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被平反后的关露为何最终选择了自杀?

“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这是电影《风声》中顾晓梦的遗言,也是最让笔者为之泪落的独白。

同古堂| 被平反后的关露为何最终选择了自杀?

《风声》顾晓梦 周迅饰

剧中顾晓梦的原型是关露,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名字。

关于她,命运并不见得公平。有人说,她从黑暗出发,却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抵达光明。

关露自杀死后,文化部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喧哗的人群与生前孤寂的她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古堂| 被平反后的关露为何最终选择了自杀?

关露(1907-1982)

关露,原名胡寿楣,出身于山西省右玉县的一个诗书家庭。

父亲是前清举人,母亲徐绣凤,是清末著名教育大臣张百熙的家庭教师。试想,能以一个女性身份,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给张百熙这样的大学问家做家庭教师,足见徐绣凤的知识应当十分渊博。

从小在这样的书香环境中成长,关露自然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快,她就凭借自己的小说以及诗歌,与丁玲、张爱玲、苏青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她的诗作《太平洋上的歌声》蜚声当时上海文坛,电影《十字街头》中的主题曲《春天里》的作者也是她。

同古堂| 被平反后的关露为何最终选择了自杀?

电影《十字街头》剧照

“春天里来百花香,郎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

同古堂| 被平反后的关露为何最终选择了自杀?

歌曲《春天里》 作词:关露

然而,轻快的歌声并不能掩盖时局的动荡,彼时的上海,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战火。

作为进步文人,关露选择参加了上海妇女抗日反帝大同盟,并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及“左联”。

凭借一支笔,关露发表了很多诗篇,那句铿锵有力的“换得江山春色好,丹心不怯断头台”,至今澎湃着多少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而“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更是让她被称誉为“民族之妻”的巾帼英雄。

直到1939年,在香港与潘汉年的一次长谈后,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当时,在文化界,关露的名气越来越大,大家都在谈论这样一位冉冉新起的爱国才女。可是,这时候的关露却突然销声匿迹。而当她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的时候,竟然从一个进步女诗人转身成为汪伪政府,上海76号特工总部头目李士群的的座上宾。

同古堂| 被平反后的关露为何最终选择了自杀?

李士群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关露在政治立场这么大的“转变”?

直到198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派人向躺在病床上的关露宣读了平反决定:关露的历史已经查清,不存在汉奸问题。······撤销和推倒强加于关露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

人们才彻底明白,原来那个时候的关露已经被组织转为卧底,成为一名红色间谍,潜伏在“76号”来传递情报,并找机会“策反”李士群。

而这个时候,关露已经背负了近半世纪的汉奸骂名以及十年的牢狱之灾。

同古堂| 被平反后的关露为何最终选择了自杀?

76号旧址

为什么会选择关露这样一位有着这么高知名度的文化名人作卧底?

原来关露有个妹妹唤作胡绣枫,也是中共秘密党员,而且还是李士群的老婆叶吉卿的恩人。当年,在李士群被国民党逮捕后,怀孕的叶吉卿走投无路,是胡绣枫伸以援手,帮助她。

因此,李士群一家对胡绣枫是心存感激的。

组织上本来也是准备委派胡绣枫来策反,可惜胡绣枫却因其他工作未能成行,所以最终才决定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关露。

在后来的档案解密中,人们得知,当时的关露接到一份密电,电文为"关露同志,速去香港找小廖接受任务。",落款是时任中共南方局负责人的叶剑英。

原以为是日常的文化救亡任务,没想到到了香港后,等待关露的,竟然是大名鼎鼎负责谍战的潘汉年。

此刻的关露,才知道自己不但要成功接近特工头目李士群,还要找机会策反他。

任务前所未有的艰巨。

当时的上海,在日寇入侵下,早已经沦为孤岛,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更是危机四伏。而且,关露自己也明白,卧底这个行业,一旦选择了,便很难再有回头路。

潘汉年

当时,潘汉年还特意交代关露,说:“今后要有人说你是汉奸,你可不能辩护,要辩护,就糟了。”,关露说:“我不辩护。”

笔者尝想,在后来,当关露的所有好友都对她沦为“汉奸”各种鄙夷,攻击,她的心中该会多么酸楚,多么委屈。

她承受的诋毁,远比这些文字要惨烈。

从此,她的身份由受人尊敬的文化抗日战士,转为世人眼中趋炎附势宁为小人的汉奸走狗。

卧底

回到上海的关露,受到了李士群很大场面的欢迎。其实早前,李士群就一直在寻找机会来报答胡绣枫的恩情,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契机。

而且李士群虽然是大汉奸,但这位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却一直害怕日后遭到清算。所以他一直在为自己寻找退路。

此次关露这位“左联”的大作家突然接近,不管出于哪种目的,李士群都决定抓住这一机会。

翻开李士群的政治履历,原来他早先也是共产党员,被捕后才叛变的。而且笔者揣测他内心对老蒋的国民党应该是十分痛恨的。毕竟,有很多传言,当时为了营救李士群,他的妻子叶吉卿不惜献身,忍受了很多侮辱。所以李士群跟随汪精卫投靠日本人,反对蒋介石,不排除有这个原因。

在关露的周旋活动下,最终,李士群与潘汉年见面了,从此,日军的很多情报中共总是提前获悉。

然而,他们这次的秘密见面,却为日后含冤埋下了大祸根。

叶吉卿

关露出色的完成了对于李士群的策反任务,谁知道组织希望她继续潜伏下来,去《女声》杂志负责编辑,接触日本共产党,同时伺机提供情报。

原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加速了对于中国的文化侵略。当时有很多日办的杂志媒体,大肆鼓吹大东亚共荣,试图美化日军侵略行径。

而最适合打入敌人内部的“写作文人”,自然是关露。

1943年7月,《女声》杂志社社长佐藤俊子决定派关露去出席8月在日本举行的“大东亚文学者大会”。这个活动非常重大,意在拉拢与洗脑文化界。当时参加的人员,除了日本本土,其余参会者都是日方推荐的。

之后,关露参会的照片,被公布在报纸上,她又一次以“汉奸”的身份公开亮相。报纸上对她的谴责近乎辱骂:关露荣膺代表之仪,绝无廉耻的到敌人首都去开代表大会,她完全是在畸形下生长起来的无耻女作家。

关露参会照片

愤怒的国人把关露当作文人的耻辱。

又有谁知道,当时她参会的另一个原因是组织安排她到日本转交一封信与秋田教授。而且在参会时,关露将话题《大东亚共荣》私自换成了无关痛痒的《中日妇女文化交流》。

回到国内的关露,得知此时李士群也已经死去。

很快,战争风云突变,日本终于投降,而关露却上了国民党的锄奸名单,为了得到保护,她被安排到苏北解放区。

到了解放区的关露,本以为可以恢复正常身份,却没想到开始遭遇一系列的变故。或许真如他的老上级潘汉年所言:凡是搞情报工作的,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

首先,她不能再以关露之名发表文章了,毕竟这个名字已经有很浓的汉奸色彩,其次,她失去了她日思夜想等待的爱情。这也造成了她终生不嫁的悲剧。

原来关露的恋人王炳南,负责外事工作。因为关露的特殊身份,已经在社会造成不好的名声,而王炳南又是大家熟悉的共产党员,如果这对恋人结合,不明真相的群众肯定会产生说辞,甚至其他恶劣影响。

因此,组织决定让王炳南与关露绝交。笔者相信,当时这对恋人的内心该是多么痛苦,在组织的利益面前,长久的等待竟换来今夕的别离。

多年后,关露一直珍藏在身边的是一张发黄的恋人照片,背后写着她的两句诗:“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我独痴。”,而后来,在关露的追悼会上,人们也发现了角落中一位神色沉郁的老者,从始至终未发一言,他就是王炳南。

王炳南

前文,我们提到李士群与潘汉年的秘密见面。

在1955年,因为对潘汉年的错误批斗,关露也受到了牵连,两次入狱,长达十年之久,出狱时仍然顶着“定为汉奸,不戴帽子”的污名。

这两次的入狱,对关露的伤害非常大,可以说将她真正击垮了。

在日据时期,作为一名暗战玫瑰,关露没有倒下;在抗战胜利后,被国名党列入汉奸名单,关露没有倒下;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同志错误定性为汉奸,关露彻底崩溃了。

她患上精神分裂症,开始恍惚,除了发呆,就是无休止的交代材料。后来,她又不幸患上脑血栓,记忆也开始模糊。

同古堂| 被平反后的关露为何最终选择了自杀?

晚年关露

关露在得到平反的消息几天后,在家中吞食了大量安眠药自杀了。这位红色女特工,上海滩才女,为了革命,为了组织,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前程、爱情,乃至于生命。

尽管关露的一生,遭遇了这么多的委屈,然而她心中最后的念想,还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够为党做些什么。在她身上,笔者看到了一位党员对于信仰的忠诚,也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情操。

正视过去,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向关露致敬,向所有的“余则成”们鞠躬。

“余则成”们的悲剧,或许不是个例,如今我们除了惋惜,更多的是一种敬重,他们为祖国的付出,甚至比那些正面战场的勇士,更多,更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