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金庸武俠中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哪邊厲害一點?

光之帝皇鎧甲


素質,當然是武當七俠了。

全真七子拿頭跟武當七俠比嗎?

一個壓根都不怎麼看得懂九陰真經的瞎子梅超風都能讓全真七子中武功足以位列前三的馬鈺吃癟,還要用計嚇走。

學了速成版九陰真經的周芷若論真實功力還要遠在殷梨亭和俞蓮舟之下,而且明顯不敵俞蓮舟,只是靠著招式的神秒才能打個半斤八兩。

這是最直接的對比。

其次,比江湖地位。

在射鵰裡,全真七子雖然也算是一把好手,但是卻只能屈居二流,有的甚至得放到二流下了,江湖上能打贏他們的,一大把還是有的。

但是在倚天裡,看過原著的都知道,武當七俠地位極其尊崇,基本上都是和少林四大神僧,明教雙使四王一個級別的人物,老七莫聲谷年紀太小,死得太早可能要差一點。但是除了張三丰和少林三渡以及自己人張無忌之外,有誰單挑能穩贏他們嗎?玄冥二老或許可以穩贏殷梨亭張松溪,但是對陣俞蓮舟和宋遠橋的時候,怕是要很費一下功夫。


再比老師

王重陽確實是射鵰第一高手,但是最起碼天下和他齊名的還有好幾個,他就算能贏,那也是千招之後的事兒,但是放眼倚天,除了奇遇連連的張無忌,哪個人敢說能和張三丰走上十招?打玄冥二老,一招足矣,打剛相,一掌送他上西天,拜訪少林,少林派的禿驢門竟然想以合寺之力對付他一人,這得多麼恐怖的戰鬥力?王重陽和張三丰都算是歷史人物,但是王重陽的設定只是絕世高手,張三丰的設定卻是武學宗師加武學奇才。


武學宗師知道什麼意思吧?所謂宗師,自然得會教徒弟,全真教二代在江湖上還有點聲名,到了第三代,有一個高手嗎?而武當?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俠客行雪山飛狐哪本沒有武當高手,到現在武當都是盛名不墜,這倆有得比嗎?


再比陣法

很巧,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都有合擊陣法,一個是天罡北斗陣,合七人之力大概可以對付一個五絕,被旁人搗亂一下就死了一個譚處端。但是武當派的真武七截陣,看過原著的都知道威力吧,雖然並沒有使用過,但那是武當七俠還真沒有碰到過需要聯手對敵的情況下,唯一一次張無忌還是靠著波斯聖火令的神功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制住了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四位。

其實,真的具體看了這兩本書的都應該有個很明顯的感覺,不管比什麼,武當七俠都應該能穩贏全真七子,畢竟武當七俠無弱手,全真七子有菜雞。張三丰甚至可以稱為金書第一人,因材施教創出了各種神功,也不需要我贅言。而且武當七俠裡不少人天賦其高自創武功,比如俞蓮舟就創出了虎爪絕戶手,因為威力太強被張三丰禁用了。



鳳妖


毋庸置疑,“武當七俠”實力要強於“全真七子”!

首先,張三丰和王重陽的實力對比!




張三丰是一代武學宗師,而王重陽是絕頂高手!他們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王重陽是修煉前人的武功成為“天下第一”的高手,而張三丰是通過自己的領悟和自身修煉成為一代宗師!學習成績再好的學生應該也高不過教材的編纂者吧!

雖然王重陽一身絕技,“先天功”和“正宗玄門內功”,但張三丰一百年“童子功”非同小可,而且三分之一的“九陽神功”他已全身融會貫通,他領悟到“以柔克剛”的真諦,創立了“太極拳”和“太極劍”,都是出類拔萃的武功!

所以,張三丰要強於王重陽!


第二,張三丰和王重陽教育弟子的方式不一樣!

張三丰都是因材施教,基本就是發揮每個弟子最大的特長,而且根據弟子的特長創造合適的武功進行傳授!像張翠山號稱“銀鉤鐵劃”,擅長書法,他專門為他傳立了一套書法劍法!並且,張三丰傳授武功基本上是知無不言,毫無保留,而張三丰高壽一百多歲,對弟子的指點也是悉心細緻!所以他的弟子宋遠橋,俞蓮舟,張翠山都是江湖上響噹噹的人物!

王重陽對弟子傳授的武功都算不上上乘武功,他最拿手的“先天功”竟然沒有傳授給任何一個弟子,他死後竟然失傳了,太可惜!而且王重陽死的太早,導致幾個徒弟沒有修習到上乘功夫,一代不如一代,最終龐大的全真教竟然土崩瓦解!所以,王重陽的弟子除了一套三流的“全真劍法”,都沒有拿不出手的武功!還靠“天罡北斗陣”保命,後來譚處端一掛,陣法不攻自破!出色一點兒的馬鈺和丘處機不過是三流角色!


第三,武當七俠實力比全真七子比較!

“武當七俠”一出山就在江湖上闖下響噹噹的名號,導致江湖上無人敢對張三丰不敬,他的徒弟太強大,江湖上尊他為“張真人”,實際上張三丰至少五十年沒動手了!並且武當七俠最強的宋遠橋和俞蓮舟,都是和少林寺“見聞智性”四大神僧相提並論的人物,並且完全俞蓮舟有實力擊敗練過“九陰真經”的周芷若!不說他們是超一流人物,但絕對屬於江湖一流的人物!

而“全真七子”就差的太遠,雖然在江湖上闖蕩多年,但實力確實不濟,只能和江湖三流角色沙通天侯通海和靈智上人這樣的小蝦米相比,而且還沒有必勝的把握!連歐陽克都打不過!並且,他們沒有一人能繼承王重陽的衣缽,“全真派”一代不如一代,最終還讓“全真派”消失!可見“全真七子”真的浪得虛名,有辱師父王重陽的大名!


由此可見,“武當七俠”實力要比“全真七子”強的多!





忠肝義膽嶽老三


認為這兩陣各有千秋並且側重不同無法比擬的,七星北斗陣王重陽留給資質不怎麼高吃齋念道的三代弟子看家護院的基本陣法意在合七人之力於一人,而真武七截陣是張三丰為武當而設立的看家護院的大陣意在面對重高手圍剿武當生死存亡之際的生死之陣,通過兩陣比較我們可知,北斗七星陣是七人佈陣時每一人都有同時具有七人之力,缺點是人數不足時無法發揮,優點是資質較差的道士弟子短時間內可以匹敵一流高手。因人而異,如果使用者為七大絕世高手呢?可以算做單體輸出型強化輔助陣法,而真武七截陣是,七人等同64位一流高手同時出現,優點是可以快速彌補人數上的不足但對個人的加成傷害並沒有提高太多,缺點是七人各自修煉不同七人配合磨合需要較長時間同時對使用者自身要求較高,可以看做是群體aoe輔助陣法,假設七人同是一流高手那麼效果等同於同時克隆64位分身,如果是七位白痴使用就相當於增加了64位白痴一樣會被吊打,而七星陣是一人同時集七人之力,七個白痴可以組成一個正常人,七個常人可以合成一個高手,七個高手可以組成超人。而七截是同時克隆分身單體加成提高並不明顯,是解決人數不足的問題,所以兩陣同樣厲害只是作用範圍不一樣而已。兩個方向無法比擬。


三千秒差


《射鵰》和《倚天》是正好相反的兩個武俠世界。

《射鵰》絕頂高手多而一流高手少。

絕頂高手如五絕、老頑童、郭靖、裘千仞等,連上隱世不出者,應該在雙手之數。

而一流高手相對就少得可憐,全真七子中的馬鈺、丘處機、王處一,另外如歐陽克、梅超風、沙通天、彭連虎、樑子翁……算下來也就寥寥幾十人。

《倚天》正好相反,絕頂高手少而一流高手多。

絕頂高手數來數去也就張無忌、張三丰、陽頂天等不過一手之數。

而一流高手就多了去了,隨便一個門派就有幾個,總數不下百人之多。

根據這個思路來看,武當七俠應該完勝全真七子。

首先,武當七俠所處時代同級高手多,競爭激烈,歷練機會也多,實戰水平自然就高。

其次,全真七子中也就馬、丘、王三人武功較高,其餘幾人只能勉強稱作一流。而武當七俠則不同,師兄弟七人個個不凡,全都是一流高手。

再次,全真七子引以為傲的“天罡北斗陣”,武當七俠也有更神秘的“真武七截陣”相剋制。

就以上幾點來看,武當七俠完勝全真七子應該無懸念!

♥求關注!感謝!♥



一步一仙


毫無疑問,全真七子最厲害。金庸武俠,作為同代三足鼎立武俠大家之一,風靡全球,15部小說寫盡了武俠範疇,也寫盡了自己,只能以《鹿鼎記》收山。在武俠世界,超師傅諸葛青雲等前輩大佬,也讓平江不肖生等後輩望塵莫及,而作為同代齊名古龍,梁羽生大家,梁羽生只能是附帶上湊合湊合,古龍大俠別具一格的武俠風格可與金大俠抗衡。

不管武俠大家何許人,作品時代年代及故事情節,傳統武俠邁不過的範疇就是區別與仙俠,玄幻。既然是傳統武俠,那就有跡可循,有理可辯。金庸筆下師傅級能教出的大俠武功高的不多,作為全真七子師傅王重陽,武當七俠師傅張三丰,都是有著不一般的武學造詣和領悟力,一個自創全真教派傳授全真武學,輕燕功可以凌空幾百步單從這方面看待,那需要很深厚的內力及外家功夫託底,這樣的造詣金庸筆下基本沒有,加上九陰真經著實牛叉,而另一個創立武當,憑藉不全的九陽神功與武當功夫與郭襄齊名(也是憑不全的九陽神功創立峨眉與之抗衡),超過其它門派聲威,百歲高齡創下的太極拳太極劍有無招勝有招之效,也著實不一般,我們無法評出高下,弟子更是不能提及武功造詣深淺。

武俠走向現實,加入生活氣息,人物人性化是每個傳統武俠大家的成熟期,也是武俠範疇穩定發展期,金庸古龍梁羽生倪匡等也交流意見並視之為武俠框架而定論。這也影響了後來的武俠大家作為一個參照而居身武俠大家創立名號,總歸時代漸近,武功及特技內功就平民生活化了,一代不如一代成了武俠大俠們及後輩的痛點,全真七子生於北宋時代,而武當七俠已經是元朝了。不難看出,全真七子更為厲害一些。


三少說武俠


武當七俠。主要取決於創始人的理念不同,論天賦,全真七子應該不會比武當七俠差到哪。只是王重陽本人成長於武林的蕭條期,少林寺,逍遙派,丐幫等傳統巨頭紛紛衰落,無力維持武林格局,這個時期出現的一個絕世高手獨孤求敗,打敗天下無敵手,放在其它時期不會有這麼大的優勢。這樣的經驗讓王重陽對武林的發展產生了錯誤的判斷。王重陽本身也是重道輕武,只是他是百年一遇的奇才,幹什麼都上手快,沒有那麼用功也能當天下第一,徒弟們資質雖不差,但明顯沒到那種級別。他不喜歡周伯通,丘處機,歐陽鋒這樣的武痴,喜歡清淨無為的馬鈺。所以他自己不練九陰真經,也不許徒弟練。丘處機年紀輕輕就位列一流高手之列,可見如果全真七子如果專心學武,將來的成就不會比武當七俠差哪去。但丘處機並不受歡迎,馬鈺為了打壓他的好鬥,專門跑到大漠教郭靖武功半年,身為第一大派的掌門,真夠閒的。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射鵰的江湖競爭沒那麼激烈,歐陽鋒被重傷,其它退隱的退隱,要麼就鑽在自己的地盤,很少外出活動。丘處機在射鵰初期已然是前三高手,也沒和黑風雙煞交過手,自認第一高手也不為過。所以全真教天下無人能敵,連黃藥師也看不起,尹志平都敢說,什麼黃藥師紅藥師,得罪了全真教一樣吃不了兜著走。當五絕級別的人物紛紛復出,全真教才開始顯得水平不高了。直到神鵰俠侶裡,被勉強夠一流的霍都兩次闖宮,鬧的雞犬不寧,全真七子才知道全真教已經沒落了。算的上溫水煮青蛙。

而武當派創始於武林中競爭最激烈的倚天屠龍記時期,上面有傳統巨頭少林寺的打壓,對立面還有明教,天鷹教這樣實力強盛的魔教,武林中還有朝廷勢力的參與。相比全真教,武當派真是連個盹都不敢打。張三丰繼承了一部分九陽真經,他沒有像王重陽一樣,反而想要全部的九陽真經以強大武當派,少林當然不會給,九陽真經對少林可能沒那麼重要,畢竟技術積累雄厚,但對武當可能就至關重要了。收弟子也是千挑萬選,並且因材施教,根據弟子的特點帶他鑽研不同的方向。同樣三十歲的年紀,武當七俠未必比全真七子強到哪,但後期就逐漸拉開差距了。張三丰知道武林的規則,所以早早就把管理交給宋遠橋,自己天天閉關,研發太極拳,太極劍,這些都是武當日後的財富。張翠山和丘處機有點像,不同的是,他卻最受張三丰待見,還把他定為衣缽傳人,可見王重陽張三丰理念上的差別。






孟溪筆談


又是一個關公戰秦瓊的故事,不過可以找參照物來比較一下。

算一算他們的參照物是誰呢?或者是什麼武功呢?九陰真經啊,在射鵰中這是推動情節的武學總綱,在倚天末尾也出現過,那就以九陰真經為參照物,恰好還有修煉過相同武功的人,梅超風修煉的是九陰白骨爪與長鞭,周芷若修煉的也是九陰白骨爪與長鞭。

那就先比較周芷若和梅超風的武功。

最美梅超風

梅超風:東邪門下,修煉九陰白骨爪大約八九年,這個需要推算一下,七怪遇到郭靖時,郭大俠六歲,而黑風雙煞偷九陰真經後,馮蘅因默寫九陰真經導致難產身亡,生下黃蓉,黃藥師一怒之下打斷諸弟子雙腿,趕出桃花島,而楊鐵心郭嘯天遇到曲靈風時,內心獨白:“我兄弟到此三年,不知道這瘸子武功如此厲害”。此時黑風雙煞至少已經偷九陰真經三年,而此時郭靖尚未出生,再加上倆人未必立刻練功,所以大約八九年,順便得出一推論,黃蓉比郭靖大,黃幫主,你天天叫“靖哥哥”,你不害臊啊?

周芷若:峨眉門下,修煉九陰白骨爪肯定不到一年,而且還不是專門練,得躲著張無忌,還被丐幫抓。

再看兩人的基礎,梅超風離開桃花島時是15、6歲,而周芷若開始練九陰真經時18歲,兩者基礎差不多,當然你楞是要說黃藥師教徒弟本事不如老滅絕我也沒辦法,丁敏君也是滅絕教的,那水平如何啊。

兩人切磋,竊以為梅超風勝,畢竟多練了十來年。

參照物找到了,還得比武啊,周芷若倒是和武當七俠打過,全真七子又沒有和梅超風打過,還得找一個參照物,有請俠義無雙的江南七怪出場。

江南七怪和丘處機打過,在另一篇回答中詳細說過,不再多說,一句話,江南七怪勝丘處機,江南七怪還和梅超風打過,贏的還是江南七怪,不過江南七怪折了一個張阿生,所以,梅超風略勝全真七子中最強者,不過也強不了多少,畢竟江南七怪中柯瞎子和朱聰才是助力,張阿生最多算個輔助。

再看俞蓮舟和周芷若交手基本就是平手,結果會是兩敗俱傷,而俞二也是武當七俠最強者,這是殷素素說的。

這樣比較下來,梅超風≥丘處機>周芷若=俞蓮舟。

好了,現在解決了一個問題了,全真七子武功要高於武當七俠。

那麼說下一個問題,群毆呢?高手交手當然不會象流氓打架一樣,肯定擺個陣勢出來,恰好他們兩家都有,這下,全真七子就不行了,天罡北斗陣最多相當於七人合力,而真武七截陣那可是指數上升啊,七人一起使用相當於64位高手,這一下就秒殺了全真七子,而且,全真七子少了一個就不能用天罡北斗陣了,也真少了一個,武當七俠雖然是殘了一個,只是威力減半,那也有32倍啊,還是秒殺。

好像有一個老的混進來了

現在說結論,全真七子武功高於武當七俠,但是如果一起上的話,武當七俠秒殺全真七子。

還是那句話,希望大家多關注,多評論,多謝。


周易學堂


我的觀點:全真七子的武功要高於武當七俠。

在兩部書中王重陽與張三丰都是NO.1,且有比其他人應該高出許多。


射鵰中,全真七子單打獨鬥的話,丘處機第一、王處一第二、馬鈺第三。丘處機要略低於梅超風。但組成天罡北斗陣可以擊敗梅超風,與和裘千仞打平,對於五絕這一級的還是堅持不住。

倚天中,武當七俠的人生更跌宕一些,自殺殉情的、被偷襲癱瘓的、未婚妻出軌的、兒子當了叛徒的。七俠中俞蓮舟武功應該最高,但相對於周芷若,還要弱一些。嘴上說看穿了九陰白骨爪,但實際對打是另一回事了。從黃衣女輕鬆搞定周芷若,可見周芷若九陰白骨爪還是中前期,應低於梅超風。而黃衫女的武功應該與小龍女和黃蓉相當。



武當七俠的真武七截陣,自稱“四人相當於八位高手,五人相當於十六位,六人相當於三十二位,七人相當於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但張翠山死了,似乎就失效了,也是奇怪,不能找替補嗎。這裡的一流高手,應該就是至武當七俠本身這個級別,而不是張三丰張無忌陽頂天三度空見這種“一流”。


王重陽PK張三丰,誰勝出呢?


幾葦渡


全真七子是王重陽的真傳弟子,在王重陽去世後更是支起了全真教,將其發展壯大。而武當七俠則是張三丰的真傳弟子,張三丰去世後……可能張三丰還沒去世,武當七俠都先走一步了。不管怎麼說吧,這兩個組合是金庸筆下還算不錯的組合,被很多讀者記憶,也涉及了不少的劇情。那麼這兩個組合,哪個要更強一些呢?

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是馬鈺、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劉處玄、孫不二。他們都屬於是帶藝投師的,王重陽三十歲才由文入武,然後因為被林朝英給逼到了,才在古墓旁邊建了一個道觀出家了。而後收了這七個徒弟,但是好景不長,本來這徒弟就參差不齊,需要慢慢統一調教管理。但是王重陽還沒等教授幾年呢,就去世了,而後這七個人就只能自學成才了。雖然有一個王重陽代師授藝的師弟周伯通在,但是周伯通豈是耐得住性子教人的人?就當他不存在吧,還是自己自行摸索吧。全真七子只能依靠著王重陽留下的秘籍和曾經對他們的教導,緩慢的進步。

另外呢,王重陽還傳授給了全真七子一個陣法,那就是天罡北斗陣。這個陣法是王重陽為了防止歐陽鋒來襲,這些小徒弟擋不住而傳授的,專門針對歐陽鋒所致。不過徒弟們的天賦實在是有限啊,沒用來對抗歐陽鋒,先用來對戰黃藥師了。黃藥師可是精通陣法的人,在雙方對陣了一天一夜後,就找到了破解之道。還沒等破解,全真七子就被歐陽鋒給偷襲了,陣法告破,一舉敗北。

武當七俠

武當七俠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他們和全真七子不同,這七個人不是帶藝投師的,而是張三丰給篩選出來的好苗子。而這七個好苗子也在張三丰的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雖然殷梨亭與莫聲谷由師兄授教,但是張三丰也時不時的會指點下的。相比起全真七子的悲慘遭遇,武當七俠的命運要好得多。畢竟野史記載,張三丰活了兩百多歲。估計七俠除了意外去世的,其他的也都老死了。所以七俠能夠一直在張三丰的指導下精進。而張三丰自己也是天賦驚人,百歲之時悟通太極,再傳授給弟子,也就是說七俠是一直都有東西可以學習的,就這點而言,可比全真七子要幸福得多了。

而與王重陽一樣的是,張三丰也悟出了一套陣法——真武七截陣,可以說是金庸筆下的第一陣法,三個人可以發揮四倍功力,四個人八倍,五個人十六倍,六個人三十二倍,七個人六十四倍,增幅極限金庸筆下第一。不過可惜的是,這套陣法從未沒有使用過,俞岱巖先是被廢了,而後各大門派逼上武當的時候,他們曾經想要使用,但是張翠山自盡了。其後也就只有四位大俠對戰張無忌的戰績,不過被張無忌以聖火令的詭異武功給拿下了,沒有其他聯手戰績。

總體上來說,全真七子相較之武當七俠是有點先天發育不足後天培養不夠,不像武當七俠自小就被精心培養,後期還一直被宗師調教。而且武當派的武功是屬於那種厚積薄發的,越到後面越強大,所以武當七俠從個體實力上還是綜合陣法上都要強上全真七子不止一籌。而反觀全真教,王重陽的絕技先天功沒有學到手,九陰真經又不讓學,雖然全真教的武功也不算差,但是相比起那種鎮幫絕技還是有所不如,這個也就只能夠怪師傅了。


悠然布衣


金庸先生好像特別對“七”這個數字情有獨鍾,像武當七俠、全真七子、江南七怪等等,甚至還有洪“七”公。

其中在武學上最負盛名的當屬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全真七子從最開始的天罡北斗陣再到北斗大陣,再到七星聚會,論雙鵰中的聲勢,恐怕沒人能比得過他們。而武當七俠,書中明言每個人都具備其他門派掌門的實力。那麼,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若穿越時空互相打了起來,誰會略勝一籌呢?

這兩撥人馬一撥出現在兩宋之間,一撥出現在元明之間。要討論這個問題,恐怕光從武學角度去看是很難分出高下的,武當劍法好還是全真劍法厲害,誰也說不清。不過,我們可以從側面來去看他們孰高孰低。

首先,應該是師承,也就是武當派張三丰和全真教王重陽。

有人認為王重陽高過張三丰,大多的論據是王重陽手握全本《九陰真經》,雖然沒學,但都是天下第一。張三丰不過是拿著《九陽真經》的三分之一,這麼認為是可以的。

也有人認為張三丰高過王重陽,大多的論據是創新性和教學方式。這個論據雖然不如上面那種賬面數據有說服力,但在討論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時,卻十分重要。

師父還是那個師父,師父高明,但徒弟不一定就厲害。王重陽最得意的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先天功。那麼,傳給誰了?七位弟子無一分享,原因就兩個字:根基。但其他的功夫傳授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但相比張三丰,王重陽這個師父確實有些“坑爹”。

雖然三豐同志手裡只有個“殘本”,但俞二殷六精通太極拳與太極劍並得真傳,這點或許讓全真七子羨慕不已。

這裡當然離不開張三丰對“教學質量”嚴謹認真的態度。

宋遠橋等幾個入門比較早的弟子都是張三丰親自帶出來的,而殷梨亭和莫聲谷入門較晚,張三丰自知精力不夠,就把兩人交給師兄們去帶,而自己僅作指導。這種細緻入微的教學安排,直接凸顯出了張三丰是如何認真對待教學的。

另外,雖然天罡北斗陣相當厲害,但這裡有個問題:人要齊啊!曲三酒館對陣黃藥師,天罡北斗陣的確是相當於五絕之一的實力,但後期因為少了譚處端,其他人分分鐘被按在地板上摩擦。

反觀張三丰傳給武當七俠的真武七截陣,就明顯略勝一籌了。武當派的真武七截陣並不拘泥於是不是七個人的問題。真武七截陣需要七個人,湊不夠七個人怎麼辦?五個人也行,三個人也行......當然了,一個人也行,武當七俠在《倚天屠龍記》中每個人的水平都是其他門派掌門人的實力,這個不贅述。

如果武俠世界有奧運會,請全真七子去表演一下團體操也是極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