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一戰後,肢解了奧匈帝國,壞心眼的列強在巴爾幹攢出這個畸形國家

公元395年,迪奧多西一世將羅馬帝國分給他的兩個兒子: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西羅馬帝國以羅馬為首都。隨後,東歐的斯拉夫人向拜占庭進發,建立了保加利亞王國和塞爾維亞公國,形成南斯拉夫人,屬東羅馬帝國。而西斯拉夫人和部分南斯拉夫人則屬西羅馬帝國。

一戰後,肢解了奧匈帝國,壞心眼的列強在巴爾幹攢出這個畸形國家

公元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東正教和天主教分庭抗禮。此後,東斯拉夫人屬於以東正教為代表的拜占庭文化圈,西斯拉夫人屬於以天主教為代表的日耳曼文化圈。夾在中間的南斯拉夫就可憐了,由於正處於東西交界處,只好攔腰一斬,一分為二。塞爾維亞人,馬其頓人,波斯尼亞人,黑山人屬於拜占庭文化圈;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就屬於拉丁文化圈。從這時起,巴爾幹半島這片混居之地就註定難以安寧。

一戰後,肢解了奧匈帝國,壞心眼的列強在巴爾幹攢出這個畸形國家

1398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打敗塞爾維亞軍隊,開始了對巴爾幹地區長達500年的統治。1878年,在經過長期反抗鬥爭,塞爾維亞、黑山獲得了獨立。地處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則處於當時的奧匈帝國統治下。當時的奧匈帝國雖然風光不再,當仍然屬世界一大強國。

四下觀望,奧匈帝國開始向東南巴爾幹方向擴張,企圖攫取奧斯曼帝國退出巴爾幹半島後的留下的以南方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地區。但其當時統治者弗朗茨一世卻在私下透露:“我的帝國是一個紙房子,只要有人使勁踹上一腳,就會轟然坍塌”。正是出於這種擔憂,奧匈帝國才不得已將自己綁到同屬日耳曼人的德意志戰車上。

一戰後,肢解了奧匈帝國,壞心眼的列強在巴爾幹攢出這個畸形國家

1878年簽訂的《柏林條約》規定,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交由奧匈帝國管治。1881年俾斯麥與俄、奧在柏林又簽訂了三國協定,史稱第二次三皇同盟。協定明確說明:奧匈帝國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留隨時吞併之權“”。1908年,奧匈帝國正式吞併波黑,最終導致了薩拉熱窩暗殺事件。

一戰進入1918年,戰事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9月到10月,一系列地區宣佈獨立。11月3日奧匈帝國與協約國達成停火協議,這也標誌著奧匈帝國的終止。就這樣,戰爭結束後簽訂了《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肢解。

一戰後,肢解了奧匈帝國,壞心眼的列強在巴爾幹攢出這個畸形國家

巴黎和會上,以法國為代表的協約國絞盡腦汁對以後的德國形成牽制。在德國東邊支持波蘭復國,南邊巴爾幹地區扶植建立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在列強的撮合下,1918年,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成立,1919年的《凡爾塞和約》承認並確定了該王國的主權和邊界,1929年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這也為20年後的二戰埋下了一個隱患。

二戰期間的1941年,在軸心國入侵下,南斯拉夫王國解體,國王彼得二世流亡英國倫敦。危難之際,鐵托領導南斯拉夫共產黨和軍隊與法西斯展開鬥爭。在此期間,一戰中就屬同盟國的克羅地亞仍不改立場,作為納粹幫兇,對同屬南斯拉夫王國內部的塞爾維亞人進行了慘絕人寰的種族屠殺。這也為以後南斯拉夫的分裂,種族清洗種下了仇恨。

一戰後,肢解了奧匈帝國,壞心眼的列強在巴爾幹攢出這個畸形國家

1945年,鐵托領導的軍隊取得戰爭勝利,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同時宣佈剝奪流亡政府的權利,禁止彼得國王重返南斯拉夫。1963年的新憲法又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馬其頓和黑山6個自治共和國以及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的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組成。

一戰後,肢解了奧匈帝國,壞心眼的列強在巴爾幹攢出這個畸形國家

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在國內實行與斯大林相似的民族政策,注重壓制大塞爾維亞沙文主義,保持各民族平等,各方勢力均衡。在他的鐵腕統治下,三十多年來各民族倒也相安無事。然而,南斯拉夫各民族畢竟曾遭受不同大國的統治,有著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傳統。在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各列強又出於自身利益考量,經常插手這一地區事務、製造矛盾和爭端。1980年鐵托逝世後,這些隱藏多年的矛盾開始公開並激化。

一戰後,肢解了奧匈帝國,壞心眼的列強在巴爾幹攢出這個畸形國家

合久必分,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之後,南斯拉夫也開始解體。宣佈獨立後,波黑穆斯林、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三個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發生嚴重分歧,導致戰爭爆發。在伴有大規模的種族屠殺的戰爭中,塞、穆、克三族均動了血本,並付出了慘重代價。長時間以來,波黑境內塞族、穆族分而治之,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一戰後,肢解了奧匈帝國,壞心眼的列強在巴爾幹攢出這個畸形國家

直到2006年黑山宣佈獨立時,這個“畸形的瓜”最終支離破碎,恢復為原來的六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