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歐美孩子學琴用電子的多,而中國的鋼琴老師和家長卻認為一定要用真鋼琴?

老馬碎碎念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回到問題的本質,鋼琴和電子鋼琴有什麼區別?

首先,鋼琴和電子鋼琴都有88個鍵,都有力度感應,踏板數目相同,演奏方式沒有區別。除非到了一定水平,初學者比較不容易感受到這種差別,電鋼琴的音色來源於對真正鋼琴聲音的採樣,因此也沒有區別。從這幾個相同的方面來看,兩者同屬鍵盤樂器,基本沒有演奏上和學習上的差別。總結完鋼琴和電子鋼琴的對比,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對於初學者來說,電鋼琴、立式琴和三角琴,區別是不大的,小朋友和大部分非專業的家長根本分不清這三種琴的差距,所以從使用角度而言,對於孩子學習而言,兩種琴的效果是完全一樣的,那問題在哪裡呢?

第一:鋼琴的銷售渠道,決定了消費者的選擇。大部分的鋼琴品牌是和培訓中心掛鉤的,老師賣鋼琴是有提成的。一臺立式鋼琴,一般是過萬,乃至數萬元,三角琴就更不用說了。然而,一臺電鋼琴才2-3千,這裡邊的提成就差了九條街。第二:虛榮心的問題。很多家長認為要不不買,要買就一步到位買個好的,我又不缺那一兩萬!買個電的不三不四,算個啥?買了都不好意思曬個朋友圈,說不準還被老師、朋友歧視,放在大廳也不夠高大上。

第三:認知問題。電鋼琴利潤低,一般對於廠家來說,電鋼琴只是作為輔助性銷售,廠家推廣也沒什麼力度,大部分家長也不清楚電鋼琴和普通鋼琴有什麼區別,很多人甚至以為電鋼琴就是電子琴。消費者在對產品認知不足的前提下,不可能產生購買慾望,電鋼琴往往就是低端、質量差、不專業的代名詞。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不會啊,我好朋友就是教鋼琴的,還有個好朋友開琴行的,當初我說要我兒子學鋼琴問他們要不要買鋼琴,要買哪種適合,他們的一致建議都是先讓孩子學三個月,在朋友那學就在她家彈,然後週末去朋友琴行彈,在家就先買個好的電子琴,什麼力度等等都帶的,然後看他是不是有興趣和耐心,如果真是那塊料,再給我推薦臺合適的,結果小子還沒學到三節課就徹底失去了興趣,還好沒買鋼琴,否則買個兩三萬的裝飾品放家裡積灰佔位置,就這還買了個幾千塊的雅馬哈電子琴放牆角與花同在呢!所以這事就看你對孩子有多大的信心,能給多少壓力了,如果你抱定主意非逼出一個最少也要能考到業餘幾級幾級的,像我表妹夫他媽那樣的,那就直接買鋼琴!也算是徹底逼上梁山,他現在三十多歲了還能斷斷續續的彈一兩個曲子出來,如果只是看別人家孩子學,想讓自家孩子也嘗試下看看的,至少先別嫌棄辛苦,帶他老師家琴行多跑跑,然後確定下信心,就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跟著什麼興趣走了,這是一條對孩子對父母都有很嚴格毅力要求的路!


南極洲凝視


座標東歐五百萬人口小國,我兒子買的就是電鋼,雅馬哈的,加上琴凳4千歐。最大的好處是他練琴別人不想聽的時候可以用耳機。另外說琴鍵,我就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固執的認為電鋼的琴鍵輕,其實彈得多的鋼琴琴鍵更輕。國外5歲左右的小孩兒學琴都是用比較老的鋼琴

的,不會傷手指。我兒子小時候就是喜歡在學校彈,回家彈幾下就說累。最後說為什麼我買了電鋼琴,因為預約調琴師太麻煩了,一年兩次,一次等一個月,真心累


小靜靜25695687


歐美孩子學琴不一定用電子的多,而且歐美孩子只要是學鋼琴的,家裡一定是有條件的,但反觀中國的家庭,不管家裡條件如何,只要孩子想學或者家長覺得孩子應該學,就算砸鍋賣鐵都會給孩子學。

現在還是有很多家長買電鋼的,但是說實話,電鋼彈起來的力度和感覺和真鋼確實是不太一樣的,很多中國的鋼琴老師和家長認為力度不同,孩子的手型包括彈琴時用力都會不同,所以如果家裡有條件的,都會讓買真鋼。

我4歲開始學電子琴,因為那時候沒有錢買鋼琴,90年代初,電子琴也要好幾千,也很貴了。後來97年的時候,我電子琴考完7級,老師認為我應該換鋼琴,因為電子琴基本已經學到頭,不然就要學雙鍵盤了,我媽就給我買了鋼琴,要2萬不到,很貴,問家裡人借的錢。我由於之前一直練的電子琴,力度不夠,而且年齡還小,所以剛開始練鋼琴的時候比較痛苦,需要用很大的力,手型也要重新開始,力度也要重新開始,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除了識譜能力和彈琴技巧。

所以如果家長認為孩子一定會一直學下去,就可以趁早買鋼琴。但是現在有很多小孩只不過是三分鐘熱度,結果那麼貴的鋼琴買來又不練,非常浪費,不如買電鋼,或者先去琴行練一段時間,想清楚了再買。


花醬的成長日記


先說結論:因為中國孩子能堅持下來的多.

我家孩子和身邊認識的學琴的孩子一樣,開始也是買了電子琴,之後在確認孩子可以堅持下來後買的鋼琴。電子琴當時買的是雅馬哈,2千多,鋼琴是凱撒堡,2萬多。都不是特別好的產品,孩子初學足夠了。


未央百曉生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個套路,叫沉沒成本。

我們是從哪裡得知“一定要用鋼琴學琴不要用電鋼琴”的這個思路的?

當然是從琴行老闆和琴行老師那裡了。

一般琴行老闆都會這麼告訴家長:

1、鋼琴手感好,電鋼琴手感不好。

2、鋼琴不同的彈奏方式出來的音不一樣,電鋼琴就是一樣的,所以用電鋼琴會讓小孩喪失音感。

3、用鋼琴的孩子學成的概率比用電鋼的概率大。

其實影響家長決策的並不是第一個和第二個原因,因為家長對此沒有直觀的感受,而第三個原因告訴家長用電鋼琴學不成,沒用的,學當然要學有用的了,所以很多家長的決策就是買鋼琴。

然而這其實是一個沉沒成本的套路。

眾所周知,鋼琴的價格遠高於電鋼琴。就電鋼琴來說,羅蘭和雅馬哈四千多塊錢的電鋼琴就完全可以用於起步練習了,用幾年甚至十年都完全沒問題。而傳統鋼琴的價格,萬元以下幾乎都是練習琴罷了,想要長期使用的琴,可能都在兩萬塊錢以上。

當一個家長,狠下心來,投入兩萬多塊錢,搞了一臺鋼琴在家裡,有一天小孩說我不想學鋼琴了,怎麼辦?當然是狠下心來打一頓了,老子/老孃花了這麼大代價給你弄了個鋼琴過來,你說不學就不學了?打,狠狠的打。

小孩哪有打不服的,只能勉強繼續學。時間長了總有進步的,幾年過去了,鋼琴十級考過了,家長倍感欣慰,都是這臺鋼琴的功勞啊,要不是這麼好的琴,小孩肯定學不成的。

你哪兒知道,這其實是因為你捨不得那2萬塊錢的沉沒成本,逼著小孩練琴練出來的成果呢。

所以琴行的老闆和教琴老師肯定會推薦給你一臺傳統鋼琴,有了這筆沉沒成本,你才好繼續在他們那邊消費課程啊。買了個電鋼琴如果彈幾個月不彈了,你二手琴出掉損失個千把塊錢,不心痛。但是琴行老闆和教琴老師心痛啊,尼瑪財路斷了。

這就好像搞攝影的一樣,卡片機到微單,微單到單反,入門單反到全畫幅機身,變焦鏡頭到定焦鏡頭,小光圈到大光圈,設備不斷升級,但是技術真的會隨著設備的升級而升級嗎?不一定,畢竟現在很多牛人用手機都拍出大片兒來了。

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但是也別忘了武俠小說裡劍法境界的劃分:

手中有劍,心中無劍。

手中有劍,心中有劍。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

無論是電鋼還是木鋼,練上十年總會有些成果的。

因為一切工具,畢竟都是外物,只有持之以恆的信念與堅定不移的內心,才是我們做成事情的大殺器。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我們家樂姐兒是一個小琴童,現在上學的日子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練琴,關於電鋼琴和真鋼琴的選擇,樂媽從一開始就沒有猶豫過,看了有些人的回答,覺得有點搞笑。

一、歐美孩子學琴用電子琴多?

不知道這個觀點從哪裡來的?樂媽有親戚在美國,她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在學琴,家裡買的就是鋼琴,身邊的人也大多數用鋼琴。

其實,在歐美,學個琴並沒有我們這麼興師動眾,他們經濟條件好,學琴並不是多隆重的一件事情,而且他們注重素質教育,很多孩子在學校就會組建樂團,鋼琴移動不方便,所以有些人為了需要,確實會購買電子琴、電鋼琴。

但這不是因為便宜,是因為移動方便,一臺傳統鋼琴,很難搬動,並且搬動容易造成音色不準。

而且,一臺好的電鋼琴,要做到和真鋼琴相似,那價格也不便宜了。

但是,要正兒八經地學好,學專業,大家還是會選擇真鋼琴的。

二、鋼琴利潤高,琴行和老師忽悠大家買真鋼琴?

樂媽我自己也學過一兩年鋼琴,沒有堅持下來而已,自己學過琴的人,就會知道,鋼琴和電子琴是有很大區別的,鋼琴需要手指力量比電鋼琴和電子琴大得多,練習電鋼琴和電子琴的孩子手指沒力,表現力不好,最終還是需要換回真鋼琴。

一臺電子琴,有時候兩三千塊就拿下來了,可是完全沒有觸感而言,有心要讓孩子在學琴路上走遠,那就不應該讓他從電子琴學起,因為這樣的話,會破壞他的手感,後面再糾正就很難了。

而電鋼琴,現在技術很好,可以做得跟真鋼琴很接近,可是,問題是,那種的價格一點都不便宜,好的牌子也要一萬塊打上;如果買個便宜的,在觸感各方面跟真鋼琴還是有差別的。

這樣子,買貴的電鋼琴,價錢差不多,不如買真鋼琴;買便宜的,照樣破壞孩子的手感,關鍵是,也便宜不了太多,後面學下去還得換琴,而且孩子基本功沒打好,後面要糾正也很費力,得不償失。

三、錢投進去,才能斷了自己後路,咬牙堅持下來。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投入太大,萬一孩子學不下來就浪費錢了,不如先買個便宜的,學不下去也不至於太心痛。


殊不知,這種心態的家長,孩子大概率是學不下去的。

學琴是個很艱苦很枯燥的過程,不管孩子多乖多自覺,都會有倦怠期。

指望一個幾歲的孩子,自己每天屁顛屁顛,哭著喊著要練琴,那絕對是做白日夢!

學琴一般都是新鮮期過後,考驗的就是父母的意志力,每天跟孩子鬥智鬥勇,軟硬兼施,用盡一切手段哄著騙著孩子學下去。

這時候,怎樣才能確保家長我們不太容易放棄?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錢投進去!

每天摸著鋼琴,想著白花花的銀兩,咬緊牙根,才有可能一路堅持下去。

【本文為樂媽原創,家有琴童,堅持每天練琴,上學的日子每天6點起床練琴,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下圖為國慶去爺爺奶奶家,家裡沒有琴出去外面練琴的圖片,跟各位琴童共勉,歡迎各位關注交流探討!】


樂媽的教育心理學


我們就從鋼琴和電子琴的優劣來比較一番吧。



鋼琴價格昂貴,體積龐大。也非常重。想搬上樓,如果沒有電梯的話,是一件很費勁的事情。沒有幾百上千塊錢,估計搞不定。而且鋼琴的音準音色,受氣候溫度的影響也很大,每過半年就要調一次音。調一次音又得幾百塊錢。鋼琴是一件比較嬌貴的音樂器。不能受潮受熱,還要注意防蟲。所以學習鋼琴的花費是比較昂貴的。

但是鋼琴也有一個顯著的優點,那就是聲音華麗,輝煌。琴鍵可以準確傳達出觸鍵的力度和彈奏者的表情。如果能有一間較大的單獨的琴房,彈出來的聲音,一定非常讓人享受。如果想讓孩子走專業的學琴之路,用鋼琴是必須的。



電子琴輕巧,音色多樣,節奏和聲豐富。也很容易搬動。想要外出學習,表演,一個人輕鬆就可以搞定。電子琴不需要調音。帶力度的鍵盤,手感跟鋼琴也越來越接近了。如果能夠接上功放和音箱,跟樂隊配合非常容易。所以電子琴還是有很多優點的。高檔的電子琴價格也不比鋼琴便宜。



至於說歐美的家長,多用電子琴教小孩,而中國的家長則讓孩子用鋼琴,我看不一定。我不知道這個統計數據是從何而來。

究竟是用鋼琴還是用電子琴?完全看你的經濟能力和用途,以及你對孩子未來職業的期望。如果你想讓孩子今後走專業的道路,那就買一架真的鋼琴吧。如果你只是想讓孩子培養一下興趣,買一個質量稍好的電鋼琴也就夠了。



我是英語老師王帆,用30年的時間學習音樂和研究英語。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英語老師王帆


個人從一名家長和偽鋼琴愛好者發表些看法吧。。。背景如下:

去年誘惑老二學琴,因為也不知道能堅持到什麼程度,加上啟蒙課老師用的雅馬哈電鋼琴,因此上網搜索了很多評論,入手了足夠用以入門的電鋼。

電鋼買回來後,我和老二共用。

半年後,老二進入車爾尼等正式鋼琴學習,老師上課也正兒八經用傳統鋼琴了。。

現在也不過學習使用了一年半,出於職業病,總愛做對比+吐槽。。

作為成年人,跟著兒子一樣的課程一路學上來,嚴格按照老師講的手勢和指法練習曲子,電鋼並不妨礙我每節課的練習和手指移位靈活性,到琴房練習時,作為初學者,也沒有覺得會因為二者琴鍵輕重產生多少不適應,成年人,已經能夠主動去控制手指的力度。。。

但是,對於老二,一路下來,我特別明顯感覺到一開始沒啥影響,但越是後期手指力量越是欠缺,導致在做指法練習時特別容易變形+偷懶。。。仔細觀察了一下,因為有些動作用電鋼很輕鬆就能做到,而在傳統鋼琴上缺需要加倍甚至數倍的力量,孩子控制不住自己,適應的自主性不足,就很容易偷懶式地用變形來解決問題。。

所以,個人認為,用來玩一玩,自娛自樂,電鋼足夠嗨翻天。。如果真想走比較專業的路線,還是老實用傳統鋼琴吧。。


渣母頭


想了解這件事不要聽教琴老師的,也不要聽賣樂器的,要聽聽樂手的說法。

我單位有幾臺立式鋼琴,但都是演員練聲用的,真正用於演出的是一臺雅馬哈電鋼琴。

為什麼有立式鋼琴不用而用電鋼琴呢?因為移動上的問題。雖然我們的電鋼琴是八十八鍵的大琴,但因為琴架是可拆卸的,兩個人就可以搬走,裝車也不怎麼佔地方,可是立式鋼琴,大家能想象的出,移動起來是很費力的。

第二個問題,立式鋼琴如果經常移動,聲音質量是沒法保證的,我們的幾臺練聲用琴即使不移動,也要經常請調琴師傅給調調,否則音準沒法聽了。而電鋼琴只要注意別磕碰基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下面說說差別問題,現在的技術水平下,好的電鋼琴在音色上可以做到無差別,除鋼琴音色外,還能模擬絃樂、管樂等多種樂器音色,即使是鋼琴本音色也有立式鋼琴與三角鋼琴的選擇,踏板用法與鋼琴一樣,觸鍵手感力度與立式鋼琴也沒什麼差別,如果說非要認為電鋼琴演奏有異樣感覺,那只是心理方面的問題。

我是樂隊成員,我也有樂器商的朋友,更有親戚就在美國,給孩子使用的就是電鋼琴,所以我能看到的比較全面。

最後再說一句,好的電鋼琴也並不便宜,如果選一臺帶有編輯製作錄音功能的電鋼琴,那就看您的經濟能力與興趣愛好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