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三次高考落败,这个“学渣”居然跑去卖笔,一年还卖出了60多亿!

三次高考落败,这个“学渣”居然跑去卖笔,一年还卖出了60多亿!

在这个低关注度的消费品行业里,晨光被称为“隐形冠军”。中国第一文具品牌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汽车或者电脑的品牌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几种,但是你知道自己用的是什么品牌的笔么?估计没有什么特别嗜好的人是不会在意的。

如果你正好手里有笔,它很有可能贴着“晨光”的Logo。

从1989年晨光文具成立至今,在过去的20年中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最近5年更以每年超过40%的增长速度创造了行业内的“晨光奇迹”,长期占据国内文具市场第一的位置。

2006年,晨光文具销售了13亿支笔,平均每个中国人一人一支。2007年则实现13亿元的销量。

2008年,实现了15亿元的营收。虽然面临经济危机,晨光文具依然拥有着持续增长的能量。

2009年上半年就超额实现了预期增长21%的目标。

2015年1月27日,上海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由于事前晨光估值被严重低估,发行市盈率不到行业市盈率的三分之一,所以当天顶格开盘后,全线持续涨停,陈湖雄一跃成为身家50亿的“笔王”。

如今,晨光文具已经建立了28个省级配送中心,拥有1800多个渠道合作伙伴,3.5万个零售终端,并且100%覆盖KA卖场。深入而强大的营销网络,保证晨光文具的产品能够在7天内抵达中国的每一个城市。

晨光的笔,你手里有一支,晨光的创始人,你可能不清楚,了解一下。

01

三次高考落败

跑去当文具推销员

陈湖雄,原名陈升明,晨光文具总裁,汕头潮阳人,现新加坡籍。

三次高考落败,这个“学渣”居然跑去卖笔,一年还卖出了60多亿!

陈湖雄没什么读书天分,在做小生意方面颇有眼光!

都说潮汕人善于经商,陈湖雄也不例外。

陈湖雄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常年位于班里后三名,别的小孩认真听课,他总是在课桌底下看《射雕英雄传》。

1987年,陈湖雄连着三年都参加了高考,三次都失败而归,一次比一次考的差!既然不是读书的料,陈湖雄便放弃上大学的念头。

1989年秋天,陈湖雄路过一家文具厂,看到200多人在排队,“底薪50”、“提成过百”。陈湖雄动了心,也挤过去排队。

有学历吗?

有经验吗?

陈湖雄:都没有

你有什么?

陈湖雄:10岁在镇上摆摊,一小时卖掉16斤花生!

负责人当场拍板:“就你了”。

三次高考落败,这个“学渣”居然跑去卖笔,一年还卖出了60多亿!

陈湖雄像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地工作,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一套推销文具不离手,一遇见客户就“死缠烂打”,经常工作到忘了时间,转眼就到了晚上11点。

靠着一股蛮劲,陈湖雄第一个月就卖出了100多套产品,流水1万多元。半年里推销出2000多套。第二年竞选上了销售组长,半年后升为销售经理。

此后连续8年,陈湖雄一直是厂里的销售冠军,一个人承担了厂里40%的销售额,同时也攒下20多万元存款。

02

公司被迫倒闭

和哥哥一起单干

如果没有1999年的金融危机,文具厂不会因为资金周转不开而倒闭,他可能还会守着几年积累下来的几十万奖金,一直呆在厂里。

陈湖雄后来和哥哥一起创立了 “中韩晨光”,公司在上海,工厂在汕头,设计部在韩国。

取这样一个名字,也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很多青年都沉浸在哈日哈韩的氛围里,“中韩晨光”一开始描准的就是学生群体,尤其是“中学女生”。

他考虑到如果要做终端开零售店,必须依靠品牌来支撑,不然肯定做不起来。因为上海是英雄、永生等老牌笔的发祥地起步。

三次高考落败,这个“学渣”居然跑去卖笔,一年还卖出了60多亿!

通过两年的试水,公司根本没赚什么钱,只能勉强维持着。陈湖雄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寻找解决方案。

03

2元的笔卖出了60多亿

陈湖雄想到了两个策略,

一方面调整领导班子,自己亲自监督生产。

另一方面扩张用地,用规模化生产来提升产量。

那段时间,陈湖雄24小时住在工厂,车间也是昼夜不停地开工。一支笔的生产要经过几十道程序的操作,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那就是废品。

到后来,无论是在哪个生产环节上,他练就了火眼金睛,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个产品是不是合格。

三次高考落败,这个“学渣”居然跑去卖笔,一年还卖出了60多亿!

陈湖雄常对人说:“一支笔看似简单,单笔头的制造就有21道工序,别看笔头上这一个小小的球珠,我们有一整个科研团队在研究它,我们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难度不亚于精密手表零部件。”

正因为数十年来坚持这些复杂的工艺,陈湖雄每年推出新品2000余款,每天超过100万人在购买晨光文具,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这才有了过硬的品质和口碑!

据资料显示,2016年,晨光文具主营销售业绩达46.6亿。2017年,晨光文具的销售额高达63亿!

04

小生意也能做出大买卖

王守义,靠着2块一包的十三香,一年卖出15亿;老干妈,8块钱一瓶的老干妈,年收45亿;周斌全,靠着3块一包的涪陵榨菜,一年卖出10亿;还有集友徐善水,靠着烟屁股撑起了28亿的身价!

纵观晨光这些年的发展,陈湖雄的厉害之处在于:

他做事时有清晰的预判,目标明确,执行起来毫不松懈,而且永远在合适的阶段做最合适的事,这也让公司每一环的发展都显得那么丝丝入扣,最后,成为 “笔王”也就水到渠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