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袁世凱死後留下了多少財產?子女們的結局如何?

花捲默默


袁世凱是清朝末年的頭號權臣、北洋新軍的首腦、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還當了83天的皇帝,就這份簡歷走到哪都吃香,而且袁世凱出身世宦,繼承了不少家產,但是袁世凱卻對錢不感興趣,只渴望權力,所以用錢也是毫無節制,揮霍極快。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袁世凱當了這麼多年的官,錢財自然也是數不清,所以在1916年去世後,人們對他的財產去向也很關注,都想知道袁世凱究竟有多少錢?

其實關於袁世凱到底有多少錢?留下了多少財產?各執一詞,但是都差不了多少,如果用當時的銀元來看,大家沒有多大概念,所以我專門查閱資料,民國時期的一銀元相當於現在的90-100元,我們就取箇中間值95元人民幣。

一:王錫彤、徐世昌所算出來的財產

袁世凱病重期間,把王錫彤叫來說:“餘之家產,盡在於斯”,王錫彤給他算了下,袁世凱的所有現錢、存款、股票等一切財產合計200多萬銀元。雖說王錫彤精通理財,但是分配遺產的時候,卻是袁世凱生前知交、後任民國大總統的徐世昌來分配的,他將袁世凱所有的田產、股票、現金折為30份,兒子各一份,沒有子嗣的妻妾一份,沒有出嫁的女兒兩人合一份,每份8萬銀元,合計260萬銀元,摺合到現在的人民幣是2.47億人民幣。

二:三女兒袁靜雪所知道的財產

根據袁世凱的三女兒袁靜雪說的內容來看:“大哥袁克定最多,因為是嫡長子,分到家產40萬銀元,其餘的兒子各12萬銀元,除了分到的錢,還有摺合銀元數字的股票、包括開灤煤礦、啟新洋灰公司(即水泥)、自來水公司等股票在內”。再加上每個兒子都分到10條金子,女兒們則只有8千銀元的嫁妝錢,而妻妾都隨自己的子嗣。

三:袁世凱的孫子袁家賓(第六子袁克端的兒子)說法

據說袁世凱之孫袁家賓曾經見過分家時的賬單,這份賬單除了正妻於氏與嫡子袁克定的沒有描述,以及去世的妻妾以外,上面很清楚的寫了大、二、五、六、八、九姨太太每個人都分到了6萬銀元、黃金30兩,其他兒子每個人分到8萬銀元、股票摺合7萬銀元。

所以綜合來看,袁世凱的遺產應該有300萬銀元左右,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2.85億元。

不過有說袁世凱在法國銀行存有200萬法郎(1法國法郎=1.1633人民幣元),這筆錢由嫡長子袁克定秘密保管的,後來被發現,大家要求平分,可是袁克定不同意,最後根據第七子袁克齊的說法,這些錢在法國銀行並沒有領回來。

袁世凱的後代都過得怎麼樣?

袁世凱一共有一個正妻九個妾,有17個兒子、15個女兒;22個孫子、25個孫女,兒孫總共有79人,孫子輩的就不考究了。別看這些兒子都分到這麼多錢,可是一個個坐吃山空,沒多久都過得特別差,尤其是長子袁克定,寄人籬下,袁克文更是花光了所有積蓄,連去世後的後事所花費的錢都是別人出的。

我是真想知道這些人都是怎麼花完的?


貓眼觀史


清末民初的政壇大佬,論清廉,首推曾國藩;張之洞有屠財之名,不過他之所為,在公利而非私利,其身後蕭條,足以為證;至於李鴻章與袁世凱,恐怕都難脫“貪”字。


關於袁世凱所遺留的財產,我們先看袁家人的說法。據其長子袁克定公佈的“袁世凱口述遺訓”,其中雲“夫餘辛苦半生,積得財產約一百數十萬磅(英鎊)”。這個數目在當時價值多少銀元,望有識者教我。


三女袁叔禎(靜雪)回憶:“在我父親安葬以後不久就分家了。大哥袁克定,因系嫡出長子,獨分40萬,其餘庶出的兒子,每人各分得12萬銀圓。他們所分的錢數,除了現金以外,還有摺合銀圓數字的股票,包括開濼煤礦、啟新洋灰(水泥)公司、自來水公司等股票在內。我約略記得,他們兄弟每人還分得有10條金子,這是否也包括上述的錢數以內?因事隔多年,已記不甚清了。女兒們每人只給嫁妝費8千銀圓。我娘和各個姨太太都不另分錢,各隨她們所生的兒子一同過活。”(袁靜雪《我的父親袁世凱》,見吳長翼編《魂斷紫禁城:袁世凱秘事見聞》,中國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頁)——袁世凱共十七子、十五女,其中兩個兒子三個女兒早亡(據劉憶江《袁世凱評傳》附錄二),分家的時候,按十五子計算,共得208萬銀元,150條金子,十二女計算,共得9.6萬銀元。


其七子袁克齊回憶:“我父親凡事都有個打算,他自己覺得病重難好的時候,就預先給我們兄弟姐妹寫下了分家的遺囑。他死後,我們兄弟按遺囑每人分到現款1萬餘元,各種股票8000股,加上每人分的房子20餘間,合計可得20餘萬元。姐妹每人分現款7000餘元,其他財產無份。母親們各隨自己的子女度日,不給錢財。大家都無話說,遵囑辦事。”“分家的時候,我們兄弟們想:父親偏愛,一定會多分給大哥一些。可是拿出遺囑一看,與我們一般無二。大家都說:父親真算公道。”(袁克齊《回憶父親二三事》,見吳長翼編《魂斷紫禁城:袁世凱秘事見聞》,中國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81-82頁)——十五子共得三百餘萬銀元,十二女共得八到十萬銀元。


再來參照一個人的說法。此人名王錫彤,系袁世凱幕僚,負責經營實業,可視為財政管家。1916年5月1日,袁世凱請他過去,“案頭置一單,所有存錢、股票等共約二百萬元”——這是袁世凱的全部家產——並問他“所管公司之狀況”。王錫彤事後感慨:“……然此老一生宦囊,連股票統計實只二百萬元之譜,餘皆知者。或自知病情不佳,故呼餘囑託以為子女計耶。然公之子女合計三十餘人,以二百萬元分配之,無論如何,十年後即當有貧窶者可斷言也。蓋公自踐任大總統以來,實未嘗再增一錢。其為國忘家之情,實有不可誣者。世所傳袁公有數千萬貲產者,讕言也。”(王錫彤《抑齋自述》,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頁)其評語或有為尊者諱之嫌,不過所記數目,正可呼應袁靜雪、袁克齊之言。


王錫彤只見存錢、股票等,而不知金子、房子等,所以估值約二百萬;袁靜雪的估值超過了兩百萬,不過十條金子是否計算在內,她也不能確認;袁克齊的估值超過了三百萬,不過把各人所得的房子折價計算在內。這大抵便是袁世凱的物質遺產。


羽戈


袁世凱是清末重臣、民國大總統,後因鬧出了一出“洪憲帝制”,導致身敗名裂,鬱鬱而終。

袁世凱仕途沉浮30多年,而且還身居要職十數年,積累了不小的財富,他的子女也有很多,悅史君接下來將分開進行解讀。

袁世凱的財富

第一,總統府清點

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總統府曾清點過他的遺產,現金大概244萬銀元,還持有開灤煤礦、啟新洋灰等多家公司的股票,還有大量的房產和地產,總價值已經有二千多萬元。

第二,張伯駒記錄

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是袁世凱的親信,袁世凱死後,他曾協助袁家分配遺產,32個子女各分得現金2到3萬不等,股票也有同樣數額的份額。

袁世凱在河南彰德、汲縣等地,還有田產400頃左右。

袁世凱還有多處房產,估計至少為1000萬銀元。

……

關於袁世凱的遺產,還有很多其他當事人的回憶,但總的一點來看,悅史君認為不是一個小數字,因為袁世凱本身不是清官,他生前本身收入高,還有很多額外費用,其他的賞賜、經營等也不少,如果按我們現在的標準,絕對留下了數億元的遺產。

袁世凱子女們的結局

袁世凱有長子袁克定、十七子袁克有和長女袁伯禎等32個孩子,其中,十六子袁克藩、四女袁氏、八女袁氏、十五女袁氏等4人早夭,接下來悅史君對其他28個人做一個簡單介紹。

第一,長子袁克定

袁克定在父親袁世凱的支持下,曾擔任農工商部參議、開灤礦務總局督辦等職務,後來積極鼓動袁世凱稱帝。

袁世凱死後,袁克定分到大筆遺產,到天津居住,後又搬到北京,因不善生計,大手大腳,最終家財散盡。

1948年,袁克定不得不投奔表弟張伯駒,直到1955年去世。

第二,次子袁克文

袁克文很有個性,不僅熟讀經書,琴棋書畫也是樣樣精通,還加入青幫成為大佬。

袁世凱死後,袁克文還是花錢無度,自己收藏的文物變賣揮霍,1931年去世,喪葬費都是別人湊的。

第三,三子袁克良

袁克良娶了原清朝郵傳部尚書張百熙的女兒,袁世凱去世後,他平靜地度過了一生。

第四,四子袁克端

袁克端憑藉父親袁世凱的身份,做過東北大元帥府參議、開灤礦務局董事等職務,但都只是吃吃喝喝,並不上班。

袁世凱去世後,袁克端受不了刺激,精神出了問題。

袁克端把留給他的遺產變賣殆盡,晚年貧苦不堪,1951年去世。

第五,五子袁克權

袁克權曾去歐洲遊學,袁世凱對這個兒子比較重視,但他並不喜歡仕途。

袁世凱死後,袁克權就靠變賣家產過活,與文人雅士交流,寫了不少詩作,1941年去世。

第六,六子袁克桓

袁克桓曾就讀於南開大學,還去英國短暫留學過一段時間。

袁克桓沒有從政,袁世凱死後,他還是做企業,先後在啟新洋灰公司、江南水泥廠、北京琉璃水泥廠等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袁克桓已經是知名企業家,1956年去世。

第七,七子袁克齊

袁克齊曾在英國留學,後來娶了民國內閣總理孫寶琦的女兒為妻。

袁世凱死後,袁克齊平靜地度過一生。

第八,八子袁克軫

袁克軫娶了原清朝直隸總督周馥的女兒,袁世凱去世後,他平靜地度過了一生。

第九,九子袁克久

袁克久曾去美國留學,回國後曾在天津耀華玻璃總廠、啟新洋灰公司等工作。

袁世凱死後,袁克玖的生活很平淡,1973年去世。

第十,十子袁克堅

袁克堅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回國後曾擔任民國將領宋哲元的英文秘書。

袁世凱死後,袁克堅長期在天津閒住,1960年去世。

第十一,十一子袁克安

袁克安曾在開灤礦務局工作,後來去了臺灣,在民航局,還曾在美國泛美航空公司工作。

第十二,十二子袁克度

袁克度曾在美國留學,還會仿製香水,1976年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第十三,十三子袁克相

袁克相曾在燕京大學就讀,新中國成立後,在天津一所中學教學,運動中去世。

第十四,十四子袁克捷

袁克捷曾在南開大學就讀,袁世凱死後,變得沉默寡言,1958年去世。

第十五,十五子袁克和

袁克和曾在天津工商大學就讀,除了新中國成立後,在河北曲週中學教了一年書,一直靠遺產生活,1964年去世。

第十六,十七子袁克有

袁克有是袁世凱的遺腹子,沒有分到遺產,生活非常困難,新中國成立後,袁克有拋妻棄子去了天津,1953年去世。

第十七,長女袁伯禎

袁伯禎嫁給了原清朝兩江總督張人駿的兒子張允亮,是張愛玲的親戚,1956年去世。

第十八,次女袁仲禎

袁仲禎嫁給了前清朝大臣薛福成的兒子。

第十九,三女袁叔禎

袁叔禎嫁給了原清朝直隸總督楊士驤的侄子楊毓珣,楊毓珣在抗日戰爭中,做了汪偽政權的偽山東省政府省長。

抗戰勝利後,楊毓珣被逮捕並槍決,新中國成立後,袁叔禎曾寫過回憶錄《我的父親袁世凱》,留下一些史料。

第二十,五女袁季禎

袁季禎嫁給了原清朝吏部尚書陸寶忠的兒子,婚後感情不順,過早地去世了。

第二十一,六女袁籙禎

袁籙禎嫁給了民國內閣總理孫寶琦的兒子,過得比較平淡。

第二十二,七女袁復禎

袁復禎嫁給了原清朝陸軍部尚書蔭昌的兒子蔭鐵閣,婚後感情一般。

第二十三,九女袁福禎

袁世凱去世後,袁福禎平靜地度過了一生。

第二十四,十女袁思禎

袁思禎嫁給了北京憲兵司令鄒文凱。

第二十五,十一女袁奇禎

袁世凱去世後,袁奇禎平靜地度過了一生。

第二十六,十二女袁瑞禎

1949年,袁瑞禎去了臺灣,平靜地度過了一生。

第二十七,十三女袁儀禎

袁季禎去世後,袁世凱又把袁儀禎嫁給了原清朝吏部尚書陸寶忠的兒子陸鼎生,兩人感情不錯。

第二十八,十四女袁怙禎

袁祜禎先嫁給民國大總統曹錕的兒子,後來去了美國,與外交官張德祿結婚,2005年去世。

袁世凱的子女很少走仕途,除了個別有所發展,大部分都是坐吃山空,也是一種悲哀。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袁世凱死後財產還是蠻多的,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各種財產摺合一千萬兩左右,如果按民國一兩白銀摺合現在的兩百元,那就是相當於二十億了,這個顯然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

袁世凱有一妻九妾,十七個兒子,十五個女兒。

長子袁克定,擔任過開灤礦務總局督辦,最後於1955年病逝。

次子袁克文,生活過得比較奢侈,不久就將從袁世凱那邊繼承的十幾萬銀兩花光了,1931年死於天津,死的時候,沒錢辦喪事。

三子袁克良,娶了朝郵傳部尚書張百熙為妻。

四子袁克端,娶了大鹽商何仲瑾的女兒為妻,生活揮霍無度,後半生過得比較窘迫,於1951年病逝。

五子袁克權,娶了清朝兩江總督端方之女為妻,1941年病逝。

六子袁克桓,擔任啟新洋灰公司總經理,參與創辦幾個水泥廠,病逝於1956年。

七子袁克齊,娶了民國內閣總理孫寶琦之女為妻。

八子袁克軫,娶了清朝直隸總督周馥之女為妻。

九子袁克久,娶了黎元洪之女為妻。

十子袁克堅,在冀察政務委員會擔任英文秘書,娶了民國陝西督軍陸建章之女為妻,1960年病逝於天津。

十一子袁克安,娶了天津富商李士銘之女為妻。

十二子袁克度,娶天津羅雲章之女為妻。

十三子袁克相,娶了清朝大學士那桐之孫女為妻。

十四子袁克捷,娶山東祝家之女為妻。

十五子袁克和,娶了天津張調宸之女為妻。

十六子袁克藩,早夭。

十七子袁克有,1953年病逝。

袁世凱的兒子們,大部份在袁世凱死後,拿著袁世凱留下的遺產坐吃山空,結局都不怎麼好。


歷史簡單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留下的遺產相當巨大。

老袁最疼愛的女兒袁靜雪,對於袁世凱財產的描述是這樣的:“在我父親安葬以後不久就分家了。大哥袁克定,因系嫡出長子,獨分40萬銀元。其餘庶出的兒子,每人各分得12萬銀元。他們所分的錢數,除了現金以外,還有摺合銀圓數字的股票。我約略記得,他們兄弟每人還分得有10條金子,這是否也包括上述的錢數以內?因時隔多年,已記不甚清了。女兒每人只得嫁妝費8千銀元。我娘和各個姨太太都不分錢,都隨她們所生的兒子一同過活。”

但是,袁世凱留下的家產並不止以上所說的100多萬兩白銀。

歷史學家經過統計,認為袁世凱遺產最少超過743萬兩白銀。

其中大部分被長子袁克定私吞了。為什麼呢?袁克定是唯一的正妻所生,是嫡傳長子,在當年確實有繼承家業的權利。而次子袁克文就比袁克定要小足足12歲,又是妾生的兒子,沒有辦法和袁克定來爭。

其他兒子也都是庶出,也就是妾生的,是不能和袁克定爭奪的,給多少就是多少了。

為什麼每個兒子似乎分到的並不太多,這主要他們的兒子過多。

據正式記載,袁世凱1妻9妾,共生17個兒子、15個女兒。除了袁克定以外其餘16個兒子每人12萬大洋,總數也要接近200萬大洋了。

然而,每個兒子分12萬銀元也是超級驚人了。

同一時期,毛主席在北大擔任圖書管理員,每月8塊銀元用於生活也是足夠了。

還有,魯迅在什剎海購買的大型四合院,30多間屋子,足以住下一大家子外加保姆、廚子、司機,不過3500塊銀元。要知道,當年的土地和房屋都是私有,一旦出手就是永久使用,也不過這個價格而已。

可見,即便袁世凱的其他兒子拿著這12萬銀元,不要說自己一輩子,兒子和孫子的生活應該也沒有問題了。

可惜,袁世凱的兒子基本都不成器。

以袁克定為例,他分得的遺產眾多。僅僅貪掉袁世凱在法國銀行的存款,就有200萬法郎。

然而,袁克定卻揮霍成性,坐吃山空,非常驚人。

這麼大的遺產,被他揮霍了10多年,到30年就已經所剩無幾了。

當事人回憶:袁克定三十年代初窮困潦倒,靠一個忠於他的老僕人,到街上撿白菜幫子,蒸窩窩頭充腹。每次當老僕人端上飯菜,他仍不改老規矩,戴好餐巾,用西洋刀叉將窩頭切成片,佐以鹹菜進餐。

1948年,袁克定已經無法生活,投奔表弟張伯駒,移居清華園。

建國後,袁克定基本花光了現錢,只剩下一些房產。然而房產很快被政府徵走,袁克定逐步到達赤貧的狀態。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袁克定被安排在文史館中,給以委員的名義,月支人民幣60元,在家坐領。後來又僅靠街道上每月20元人民幣的救濟金維持生活。

其他子女也好不到哪裡去。

次子袁克文,吃、喝、嫖、賭、抽(鴉片)樣樣都幹,相貌非常英軍,就是不會做正經事。

此人花錢比大哥袁克定還厲害。

袁克文非常喜歡崑曲,但袁世凱不允許他登臺。

袁世凱死後,他沒了管束,開始“票戲”,即當票友。有一年,他在北京新民大戲院與陳德林合演《遊園驚夢》。連續演了2場,基本沒有票房,完全是自己貼錢。僅僅這2場就花費了三四千銀元

袁克文花錢如流水,所以他從他父親那裡分得的十幾萬銀元的遺產,很快就用光了。可他又放不下架子來,不願意去投親靠友,只能以賣字、賣文來維持生活。

袁克文寫的一手好字,但也並不突出。人家因為他是袁世凱的兒子,所以願意多給些錢。即便如此,也不夠他揮霍的。

1931年袁克文死在天津,終年42歲。家裡為他辦不起喪事,還是他的狐朋狗友湊錢幫他辦的。出殯時,三教九流的人都來送葬,地痞、流氓、妓女,甚至包括天津的和尚、道士、尼姑、喇嘛。

其餘的兄弟大體都是這樣。

最有出息的就是老六袁克桓。

1913年到英國留學,後輟學回國做實業,曾任啟新洋灰公司的總經理,還參與創辦了江南水泥廠、華新南辰溪水泥廠、北京琉璃水泥廠等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袁克桓已是北方著名的實業家。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曾經考慮他做天津市的副市長,但他宛然拒絕,不願意從政。1956年,袁克桓去世。


需要說明的是,袁家第三代倒是有一些人才。可見,袁世凱管教兒子不利,這也許是他常年忙於政務的原因。

而第三代有出息,多少袁世凱兒媳婦們的功勞。這些兒媳婦通常都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對於教育孩子還是很有一套的。


薩沙


老袁無論當大清的封疆大吏還是民國大總統,都不是一個清官,所以呢,袁家的財產少了不。

老袁死前給子女留下的財產還真不少,但是呢,因為子女眾多,十七個兒子十五個女兒,分下來每人也拿不到多少。

老袁的遺產分配也體現出了他骨頭子還是一個封建大家長,一是嫡長子繼承製度,長子袁克定沒能繼承到老袁的皇位,但拿到了家族財產的大頭,拿了四十萬兩大洋。

其餘的兒子每家分得12萬大洋,這個數目在別人眼裡是天文數字,但袁家不缺乏敗家子,

老袁生前娶了八個姨太(有說十六個),但沒他並沒有給眾老婆單獨留遺產,有兒子的跟著兒子過,沒兒子的只能在袁府寄人籬下晚景可想而知,這了體現了老袁骨子裡女人“夫在從夫,夫死從子”思想。

老袁重男輕女還表現在遺產的分配上,女兒每人只得到8000大洋的嫁妝。

算下來老袁留給了後代約兩三百萬的大洋。可謂一筆巨資。

袁世凱的32個子女較有影響力的是長子袁克定和次子袁克文、六子袁克桓,長子袁克定當年因為想當太子爺,極力鼓動老袁稱帝,坑了一次爹。老袁死後作為嫡長子袁克定分得財產最多,再加私吞了不少袁府財產,加北洋政府貪汙所得,身家百萬大洋,不過也經不做袁克定這個敗家子花,到了三十年代就差不多敗光,一度得上街撿白菜充飢度日。

長子袁克定的獨子袁家融到是挺爭氣,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質學博士,解放後先後在北大,北師大任教,對新中國解放後的鋼鐵事業貢獻頗巨。1996年病逝,活了96歲

次子袁克文被稱為民國四公子,在收藏書法金石考古方面都頗有成就,但燒錢的能力不亞其兄,沒幾天就把老子留的這筆錢給燒光了,死時還是妓女僧人青幫弟子等三教九流捐錢把喪事給辦了。

袁克文有4子三女,都成爭氣,其中三子袁家騮後來成為了世界級知名的物理學家,曾兩獲美國古根海姆獎金,其妻吳健雄被稱為“東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美國第一任物理學會女會長。其子袁偉成也是華裔物理學博士。

袁氏一門,數克文一系發揚最為光大。

袁家兄弟也不光出敗家子,也有成器會理財做生意的,六子袁克桓就是一個掙錢好手,拿著老袁給的遺產做生意做得風聲水起,開辦了眾多實業,在當時的商界很有影響力,是天津上海較有影響力的民族資本家代表。

袁克桓還是一個很愛國的商人,抗戰期間他把自己的江南水泥廠當成了流民收容營,幫助了很多人,日本人數度向他拋來橄欖枝,高官重厚加以利誘,克桓堅決不與日本人合作,為此其子袁家宸還被日本人抓進大牢。新中國成立後,政府考慮他在商界的影響力,曾考慮讓他當天津市副市長。袁家桓力辭不就。

袁克桓一系有二子五女,影響最大的是袁家菽,曾主持設計了天津南市食品街等大工程,當選過全國政協委員。

其它子女就較為平凡,其後人大部分在大陸,泯於眾人矣。

答疑人:今日頭條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夜狼文史工作室


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公佈的“袁世凱口述遺訓”如下:夫餘辛苦半生,積得財產約一百數十萬磅(英鎊),爾曹(指諸子)將來啖飯之地,尚可勿憂竭蹶。果使感情浹洽,意見不生,共族而居,同室而處,豈不甚善,第患不能符餘之期望耳。

根據當時的匯率,一百數十萬英鎊,大概能兌換近800萬兩白銀。當然這並不包括不動產以及沒有明賬的款項,根據他能夠做得了八十多天的皇帝,說明手底下的錢並不是個小數目。

不過由於缺乏具體史料記載,我們也無法獲知袁世凱當年到底留下了多少資產,但是通過這份遺訓呈現出來的近800萬兩白銀,加上他的不動產,肯定是超過1000萬兩白銀的。

再來說說袁世凱的子女們都是什麼結局,袁世凱有一個妻子九個小妾,共有32個子女,其中兒子17個,女兒15個,由於女兒的資料缺失嚴重,這裡只說一下袁世凱17個兒子的結局。

長子袁克定出生於1878年,為袁世凱的復辟貢獻了不小的力量,在1912年的時候因為落馬,摔成了終身殘疾,袁世凱死後他在天津隱居,不過還好他有些骨氣,在抗戰期間拒絕與日本人合作,最後窮困潦倒,投奔表弟張伯駒,於1955年病逝。

二兒子袁克文出生於1889年,袁克文與哥哥袁克定不同,他堅決反對袁世凱稱帝,觸怒袁世凱後逃往上海,並且加入了青幫。袁世凱死後,他一邊混青幫一邊唱崑曲,但他喜歡收購文物,而且很快就轉手賣掉,袁世凱留給他的錢財也很快揮霍一空,1931年病逝於天津。

三兒子袁克良的生平不詳,但是現在網傳綠化荒山的袁克良並非是袁世凱的三子,只是同名同姓罷了。袁克良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和大女兒均已經去世了,次女袁家詰定居臺灣,三女袁家芷定居美國。

四兒子袁克端出生年月不詳,他寫了一手好字,但自小就有吃喝嫖賭的壞習慣,袁世凱稱帝的時候,他那個是欣喜若狂啊,也成為皇家子弟了,甚至還弄了個“皇四子”的印章,自喻雍正,但袁世凱死後,他接受不了大起大落瘋掉了,於1951年去世。

五兒子袁克權出生於1898年,袁克權不熱衷於政治,反而對詩詞比較感興趣,袁世凱死後他的生活很艱難,依靠典當家產度日,不過他留下了不少詩篇,於1941年去世。

六兒子袁克桓出生於1898年,主要走的是商業路線,曾經在英國留過學,新中國成立後他已經是北方比較出名的實業家了,於1956年去世。

七兒子袁克齊生於1900年,早年曾經在英國留學,之後的生平不詳。八兒子袁克軫娶了周馥之女周瑞珠為妻,生下兩個女兒。但不久後妻子病逝,他也在小女兒一歲的時候去世。

九兒子袁克玖出生於1903年,年輕的時候在美國留過學,1930年才回國,之後娶了黎元洪的女兒黎紹芳為妻,但妻子是個精神病,之後在精神病院病故了,後來他又娶了個妻子,無兒無女,1973年病逝。

十兒子出生於1904年,袁世凱去世幾年後,他去了美國留學,回來後曾任冀察政務委員會任英文秘書,1960年於天津病逝。十一兒子袁克安生平不詳,後來娶了天津鹽商李士銘的女兒李寶慧為妻。

十二兒子袁克度出生不詳,娶的第一個妻子是天津富商羅雲章的女兒,後來又娶了個姨太太,娶進門後不久,第一個妻子羅氏生了一場大病去世了,袁克度和姨太太繼續生活過,死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

十三兒子袁克相,畢業於燕京大學,後來在天津第41中學教英語,wg時期被批鬥而死。十四兒子袁克捷,跟袁世凱長得很像,不過比較沉默寡言,生卒年不詳。

十五兒子袁克和出生於1914年,袁世凱死後他住在英租界的一棟三層英式別墅裡,1934年畢業於天津工商大學,1964年在天津病逝。十六兒子袁克藩早夭。十七兒子袁克友出生於1917年,是袁世凱的遺腹子,於1953年病逝。


魏青衣


袁世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其一生功過是非褒貶不一。他在辛亥革命期間,積極推動近代史的改革,以及逼迫清帝溥儀退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豐功偉績,但是,自從擔任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來,他背離了政治初衷,推翻了帝制自己又稱帝,逐漸走向了與人民為敵的對立面,同時也狠狠打了自己的臉。1915年12月,也就是在溥儀宣佈退位三年後,袁世凱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

▲袁世凱

老袁這種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對,各地軍閥紛紛宣佈自立,引發了護國運動,老袁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后宣佈取消帝制,1916年6月因尿毒症不治而亡,葬於河南南陽。

袁世凱被後人指責較多的是他建立中華帝國稱帝問題。其實這件事也是受一些人的蠱惑及長子袁克定迷戀太子權位造成的,袁世凱曾指責袁克定“欺父誤國”。袁世凱死後,王士珍、張鎮芳等打開金匱石屋,找出了袁世凱留下的繼承者的提名,只見上面親筆寫著: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並沒有自己的兒子袁克定。由此可見,袁世凱還是比較開明的人,不因私廢公。

袁世凱死後到底留下了多少遺產?↓↓

袁世凱臨死前當著他的大兒子袁克定的面,讓夏壽田執筆、老袁口述了一份家產情況:"夫餘辛苦半生,積得財產約一百數十萬磅(英鎊).....。英鎊換算成當時的銀元是多少呢?民國時,一英鎊合大約7.43兩白銀。換言之,老袁家產大約合743萬兩白銀。(這個數字不包括不動產)

其實這份口授遺訓是袁克定出示的,漏洞百出,首先這一百餘萬英鎊不包括房產、外匯、不動產企業等。我懷疑是老袁的長子袁克定故意搞鬼,目的就是想獨吞家產,這從他之前欺騙袁世凱復闢故意製造假象——偽造《順天時報》,營造日本支持袁世凱稱帝的氛圍可窺一斑。老袁讓長子袁克定分家產是他的失誤,沒讓他做自己的接班人是英明的決策。老袁在家事上還是比較傳統觀念的。



還有一種說法:袁世凱死後,其妻妾子女各自為計,由徐世昌主持分遺產,就田產、股票、現金共分為三十份,諸子各一份,未嫁女兩人一份,姬妾無子女者得一份,每份8萬餘元(銀大洋),合計共約260餘萬元。 (現錢和流通貨幣,不包括不動產)另一種說法,據傳:袁世凱病重時,曾召見王錫彤,案頭置一單,所有現錢、存款、股票等共約200多萬銀元,指給王錫彤說:“餘之家產盡在於斯”。(同樣是現有流通的貨幣,不包括不動產。)

綜上所述,袁世凱留下的銀元和現鈔估計在260萬銀元以上。如果加上不動產等算在一起,估計有1000萬銀元以上。當然這不是春秋君能親眼看到的,是張伯駒說的。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曾為老袁的親信,親自為老袁的子女分家。

其實老袁的遺產就是筆糊塗賬,他們子女都弄不清楚,何況我們這些外人呢?曾記得相聲演員侯躍文死後,他的子女和原配及相好的爭家產,就連他的哥哥侯躍華都擺不平,由此可見,老袁家子女弄不清,分不清、擺不平是情理之中的事。其實這些不關我們的事,洗洗睡吧。有多少也不給我們一分一釐。

袁世凱有多少子女?其結局如何?↓↓↓

袁世凱享齊人之福,共有一妻九妾,生十七個兒子、十五個女兒。(老袁真能生,共32個,還不包括私生子)。由於兒女眾多,只說說十五個兒子的結局。


▲袁克定

1.長子袁克定(1878年—1958年),這是個敗家子,分得遺產最多,最後屬他最落魄。袁克定不會過日子,揮金如土。

到了上個世紀40年代,袁克定的全部傢俬已經花得差不多了,他手中僅餘的部分股票,也被他的兒子袁家融騙走了。

其子袁家融欺騙老爸分紅給他,把股票投資於天津新懋交易行內,當時言明可以隨時支取。可是這逆子不念其父袁克定年邁,生活無助,始終分文不給,致使其父生活陷入困境。

雖然貧困,袁克定是倒驢不倒架,他仍然正襟危坐,胸帶餐巾,不改往日派頭。後來實在無法生活,就搬到朋友張伯駒家中寄居。1958年,袁克定病逝在張伯駒家中,終年80歲。袁克定的喪事,全由張伯駒代為料理。


▲袁克文

2.次子袁克文(1889年—1931年)是袁世凱的三姨太朝鮮人金氏所生。他從小便被過繼給大姨太收養,很受溺愛。袁世凱甚至曾經一度想立他為“太子”。這傢伙是個花花太歲,除原配妻子劉梅真外,他娶了五個姨太太,她們是:情韻樓、小桃紅、唐志君、於佩文、亞仙。相好女子就更多了,據說情人就有七八十個。 真可謂是民國一代"情種。"

袁克文花錢如流水,他從袁世凱那裡分得的十幾萬銀元的遺產,很快用光。於是他就靠是“洪憲”皇子虛名,賣字賣文維持生計。

1931年,袁克文40多歲死在天津。當時有許多女人哭祭袁克文,由此可見他還是有女人緣的。↓↓(下面的都是無名之輩,可以不看)

3.三子袁克良,解放後在太原市第二輕工業局五金公司工作 。


▲袁克良夫婦

4.四子袁克端,典型的紈絝子弟,袁世凱當皇帝時,他偷偷刻了“皇四子”之印,自比清世宗雍正。袁世凱去世時,他大受刺激,從此精神失常。


▲袁克端夫婦

5.五子袁克權,性情沉默內向,一生以文墨自娛,清高孤僻。


▲袁克權

6.六子袁克桓,又名袁心武,遵循其母遺訓“不要從政”,曾到英國留學,後輟學回國做實業。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曾經考慮他做天津市的副市長,他牢記母親遺訓沒有答應。


▲袁克桓

7.七子袁克齊,生平不詳。

8. 八子袁克軫,生平不詳。

9. 九子袁克玖,民國總統黎元洪女婿,生平不詳。


▲袁克玖夫婦

10.十子袁克堅,早年赴美留學,在哈佛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1925年學成回國。1960年病故於天津。

11.十一子袁克安生平不詳。

12.十二子袁克度生平不詳。

13.十三子袁克相,死於文革揪鬥。

14.十四子袁克捷,1958年病逝。

15. 十五子袁克和,一生沒怎麼工作。

16.十六子袁克藩,早亡。

17.十七子袁克友,袁世凱的遺腹子。一生沒怎麼工作,1953年病逝天津。



▲袁世凱和部分兒女照


秉燭讀春秋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在舉國一片喊打聲中黯然離去,皇帝美夢只做了83天,樹倒猢猻散、飛鳥各投林,他的老婆、子女都分得了一大筆家產而各奔前程。

袁世凱曾經是20世紀初最有權力的人,他做過晚清最後一任總理大臣,又當過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到人生最後又過了一把皇帝癮,其人生豐富而多彩。


袁世凱死後,繼任總統徐世昌,袁世凱的親信張鎮芳都曾幫忙分家產,袁世凱的遺產大約為1000萬銀元,包括存款、銀元現金、外匯、田產、房地產等等。


袁世凱的這些兒子各有特色,其結局也各有不同。



老大袁克定被稱為最“坑爹”的犬子,當年袁世凱策劃稱帝,兒子為了迎合老子,就給袁世凱提供假信息,袁世凱每天都看順天時報,於是袁克定就每天山寨一份報紙,上面寫滿了擁護袁世凱稱帝的新聞,袁世凱信以為真並最終稱帝,直到有一天他看到真正的順天時報,上面全是討伐袁世凱的文章,從知道中了兒子的計,但為時已晚。

在其背後鼓吹復辟帝制的袁克定也從此被打上“欺父誤國”的標籤,他的老子死了,他自己的皇帝夢也破滅了,他拿著一大筆家產揮霍無度,到後來竟然連飯都吃不上,不得不寄人籬下,到張鎮芳兒子張伯駒家過日子,1955年去世。 二兒子袁克文,名氣非常大,“民國四公子”之一,天賦極高,可是生活放蕩不羈。吃喝嫖賭,隨心所欲,1931年,42歲的他就去世了,死後竟有數千名青樓女子為其出殯、送葬。

老三袁克良,靠那份家產撐到了解放,後來在太原第二輕工業局工作,直至退休安度晚年。

老四袁克端是個紈絝子弟,在袁世凱做皇帝時,他就刻了一枚“皇四子”大印到處炫耀,他自比雍正,有奪權當皇帝的想法,袁世凱去世後,他的夢破碎了,大受刺激,從此精神失常,抑鬱而死。

老五袁克權性格比較內向,一生酷愛文墨,擅長書法,他清高自傲,在袁世凱去世後,靠賣家當度日,1946年病逝。


老六袁克恆,為袁世凱的五姨太所生,因為五姨太看到了大多數官場的勾心鬥角,所以從小對兒子袁克恆交代不能從政,而袁克恆也順從了母親,長大後沒有從政而是選擇了經商,在南京創辦了江南水泥廠等多家企業,抗戰後日本佔領了南京,面對日本人的燒殺搶掠,袁克恆花重金聘請了幾位德國技師,並在自己的水泥廠上掛了德國的旗幟,躲過了日本的殘暴,最終袁克恆利用一切方法救助了三萬南京同胞,可謂居功志偉,建國以後,袁克恆更是將財產交給國家,為國家效力。


袁克恆是袁世凱最值得驕傲的兒子,也是袁世凱所有兒子中最有出息的一個。 老九袁克玖,民國總統黎元洪的女婿。

老十袁克堅,早年赴美留學,在哈佛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1925年學成回國,1960年去世。

其他的兒子可以忽略不計。


袁世凱一生可謂風光無限,吃嘛嘛香,他的兒子中鮮有出類拔萃的,他的子女無一人從政,即使再窮也沒有當漢奸的,算有骨氣的。


遺產君


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袁世凱,是個能臣,但生逢亂世,成了“亂世之奸雄”,他將清朝的孤兒寡母和革命黨都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竊國稱帝,開了歷史的大倒車。“雖有智慧,不如乘勢”,袁世凱逆世界潮流而動,最終引發天怒人怨,落下了遺臭萬年的歷史罵名。

1916年6月6日,過了不到3個月的皇帝癮後,袁世凱因尿毒症病發身亡。臨死前,他對長子袁克定口述了他的“遺訓”。其中,有他對遺產的處置。據遺訓看,老袁折騰了這麼多年,他大概有100多萬英鎊。

當然,除此之外,他還有大量的現銀、田產(河南項城土地2000多畝,北京、天津5處房產,河南還有很多房產)、股票。

現在看,袁世凱的這些財產大概摺合成銀元是1000多萬。當時,1塊銀元能買30斤上好的大米、8斤豬肉、10尺棉布,摺合成人民幣,大概100塊錢。所以,不嚴謹的說,老袁最後給兒孫們留下了大概10個億的資產,非常可觀。

繼承了大筆遺產,他的兒孫們過得怎麼樣呢?

紈絝子弟,晚景淒涼

老袁比較好色,有1妻9妾,也比較能生,一共生產出17個兒子,15個女兒,結局都不算太好,有的還比較慘,我們撿兩個比較有名的說說。

長子袁克定,實力“坑爹”,他極力攛掇袁世凱稱帝,他做“皇太子”,他甚至每天給袁世凱送假的日報來混淆老爹的判斷力,為的就是老爹稱帝,他做皇儲。老袁死後,他隱居天津,吃喝玩樂,揮金如土,很快落魄到在街上撿東西吃。據他的一個老僕人講,即使是撿窩頭吃,袁克定也要戴好餐巾,用刀叉將窩頭切成片,配著鹹菜吃。

袁克定雖然利令智昏,但是還比較有氣節,他最落魄的時候,日本人曾經拉攏他,但他斷然拒絕,寧可餓死,也不做漢奸。後來,他投奔表弟張伯駒過活,1955年去世,時年77歲。

次子袁克文,他是個“混血兒”,是袁世凱和朝鮮夫人生的,很有文藝細胞,是崑曲名家,他生活放浪不羈,妻妾成群。老袁稱帝,他寫了一句“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跟老袁尿不到一壺裡,逃亡了上海,加入了“青幫”。袁世凱死後,他生活比較拮据,主要靠變賣字畫為生,1931年死於天津,很多青幫弟子來祭奠他,還有很多女人扎著白頭繩來哭喪。有人為其撰寫碑文:才華橫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兒孫自有兒孫福

袁家第二代成器的不多,但第三代還是很不錯。比如袁家騮,他是袁克文的兒子,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曾兩獲美國科技大獎,他的夫人吳健雄被稱為“東方居里夫人”。1973年,他倆訪華,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總理笑著說:“你們袁家的人一代比一代進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