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身心靈三養法

玫瑰姐的話:

黃梅的雨一陣陣,週末,跟著玫瑰姐修養身心吧。無論外面的氣候環境如何變換,身心靈三養,養好你自己的魂魄,帶著感恩之心去面對風風雨雨~~

身心靈三養法

《山谷的風》

由新世紀音樂家蒂姆·詹尼斯演奏

就像天空籠罩大地

你輕柔地擁著我,使我沉睡

彷彿重回生命的搖籃

使我把憂愁忘記

身心靈三養法

第一境界,養身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柏拉圖就曾提出過“身體詩學”說,提出只有健壯的身體,才能充滿鮮活的力量和擁有飽滿的精神;因此,他主張“用體育來照顧身體”,以“精力旺盛的體魄”,來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享受工作,享受勞動成果。

俗話說:流水不腐,門樞不蠹。生命的活力源於運動,強健的體魄源於鍛鍊。因此,不管工作多麼的忙碌,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活動活動四肢,舒絡舒絡筋骨,運運周身之氣。

我們說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做不完的事,有掙不完的錢,有走不完的路,有看不完的風景,所以,身體健壯了,你就有了資本去做更多的事,掙更多的錢,走更遠的路,看更美的風景;而不是拼著健康的老本,一下都把這些事情做完,問題是你能做完嗎?

當然,養身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關鍵在一個“度”字上,吃喝要有度,菸酒要有度,娛樂要有度,工作要有度,就連體育鍛煉也要有度;偶爾地透支一下健康,身體的自我修復功能尚可以應付,若是讓“透支”成為一種常態,肯定就要損命折壽、難得天年了。

身心靈三養法

第二境界,養心

單純的養身,雖然讓人的生命有了健康的軀殼,但是,還是不能讓人過上高品質的生活;中國有一句古話:“人活在世,活的就是‘心情’二字!”這話可謂是說到了點子上,誰不想活的順心隨意、幸福快樂呢?然而,世事千變萬化,境遇紛繁複雜,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那麼,怎麼才能讓自己活的如坐春風、如沐春雨呢?這就需要在一個“養”字上下功夫了。心是一片沃野,善養者,花馨木秀,果實飄香;不善養者,荊草漫生,一片蒼涼。

其實,我們所說的養心,養的就是充滿自信和智慧圓融的心態;自信,才能自在自然;智慧,才能通達開朗,才不會認死理、一根筋;如果說氣不通則痛,血不通則病,那麼,心不通則痞,則鬱結於胸、情志不舒,看什麼都不會順眼,遇什麼都不會高興。

那麼,養心的最好的滋補品是什麼呢?一個是道,一個是禪。道的靈魂是一個“常”字,禪的根本在一個“靜”字。

所謂“常”就是規律,在道家的眼中,大到宇宙星辰,小到沙粒微塵,無不遵循著自然的規律在運行,而人從生到死所經歷的一切,也都在這自然的運行之中,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包括苦難與挫折,都是非常正常、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一種常態,不必去強爭什麼,也不必去強為什麼,只需抱著一顆尋常心,來看待萬事萬物的變化,窮達不失真性,榮辱不迷自心,成敗不易青雲;“常”門一開,心態平衡,常足常樂,還有何怨何恨常在?

所謂“靜”就是一種圓融的心境。以禪者的目光來看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無不是美輪美奐、曼妙絕倫;所以,欣賞讚美,便是“靜”的主旋律。而當我們欣賞的時候,我們的心是愉悅的,是欣喜的,是平靜的;自悅悅人,別人也很容易被我們的這份愉悅所感染。我們的心海,也如大自然中的海洋一樣,只有陽光明媚、風輕雲淨的時候,我們才能欣賞到那片賞心悅目的蔚藍和空曠,一旦心中的煩惱風起雲湧,那麼,我們就會心神不安,就很難再感受到那片寧靜祥和之美了。

身心靈三養法

第三境界,養魂

如果把養生工程比喻為修建一座寶塔的話,養身修建的是塔基,養心修建的是塔瓶,那麼,養魂修建的便是挺立蒼穹、對話以太、靈光閃爍的塔頂了。

當然,養身是為了得到健康的體魄,養心是為了修得一份平和欣悅的心境,它們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生命和生活的質量,從而達到能夠頤養天年的目標。顯然這個目標是保守的,是對“天年”的被動防禦,而養魂的目標則是為了生命的昇華,是為了展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創造,是內在智慧的外溢和閃光,是在原來防守的基礎上以出擊的方式來擴大已獲得的“天年”的成果。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養生的問題上也概莫能外。

那麼,養魂的滋養品是什麼呢?當然,應當首選孔子締造的“儒”。因為儒的精神是積極進取的,是充滿創造人生價值取向的。儒的靈魂,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者不一定能完成自己的人生大目標,但是,他絕不會放棄這個追求的過程;哲學家把這種過程稱之為“無所為而為的玩索”,是追求的最高境界。

古人認為:魂為人的精神,為陽;魄為人的軀體,為陰。善於養魂制魄者,則神清氣朗。養生,就要魂、魄皆養,使其陰陽達到平衡,才能最大化、最有成效地實現養生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