是個特例,他對老百姓不錯,一般打下一座城池,都會先去打開府庫,一部分錢糧運往金陵,一部分分給老百姓。如果抓到清軍俘虜,碰上他親自過問的,還會給他們選擇權,願意留下的就留下,不願意留下的就發放路資讓他們回家。

至於太平軍其他頭領,各種王,大部分則對老百姓沒多好,太平軍還有屠城的記錄,屠的不都是清軍,還有無數老百姓。

甚至我都有些懷疑,後期的太平軍有些頭領,是怎麼忽然之間就拉起來幾萬,甚至十幾萬的當地人馬加入太平軍的。

金陵城破以後,李秀成的弟弟竟然還計算出全國各地,太平軍各種王手裡還有上百萬人馬。我覺得實在有誇大的嫌疑。老百姓有那麼傻嗎?


西堤君


準確來說太平天國與清朝延綿十幾年的戰爭中,並沒有正義一方,只是兩個惡魔之間的戰爭罷了。

太平天國其實本質上是披著農民起義外衣的宗教起義罷了,說白了就是以洪秀全為代表的一群落魄秀才想自己打天下當皇帝罷了。

他們也沒什麼遠見,並不是什麼善良之輩,所過之處多有屠城,尤其是對於清朝八旗駐防城市的滿城進行的屠城。

太平天國的屠滿城行為也可以看做清朝壓迫漢人二百年換來瘋狂的反抗行為。

而清朝也沒少幹屠城的事情。

最初八旗綠營是戰鬥力不行,但是燒殺掠奪在行。

後來曾剃頭成立湘軍以後,朝廷提供不了軍餉。他就乾脆縱容屬下屠城抵抗激烈的城市,以此來換取軍餉。

所以說這兩方也沒一個好東西,不管他們的出發點在哪裡,遭殃的還是老百姓。

再有,也別為太平天國洗白了,歷史資料在哪裡擺著呢,不用你來創造愛民如子的歷史。


宋安之


題主不應該提這種描述有誤的問題哈,太平天國的愛民如子不過是自己的宣傳。曾國藩組建的湘軍起初叫“湘勇”,不是國家的正規軍隊,連最起碼的軍餉經費都缺乏,只好靠洗劫民眾,這是舊軍隊慣有的惡習。而且為了保證士氣鼓勵軍心,湘軍攻佔太平軍的地盤經常可以隨意殺人放火姦淫擄掠,士兵們為了發財自然要打雞血的賣命。後來天京陷落前,李鴻章不願協助曾國荃攻天京,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也擔心攻進了城湘軍淮軍搶劫時分贓不均直接在城裡開戰了。一句話,軍隊紀律惡劣。太平軍相對比清軍好一些,最起碼當面直接搶劫老百姓比清軍少的多。區別在於清軍是亂哄哄的搶,太平軍是有計劃有步驟的搶,通過宗教洗腦和行政手段洗劫老百姓的財富。相比之下太平軍最起碼還給老百姓留口飯吃,哪怕是豬食,僅此而已。包括湘軍淮軍在內的清軍哪會在意老百姓的死活?所以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民生照樣惡劣,捻軍隨即興起


立志成蟲


這個絕對在說反話!事實上當時曾國蕃所到一處都是兵民擁護。為何呢?因為曾國蕃有能耐,能討錢。這使得跟著他的士兵很有錢,士兵有錢又捨得花錢,自然軍紀很好。而士兵把錢花出去又給當地帶來了大筆的收益!據現有數據統計,在曾國蕃抵抗太平天國到最後踏平太平天國,清庭給他的撥款數額大約是清庭6年的財政收入,當時的清庭財政收入在每年4000萬到5400萬兩左右。也就是總數大約在2~3億兩白銀之多。把這麼多錢平均分給20萬人,平均每人收入在1000多兩左右。而當時一個五口之家一年的收入也就10兩左右。

太平軍在一開始的時候確實也紀律很好,但是在攻克南京後卻迅速腐化了,洪秀全前後共分了兩千多個王,差不多一個佔了一個村就能稱王,所謂的山大王就是這麼來的。這些人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裡姦淫擄掠,因為他們是這個地區的王。

而最令人髮指的是,由於太平軍沒有收入,打仗又需要大額的軍費開支與武器,因此他們便跟西方殖民者簽訂合約,販賣人口用來跟西方交換武器。總之,太平天國真要那麼好就不會倒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