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合肥“瑤海中央公園”呼之欲出 老城道路逐漸“慢下來美起來”

【摘要】

記者從合肥市瑤海區2018年下半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獲悉,作為合肥東部新中心建設的起步之年,今年瑤海區計劃實施的大建設項目共330個。在以原馬(合)鋼為核心啟動區的合肥東部新中心徵遷進展迅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瑤海的大建設事業正在又好又快地不斷髮展。

□ 阮思源 關堂所 記者 祝亮

花衝公園景觀湖進入全面施工

花衝公園位於瑤海區長江東路與肥東路交口東南角,佔地面積8.7公頃。曾經,花衝公園內無序發展的市場擴張,佔道經營、機動車亂停放、環境髒亂差等屢禁不止。園內植被退化,設施陳舊,使得花衝公園休閒功能逐漸喪失,瑤海於去年底啟動花衝公園的升級改造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該公園位於瑤海的中心地段,提升改造設計以“瑤海中央公園——城市中的自然境”為立意,總體佈局呈現出“一水·雙環·五境”的空間格局,對公園內景觀綠化、園路廣場、公共基礎配套設施等進行全面提升,著力將花衝公園打造成以林蔭、湖光、草地為特色的城市自然風貌生態主題公園。改造完成後,花衝公園的面積將擴增至12平方公頃。

目前園內已圍繞北廣場,1、2號地庫,景觀湖進行全面開始施工。9月15日前,北廣場完工;園內道路系統(主幹道、園路)及沿路湖面、綠化、節點景觀施工由北向南儘快施工、延伸。

大通路等4條路改造成慢行系統

以往說到大通西路,周圍百姓都直搖頭,油煙汙染嚴重,噪音擾民,導致怨聲四起。現在往日的煙熏火燎燒烤街已經不見蹤影,油膩的店招標牌已經全部拆除。市政道路提升、綠化景觀提升的“雙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曾經熱鬧無序的夜市攤點群被蜿蜒的慢行道路及規整的花壇取而代之,擾民街變身景觀街。

現在,瑤海區擬將大通路改造升級為慢行系統道路,在改善步行空間和環境方面,主要是利用人行道和建築前區空間,靈活佈置綠化或街道傢俱,避免停車佔用步行空間。同時,完善路面鋪裝,平整連續;提升綠化水平,發揮其遮蔽功能;明確指示標識;優化街道界面,重點完善座椅、遮蔽設施和公共藝術小品等。

在改善騎行空間方面,大通路將增加非機動車道,並通過護欄或綠化帶保障其獨立性,與機動車“各行其道”。道路改造也保證了非機動車道線形、豎向及鋪裝的連續、統一。同時,規範非機動車停車,增加專門的非機動車停車位。目前,大通路慢行系統主體施工完成。與此同時,蕪湖路、和平路、濱河路的慢行系統改造也在同步進行中,其中,蕪湖路主體施工完成;和平路明光路-濱河路段主體施工完成,總工期進度完成88%;濱河路總工期進度也已過半。

24個公廁迎改造,部分公廁將變身“衛生綜合體”

瑤海區通過對現狀公廁的梳理,對其改造的可行性分析,結合其服務範圍及現狀場地情況,將其劃分為綜合服務類(2個)、道路旁公廁(11個)以及住區內公廁(11個)三大類,並制定相應的設計與管理標準。

“我們希望把公廁打造成一個‘公共衛生服務綜合體’,除了提供如廁功能外,還能提供更多的服務功能。”據瑤海區相關部門介紹,綜合服務類公廁(和平廣場公廁、琥珀名城公廁)結合環衛工人休息處、便民設施等內容,打造集休息點、母嬰餵養室、WIFI、第三衛生間、淋浴間、售賣點、ATM等多種功能的公廁綜合體。

據悉,公廁改造以現代建築為主要風格,突出藝術性以及與周邊環境的融合。建成後一方面惠及民生,另一方面成為城市亮麗的風景線。改造後,將極大區域內地緩解市民如廁壓力,並通過設施設備的科技化、生態化、智慧化,建築形象及內飾的精品化、人性化,緊隨公廁革命的潮流。

合肥“瑶海中央公园”呼之欲出 老城道路逐渐“慢下来美起来”

贊一個

免責聲明: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