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聽力為什麼會減退

有的人多是神經性聽力減退, 有的人生活習慣不好,經常聽耳機, 有的人工作環境噪聲大損傷耳聾,沒有對耳朵採取保護措施等等。

特別是人進入老年,肌體機能逐漸減退,而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老年常見病大都會引起全身器官的退行性改變。而人耳內部是自然界中進化得最精巧的生物器官,也最容易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人耳內部感受聲音的結構長得像一個蝸牛殼,因此叫做耳蝸。耳蝸中的毛細胞排列十分規則,有如琴鍵。每個毛細胞只對特定的頻率最敏感。耳蝸底圈的毛細胞短粗,感受高音;頂圈的毛細胞細長,感受低頻。由於老化等原因,一些毛細胞受損了,感受聲音就只能依靠它周邊殘存的毛細胞來替代,所以聲音只有大一些才能被感受到,頻率分辨也自然變差了。這就像是鋼琴琴鍵出現問題,用邊上的鍵代替,彈不出悅耳的曲子一樣。

比如說 老年人耳聾一般是漸進性的,但有些老年人可能在一次放鞭炮後就突然聾了,這種情況可能與老人的健康狀況有關,多見於血管因素。他解釋說,耳蝸供血只有一支小血管,沒有旁路循環,小的血栓或血管痙攣就可能引起耳聾。因此,老年人加強聽力防護就要從生活方式入手,注重全身疾病的防控。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目前我國傳導性耳聾(如中耳炎引起的耳聾)的發病率在下降,但工業噪聲加劇、不良的生活方式(長時間聆聽高強度音樂)、生活節奏加快導致亞健康狀態,使得神經性耳聾變得突出。噪聲導致的聽力減退主要與接觸噪聲的持續時間與音量有關,在噪聲環境下,要注意不僅用護耳器防護,而且停留時間也不要太長。現在許多年輕人不重視噪聲防護,而噪聲的損害是潛移默化的,到了老年則後悔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