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評價大眾車?

尼古拉斯拉古尼


瞭解更多選車養車資訊!關注60秒懂車!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對於車企而言,也是如此。近年來,傳統汽車業正在經歷互聯化、智能化的轉型期,這對於整個汽車行業的影響甚至比100年前燃油汽車取代馬匹所帶來的影響更加深遠。


1.大眾在中國屬於中國的神車級別,是有創新意識。有了新技術馬上會應用到車型中。

2.對中國市場有針對型的營銷,進去進入中國市場早,迎合中國顧客的對空間的特殊需求。因此把握了先機。


3.中國市場歷年都是大眾汽車實現全球銷量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4.大眾車車身厚重,高速行駛穩定性好,制動靈敏,皮實耐操!

人無完人,車也無完車。大眾車有致命的缺點,一發動機燒機油,二,變速箱問題久久不能解決。三,小問題不斷!
不管如何,大眾依然是在中國18年的上半年銷量穩居第一,這從側面反映了大眾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雖然問題一直存在,但是誰也取代不了!也希望大眾企業重視這也問題,不要辜負中國人對大眾的信賴!


60秒懂車


油耗嘛,完全滿意,都說日系省油,其實大眾也挺省油的,1.6自吸的油耗我不知道,但是這是我的1.4T市區上下班的油耗!可以說非常低了,七速雙離合是個硬傷,一到三擋升檔的時候會有頓挫,剎車很線性,開著也挺舒服的,路感非常好,過坑窪路面的時候過濾的感覺還不錯,高速穩得一批,上了一百二明顯感覺到三十萬以內家轎裡德系和日系的差別!主要就是感覺地盤特別紮實,雖然經常觸碰到的地方都包了皮子,但是大面積的硬塑料感覺還是比較廉價,開燈之後的背景燈晚上看起裡感覺還蠻有感覺的,比白天看上檔次的多,方向盤手感非常細膩,,中控屏幕有點落伍了,原廠的沒有carplay!只能連藍牙,中規中矩吧,選擇大眾也是過度一下,兩年可能就換車了,還是想保值一點,外觀更新比較慢,一時半會兒也不會落伍!不突出也不掉隊!反正大眾就是綜合性均衡的典範!



EsAtlantis


大眾汽車(德語:Volkswagen)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汽車製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車生產商之一的大眾集團的核心企業。

大眾的車子品牌確實深入中國人心裡,駕駛大眾汽車感覺比同級別駕駛起來有高級感,NVH和底盤確實給人一種比同級別好那麼點點的感覺,方向沉重但是蠻精準的。內飾這幾年來,實在是落伍了,比較老氣,油耗說實話也就高速路之類的渦輪增壓稍微省點油,市區內綜合油耗其實並不好,在同級別裡面也算差的,即使是用了7速dsg的新帕薩特這類的車。其他還真沒遇到什麼問題,而且大眾在中國保有量很大,二手車能賣個不錯的價錢,維修保養也不一定要到4s店,基本每個汽修店都能維護大眾的車

不管怎麼說,大眾汽車可靠性還是非常好的,從普桑到帕薩特新領馭,十幾年了,沒有一次把我們扔在路上,但是憑良心說,大眾這幾年真有點不地道,各種加價減配,銷售還特別牛逼。而且大眾車子要看級別的,朗逸及以下這種級別的車大眾其實並不好,不值這個價錢,配置其實也稍顯偏低,而且朗逸的駕駛乘坐質感並不出眾。有朋友開朗逸,深有體會。帕薩特邁騰及以上還是挺不錯的,高爾夫也算均衡沒什麼缺點的,所以具體也要看什麼級別的車車才能說大眾好不好,總的來說,大眾還是很不錯的。





藍芯BlueCore


首先非常感謝悟空提供的平臺,讓我們互相幫助,答疑解惑。

題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下邊我來說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眾汽車是國內合資車企的代表性企業,可以說從進入國內市場之後,大眾的銷量以及市場地位一直都是非常的出色,並且憑藉著多年以來積累下來的口碑,也是在消費者當中有非常高的受歡迎程度。那麼說大眾賣得好它的車型表現如何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供大家參考。


先說它的優勢,也就是消費者比較看中的地方。第一點是品牌。大眾作為德系平民車的代表,在我們一般消費者能夠接觸到的德系品牌當中佔據了絕大多數位置,反正在國內的大眾走量的都是平民車,輝昂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第二點是底盤的穩定性。大眾因為是德系品牌,所以說在底盤調校上更加的穩重,這不僅僅是一個車企的原因,更是德國的國情所決定的,高速不發飄,底盤紮實也是消費者看重的一點。第三動力瞬時爆發比較出色。大眾在新技術應用方面一直都是比較積極的,有了新技術恨不得馬上量產,這也決定了它旗下車型對於動力表現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國內比較經典的EA888發動機就是明顯代表,雖然對比海外版本已經是閹割了不少,但是依舊受到很多消費者熱捧不是沒有原因的。

說完了優勢再來說說不足。
其實大眾賣的多投入也不少。最主要的幾點包括:第一雙離合的運用。雖然在雙離合優化來看大眾已經做的足夠出色,但是因為雙離合本身的一個特點,就決定了是存在不足的,即使能夠保證動力爆發,燃油經濟性這也不能彌補它的先天性不足。第二點性價比低。雖然大眾近兩年已經在盡力彌補,但是要知道利潤才是硬道理,減配一個細節就是一個可觀的收益,顯然大眾在這方面做的還不夠。第三點品控已經不如之前的經典車型到位了。其實很多老司機都會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皮實耐用的大眾已經消失不見了,近些年來大眾頻頻爆發質量問題,燒機油,斷軸層出不窮,也是一次次在挑戰國內消費者的底線,確實有點玩火的意思。

不過在近兩個月來看,大眾的銷量也開始呈現下滑態勢,對比往年已經開始顯露疲態,不管是因為大環境的影響還是國內消費者態度的轉變,大眾的境況開始逐漸回落是不可否認的。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有不同意見可以留言評論,我是小輝,一個非專業的汽車評論員,喜歡我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聊車,侃車,玩車!


小輝侃汽車


綜合看來:

1、大眾有老本可吃。畢竟甭管是官車奧迪,還是曾經三巨頭捷達富康桑塔納裡面佔據的大半江山,都給大眾留下了不少好口碑。

2、大眾確實懂中國市場。德原朗是一個例子,途昂還是一個例子。不服不行。當然也是腦殘之做,比如輝昂。

3、日系水軍太多,沒辦法,小鬼子就愛玩陰的。炸自己一段鐵路就敢918,藏自己一個士兵就敢打北平。偷襲珍珠港還不忘派代表團去華盛頓和談。和日本人談節操?腦殼打開看一看,高興的只有屎殼郎。

4、駕駛品質上看,大眾確實做的挺好。家裡一輛速騰一輛寶馬,每次都覺得速騰的油門剎車踩起來舒服。尤其剎車。底盤也韌性好。寶馬太他麼硬。對了,得說一句,速騰是09年買的,到現在除了正常保養,啥都沒壞過。1.6木有t加六速變速箱,懸掛也不用打不定。🤗高速180依舊跑的很穩。換寶馬時和另外一輛11年的君威2.4對比,最後決定留下速騰。

5、說美國市場大眾賣的不好不如日系的,怎麼不去看看德國市場歐洲市場大眾賣的多好多麼吊打日系??不同市場有不同市場的特點。北美市場前三名永遠是福特通用克萊斯勒的:皮卡皮卡皮卡。大眾有皮卡嗎?沒看見連牛逼哄哄的奔馳都不得不妥協出皮卡了嗎?豪車市場裡奔馳寶馬也吊打雷克薩斯多年了。

6、日系好與壞其實不重要。我還是覺得人應該有點情懷,不然和傻逼有什麼區別?我還是認為中國人的情懷就是:儘可能的不買日貨。😁只能說是儘可能。我也知道老速騰的變速箱是愛信的,完全的屏蔽是不可能的。人嘛,活著就是盡力就好。


武威75562436


大眾汽車一直以來在消費者心中都是很大眾的一款車,在國內的市場可謂了巨大,銷量更不用說了,雖然說一直以來都有所謂“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這樣的說法,但大眾的銷量卻沒有衰減。

在消費者心中,要省心還是屬日系車為主,大眾汽車確實出現過一些小毛病,但這卻不影響購買,整體上還是屬於比較好的。有車友這麼評價:大眾車身厚重,高速行駛穩定性好,制動靈敏,小毛病多(和國產的肯定沒法比),燒機油,不思悔改,從來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點。

其實說這樣的話消費者都知道,但汽車本身就是屬於消耗品,對於出現的這些小毛病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從體驗上來講,大眾車不容置疑,而且“大眾”二字也不是白叫的。

其實,目前市面上同級別的合資車,各方面相差都不多。只是由於各家的產品定位,客戶群定位等差異,對產品進行差異化設計,但本質上沒有誰高誰低的問題。

車子平價,成本低,各方面平庸,面向中低收入人群,走“薄利多銷”的平價路線。作為平民車,大眾的外形和內飾設計還不錯,內飾做工也比較精細,近年來以運動性能作為賣點之一,在動力方面也不錯。

之前在網上看過別人這麼評價大眾車,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他是這麼說的:

大眾只有一款車——它叫高爾夫,拉長就是帕薩特,改名就叫邁騰,減掉後門就是CC,再拉長就叫輝騰,拍成方的就是途安,加二個後座就是夏朗,加高底盤就是途觀,再撐大點就是途銳,拍扁就是尚酷,加個屁股就是速騰,縮短點是POLO,揉圓拍扁就是甲殼蟲。

其實大眾之所以叫大眾,也是有道理的,在國內市場上,大眾車維修點多,相對比較方便,你像其他品牌,車子一旦出現問題,那麼找個維修點都費勁。

總之,對於大眾這款車,小毛病存在這是不可否認的,但在動力操作上,同等級還是比較出色的。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互聯網汽車救援網絡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當需要救援時,無論你在哪裡,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sos1295,幫你找到最近的專業的救援人員!


孫行者汽車救援


減配造假無底線,公關洗腦有經驗,遍佈缺陷不處理,耍混護短英雄漢。

國人買大眾,多數是第一輛車,換車時買大眾微乎其微。主要是原因是新手不明就裡,盲目輕信假口碑、假銷量、假專利,防不勝防地被坑。聽說了爛波箱問題,我就買了手動擋,沒想到又斷後軸,另有人看到2017款換回獨立後懸掛,不再斷,買回卻又斷前軸、自燃。

其實我們都沒有看清奸商本質。4AT變雙離合並不是技術進步,關鍵是成本降低,賽車雖然使用雙離合,那都是極力加速用的,用在城市擁堵道路根本不行,而且賽車是不顧壽命的。獨立懸掛變扭力梁,更是減配結果,但奸商為了遮羞,還吹噓創新耦合杆式後懸掛專利技術來忽悠,對於汽車小白來說,根本沒有免疫力。斷軸門暴發後,奸商百般耍混護短拒不處理,明知打補丁無效也不改。銷量下降後,奸商又改在前懸掛和發動機減配,造成斷前軸和漏油、自燃。

被廣大車主戲稱為雜眾,絕非空穴來風,那是醒悟的羞恥,和有苦無處訴的憤怒


知足常樂30600749


關注汽車資訊,關注汽車曉弟!


大眾最早進入中國,形成的良好口碑早 早年的捷達,桑塔納質量好,耐操,積累了良好的口碑,現在很多人的第一輛車多數還是選擇大眾,看銷售榜就可見一番。

德國品質的信仰 德國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嚴謹,質量的代名詞。大眾的車子給人厚重感,很多人選車要聽關門聲的厚重感就是從大眾開始的。

大眾車也有很多缺點的。

壓榨機械性能 德國車設計的時候往往注重性能,而不像日系車注重經濟性舒適性,過度壓榨機械性能的結果就是用久了易燒機油,沒幾輛大眾車不燒機油的,多寡而已。

簡配 簡配後防撞梁,寶來簡配隔熱瓦導致後尾箱燒糊等,美國用的幾乎都是AT變速箱,到國內變成談之色變的DSG。要知道dsg並不高端,只是成本比AT變速箱低而已。


車車資訊


說到大眾汽車,可能會讓很多人又愛又恨。下面就簡單地來聊下這個品牌吧。

1938年,大眾汽車誕生。從此,開始了其在世界汽車工業舞臺上的華麗演出。1984年大眾汽車,眼光獨特,搶先佈局,提早進入了中國市場。一汽大眾與上汽大眾相繼成立,這樣的舉措,對於大眾在中國的發展意義重大、深遠。德國工業的嚴謹、精細,加上當時中國汽車市場上自主汽車品牌孱弱,大眾在中國市場上十分暢銷,老三樣中,有其二,為其造就了良好的口碑。在後來的日子裡,這樣的優質的無形資產的積累,讓大眾在中國受益匪淺。同時,與一汽、上汽的合作,大大地拓展了其品牌的影響力,營銷渠道也大大拓展,而今,在中國的城市與鄉村,大眾的品牌變得十分常見。中國已經成為大眾在全球最主要的市場。

今天的大眾,對於不少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已經成了汽車的代名詞。當最後不知道選什麼車的情況下,往往大眾成為最後的選擇。我們不得不佩服大眾對於中國消費者的影響力。而今,面對著激烈的汽車市場競爭,自主品牌的咄咄攻勢,大眾也在積極地尋求著改變。今年,大眾宣佈將與江淮汽車展開合作,開展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在前不久的第十五屆廣州車展上,大眾又發佈了重磅消息,宣佈2018年將會是SUV年,大眾集團將在中國市場推出4款SUV產品。而且,據瞭解,大眾集團將在3年內基本更新整體產品內容,同時推出多款全新車型。

大眾推出了眾多經典車型,其銷量讓人羨慕,可其套娃的風格又讓人屢受詬病。但無論如何,大眾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視的。


高氏觀市


[車茶一味]專業車評員為您解答,歡迎關注,有任何汽車相關的問題都可以諮詢我們。

大眾汽車的優點很多,品牌信仰很強大,在此不過多闡述,只說消費者並不知曉的大眾汽車的無良之處。

大眾汽車單從銷量上來講,絕對是國內的老大,2017年又賣出了200多萬臺,位居國內第一。大眾汽車從品牌上講,也是國內的一哥,品牌影響力已經深入到千家萬戶,有著大批忠誠的粉絲。但是,今天要給大眾潑一盆冷水,大眾汽車被國人過度“神話”了,所以真正懂車的人都不選擇大眾。

第一:再生棉

汽車的內部地板需要鋪墊一層隔音和防潮的材料,通常是棉質產品。這是消費者看不見的地方,而大眾汽車在這些地方減配嚴重,使用了所謂的"再生棉",但我們通常把這種材料叫做黑心棉。從大眾的低端產品捷達、polo,到高端產品奧迪系列,都使用了這種黑心棉,曾被央視點名過的車型有奧迪Q5、大眾邁騰、大眾斯柯達明銳,原因是異味嚴重和甲醛超標。但大眾使用劣質棉每臺車可以省去近100元的成本費,一年下來節省的數額非常巨大。

第二:質量問題多發

2012年大眾速騰大面積短軸,最終以加裝護板的方案不了了之;2013年大眾DSG雙離合出現過熱和失去傳動的故障,被315曝光;2014年大眾寶來車型出現轉向助力油管爆裂,引起轉向變沉重和失靈的故障;2018年大眾途銳發動機進水再次登上315。除了這些,大眾十幾年一直存在渦輪增壓發動機燒機油現象,也是近兩年才得到改善,大眾斯柯達系列水泵漏水、大眾邁騰正時鏈條故障,這些問題都不是個例。

第三:大眾低端車型減配嚴重

大眾旗下的低端車型一代更比一代“減”,捷達、POLO等10萬元以內的車型全部取消了後防撞梁,改用一塊泡沫來代替,可是誰也難保自己的汽車不被追尾,這是關係到車身安全構件的重大減配。除此之外,大眾引擎蓋的隔熱棉、後備箱的隔音棉都不斷的在減少和消失。還有大眾寶來減配排氣筒隔熱瓦,導致後備箱被烤糊,大眾捷達減配大量安全輔助系統,等等.....不知道大眾減配省下來的錢夠不夠交美國的罰款,尾氣造假可是被處罰180億美金的鉅款。

第四:部分車型失去德系品質

大眾是在國內推出“特供車”最多的車企,包含大眾朗逸、朗行、桑塔納、捷達、寶來、凌度。這些車都是國內特製版本,生產標準低於大眾全球款車型的標準,供應鏈也是都是國內的廠家配件。這些車已經不再是正宗的德系血統,從駕駛感受、質量可靠度上都有一定的下降。

然而,國內消費者更看重品牌而不是汽車的本質,這個“VW”的標誌在國內太具有信仰。但事實就是,10年前的大眾和今天的大眾已經有巨大變化,減配問題肆無忌憚。汽車性能是否先進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汽車是否減配則是態度上的問題,就像國產汽車,雖然短時間無法突破技術上的瓶頸,但在用料和配置上總是不餘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