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上半年濱州每天新開張企業195戶 營商環境建設持續激發市場活力

“設立全省首個營商環境監督局,實體大廳‘進一門’‘跑一次’‘辦多事’,做到政務服務流程優而再優。”7月22日,在第四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暨第十五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營商環境峰會上,我市入選“2018中國企業營商環境(地級市)十佳城市”。

近年來,我市積極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明顯增強,改革成果不斷擴大,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改革“加速度”。

政策框架快速構建,積極打造便民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全省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示範區

圍繞審批事項少,我市在目前實際保留的4049項權力事項基礎上,及時做好國務院、省政府取消、下放、調整行政權力事項的銜接落實,編制好審批事項清單,做到“能少則少”。自2014年以來,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由485項減至305項,精減37%,非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明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減費降負政策,編制好全市行政事項收費目錄清單,做到收費標準“能低則低”。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出臺了全市《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實施方案》《濱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試行)》等文件,明確了11項重點工作和35項具體任務,積極打造便民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全省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示範區。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由改革之初的226項減到32項;原有190多項村(社區)證明材料梳理簡化至13項。

跟蹤配套落實到位,7月底公佈“一次辦好”事項清單,比例達到80%以上

自2014年以來,我市先後七批次銜接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取消、下放和調整的行政權力事項,共承接行政權力事項150項,取消24項,調整19項,下放縣級7項。

今年以來,我市紮實推進“3540”專項改革,實現新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完成營業執照辦理、公章刻制、銀行開戶、涉稅辦理、社保登記等事項,實現5個工作日內完成房屋交易、稅收繳納和轉移、抵押登記等不動產登記相關事項,實現40個工作日內完成包括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在內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及時公佈市級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清單、市級年檢和政府指定培訓事項目錄清單、涉政務服務事項村(社區)證明材料保留清單、涉行政許可事項中介服務項目清單、政務服務事項中介服務項目清單,7月底公佈“一次辦好”事項清單,比例達到80%以上,9月底實現全覆蓋。

平臺載體成效初顯,組建省內第一家市級營商環境監督局,啟用新的市政務服務中心

圍繞審批辦理快,我市以市級政務服務中心搬遷為契機,大力推行“五個一”集成服務改革,並率先組建省內第一家市級營商環境監督局,統籌指導監督各部門進駐、委託事項的辦理,監督管理進駐的中介服務機構,協調解決營商環境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提升行政審批效能和群眾、企業滿意度。新的市政務服務中心已經啟用,10個板塊的53個部門(單位)、294項行政許可事項、45項其他權利事項將陸續進駐,辦事窗口可達213個,全部按照新流程開展審批服務。

年底前,全市基本實現行政許可事項和依申請辦理的公共服務事項網上服務全覆蓋,構建起“一廳辦、一窗辦、一網辦”的服務新模式,爭取實現“省內一流、國內領先”的目標。同時,結合機構改革,我市組建行政審批服務局,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構建簡約高效便民的行政審批服務體制機制;積極推進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鄒平經濟技術開發區探索實行“證照分離”。今年前6個月,我市平均每天新設立企業達195戶,全市市場主體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推動形成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

監督檢查全程覆蓋,確保“一次辦好”改革真正取得讓企業、群眾滿意的成效

在積極打造“店小二”“保姆式”服務的同時,我市印發《關於實行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工作臺賬通報機制的通知》,擬定《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督查工作方案》,進一步強化督導檢查和推進落實力度,建立工作臺賬,及時上報改革進展,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督查機構、審計機關全程參與,綜合運用督查、審計、明察暗訪等方式對“一次辦好”改革各項工作任務進行全程監督,對改革任務落實到位、積極作為、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表揚;對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的,依紀依規,嚴肅問責,切實落實“不換思想就換人,不負責就問責,不擔當就挪位,不作為就撤職”的工作要求,確保“一次辦好”改革真正取得讓企業、群眾滿意的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