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柘榮有個“勵志居”

柘榮二中旁的小巷子裡有一家店。店招牌上有藍天、有厚土、有棵參天大樹,在大樹兩側,分別寫著“自強不息”與“勵志居”。

它其實並不能算是一家店,因為它不售賣商品。“勵志居”是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鄭平芳為她的殘疾人學生打造的一個工作室,一個“築夢”空間。

3月23日,記者走進“勵志居”,只見不大的地方收拾得井井有條。靠牆的櫥櫃上,擺著剪紙作品、繪畫作品、書本以及各種榮譽。中間的長桌上,展示的是學生們自己做的摺紙作品,花瓶、孔雀、貓頭鷹……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在工作室的一側,還擺著一個沙畫臺,旁邊站立著幾個塑料模特,上面穿著學生們用報紙製作的衣裙。

“你看,對聯這裡要這麼剪……”剛剛在柘榮二中授完工藝美術課的鄭平芳出現在了“勵志居”, 開始教自己另一群特殊的學生。她拿著小剪刀示範剪紙,學生們分坐兩側,細細聆聽,這樣的畫面幾乎每天都會在 “勵志居”上演。

46歲的鄭平芳有著一個大多數人所熟知的職業——教師。二十年來,她無償從事世界非遺“柘榮剪紙”的傳承工作,殫精竭慮,悉心傳授。為了讓學生有信心,堅持剪到底,她常謊稱作品可以裝裱出售,學生並不知道,從鄭老師手中接過所謂的“作品費”,其實都是鄭老師從自己微薄工資裡擠出來的。而學生的作品也並沒有“上市”,全都靜靜地塵封在她的工作室裡。她在教育工作中盡職盡責,幫助多位高徒註冊了“福建幽蘭” “柘一剪” “ 昱翔”等剪紙文化有限公司,還幫助十幾位學徒註冊了個體剪紙藝術館。

“在我的學生中,有幾個比較特殊,他們都是殘疾人。”鄭平芳說,在與這些特殊的學生接觸過後,她深深地覺得,殘疾人最大的障礙便是融入社會。“我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一些問題,但這些不是他們最想要的。他們想要的是獲得社會的認可,找到自身的價值。”

抱著讓殘疾人學生樹立自信的想法,2011年,鄭平芳賣了自己的房子,買了一間小倉庫,先後花了7年時間,用自己的積蓄一點點把它打造成現在的“勵志居”,並創建了一個“平凡·築夢”團隊,團隊中的殘疾人學生也從最初的2個到如今的8個。

“我真的要感謝鄭老師,不然我現在可能還會一直消沉下去。”今年25歲的賴冬金出生在柘榮縣富溪一個偏僻的農村裡,剛出生時就因為一場意外落下重度殘疾,“從小到大,旁人異樣的眼光讓我十分痛苦和消沉,我將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和別人交流,但是其實我內心還是渴望交到朋友的。”

這種渴望在賴冬金初中的時候得以實現。“讀初中時,我認識了鄭老師,她教我剪紙和刻紙設計,為我展示多種類別的工藝,也為我開闢了一條陽光大道。”賴冬金說,他是最早跟在鄭老師身邊的殘疾人之一,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很好地剪紙,鄭老師就不厭其煩地幫助他嘗試其他技藝,最終選擇了石頭畫作為主攻方向。經過多年的苦練,賴冬金現在已經是柘榮二小和三小的外聘石頭畫老師。如今的他陽光、愛笑,積極向上,每天都活力滿滿。

“我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們成為一個匠人,而是讓他們成為授業者,把技藝傳授給更多的人,讓他們為自己感到驕傲。”鄭平芳介紹,團隊成立以來,每年都會組織十幾場公益活動,帶著這些孩子們進鄉村、進校園,傳授技藝。“每一次活動的舉辦,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成長。”

“5月4日去仙嶺宣傳油畫和剪紙。” “6月1日去柘榮四小教小學生。”“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助力市殘聯及敬老院。”……在林炟的手機裡,仔仔細細記錄著這兩年他參加的公益活動。

今年22歲的林炟小時候因為一次高燒導致雙耳失聰,雖然他不能聽到這個世界的聲音,但他善於用畫筆塗鴉,表達對生活的愛。讀小學時,得到畫家袁曉春的悉心指導,自學圓珠筆畫和彩鉛畫。2016年4月他師從鄭平芳,開始學習剪紙,藝術天賦加上勤奮好學,讓他的剪紙水平不斷提高,參加各級比賽,碩果累累,是世界非遺“柘榮剪紙”的新生代傳承人。

當折翼者遇到造夢者,註定會寫下溫暖又有力量的故事。在“勵志居”,這群特殊的人也變得不特殊,他們可以走上講臺、參與社會活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無論最終結局如何,奮鬥的過程已足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