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孤獨症父親的揪心之痛

去年,騰訊專門為來自星星的孩子,開過一個畫展,看著美麗的畫作,很多人開始瞭解孤獨症。

孤獨症又叫做自閉症譜系障礙,叫它譜系障礙是因為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差異性非常大,像一個光譜似的從輕到重分佈著。但大體上孩子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

根據2015年的最新監測目前全世界共有孤獨症患者6700萬人佔總人口的9.4‰。2016年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3至17歲兒童孤獨症發生率估計達到了1/45。保守估計13億人口中至少有超過1000萬的孤獨症人群,200萬的孤獨症兒童,並以每年借20萬的速度增長.

孤獨症兒童還有個更好聽的名字叫做來自星星的孩子,因為我們不瞭解這些孩子的內心,他們也不太懂得這個世界的規則。也許他們就是來自另外一個星球的天使吧!

孤獨症父親的揪心之痛

《疼痛吧指頭》是一個父親寫給自己孤獨症兒子的書,這位父親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描述著自己兒子成長的這些年自己是如何尋醫問藥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結識孤獨症所帶給人的絕望的,而最終他依然沒有放棄,在絕望中繼續尋找著希望。

普玄生於湖北谷城,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作家班,現居武漢。在知名媒體發表過小說200多萬字,作品被《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多次選載。曾獲第十六屆百花文學獎、湖北文學獎、作品榮登2015年中國小說排行榜和第二屆收穫排行榜。有作品正改變成影視。

我們再來說一說這本書的插畫師祝羽辰,2000年生於武漢,孤獨症畫者,性格開朗,內心純淨,畫作被專業畫院收藏。

孤獨症父親的揪心之痛

一位孤獨症患者的父親,一個孤獨症畫者,他們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呢?這本書有兩個線索,第一個線索是一位父親離婚後帶著孤獨症兒子尋醫求藥的艱難歷程,另外一個線索則是一個女人和兩個殘疾改變4個孩子命運的故事。

普玄的父親和大哥都是殘疾,他的母親則是一位健全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個不太有見識的女人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只能嫁人。所以她選擇了當時吃國家飯的但是身有殘疾的丈夫。很不幸她的大兒子小時候打預防針被打聾了耳朵,在當年那個吃大鍋飯掙公分的年代,她還有其他四個孩子要養。

為了其他的孩子,她犧牲了大兒子。這成了她苦難選擇中最大的痛苦!但是她成功了,她的四個孩子都大學畢業而且出了一個哈佛教師和大學教授。

但是最終陪她留在小山村的只有她的殘疾丈夫和大兒子。

她試著用自己的經歷來說服自己的兒子,接受現實,給自己喘息的機會。可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那個孤獨症孩子的父親,卻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孩子。

面對無望的結局,這種選擇是痛苦的,而最終孤獨症孩子的父親,選擇了繼續艱難前行,在這個過程中,他更加理解自己的前妻,也更懂得自己的孤獨症兒子。

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更加的瞭解孤獨症患者家庭的現實生活和問題,讓我們在絕望的時候生出希望。

願以此書,獻給天下的父母,當我們感覺自己的孩子鬧騰,闖禍的時候,想想另外一些孩子吧!

做父母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是孩子的選擇,既然做了,那就努力做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