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碰瓷的子彈短信,不過是個高效版“李鬼”

羅永浩的單口相聲在表演多次以後,終於抖出了子彈短信這麼大個包袱…

碰瓷的子弹短信,不过是个高效版“李鬼”

8月20日錘子手機發佈會,8月19日子彈短信AppStore上線0.37版,8月21日和8月23日又快速更新了0.80版和0.81版…

AppStore總榜排名,子彈短信8月21日排名64名,24日、25日、26日連續3天總榜第1名。

AppStore社交榜排名,子彈短信8月23日、24日、25日、26日連續4天社交榜排名第1名。

根據工商登記,8月23日子彈短信獲得數千萬融資,投資方暫時未知。

8月25日,羅錘子透露支付寶將很快進入子彈短信。

8月27日,子彈短信公告,應騰訊要求,將取消產品資訊流欄目中的騰訊新聞源。

短短一週時間,子彈短信成功刷屏各大媒體,也終於看見了騰訊的回應……

功能對標

早在微信誕生之初,張小龍曾這樣形容,微信功能已經做到極簡化,競爭對手必須在此基礎上加功能,只要加功能,對方就輸了…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子彈短信都在對標微信的功能,如果說微信功能是社交產品極簡主義的最優解,那麼子彈短信功能就純粹是微信的最優解,也可以看做是對微信的“碰瓷”。

  • “稍後處理”對標“消息標為未讀”
  • “引用回覆”對標“群內@ 姓名”
  • “消息列表快捷回覆”對標“進入聊天頁回覆”
  • “鎖屏顯示語音及文字”對標“鎖屏只聽語音消息”
  • “懸浮球直接說話發送聯繫人”對標“必須進入微信APP發送消息”
  • “語音消息進度條選擇”對標“點擊語音消息重頭播放”
  • “群聊歷史消息雲同步”對標“只顯示進群后的消息”
  • “資訊流新聞源”對標“訂閱號信息流”
  • “好友歷史頭像”對標“微信換頭像冒充好友騙人”
  • “手機通訊錄好友發短信”對標“只能在微信加好友後發消息”

還有其他很多對標不再一一列舉,比如查看第一次對話歷史記錄,語音轉文字等。可以看出來,子彈短信的所有功能設計,一開始就已經全程針對微信對標,並非“用戶需求”轉化。子彈短信從發佈之初,也許就註定了各家媒體的輿論導向,媒體無意中會發現子彈短信和微信的雷同,並且一邊倒的會發現子彈短信更加“高效”。

產品挑戰

短短一週時間轟動如斯,子彈短信起手算是高明,對標微信並沒錯,這也是用騰訊的手法來競爭騰訊。社交通訊是騰訊的立命之本,其實也是命門所在,接下來面對巨頭的必然圍剿,才是子彈短信真正的挑戰,哪怕能夠搶到一兩成的市場份額,也是老襯期待看到的結局。

1、關係鏈,錘粉圈+新增用戶陌生關係鏈對標微信熟人圈,熟人不僅是關係鏈的最優解,也是最終解,這是騰訊的根本,子彈短信想動搖騰訊根本,難度極大。

2、用戶習慣,子彈短信的高效功能創新固然是好,但也是對用戶習慣的挑戰,就如同電腦鍵盤的字母排列設計,僅從效率來看,並非最優,但已經形成用戶習慣,就無法接受新的改變。

3、規模效應,用戶越多體驗越優,微信通訊錄早已替代手機通訊錄,微信群、朋友圈成為必不可少的社交圈,用戶規模帶來的便捷體驗是子彈短信最大的短板。

4、垃圾短信,微信通訊的封閉環境並不會產生垃圾短信,子彈短信對手機通訊錄的短信開通,短期來看是賣點,未來卻可能會成為無數廣告信息的發佈引擎,與之而來的負面口碑可能成為最大的品牌負累。

5、高效需求,效率不一定是熟人關係的第一需求,卻一定是工作關係的第一需求,子彈短信的高效在未來可能更多用於工作關係,而這又會動了阿里釘釘的奶酪,作為一個創業產品無論如何也別去經歷AT兩大巨頭的圍剿。

6、騰訊跟進,高傲的微信很大可能不會跟進子彈短信的功能,而不代表騰訊系其他產品和其他競品不會跟進,當更多跟進者相繼上線,子彈短信是否還能保持當下的熱度。

7、社交核心,效率化的解決方案是否就是社交IM的最優解,當聊天對話框場景變得可有可無,用戶是否還能享受到社交通訊帶來的愉悅,這一切都還未得到證明,所以目前子彈短信的熱度也只是被媒體推起來的虛火而已。

主打超高效率的即時通訊軟件,子彈短信在各方面設計確實相比微信更加“高效”。目前子彈短信還沒有設計“朋友圈”功能,在高效這個賣點上也還需要避開和釘釘的競爭。支付寶進入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子彈短信未來的想象空間,但作為一個剛剛出生一週的baby,即便有資本和大佬衛護,這也不過是千里之行走出的第一步。

說在最後

老襯看來,子彈短信能夠火爆的原因並非全部是因為其“高效”,更多是源自微信態度的傲慢。巨無霸之後的微信,變得越來越失去溫度,從訂閱號信息流的低效改版,到小程序的野心佈局,微信從扮演到成為操作系統只用了1年時間。對於功能,再也沒有早期那種圍繞用戶的設計,日益社會化的微信正在分化,逃離朋友圈也成為一種趨勢,因此哪怕出現一個“碰瓷”應用,也可以引發一輪用戶的出走狂歡……

#專欄作家#

老襯,微信公眾號:fengqitalk。多款百萬級用戶產品締造人,擅長互聯網產品運營,關注新興科技產業。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