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千億外資底部火速馳援A股 一類股成外資爭相湧入淘金地(附股)

千億外資底部火速馳援A股 一類股成外資爭相湧入淘金地(附股)

大數據剖析資金動向!獲取更多精彩、有料的股市資訊盡在“聚股票”(jugupiao)

8月14日凌晨,明晟公司發佈了2018年8月指數評估報告,將實施中國A股部分納入明晟MSCI中國指數的第二步,納入因子從2.5%提升至5%,提升後佔明晟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為0.75%。

在納入因子調整後,會有10只中國A股(中航沈飛、中國神華、中國聯通、國電電力、恆力股份、國電南瑞、TCL集團、中興通訊、用友網絡、玲瓏輪胎)新增加入明晟中國指數,令中國A股納入該指數的數量整體為236只個股。所有納入將於2018年8月31日收盤時生效。下一次半年度指數評估日期為2018年11月13日。

千億外資底部火速馳援A股 一類股成外資爭相湧入淘金地(附股)

8月31日外資將集中湧入

根據明晟規定,納入因子從2.5%提升至5%將於2018年8月31日收盤時生效,即9月1日起正式生效。根據規則,MSCI被動型基金將會在生效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進行買入操作,而且還會選擇在臨近收盤時完成相關的佈局。

將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

入摩後,到底能為A股帶來多少資金呢?機構眾說紛紜,但是差距並不顯著。

1)根據申萬宏源的測算,按照5%的市值納入因子,2018年被動增量資金可能達到1000億左右,而在更遠的未來,100%納入將到1.8萬億左右的增量資金。

2)按照MSCI納入A股的方案,每一次以2.5%因子的納入,將給A股市場帶來11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流入。按6.86的匯率計,約為755億元人民幣。不過,跟蹤MSCI的資金還分主動型和被動型。

3)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9只MSCI主題基金成立,發行總規模約為159億元。到7月底平均倉位超過9成。

4)5月31日,上交所發佈公告稱5月31日滬股通流入MSCI納A板塊金額明顯放大,買入金額增加至112.7億元,創年內單日最高,約為近一個月平均水平(44億元)的2.5倍。全天滬股通買入125.90億人民幣,90%都是買入MSCI成分股。上交所當日的公告還提到,據瞭解,主要被動基金已完成建倉。當日,深股通買入76.28億元。若參考滬股通MSCI成份股淨買入比例90%計算,則可以推測出MSCI被動基金的規模不超過180億。

5)在海外跟蹤MSCI市場指數的基金中,被動型和主動型的佔比大約是1:3,也就是被動型大約是25%,主動型佔比大約是75%。據此測算,MSCI主動基金不超過540億。2.5%的納入因子下,MSCI中國基金合計約為720億。這個數額比較接近於機構所推測的110億美元。

千億外資底部火速馳援A股 一類股成外資爭相湧入淘金地(附股)

綜上,MSCI提高A股納入因子後,增量資金在700億以上,但是在8月31日當日買入的規模,將只有180億元左右。參考5月31日滬深股通數據,短線預計不會對A股產生太大的刺激。

外資進入A股速度加快,並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在A股持續回調震盪之際,外資湧入A股的速度絲毫未減,反而呈現加速態勢。

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市場的資金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相對於南向700多億資金的淨流入,北向資金湧入A股的勢頭可見一斑。

千億外資底部火速馳援A股 一類股成外資爭相湧入淘金地(附股)

統計5月31日以來的滬股通數據,絕大多數日子裡是淨買入為主。6月19日滬指跌破3000點,6月25日滬指2900點時,滬股通出現較大規模的淨賣出。滬指2700點一帶,滬股通資金淨買入為主。據統計,5月31日MSCI被動基金進場到8月14日收盤,滬股通淨流入資金537.07億元,深股通淨流入資金298.24億元,合計北上資金835.31億元。佔據年內淨流入資金的40%。

從北上資金運動軌跡看,基本上滬指2700點成為底部,已經達成共識。

千億外資底部火速馳援A股 一類股成外資爭相湧入淘金地(附股)

未來還有多大空間:

2018年6月14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證監會已經著手研究相關新的制度與工具安排,以便儘快將A股納入MSCI指數因子提高到15%左右。若以15%的指數納入因子進行計算的話,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將達2.34%,約450億美元,近3000億人民幣的被動資金將進一步流入A股市場。

結論與策略:

外資認同滬指2700點底部,同時在2900點附近有減持衝動。我們判斷滬指短期在2700~3000點箱體震盪為主。MSCI提高納入因子後,預計有700多億資金馳援A股,若考慮資金跟風,千億資金組團掃貨並非不可能。其中8月31日將有180億被動資金來雪中送炭;主動基金規模約為540億,這部分資金有較大自主性,預計會跟蹤MSCI標的中的活躍品種,錦上添花。操作上,結合當前市場盤面,中線關注科技股、大基建、國企改革主題,短線依舊是挖掘小盤股的超跌反彈機會。

作者:丁臻宇 執業證書:A0680613040001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

股市強反彈即將開始,訂閱“股市數據研選”(cjdata )免費獲取更多券商熱門研報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