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說戴高樂航母的設計是僅次於福特級的世界第二,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軍武吐槽君


戴高樂是僅次於福特級航空母艦的,世界第2先進?

我尋思著,一群人吹噓戴高樂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有核動力反應堆,有蒸汽彈射器。抓住這兩點,往死裡吹。戴高樂除了這兩個亮點以外,其他的實在是乏善可陳。


更何況航母這方面,按照先進程度排行的話,直接以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建造年代,從新到老排隊就得了,前十名一個外國航母,也別指望混進去。
候第十二、十三、十四名,才是被其他國家爭搶的。

然後戴高樂的優點也就是那個核潛艇的核動力反應堆,然後這個反應堆只能讓戴高樂維持25節的航速。(雖然說能一直飆到25節)

以及有蒸汽彈射器。(能夠起飛預警機,雖然說預警機滑躍起飛也能正常起飛吧。)

當然了這樣看的話,排到第12名還是沒有問題的。(女王沒有具備戰鬥力,遼寧也沒有具備戰鬥力,除了戴高樂的還有哪個航空母艦有戰鬥力了?

話說如果是按照航空母艦自身的戰鬥能力排行的話。第一名絕對是俄羅斯的。法國依舊在那乾瞪眼。


嘯鷹評


戴高樂號航母其實是世界第一,它是地球上第一艘現役的在中型航母上實現了核動力、彈射起飛、固定翼預警機等技術的完全型的航母,因為目前世界上的中型航母,例如中國的遼寧艦、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印度的超日王號,都是常規動力,而且沒有彈射器,也沒有固定翼預警機。

法國海軍擁有全球唯一一艘非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航母,這應該是最令法國海軍感到驕傲的地方了,特別是戴高樂號還裝備了蒸汽彈射器和E-2C 預警機,這些都令很多國家羨慕不已。不過,法國在擁有戴高樂號航母后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快活瀟灑,反而是因為這艘航母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

其中一個主要的笑點就是戴高樂號推進功率不足,現實最大航速和設計航速存在較大的差距。航速較低顯然會影響艦載機起飛,即使是戴高樂號裝備了C-13蒸汽彈射器,艦載機起飛時仍然需要一定甲板風的支持。另外航速低也會導致戴高樂號航母不能快速到達戰區,這顯然會影響戰機。

而推進功率不足都是因為省錢惹的禍,當時確定要為戴高樂號裝備核反應堆時,為了節約經費和時間,戴高樂號航母使用了現成的K-15核反應堆,這款核反應堆原本專門為法國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專門研發的。

K-15核反應堆屬於一體化自然循環壓水堆,整體體積和重量要比傳統分散型壓水堆小了不少,一座K-15核反應堆的高度和直徑分別只有10米和4米。另外K-15核反應堆採用了自然循環設計,也就是說核反應堆內的冷卻水都在壓力容器內進行自然循環,冷卻水原本是帶有放射性,這種設計可以有效降低了冷卻水洩露帶來的核輻射風險。

K-15核反應堆的最大功率約為38000馬力,而法國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滿載排水量約為14300噸。所以一座K-15核反應堆就可以為凱旋級潛艇提供澎湃動力。鑑於K-15核反應堆性能如此出色,法國就理所當然的將其直接裝備在戴高樂號航母上了。

但是,法國這個舉動卻最終葬送了戴高樂號航母的遠大前途。為了保證推進功率,戴高樂號裝備了兩座K-15核應堆。但是這仍然是遠遠不夠的,戴高樂號航母的滿載排水量超過了42500噸,差不多是凱旋級潛艇排水量3倍之多,理論上是戴高樂號需要裝備三座K-15核應堆才能完全滿足需求。

據悉,由於只裝備兩座K-15核應堆,工作功率不足,戴高樂號航母的最高航速只有27節,甚至有消息稱目前只剩下25節。當初美國發展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核動力航母時,也是直接應用了核潛艇裝備的核反應堆,但是謹慎的美國人為保證功率,足足裝備了八臺核反應堆之多,這在保證了推進功率的同時,也導致“企業”號核動力航母的造價大幅上漲,8座核反應堆的日常維修費用也非常高昂,簡直是美國海軍的一個噩夢。

在真正使用體驗過“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后,美國在後來發展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以及更新的福特級航母時,都聰明的專門研發了專用的核反應堆。目前中國海軍也正在計劃發展核動力航母,也面臨選擇核反應堆的問題,法國的慘痛教訓和美國的最終選擇道路顯然是很值得我國參考借鑑的。


科羅廖夫


最近網上出現了很多文章,都在誇法國的戴高樂航母,稱它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福特號航母的世界第二。

但是這一觀點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是法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世界上唯一一艘非美國海軍隸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法國海軍唯一一艘在役航空母艦。

戴高樂號航母最大的突出點就是它是一艘核動力航母,而且擁有蒸汽彈射技術。在其他方面就有點一般了。

戴高樂號航母的標準排水量只有35000噸,滿載排水量42500噸,屬於輕型航母。最大航速27節,在航母中,這個速度只能算是一般。而且只能搭載40架艦載機。

這些數據無論是和我國的遼寧艦比,還是和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相比,完全看不出哪裡有點優勢。就算是他的核動力也不算完美,由於照搬潛水艇上的動力導致兼容性不許,戴高樂號最高航速僅有27節左右,這在現代化航母動輒30節以上的速度面前簡直就是散步。

美國不僅擁有福特級航母,而且還擁有10艘尼米茲級航母,就是憑藉這10艘尼米茲級航母,美軍在能一直在全球的海域中為所欲為。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隸下的一型現役核動力多用途航空母艦。其滿載排水量最少為91487噸,第三批次生產的本級航母達到了104200噸的滿載排水量。而且它的最大航速可以達到30節。艦載機數量達到了駭人的80架。

和這些數據相比,戴高樂號航母可以說是被完全碾壓了,而且,戴高樂號上的蒸汽彈射技術還是美國親自傳授的。

由此可見,即使沒有福特級航母,還有尼米茲級這個巨無霸,而且還有10艘。所以說,戴高樂號想要成為世界第二是萬萬不可能的。


利刃號


跟福特級去比很顯然是不適合的,畢竟二者的時間跨度有點大。。但是,戴高樂到底先進與否,僅憑一個核動力和蒸汽彈射器,似乎有失公允。

從實際來說,一艘航空母艦的先進程度,不僅僅要考慮硬件,更要考慮軟件。尤其是法國在自己沒有能夠完成生產航母全子系統的條件下,整合了美國的相應組件,“攢”出來了一艘核動力航母。僅僅這一點,似乎全世界沒有第二個了吧?這僅僅是硬件層級。

在軟件方面,法國從上一級“克列孟梭級“航空母艦開始,並沒有存在明顯斷代情況,這也已經比英、俄、印,這幾個國家好的太多了。並且得益於法國的”國防自主“觀念,戴高樂並不依靠外界完成整體設計,艦體是自行設計,組裝建造。我們可以擺開手指頭算算,當代國家能夠自行設計、自行建造航空母艦艦體的國家,也就剩下美、法、英、中,四個了。再套上一個核動力,那就是美、法了。

很多人都瞧不起法國那個“艇改堆”,可實際操作上法國畢竟混了多年的核動力航母實操經驗,積累了僅次於美國的核動力航母的操作規範和操作規程。這個經驗多重要呢?那就看看蘇軍的核潛艇出過多少次事故就可以瞭解,畢竟實際經驗甚至都是靠人命堆出來的...

所以結論就是,戴高樂航母肯定不是僅次於福特級的世界第二先進核動力航空母艦。但是法國海軍是僅次於美軍,擁有實操核動力航母經驗的國家,如果這個也劃歸到先進性考慮,那就是了。

以上為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粗淺的認識和資訊整合,僅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深入討論。

軍事天地


說戴高樂號航空母艦的設計僅次於福特級這個也是太抬舉法國人了,法國的戴高樂號是一艘連中型航母的級別都達不到的航空母艦,法國航母的排水量連4萬噸都沒有,目前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排水量是戴高樂號的兩倍。


法國戴高樂在研製的時候還有過烏龍,等待造出來了發現飛行甲板的長度無法滿足E-2C艦載預警機的起飛,最後不得不回廠延長飛行甲板長度。從這個看完全沒有福特級航母的先進之處。

其實有人說戴高樂號航空母艦的設計是僅次於福特級航母,這是因為戴高樂號是除了美國航母之外唯一使用核動力的航母,除了這個之外就與美國的航母使用一樣的蒸汽彈射器了。


從艦載機的數量到航母的最大航速,戴高樂號都沒法和美國的尼米茲航母相比較,當然也就不能叫做僅次於福特級航母了。

戴高樂號除了飛行甲板延長之外在第一次試航就丟了個螺旋槳,也鬧了個笑話。所以真沒法看是僅次於福特級的航空母艦。


DS軍美


跟福特級相比,“戴高樂”號就差遠了。就是和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相比,“戴高樂”號也遠遠不如。所以,世界上第一、第二先進的航母都在美國那裡。

“戴高樂”號在設計上並不算很先進,儘管其採用的是核動力、彈射起飛和阻攔降落方式,但是關鍵的C-13蒸汽彈射器來自美國,核動力來自凱旋級戰略核潛艇,在設計時還由於考慮不周,少算了飛行甲板長度,結果導致E-2C預警機在艦上彈射試飛時差點拉不起來。

在海試和服役後,“戴高樂”號也是問題不斷。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是因為缺錢,得不到良好的維護而經常待在港口,“戴高樂”號卻由於設計存在的問題而經常在港,出航的時間並不比俄羅斯航母多。

說白了,法國人在設計“戴高樂”時論證不周,把核動力航母想簡單了,又想著投機取巧,直接將艇用堆作為艦用堆,結果就搞出來這麼一個比較尷尬的航母。

這些年不時有報道稱法國想建造第2艘航母,可能重歸常規動力,從這些報道也可以看出“戴高樂”號的核動力是不能令人滿意的,核動力所具有的優勢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S)


聯合防務


戴高樂號航母在設計上僅次於美國超級航母這個觀點是對的!看清題主的題目!說的是航母設計並非戰鬥力!戴高樂採用先進的核動力,搭配蒸汽彈射!滿載排水量約為42000噸,共搭載40架各型艦載機!可以說這個配置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國就只剩下法國一家了!但是不得不說由於技術有限這個豪華的裝備卻並不能發揮出理論上的戰鬥力,彈射器技術是美國親授的,核動力又是自家核潛艇用的反應堆!個人認為戴高樂航母最大的問題還是核動力功率不足導致的航速不達標僅27節,雖然看似與主流的30-33節差距不大!但是航母移動速度決定著能否快速部署,快速到達,這對戰爭的成敗有些非常大的影響!



輕輕親卿98


按照科技水平評判,我認為世界前五位的主流航母為!

No.1

美國海軍福特號航母“福特” 級

排量:10萬噸

長度:335米

艦載機:85架飛機

美軍第三代核動力航空母艦。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和最強大的戰艦,能攜帶85架飛機,包括F 35C、F/A-18、EA 18電子作戰機、E2D預警機和MH 60多用途直升機。防禦性武器包括2座RIM162海麻雀、2座公羊導彈系統

#全球頂級科幻戰艦,全電子智能操控,整艘艦艇緊用97人即可完成日常航行,艦艇維護工作。

No.2

美國海軍尼米茲

排量:10萬噸

長度:332米

艦載機:80架飛機

是美國海軍所使用的多用途超級航空母艦,一共建造了10艘,此級航空母艦佔據了美軍乃至於全世界最大軍艦頭銜幾十年。

可兼載FA-18三個型號的多用途戰機、EA6B電子戰機、E2C鷹眼預警機、C2運輸機等。

#地球級超級戰艦,融合了我天朝夢寐以求的先進技術,但目前已被逐漸封存,被更牛的福特級取代。

No.3

伊莉莎白女王_英國

排量:6.5萬噸

長度:284米

艦載機:40架飛機

英國皇家海軍最新型的航空母艦,是有史以來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最大戰艦。可攜帶超過40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包括F-35、CH 47支奴乾和山貓直升機。

#採用雙艦島設計,科技能力超強,直通甲板,和一個牛字了得。

No.4

法國戴高樂

排量:4.1萬噸

長度:262米

艦載機:40架飛機

法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是有史以來第一也是唯一一艘不屬於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可攜帶40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包括陣風多用途戰機、E2鷹眼空中預警機、SA365海豚或AS322美洲豹直升機。

#老牌海軍強國,其科技程度遠超蘇聯艦艇,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綜合作戰與生存能力遠超中俄(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No.5

俄羅斯 庫茲涅佐夫

排量:6萬噸

長度:305米

艦載機:40架飛機

俄羅斯唯一現役最新型的航空母艦,但卻不同於現代航母的定義,承載著相當強大的進攻性武器。約可40架飛機,包括蘇33、卡-27、蘇-25,他不僅是航母,也是重型航空巡洋艦。攜帶武器與導彈巡洋艦搭配相當。該航母使用燃油鍋爐推進,而不是核反應堆。

#老毛子這型航母當時生產時就只能作為全球第二,因為作戰能力的艦載機功能只佔全艦60%,所以直通甲板和煙筒設計都不符合現代航母要點,因此他智能說是一搜超級重巡洋艦附帶艦載機功能。

No.5(應為仿製,所以平齊)

“遼寧艦” (中國)

排量:6萬噸

長度:305米

艦載機:40架飛機

遼寧艦最初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航空母艦,由中國繼續建造改進,2012年更名遼寧艦,可攜帶50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包括J15、Z8直升機、卡31空中預警直升機。改裝後航母取締所有進攻重型武器,僅攜帶近程防禦武器

天朝自己的航母是解決有和沒有的問題,也習慣於政府的小步快跑政策,估計超過美國尼米茲及應該很快了!至於達到福特級的能力,我覺得我國暫時沒有那樣的戰略需要(更加沒有航母的使用及作戰經驗累積),畢竟美國當了幾十年的老大,而且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區域介質,近海防衛政策,但是這個排名只有前五,因為本人認為之後的5大排名技術更加不成熟,噸位小,一定意義上講都不能叫做航母,但是進來日本海軍動作很快,個型艦艇的單位建造速度遠超天朝,而且科技成度幾乎都在我朝之上,所以,,各位看客不喜勿噴,個人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