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普法資訊」如何把《道德與法治》課上活了?全省的教材培訓活動告訴你

「普法資訊」如何把《道德與法治》課上活了?全省的教材培訓活動告訴你

七月的大地,有一種熱情在澎湃;

七月的天空,有一種渴望在湧動;

七月的常州,有一場培訓讓人深刻。

「普法资讯」如何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活了?全省的教材培训活动告诉你

7月1日--3日,由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主辦,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常州市解放路小學教育集團協辦的江蘇省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八年級上冊統編教材培訓活動在常州市金陵明都大酒店、解放路小學舉行。250餘位來自全省13個大市的《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學科骨幹教師參會。

「普法资讯」如何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活了?全省的教材培训活动告诉你

宏觀的開篇 頓悟的點撥

統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法治”是主線,法制教育滲透於整個課程教材,為了讓老師們更為理解法治的概念,開幕式上,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彭嶽作“法律的概念及運用”,深入淺出、結合案例將法律的內涵娓娓道來,讓老師們有宏觀的把控,從而幫助他們在後續教學中做到微觀的掌握。

「普法资讯」如何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活了?全省的教材培训活动告诉你

深度的解讀 高位的引領

7月2日上午,小學組由杭州市教研室方麗敏主任從六個角度為大家深入解讀了《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的統編教材:釐清明暗線索,把握核心主題;關聯兒童生活,彰顯課程價值;回應課程轉型,落實法治教育;凸顯情感目標,張揚學科特質;關注學程設計,引發教學互動;理解副版教材,體現教學張力。方主任從具體課例出發,為大家提供了在教學《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時可行性的建議。

中學組由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李曉東梳理八上統編教材內容,李教授從教學欄目的編排、知識點的整理和分佈進行了詳細闡述,他指出新教材更彰顯生命教育、突出法制教育、強調學習瞭解中華文化傳統、增強與世界文明交流對話意識 ,每一課通過設計開放性的教學過程,更多采用調查研究、參觀訪問、角色扮演、討論辨析、反思探究等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積極表達、善於思考、習得方法、努力踐行。老師們邊聽邊翻閱手中的新教材,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更近於心,教材解讀恰如春風及時雨,讓與會的老師收穫滿滿。

「普法资讯」如何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活了?全省的教材培训活动告诉你「普法资讯」如何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活了?全省的教材培训活动告诉你

精彩的展示 思維的碰撞

7月2日下午,來自南京、無錫、常州、揚州、徐州、淮安、鹽城、泰州、宿遷、鎮江、連雲港、蘇州、南通13個城市的老師們分組在各個教室進行了教學設計的展示。每位老師的教學設計都立足學生生活,根植生命關懷,呈現出每位老師的教學智慧。展示結束後,老師們又相互交流,提出疑問和修改意見。思維在交鋒中敏銳,理念在碰撞中更新。最後共推選出了小學、中學各六節課參與大會的集中展示。

「普法资讯」如何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活了?全省的教材培训活动告诉你

靈動的設計 深刻的點評

7月3日上午是小學組和中學組的集中展示環節,12位老師悉數登場。蘇州市平江實驗小學潘娜校長對小學六節課作精彩的點評。她認為這六節課涵蓋了二年級上冊教材的五大方面內容: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主權意識;滲透社會公德教育,培養公民意識;強化規則養成教育,播種行為習慣;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全面兼顧城鄉兒童,體現社會和諧。潘校長還提出《道德與法治》課堂要來源兒童生活,迴歸兒童生活,走進兒童內心,通過設計豐富的活動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提升。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謝樹平對中學組展示課例進行評價,他指出六個課例既看到了在經驗基礎上的實踐設計,又看到了老師們情感體驗、生活經驗到一些觀念、觀點的昇華,中學組的課例呈現的兩大特點是“實”與“真”,寄語老師們要用歷史的眼光、國際的眼光、文化的眼光認真研究教材體系、結構、內容和教學要求的新變化,促進學生學習中“知行合一”,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普法资讯」如何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活了?全省的教材培训活动告诉你
「普法资讯」如何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活了?全省的教材培训活动告诉你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此次活動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

也讓老師們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之路上

走得更寬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