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R9 280X需要升級到RX 580嗎?

揮灑你的淚


如果你注意看的話,你會發現剛剛過去的六月是充滿懷舊風格的,因為正值我們的十二週年紀念期間,我們的很多文章都是跟回憶過去有關,比如說測試十二年前的電腦在今天的遊戲性能、回味過去十二年間我們的電腦是如何發展進步、對比十二年前的高端顯卡跟今天的低端顯卡遊戲性能,在上週我們還測試過曾經的經典:Intel Xeon E3 1230 V3處理器在今天是否值得升級,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而今天我們要更加深入討論同一性質在其他話題當中的拓展,比如說顯卡,而本文圍繞的焦點就是經典的Radeon HD 7970/R9 280X。

R9 280X是經典的甜點產品,你會選擇在目前升級嗎?

如果要挑選過去若干年比較經典的顯卡,Tahiti核心的Radeon HD 7970、R9 280X顯卡肯定是必須要說的,作為首款使用28nm製程工藝的顯卡、首款支持PCI-E 3.0插槽的顯卡,讓曾經旗艦級別定位的它擁有即使是在現在依然不可小覷的遊戲性能,當然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說GCN架構本身的前瞻性,讓後面的Mantle、DirectX 12、Vulkan都能幫它“延年益壽”,另外曾經的旗艦定位意味著追求的是不妥協的性能,完整的規格在今天依然擁有超過GeForce GTX 1050 Ti的性能,而且不說別的,本身搭載3GB GDDR5顯存就是對壽命很有延續意義的,2GB顯存在今天可能已經難以接受遊戲大作的考驗,但是3GB顯存在大多數時候還是勉強足夠的。

HD 7970GE Matrix,曾經的王者,小編曾差點就擁有它

所以我們今天的經典提問環節就是:如果你以前曾購買過R9 280X,或是HD 7970/GE顯卡,那麼在發售超過六年後的今年,你是否應該購買購買新的AMD Radeon顯卡?它是否值得你升級?換句話說,你是應該在目前找張價格足夠便宜的RX 580顯卡,還是應該等到明年,購買使用全新制程工藝的Navi?這就需要對比目前的R9 280X、RX 580的性能,如果後者領先前者足夠多,那麼在7nm Navi到來前漫長的時間裡,買張性能夠強,價格夠便宜的RX 580自然很是划得來,但如果你驚訝地發現他們的差距如果不大,那為什麼不繼續使用並不落後的R9 280X,直到真正積累出明顯性能提升的產品到來呢?

這今年AMD主流產品線依然是Polaris挑大樑

所以這次的測試就跟之前的E3 1230 V3處理器是否值得升級類似,都是對比出真知,不過之前使用性能超強的GeForce GTX 1080 Ti來測試被讀者認為是無形中誇大處理器之間的差距,放大性能差距,所以我們這次就不再拿同樣是旗艦級別的Core i7-8700K來搭建平臺,而是Skylake架構的Intel Core i7-6700K,四核八線程,四核負載睿頻4.2GHz,相比之下會主流很多。

顯卡方面,我們選擇的是來自藍寶石(Sapphire)的Dual-X R9 280X 3GD5,其實在當時藍寶石的R9 280X產品序列當中這是比較偏向主流的產品,它的定位不僅沒有後來的毒藥、超白金系列來得高,甚至還要比Vapor-X系列還要低,主頻只有1070MHz,等效顯存頻率是很普通的6000MHz。之所以這麼強調,是因為我們這次對比的是來自XFX訊景的RX 580 8GB黑狼超頻限量版,頻率很高達到1448MHz。大家不要感覺這種對比很懸殊,其實是因為我們實在沒有定位更高的R9 280X/HD 7970 GE,或者定位稍低的RX 580顯卡。測試平臺的其他方面,內存是由兩條芝奇Trident Z DDR4 4GB 3200MHz組成的8GB雙通道內存,測試的驅動統一是最近的Radeon Software Adrenlina Edition 18.6.1。

基準性能測試:性能提升超六成,DirectX 12、VR性能近乎翻倍

首先還是先拿基準測試軟件來開刀,其實無非都是3DMark、Unigine Superposition,不過這次我還把VRMark拿來測試,畢竟據說這貨在未來的哪天可能會火。如果看普通的DirectX 11圖形性能的話,你會發現製程、架構的雙重優勢讓Polaris架構的Radeon RX 580的性能達到前輩R9 280X性能的150%-160%。

不過說真的如果你看到些比較代表著未來方向的測試,比如說VR、DirectX 12性能測試,你會發現其實新的架構還是明顯強很多,比如說VRMark Orange Room測試,這是最基礎的VR性能測試,但是你會發現後者(RX 580)的性能已經是前者(R9 280X)的187%,優勢是非常大的,另外測試DirectX 12性能的TimeSpy、VRMark Cyan Room成績,後者的性能都超過前者的190%,近乎是翻倍的性能,充分說明在基準性能以外,RX 580對於新標準的支持是R9 280X無法匹敵的,無論多麼擅長戰未來都沒用。

遊戲性能測試:最多提升超過七成,最低僅提升三成多

不過就算紙面上的性能很強大,我們還是要看看最終的遊戲性能測試才行,這次的遊戲測試包括《孤島驚魂5》、《俠盜獵車手V》、《天國:拯救》、《中土世界:戰爭之影》、《守望先鋒》、《彩虹六號》跟《巫師3:狂獵》。總得來說遊戲性能的區分度就比較大,你比如說《俠盜獵車手V》,兩張卡的性能僅僅相差34.7%,《中土世界》的性能差距同樣只有38.3%,《孤島驚魂5》的性能同樣很接近,領先優勢都沒有超過43.5%,這些都小於標準的3DMark FireStrike圖形分。

而性能比較能拉開差距的就是《天國:拯救》,性能差距有超過六成,最明顯的就是《巫師3:狂獵》,性能差距超過七成,我們把差距平均起來算,每款遊戲的的領先優勢大致是52%左右,所以很明顯我們能看到同樣的時間裡,雖然顯卡性能的提升速度要快過處理器(畢竟革新結構、增加更多流處理器難度較低),但是性能提升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多,畢竟Tahiti已經是早在2011年底推出的產品,而Polaris核心是2016年的產物,所以面對這樣的成績,我們只能說性能的進步沒有想象的明顯,總結一句話,如果是R9 280X顯卡帶不動的遊戲,比如說僅僅是30 FPS不到的幀率,那麼RX 580是完全能帶動的,按照我們的測出來的性能差距,是可以達到50 FPS左右的幀率,從這點來看,是值得升級的。

《天國:拯救》裡竟然能一拳打死雞,比《上古卷軸》不知道高到哪裡去

總結:不想等到明年的春天?來選一款便宜的RX 580顯卡吧

其實我們還有測試兩張顯卡的功耗表現,我們以前購置回來功耗儀的時候有測試過R9 380X的功耗,但是沒有測試過R9 280X。這次本來估計Polaris架構會比多年前的Tahiti架構節能很多,但事實是我們的這張藍寶石Dual-X R9 280X的峰值功耗是206.6W,然而我們的這張特挑超頻版的RX 580黑狼的峰值功耗則達到222.6W,但事實上就算你參考我們去年做的RX 580顯卡橫評當中的功耗測試,即使是比較強調靜音、低功耗的RX 580型號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功耗優勢,表現都是180W左右的峰值功耗,這似乎說明RX 580在功耗方面並沒有明顯提升。

不過在性能方面,經過這麼多年的製程、架構雙重積累的紅利,讓作為後來者的RX 580擁有相比前輩可圈可點的性能,就這方面來說,其實是值得升級的,核心本身的性能是一回事,另外顯存優勢同樣讓顯存要求大於3GB的遊戲在RX 580面前更加遊刃有餘,畢竟現在的3GB顯存只能說夠用,距離無憂的地步還有距離。

如果你認為Polaris核心已經發布兩款,現在花費跟兩年前相比不大的價格來買它們的話,未免顯得不值得,但是跟NVIDIA的情況不同,按照現在的消息至少要到明年的春季後才能推出新的顯卡,所以如果你的主力平臺還是在使用R9 280X顯卡的話,趁價格合適換張RX 580、RX 570其實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