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熱議」還在爭嗎?看看這位信陽農民的特殊申請,他出名了……

「熱議」還在爭嗎?看看這位信陽農民的特殊申請,他出名了……

「热议」还在争吗?看看这位信阳农民的特殊申请,他出名了……

“我申請退出貧困戶!”近日,光山縣南向店鄉陳墩村委會收到一封申請書,本村的貧困戶李長春申請退出貧困戶。

他在申請書中寫道,“我感謝鄉、村兩級領導的厚愛和扶持,也感謝各位幫扶人的愛心和帶領,使我走出貧困之路,對黨的政策充滿信心和希望,特申請退出貧困戶,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和未來,並再次對各級領導和各位幫扶人致以衷心感謝,你們辛苦了。”

李長春堅決要退出貧困戶,是光山縣南向店鄉開展扶貧先扶志成效的生動體現。

李長春今年48歲,家中有4人。2017年,在新一輪動態調整中,村裡考慮到他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生活,三個孩子又都在上學,收入低、負擔重,建議其申請貧困戶。經他本人申請、民主評議、村級公示等一系列程序,李長春成為了陳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一年多來,村脫貧責任組、幫扶責任人多次入戶宣傳政策,幫助他出主意、想辦法,鼓勵他樹立生活的信心,並制定了可行的幫扶計劃。針對李長春有建築專長的特點,引導他在家鄉給別人做建築防水。僅一年的時間,李長春通過務工增收了40000元,個人又買了一輛工具車,收入穩步提高。

“李長春,你想好了嗎,你主動申請退出貧困戶後,你的孩子享受不到教育補貼了。”村幹部問他。“我想好了,我的收入已經達到脫貧條件了,再當貧困戶醜,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心。”

李長春主動申請退出貧困戶,展現了自主脫貧的精氣神。隨著扶貧先扶志的不斷深入開展,更多的“李長春”將會不斷湧現。

以前,一些人以當“貧困戶”為榮。

爭當貧困戶,貧困成為不知羞恥的文化怪異,衝擊著”人窮志不窮”傳統文化,無形培育了不思進取、坐享其成的無庸之人,導致的將是急速墮落的循環貧困。

扶貧先扶志,否則永遠扶不起來,精神貧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

脫貧攻堅,精神脫貧是前提,希望更多的貧困戶像李長春一樣有志氣,不等、不靠、不要,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希望主動脫貧的人多起來!

「热议」还在争吗?看看这位信阳农民的特殊申请,他出名了……

貧困戶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年人均純收入和“兩不愁、三保障”等5項具體指標,均為一票否決指標,全部達標後退出。

「热议」还在争吗?看看这位信阳农民的特殊申请,他出名了……

當年新識別貧困戶當年不能退出。貧困戶退出驗收指標的數據來源是: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省級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八辦兩組”等相關行業部門收集的信息、入戶核實調查結果。

信陽貧困戶的退出標準是什麼?終於有答案了

貧困戶退出標準:

(一)退出標準

1.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標準為該戶有相對穩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來源,年人均純收入超過國家扶貧標準且吃穿不愁;

2.適齡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家庭無因貧輟學學生;

3.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有救助;

4.住房條件有明顯改善,有安全住房。

(二)退出程序

1.民主評議;

2.核實認可;

3.公示公告。

(三)退出後扶持政策

貧困戶退出後,在攻堅期內可繼續享受國家和省扶貧相關政策,防止出現邊脫貧、邊返貧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