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吉姆尼是如何成為平民越野神車的?

crazy曉彤


吉姆尼在我的印象中是在廣場上來回攀爬階梯認識的,當時只在電影中看警匪片時,看過汽車走石階,在現實中還是第一次看到,所以記憶非常深刻,吉姆尼它之所以能夠被看做是一款越野神車,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首先吉姆尼車身短小,而且最小離地間隙為190mm,這兩個硬性指標,本身就增強了吉姆尼的通過能力,別看吉姆尼是小型SUV,不過它卻採用了非承載式車身,這就使吉姆尼的抗扭性、車身剛性以及對底盤的保護都非常到位,並且在高強度的越野狀態下也保證了車輛的使用,這一車身結構幾乎是真正越野車型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

再看看吉姆尼的底盤結構,其前後懸掛都採用了三連桿硬軸連螺旋彈簧,其實就是三連桿整體橋結構,採用此懸掛結構簡單,穩定性好,而且佔有空間少,與奔馳G的結構差不多,而且有著更強的承載力,從底盤結構看,吉姆尼就是為越野而生的,但是舒適性卻大大折扣,其實購買吉姆尼的消費者,有誰能想過吉姆尼的舒適性如何呢?

再看看四驅系統,雖然吉姆尼到位為小型SUV,但它的四驅系統卻是專業級的,吉姆尼的四驅形式為分時四驅,它利用分動箱對前後軸進行傳遞,共有三種駕駛模式,分別為2WD(後驅)、4WD(高速四驅)、4WD-1L(低速四驅),吉姆尼從兩輪驅動切換到四輪驅動時車速必須低於100公里,而且必須直線行駛,4WD與4WD-L之間切換必須在停車狀態下進行,在4WD-L下,傳動軸輸出扭矩將放大2.6倍,大大提高了脫困能力,不過吉姆尼前後軸都是開放式差速器,同時也限制了其脫困能力發揮。

從上述不難看出吉姆尼是徹頭徹尾的越野派,就是為越野而生的,所以在消費者心中其越野形象已根深蒂固,這正式人們並它看做是一款越野神車的原因所在。





生活點點觀


學生時代就夢想著自己能有一臺吉姆尼陪著自己大漠黃沙,陪著自己仗劍天涯......時間飛快!彷彿坐了時光機器,我也沒曾想自己在十多年後竟然會輾轉進入到二手車行業,也更沒想到自己會有如此多的機會與自己年少時的夢想之車如此零距離的接觸。這種奇妙的滿足感難以言寓!

吉姆尼是最原始、最簡單、最純粹、最親民、最可靠的越野車……很難再有之一

切入正題!在近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在不經意之中竟連續經手了兩臺第三代吉姆尼,在這兩個月內我與“他們”朝夕相處,雖然沒有機會讓小吉帶著我去“大漠黃沙、仗劍天涯”,但我們卻一同迎早霞,一起送夕陽。(通俗點說就是開著吉姆尼起五更爬半夜的上下班!)在此期間,我對吉姆尼這款車進行了深入的觀察與回味。自己也再次被吉姆尼自身的特有氣質所深深折服。目前這兩臺吉姆尼已經都被新主人領走了,自己突然間挺失落,感覺像突然間失去了最忠誠的玩伴。為此,我想通過下面的文章與車友們分享一下自己對吉姆尼的部分印象,看看吉姆尼的今生與來世,也分析一下吉姆尼是如何在高手林立的SUV市場中力戰各路高手的,同時也看看吉姆尼作為一款小型硬派越野車到底有什麼本事在江湖之中游走於牛A與牛C之間的!

開篇前請牢記一句話:X5、Q7做不到的,吉姆尼做到了!陸巡、大G做到的,吉姆尼也同樣做到了!

一、聊聊"小吉的苦逼成長曆史”

與現在汽車市場上動不動就要“豐胸美臀”的娘炮車型相比,吉姆尼可以堪稱是逆生長的“不老男神”,縱觀汽車發展歷史,吉姆尼的進化速度堪稱“SUV系越野專業”班級的倒數第一名!但是直男形象的吉姆尼卻總能輕鬆釋放出光芒萬丈的雄性荷爾蒙。輕鬆俘獲各類越野粉、情懷粉的芳心!

吉姆尼截止目前經歷了以下幾個成長階段

1、胚胎期(20世紀六十年代末)

二戰結束後,在萬惡軍國主義影響下的日本以及日本國民也遭受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但日本在在當時亞洲範圍內是為數不多的完整的經歷過工業革命的國家,與此同時戰爭中所扶植起來的工業體系和技術人才隊伍也相對完善,戰後雖然硬件設施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但整體的技術人才隊伍還基本健在。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外加當時的一些外界輔助因素,日本的汽車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期的本田、豐田、松田(馬自達)、鈴木等等這些公司,別管人家原來是生產三蹦子的、摩托車的還是紡織機械的(出身也都十分苦逼),當人家完成了戰後的初步原始積累後,都陰差陽錯的將目光投向了汽車製造業。"希望汽車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員。

希望汽車公司生產了一款四驅汽車用於鄉村醫生行醫的交通工具,其外觀很像美國的“威利斯"

但是初期這款小型四驅越野車的質量不穩定,且銷量不如人意。但誰未曾想過正是這款年銷量僅幾十臺的汽車竟然是吉姆尼的鼻祖!在一個看是偶然的機會下,鈴木收購了這家希望汽車公司。

二、第一代(1970年--1981年)

就這樣在一個看似偶然的機會下,1968年當時只會生產摩托車的鈴木收購了這家希望汽車公司,並以該車型為基礎於1970年推出了第一代吉姆尼----排量僅為359cc,手動四速變速箱。最奇葩的是竟然只有三個座位,因為要留出一個座位的空間放置備胎。雖然第一代吉姆尼十分簡陋、且可靠性並不突出。但是在當時環境下,能造出這樣的汽車已實屬不易。

樣子還是越看越像“威利斯”,看來日本人曾經也是“逆向研發”的高手

在此期間,鈴木對第一代吉姆尼進行了N次小改款,也衍生出了多種車型。在改進過程中,吉姆尼在動力方案、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了不斷的完善。第一代吉姆尼的中後期車型的越野能力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憑藉靈巧的車身甚至可以征服近40°的上坡角度,其越野能力實屬令人咂舌!並且第一代吉姆尼通過一家叫“IEC”的公司打入了北美市場。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嗎,吉姆尼都屬於鈴木汽車的核心車型之一,其對於鈴木汽車來講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

第一代吉姆尼在十年間基本贏得了市場的認可,開枝散葉!

三、第二代(1981年--1998年)

第二代吉姆尼的整體設計基本模仿了“威利斯”式的超簡易設計,整體的外觀設計和細節做工都上了一個檔次。但是其仍保留著非承載式結構以及袖珍的車身尺寸。除了外觀以外,第二代吉姆尼在動力方案上也進行了劃時代的改良,例如1.3L排量的發動機和自動擋變速箱等配置在這一代車型上陸續出現、將鋼板彈簧改進為螺旋彈簧等。當然,在此期間根據投放的地區市場不同還衍生出很多種動力方案,再此實難一 一陳述。

二代吉姆尼雖然不再單純像“威利斯”了,但是越看越像隔壁鄰居家的大G了。

四、第三代(1998年--2018年)

咱們現在所提到的第三代車型基本是咱們目前國內車友唯一所能夠得著、看得見、買得到的、唯一的一款吉姆尼了。第三代吉姆尼應該是在1997東京車展亮相,1998年開始量產投入市場。應該是直到2007年,第三代吉姆尼才以進口車的身份進入中國市場。從此吉姆尼在中國市場上開啟了“孤冷”的俠客生涯。雖然其功能侷限性很大、雖然其在國內其受眾面很小、雖然其新車價格偏高、雖然其不適合作為中國家庭用車的第一輛車、雖然......即使再多的雖然和侷限,也難以阻擋其以自身魅力而贏得廣大國內越野愛好者的深度認可!在廣袤的沙漠和天高雲淡的川藏線也許才是能讓吉姆尼真正物盡所用的樂園!

2011款的吉姆尼

2011款吉姆尼側面 樣子普通 但是氣場炸天!

2015款的吉姆尼 進氣格柵採用鍍鉻設計 前艙蓋有一個裝飾用的通風口

2015款與2011款相比 側面線條無任何明顯變化

五、第四代吉姆尼(2018年~)

隨著鈴木敗走中國,長安鈴木也曲終人散……這不僅讓有望國產化的吉姆尼化為泡影,更讓人扼腕的是對於第四代吉姆尼,我們只能通過平行進口的方式再獲得啦……

最後,我引用一位車友的話來做個結尾吧!“我叫吉姆尼,誕生於1970年。在外行人的眼裡我的價值可能等於零。但論通過性,我不比那些大塊頭差!我還是一臺越野系統不能再純的越野車!我也創下了汽車行駛最高海拔6680米的世界吉尼斯記錄……”


愛車的子博


說它平民越野,無非就是因為價格區間掌握的很合理。

越野車,暫不考慮油耗這些東西,單從價格來看,奔馳G首先就是很多人望而卻步的,再退一步,牧馬人五六十萬的價格幾乎可以拿下三四臺吉姆尼了。再看一下,比吉姆尼價格在低一點的車,國產的哈弗H6雖然價格合理並且非常出色,但是就是因為揹著國產的名號很多人都不去熱衷它,可以說哈弗H6非常不錯了。大家,選擇吉姆尼無非也就是因為它小巧靈活,心臟也不錯,並且在城市路段也能去留自如,可以作為一款非常Man的城市代步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