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馬鈴薯什麼時間種比較好?

用戶4105521387355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馬鈴薯我們當地稱之為土豆,小孩子們特別喜歡吃。並且土豆的產量非常高所以不僅受種植者的喜愛,同樣市場也很歡迎。土豆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的第四大主食,可以說市場還是很不錯的。

土豆的適應性很強,所以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是能夠種植的,不過由於各個地區的氣候有所差異所以在種植時間上也是不盡相同。就舉一個我們這邊的例子來說,我們這邊地處中原,一般土豆土豆在春季或者秋季進行種植。春季一般在二三月份開始種植,秋土豆一般在八月份種植,也就是現在這段時間開始種植。

但是我國其它地區的土豆種植時間上就會存在一些差異,比如我國的西南地區像廣西和雲南等地一般是在十月份到十一月份這段時間開始種植土豆的。而江浙一帶則是在一月份到二月份這段時間種植春土豆,在九月份種植秋土豆。

東北和西北地區由於氣溫比較低,一般每年的四月份到五月份種植一季土豆。所以不同地區在土豆種植時間上是各不相同。種植者必須考慮當地的氣候特點進行因地制宜的種植。

這裡再說一些關於土豆種植的知識。

土豆喜歡冷涼的生長環境,所以在寒冷的北歐地區土豆就成了當地人的主食了。土豆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5度左右,喜歡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土壤需要把持溼潤即可。

如何種植好土豆?

想要種植好土豆第一步就是種問題,需要選擇抗病性好的土豆品種。並根據當地種植環境的特徵,選擇生育時間比較長的的土豆品種,另外需要抗逆性良好的,沒有病害的品種。切種的時候需要注意消毒,如果不慎遇到壞的土豆需要更換刀具,或者再次進行消毒。每一個種塊上面要有最少兩個芽眼。

種植之前需要進行整地,並且馬鈴薯不耐連作,容易導致土豆發生土傳病害。需要施足底肥,一般地塊每畝地需要3000公斤左右的有機肥,另外需要70公斤左右的複合肥。栽種的時候需要注意種植密度的問題,一般每畝地種植2500株的土豆就可以了。

施肥的好壞直接影響土豆後期的產量,一般在土豆長到15公分左右的時候進行施肥,一般配合中耕除草一起進行。可以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每畝。在馬鈴薯長至四十公分左右的時候可以第二次追施4公斤左右的氮肥。另外馬鈴薯和紅薯一樣屬於喜鉀肥的作物,一般在馬鈴薯的促薯期追施10公斤左右的硫酸鉀肥。

馬鈴薯進入花期以後可以每隔兩週左右追施一次磷酸二氫鉀葉面肥,濃度在0.3%-9.5%,一般每畝地需要50公斤左右。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三月份天氣轉暖的時候種植吧!我小的時候外婆家裡年年種的。我記得夏天的快過完的時候就收土豆了,收回來的土豆要小心點不能有碰傷,不好放不久就會壞掉的,然後等秋天過完天冷的時候,把土豆放到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幾天就會發小芽,然後用刀把切成小塊,每塊上都到帶上芽,最後把這些都放到草木灰裡,要放到溫暖的地方,不然會把發芽的凍死的,在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種到地裡就好了。


小白已不再


只有先掌握馬鈴薯的播種時間、播種方法、種苗處理、以及田間管理等各方面技巧,才能保證馬鈴薯播種後出苗整齊、採收時高產優質。下面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馬鈴薯的高產種植管理方法,以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借鑑。

一、掌握好播種時間

在種植時間上來說,大部分地區的馬鈴薯一般在春季2-3月份種植,但由於我國南北地區溫度具有較大的差異,在具體種植時間上也有不同。由北到南來說,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華南、西南地區因為靠近赤道、溫度較高,一般在10-11月份便可開始種植;浙江、江西、福建、、重慶江蘇、湖北、安徽等華中、華東地區,一般在春季立春後的1-2月份進行種植,河南、山東、河北、山西、山西、寧夏等省份,一般在春季2-3月份進行種植,而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內蒙等氣溫比較低的北方地區,馬鈴薯的種植期一般會推遲到4-5月種植,具體播種時間要天氣回溫的早晚和高低。

在播種溫度上來說,正常情況下,只要種植地表土下5-10公分的土壤溫度連續5天內穩定在5-8度以上,便可進行馬鈴薯的種植,當地溫達到8-10度時薯種即可發芽出土,當地溫達到12-15度時幼苗就能快速的生長。

二、選擇合適的種植地

馬鈴薯不適合連茬種植,重茬種植的馬鈴薯病蟲害率發生比較高,最好選擇近2-3年沒有種過馬鈴薯的地塊種植。雖然馬鈴薯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但因為它結果量大、養分需求多,而且產量全部來自地下薯塊的膨大,所以應當選擇土壤疏鬆通透、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地勢較高、排灌方便的沙土地種植,這樣更有利於地下薯塊的發育和膨大,有利於提高後期產量。

三、選擇優質的品種

在品種上,應當選擇發育飽滿充實、皮色鮮亮光滑、個頭大小均勻、外形整齊一致、芽根明顯且無病蟲害、無凍傷腐爛的優質薯種,而且最好選擇成熟期早、穩產高產性好、抗病抗逆強的脫毒品種。

此外,在播種前,應當提前把薯種拿出來放置在陽光下晾曬2-3天,以此來破除種子休眠期、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薯種表面的病害菌;在曬種時,還要同時剔除掉其中的有病害、蟲眼、腐爛、表皮龜裂、芽眼壞死的劣質種。

四、播種前要催芽

馬鈴薯既可以催芽播種,也可以不催芽播種,但對於種植期較晚的地塊最好採取催芽播種的方式。此外,對馬鈴薯種進行催芽播種,能夠喚醒休眠的薯種,使播種後早出芽、出苗快、出苗齊、幼苗壯,同時也有避免薯種播種後發生爛種、不出芽的現象。

馬鈴薯種催芽方法也比較簡單:把挑選好的薯種平放在10公分左右厚的沙土上,上面覆蓋上一層5公分左右的細溼沙,或者按照底層溼沙、1層薯種1層溼沙的方法堆放,催芽期間要保持沙土一直溼潤和15-20度左右的催芽環境;催芽7-10天后,等到薯種長出芽頭後,再把薯種切成每塊有1-2個健壯芽頭的種塊,每個種塊有差不多20-30克大小即可,然後再用稀薄的草木灰、多菌靈、甲基託布津、高錳酸鉀、硫酸銅溶液進行拌種消毒殺菌,並放在陽光下晾曬促進薯種切口的癒合,最後再繼續催芽到0.6-1公分左右的芽長即可播種。如果催芽過長,播種時容易弄斷薯種幼芽。

五、科學性種植

馬鈴薯既可以平地播種,也可以起壟播種,但建議採用管理管理、病蟲害較少的起壟覆膜播種方式,既可以溝播,也可以按穴點播,一般每畝播種密度可以掌握在5000-6500株左右。

在播種方法上,可以結合土地平整,每畝可按照高氮高鉀複合肥50公斤或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馬鈴薯專用配方肥70公斤或腐熟有機肥1500-2500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氮肥15-20公斤的用量施足底肥,在施底肥時要注意把肥料與土壤摻混均勻後翻入地中,然後按照壟行距30公分、株距20-25公分的密度進行播種(早熟品種株距20公分左右、中晚熟品種株距25公分左右);在播種薯種時,把種芽向上,均勻點播,然後用5-10公分左右的細薄土覆蓋薯種,用薄膜或稻草覆蓋後再淋澆水保溼。

六、及時進行破膜放苗

當幼苗長到1-2片葉時,只要在沒有低溫寒潮的情況下,就應當及時破膜放苗,以此來避免薄膜灼傷幼苗、促進幼苗儘快儘早的適應外部環境。

破膜放苗方法:選擇陰天或者選擇晴天上午9-10點、下午4-5點時,用尖利物在幼苗生長處把塑料薄膜劃開一個十字形口,然後把幼苗小心的扶引使它漏出膜外即可。

另外,因為放苗前馬鈴薯幼苗一直出在膜下一個相對比較溫暖溼潤的環境中,突然破膜放苗後可能會不適應外界的地溫環境,為了提高地溫保護幼苗,可以在破膜放苗的同時,順手用細土把幼苗四周的地膜封壓結實,以防灌風降低地溫。

七、加強苗期管理

馬鈴薯的田間管理,主要包括中耕、除草、培土、施肥等幾項內容,但為了節省時間和勞動投入,這幾項一般都結合中耕一起進行,一般地塊進行兩次即可。

馬鈴薯的產量高低不僅與水肥營養是否充足有關,而且中耕培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管理環節,因為中耕培土不僅能夠提高土壤的疏鬆通透度和保水保溫保墒性能,而且能夠促進馬鈴薯多萌發匍匐莖,而匍匐莖的頂端膨大可以形成薯塊。因此,對馬鈴薯進行精細化的中耕培土,能夠促進馬鈴薯多長匍匐莖、多結薯塊,同時也有利於為薯塊膨大創造優良的土壤環境。正常來說,馬鈴薯生育期內一般需要進行2次左右的中耕培土和追肥,但要掌握好相關的時機與深度。

第一次中耕培土施肥的時間,可以掌握在齊苗後或者在苗高12-15公分左右時進行,因為此時馬鈴薯的匍匐莖還沒有形成,所以可以適當進行深耕,深度可以掌握在8-10公分左右,此時可以施入8-10公斤的氮肥,以此來促進莖葉生長;

第二次中耕培土施肥的時間,可以掌握在馬鈴薯植株顯蕾後或者苗高3540公分左右時進行,因為此時馬鈴薯已經形成匍匐莖,並且匍匐莖頂端開始膨大結薯,為避免對匍匐莖形成薯塊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本次中耕應當稍淺,深度可以掌握在4-6公分左右,此時施肥主要是為馬鈴薯的發棵和結薯提供養分供應,為讓馬鈴薯多結薯、結大薯,所以應當以鉀肥為主、氮肥為輔,可以按照每畝10-15公斤硫酸鉀複合肥+3-5公斤氮肥的用量追施。

對於培土的厚度,應當掌握在不低於12公分左右。中耕培土的時間過早或過晚、過深或過淺,都不利於紅薯高產。

此外,馬鈴薯開花後,一般就不需要再進行根際追肥,尤其不能再使用氮肥,但可以進行葉面噴肥補充磷鉀和微量元素營養。所以在施肥管理上,除了播種時施足基肥以外,還要注意生育期內分次覆土追肥和根外追肥。

對於馬鈴薯開花到膨薯期的這段時間,適當補充鎂肥、硼肥、鋅肥、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既能為植株增加養分,又能預防植株早衰,對馬鈴薯後期提高產量、提升薯塊品質具有較好的幫助性,所以,可以在馬鈴薯花期時用0.3-0.5%的硫酸鎂溶液、0.3-0.5%的硫酸鋅、0.1-0.2%的硼砂或硼酸溶液噴施,在膨薯期時用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施,可以連噴2-3次,每隔7-10天噴施1次,每畝每次噴施水肥液量掌握在50-70公斤即可。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揹簍 每日瞭解更多新鮮農業種植知識


農技小揹簍


  • 導讀:這個問題的提出,馬鈴薯什麼時間種比較好,受兩方面重要因素的限制。一是溫度;二是品種。把這兩方面考慮全了,系統化了,就能確定好種植時間。為了全面地掌握馬鈴薯的栽培技術,就其它一些知識也作一下了解,下面我簡單地談一下我的觀點和看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什麼叫馬鈴薯

就是土豆,全國通用名稱,又通俗又易懂,我的家鄉把這叫培豆,也就我們鄉里人知道是指什麼說的,外鄉人就不知所云。它營養豐富,主要就是澱粉。還有其它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二,什麼時間栽種比較好

1,它的溫度要求。①5度可萌動,②15度就可以萌芽。③16度至20度就可以開花結果。④高於20度就生長慢,⑤零下2度球有凍害

2,品種方面。①早熟品種,生育期是60天,②中熟品種,是70天到80天。③晚熟品種是120天。

3,一般教科書上,把全國分為四個區,

一是北方一作區。主要範圍是黑龍江、吉林及遼寧省除遼東半島以外的大部,華北地區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內蒙古全區以及西北地區的寧夏、甘肅、陝西北部、青海東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區,無霜區較短,一般在110天到170天,如果選擇中晚熟品種僅有一季。一種在4、5月種植。如果種植兩季早熟品種,在有地膜的輔助,有的地方是可的,第一季在3月中旬左右。第二季是6月中旬左右。我的家鄉就這樣種植,為了不重薦,第一季種土豆,第二季種大白菜。

二是中原二作區。包括遼寧、河北、山西和陝西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兩省的東部,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和江西等省。無霜期一般在180~300天之間。這個區域溫度高不利於馬鈴薯的生長,一般春秋兩季栽培。①春季。2月下旬到3月上旬播種,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穫。②秋季,9月初播種,到11月底收穫。

三是南方冬作區。包括在南嶺、武夷山以南,包括廣西、廣東、海南、福建和臺灣等省區。無霜期300天以上。這個區域不適合馬鈴薯生長,但是,也可以栽培兩季。①秋冬季,10月中旬播種,來年1月中旬收穫。②冬春季,12月初播種,來年2月收穫。

四是西南混作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西藏等,以及湖南和湖北的西部山區。這一區域,氣候垂直變化大,不同的地方可以一季,有的可以二季,依據不同地區的溫度,參考上述三個標準進行操作就可以了。

第三,主要的注意事項

關鍵是準確把握溫度和品種。這點已經談過了,在這裡就不重複了,如果在強調的話,就是將二者都配合好。這樣才能種好土豆。另外還要注重好以下幾點。

1,對水的管理。土豆全靠水的澆灌才會長,首主任務就是不缺水。要水均,不要旱死,或者灌死,澆水要均勻,10天一澆就可以了。

2,對肥的管理。①對N、P和K三大要素絕對不能缺。要及時施肥,缺的情況下及時補充全。②對S、Ca和Mg三大元素也不能缺。

3,其它的管理,參照教科書就行了。在這裡就不多講了。謝謝大家。

總結:土豆是人們生活中主食和蔬菜一體化農作物,我們對它的研究一定要加強。在栽種時間上,主要受溫度和品種的限制,一定要認真按照各種品種栽培的說明要要進行,然後在加強水肥管理,這樣做了一定獲得大豐收。


英莫問667


馬鈴薯是一種常見的農業作物,它在我國栽培範圍也特別普遍,而且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栽培價值,馬鈴薯不但是一種糧食,而且也是一種重要的蔬菜,那麼,馬鈴薯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

馬鈴薯是一種常見的農業作物,它在我國栽培範圍也特別普遍,而且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栽培價值,馬鈴薯不但是一種糧食,而且也是一種重要的蔬菜,那麼,馬鈴薯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下面一起來進行一下了解。

一、種植馬鈴薯的最佳時間

1、4月中下旬-5月初,這段時間適合東北和甘肅、青海等一些西北地區種植馬鈴薯,到秋季收穫,通常情況下一年只能種一季,所以稱為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區。

2、以下這些省份可以一年種植兩季的馬鈴薯,山東、河北、河南、山西、江蘇、湖南、河北等。山東、河北、等中原一帶的2、3月份種植春馬鈴薯,6-7月是收穫機;8月份種植秋馬鈴薯,10-11月初的時候收穫;江蘇、浙江等中南一些的省份1-2月份可以種植春季馬鈴薯,5-6月份收穫;9月份的時候種植秋季,12月份的時候收穫。這些地區被稱為中原以及中南二季作區。

3、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等地可以在秋季水稻收穫後利用期間空隙種植一季馬鈴薯。一般10月中下旬-11月份播種,下一年2-3月份收穫。因生長期多處於冬季,因此這些地區通常稱為南方冬季作區。

4、此外,馬鈴薯利用塊莖無性繁殖時,種薯在土溫5~8℃的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最適溫度為15~20℃。適於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的氣溫為16~22℃。夜間最適於塊莖形成的氣溫為10~13℃(土溫16~18℃),高於20℃時則形成緩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氣溫降至-2℃即遭凍害。

二、馬鈴薯種植步驟

1、購買品質優良的作為種子

2、休整土地。當然你也可以種在花盆裡,不管是土地還是花盆,要先堆肥或者施肥!確保土壤營養豐富!

3、種植馬鈴薯。一般選取最後一次霜凍過後!這樣就能在夜晚把土壤裡的害蟲先凍死!而白天的陽光也會更長!注意把土蓋滿土豆!

4、定期澆水,清除雜草,勤奮的人總能收穫美好!

5、收穫馬鈴薯,你不用知道什麼時候收穫,因為馬鈴薯最好收穫的時候,它的葉子會枯萎!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馬鈴薯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馬鈴薯對溫度的要求: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地溫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地區不同、氣候不同,馬鈴薯的種植時間也會有所差異。


黃源vlog


馬鈴薯通常在春季播種,如在武山縣,馬鈴薯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初播種。在壟上種植時每壟錯開穴位點2行,株距40cm,平均行距50cm、播深10cm左右。播種量因種薯大小而定,一般每667平方米3300株左右。

播前需要催芽,催芽過程中對種薯要經常翻動,要求播種的整薯或切塊上芽長0.5~1.0cm為宜,使之發芽均勻粗壯。催芽可使馬鈴薯幼芽髮根快,有利於苗齊、苗全、苗壯和植株早發育,出苗早,以利於高產,從而早結薯,催芽播種的馬鈴薯比不催芽的可增產10%以上。

最後要施足底肥,前期能使土壤中的硝態氮含量提高,地溫增高,地膜覆蓋後,馬鈴薯生長快,有機質分解能力增強,養分消耗多。根據馬鈴薯的需肥規律,一般667m2施農家肥4000kg,硫酸鉀10kg,過磷酸鈣50kg,碳酸氫銨20kg。施肥後充分耕翻,均勻混合。因此地膜覆蓋必須增施有機肥,防止作物後期缺肥和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馬鈴薯生長後期脫肥早衰。

更多種植知識,盡在農學谷!


農學谷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名三農領域創作者,地地道道的農民,平時喜歡在頭條看一些種植技術的知識,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在這裡發表一點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馬鈴薯什麼時間種比較好?

因氣候不同,在種植時間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我是山東人,我們就說說在山東我的家鄉是在什麼時間種植馬鈴薯。

馬鈴薯在我的家鄉一年可種植兩茬,分春茬和秋茬。春播的時間一般在2-3月份,6-7月收穫。秋播在8-9月,收穫期在,10底-11月初。

一,選擇馬鈴薯的薯種是一定要選,表面光滑、色澤鮮豔,芽眼密佈多,大小在一到二兩左右的馬鈴薯做種。不要有奇形怪狀、尖頭,表皮有斑點的。

二,春播的馬鈴薯要捂種,種薯上蓋棉被或草蓮子,捂種時溫度要適宜,切不可溫度過高,以免水分蒸發流失,造成種薯焉幹。等看到馬鈴薯的芽眼萌發新芽。這時候就需要下部操作啦。

三,將馬鈴薯切塊,根據馬鈴薯每個芽眼切成塊狀。因切塊時切口會被細菌感染,這時候我們家燒火的植物燒灰就有用處了。將燒灰灑在切好的種薯塊上,攪拌均勻,即可殺菌又能癒合切口預防水分流失。

四,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鬆肥沃、水源充足的砂瓤的土壤,深耕細耙,最後做畦隴種上種薯地膜覆蓋。

以上就是我對這道問題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謝謝大家閱覽,如果對小編的回答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最後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開心!事業有成!

在頭條渡過一段難忘的快樂時光!謝謝!



JO家庭


馬鈴薯的播種最佳時間沒有固定的時間規定,主要是看馬鈴薯的品種,還有每個地方的氣候條件,還有市場前景,還有就是市場的需求來決定。另外一般來說,是春馬鈴薯還是秋馬鈴

因為馬鈴薯喜歡冷涼氣候,高溫對塊莖形成十分不利。它在4攝氏度以上時就能萌動。10~20攝氏度,幼芽生長健壯和迅速,一般品種以18攝氏度為最好,如果超過35度以幼芽不萌發,常常會造成爛種。馬鈴薯從播種到出苗所需用的指溫100釐米土層溫度計算,為300攝氏度。在較高的溫度條件下播種,就是先出然後生根,在低溫下播種,先長根後出芽。如果播種後長期處在5攝氏度以下的低溫,幼芽的生長會受到抑制,不易出土,在幼莖上常常長出粗短的枝,在先端膨大成塊莖,或在幼莖上直接形成小土豆,塊莖的產量不高。所以要看品種:

1,春馬鈴薯。

春馬鈴薯要根據各地的氣候條件還有品種,一般就在晚霜期,25天左右播種,氣溫穩定在5~7攝氏度,地要15釐米的地層溫度要達到8攝氏度以上,為播種適期。

2,秋馬鈴薯。

秋馬鈴薯的結薯期正處於冷涼的季節。薯塊不易退化,前期高溫乾旱,或者高溫多雨容易造成爛種,而後期又低溫霜凍。生育期不足,影響產量。所以秋馬鈴薯晚播。一般地方要安排在初霜前60天左右出苗。

所以要根據每個地方的氣候,氣象要掌握氣象的規律。來準確確定馬鈴薯的播種時間。

播種馬鈴薯的注意一些工作如下:

1.一定要選好早熟,豐產,抗退化和休眠期短的品種。

2.有些秋馬鈴薯一定要選擇延遲播種。

3.注意排澇。

4.要分期,及時中耕培土。


鄉村綠色日記


馬鈴薯幾月份種植合適?如何種植最好

馬鈴薯也叫做土豆,是我們農村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的,其保存時間長,產量高,所以還是很受農民的歡迎的。

清水塘這是湖南洞庭湖區,馬鈴薯種植時間通常在2月份,也就是過完年後就可以開始種植了。而且,我們這種植馬鈴薯都叫做“點土豆”。馬鈴薯種植時間不能太晚,太晚就會影響後面的產量。


如何種植好?

馬鈴薯種植不能連作,所以選擇種植馬鈴薯的地塊必須錢兩到三年沒有種植過馬鈴薯,如果叫做馬鈴薯是很容易出現更多的病害,嚴重的影響產量。

馬鈴薯都是用種土豆作種切塊後進行播種的。切塊後最好放草木灰裡面攪拌一下,這樣可以讓草木灰吸乾切面的水分,並且草木灰還可以將切面的病菌殺滅掉從而避免切面容易腐爛的問題。

馬鈴薯最好是起壟播種,起壟前將地塊整理好,施加好基肥,每畝最好用有機肥1500公斤左右隨著翻地施入土中。起壟間距控制在30公分左右,播種是株距控制在20-25公分。播種的時候,馬鈴薯芽眼最好是側向放置,避免切口向下放置,並最後用細土將種薯覆蓋。細土覆蓋後,再用稻草覆蓋上面然後淋水。

以上是馬鈴薯種植前的一些基本情況。你們那怎麼操作的呢?歡迎大家交流。


洞庭清水塘


因氣候不同,在種植時間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我是山東人,我們就說說在山東我的家鄉是在什麼時間種植馬鈴薯。

馬鈴薯在我的家鄉一年可種植兩茬,分春茬和秋茬。春播的時間一般在2-3月份,6-7月收穫。秋播在8-9月,收穫期在,10底-11月初。

一,選擇馬鈴薯的薯種是一定要選,表面光滑、色澤鮮豔,芽眼密佈多,大小在一到二兩左右的馬鈴薯做種。不要有奇形怪狀、尖頭,表皮有斑點的。


二,春播的馬鈴薯要捂種,種薯上蓋棉被或草蓮子,捂種時溫度要適宜,切不可溫度過高,以免水分蒸發流失,造成種薯焉幹。等看到馬鈴薯的芽眼萌發新芽。這時候就需要下部操作啦。

三,將馬鈴薯切塊,根據馬鈴薯每個芽眼切成塊狀。因切塊時切口會被細菌感染,這時候我們家燒火的植物燒灰就有用處了。將燒灰灑在切好的種薯塊上,攪拌均勻,即可殺菌又能癒合切口預防水分流失。

四,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鬆肥沃、水源充足的砂瓤的土壤,深耕細耙,最後做畦隴種上種薯地膜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