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朱棣登基後如何對付兄弟藩王

朱棣登基後如何對付兄弟藩王

建文帝削藩,卻因此使得朱棣發動靖難之戰,弄丟了皇帝寶座。朱棣即位後,也時時感到兄弟藩王之害,不利於自己統治的穩定,於是也打算削藩。

因朱棣上位之初,還需要得到兄弟們的支持,所以不急於削藩,而是先對諸王進行一番安撫,恢復了被建文帝削去王號的舊封,就連遭受牽連的部下也都得以復職。《明太宗實錄》說:“文武官員軍民人等連累致罪者,官復原職。已故者,文官優免其家差役,武官子孫承襲。民充軍者,復還原籍為民;軍發邊遠者,仍還原衛。”朱棣即位時正值盛夏,南京非常炎熱,為了表示自己對諸王的優遇,朱棣把每日上朝改為三日一朝,使諸王不勝感激。

除此之外,朱棣還一改建文舊制,允許諸王入京朝覲。《萬曆野獲編》記載:永樂朝,親王入覲者不絕,蓋文皇(朱棣)矯建文疏忌宗室,倍加恩禮。這也是朱棣安撫兄弟諸王的一個措施。

實行安撫措施的同時,朱棣還對一些藩王進行了慷慨的賞賜。例如,對他朱橚(周-王)的賞賜就非常優厚,不僅賞鈔21000錠,在朱橚生日時,又賜給他“通天犀帶一,彩幣三十匹,金香爐、盒各一,玉觀音、金桐佛各一,鈔八千錠,馬四匹,羊十隻,酒百瓶”。

谷王朱橞因為有打開金川門,放朱棣進南京城的功勞,也得到了相當豐厚的賞賜:“賜谷王橞樂七章,衛士三百,金銀槍,大劍,金三百兩,銀三千兩,彩幣三百匹,鈔三萬錠,馬四匹,金籠鞍轡兩副,歲增米三千石”。

諸王非常清楚,只要他們安分守己,不做危害朱棣的事,朱棣就會恩禮有加;如果驕縱胡來,為害一方,或者暗養勇士,陰謀-反叛,朱棣便會斷然予以削除,絲毫不會手軟。

寧王朱權,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被封大寧,二十六年就藩,靖難之役時,建文帝曾經召他入京,寧王卻未去,因此被削掉三護衛,後寧王府被朱棣強佔,朱權被朱棣挾持,靖難期間寧王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朱棣曾和寧王有“中分天下”的約定,但朱棣即位後不僅未履行,而且連較好的封地也沒有給,只改封到南昌。南昌在當時比較荒僻,寧王有些不快,發洩了一些不滿,有人便告他誹謗朱棣。寧王知道後非常害怕,朱棣派人暗中調查後,沒找到什麼有力的證據,也未予以懲治,寧王最終以鼓琴詩書自娛,了卻一生。

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洪武三十一年封豫王,二十五年改封代王,第二年就藩。在建文時因削藩被廢為庶人,朱棣即位後恢復了他原來的封號。但不久後,就聽到了他又一些驕縱不法的行為,於是便下敕書警告他:“聞弟縱戮取財,國人甚苦,告者數矣,且王獨不記建文時耶?”而朱桂仍不思悔改,朱棣便召他入京,他不來,又召,朱桂只好上路,走到半路的時候,朱棣又派人將他遣回,並且“削其三護衛,只給校尉三十人隨從”。代王朱桂恢復舊藩還不到半年便又被削掉。

齊王朱榑,是朱元璋第七子,洪武三年封於邊塞,十五年就藩。在建文時被廢為庶人,朱棣也恢復了他的舊封。但他為人兇殘,多有不法之舉:“陰畜刺客,招異人術士為咒詛,輒用護衛兵守青州城,並城築苑牆斷往來,守吏不得登城夜巡。”當地方官向朱棣上書告其陰謀有便時,朱榑知道後,將兩個地方官殺了滅口。朱棣便召他入京問罪,朱榑則當廷蠻橫大喊:“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時耶!會盡斬此輩。”朱棣於是下令將他禁錮於南京,革去三護衛,並將他的子孫後代都廢為庶人。

岷王朱楩,是朱元璋第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封藩,二二十八年改駐雲南。建文元年時就被廢為庶人,朱棣上位後也給予恢復舊封。但朱楩惡習不改,整日沉湎於酒色,擅自收繳各官司印信,妄自殘害百姓,朱棣聽說後十分惱怒,命人奪其冊寶,又“削其護衛,罷官屬”,廢為庶人。

朱橚,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三年被封開封,洪武十一年改封-周-王。建文時被廢,禁錮於南京。朱棣念其為自己同母兄弟,不僅恢復了他的舊封,而且格外優厚他,為他增加祿米5000石。朱橚提出過高要求,朱棣也儘量滿足他。但他違犯禮法,擅自在封地以外的州縣張貼榜文,號令地方。地方官報告為朱棣後,朱棣賜書責備他:“行事存大體,毋貽人譏議。”永樂十八年十月,有人告朱橚欲謀-反,朱棣派心腹暗中查探,並把別人揭發他的罪狀給他看,朱橚無言以對,“惟頓首稱死罪”。朱棣便放他歸國,而革去了他的三護衛。

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第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被封宣府,因宣府為上谷地,所以稱他為谷王,二十八年就藩。朱橞因為金川門之功,得到了朱棣一大堆賞賜,不僅增歲祿2000石,且將他改封到長沙。但他居功自傲,在當地“奪民田,侵公稅,殺無罪人”。另外,他還招納了一些亡命之徒,教他們習兵練武,且造戰艦兵器,還大建佛寺,讓1000多名僧人為他念咒祈福。一切準備就緒,他打算借元宵節獻燈的機會,選壯士一同入宮,伺機謀-反,朱棣接到密報後,找朱橞入朝,數其罪過,朱橞無言以辯,“伏地請死”。這對並沒有殺他,只是將他及其二子廢為庶人。

朱棣由藩王起家,深知藩王對朝廷的危害,所以對各藩王進行著嚴密地監管,一有風吹草動,立即予以削除,在這一點上雷厲風行,果斷堅決,一改建文帝的猶豫不決,策略不當,再加上當時沒有能與朝廷抗衡的強藩,所以,朱棣削藩比較順利,從根本上改變了藩王危害朝廷的局面,對於明朝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