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7月玉米市場眾說紛紜,走哪條路更靠譜?

7月玉米市場眾說紛紜,走哪條路更靠譜?

從27日國家公佈的臨儲玉米交易公告來看,7月份的臨儲玉米拍賣依舊維持單週800萬噸的投放量。對於臨儲玉米拍賣到底何時能夠結束,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消息。按照2017年拍賣時間是10月份結束來看,今年很可能是在10月結束。

從短期來看,玉米價格上漲彷彿沒什麼希望了。而對於後期價格,秋季玉米價格可能會重拾升勢。

短期內玉米價格以震盪整理為主

目前的臨儲玉米拍賣市場似乎有些消化不良,成交率每況愈下。面對每週800萬噸的投放量,市場的承受能力似乎並沒有那麼強。

7月玉米市場眾說紛紜,走哪條路更靠譜?

2015年玉米還未能真正的進入角色,2014年玉米的成交率還算可以,如昨日遼寧2014年玉米成交率為87.28%,吉林2014年玉米成交率為72.06%,而2015年玉米成交率最高的遼寧玉米只有32.41%。

成交均價的整體偏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貨市場的玉米價格。此次拍賣的最高價為0.82元/斤,東北地區玉米現貨市場的價格也跟著差不多,近期一直處於非常平穩的狀態,漲、跌都非常有限。

玉米深加工補貼明天(6月30日)就將結束,屆時加工企業的補庫意願會大大降低,玉米價格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

後市多重利好正逐漸發酵

未來一個月臨儲成交的玉米將集中出庫,隨著7月1日之後交通新規的實施,不合規車輛將被禁止通行,這使得車輛的數量及運輸能力都將受到影響,運力的緊張帶來的運費上漲,將制約市場需求方的收購量,使得用糧企業必須刺激市場才能有上量,給玉米價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7月玉米市場眾說紛紜,走哪條路更靠譜?

目前,市場上2017年玉米的供應能力越來越弱,用糧企業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需要有一定的2017年玉米來和陳糧摻兌使用,市場上2017年玉米變得尤為可貴。現在手中還有2017年玉米的貿易商都是有實力的貿易商,手中的玉米大多是早期追漲收購,成本在1860-1900元/噸甚至更高,挺價待漲心理強烈。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我國宣佈自7月6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穀物加徵25%的關稅,如果政策正式實施,那麼進口自美國的玉米、高粱的完稅成本將遠遠超過國內價格,沿海港口周邊飼企出於成本的考慮將選擇國產玉米,這將進一步利好國產玉米。

7月玉米市場眾說紛紜,走哪條路更靠譜?

6月24日,洋浦中良海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良海運”)發出公告,宣佈自2018年6月25日起暫停航線經營。隨著中良海運的退出,該公司的市場份額被其他公司迅速吃掉,箱子緊張,各家公司都在藉機不斷上調海運費報價。這使得玉米到達南方港口的成本增加,進而對南方港口玉米市場挺價提供支撐。

7月玉米市場眾說紛紜,走哪條路更靠譜?

近期東北產區出現旱情後緊接著又是暴雨和冰雹災害,吉林中部、黑龍江南部、內蒙古東部冰雹災害持續發展,初步評估至少造成35縣(市、區)玉米不同程度受災,玉米生長受到影響,今年玉米的產量令人堪憂。而東北內部又不斷新建大型深加工企業,需求反而與日俱增,市場供需缺口越來越大,擔憂後期收糧困難,需求方或將積極採購填補缺口。

總體來看,國家臨儲玉米庫存充足,短期內陳糧價格漲幅或將有限。而市場各方都對秋季玉米市場價格充滿期待,拍賣糧運輸成本增加、玉米替代品關稅上漲、深加工產能增長、新季玉米產量預測不佳、2017年優質玉米的無可替代性等因素都將為後市醞釀出新一輪上揚行情。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7月玉米市場眾說紛紜,走哪條路更靠譜?

大週期的歷史性底部,往往不是小週期的底部。小週期的底部往往最磨人,來回反覆的,上下折騰。它會磨掉很多人的意志,讓很多堅持的人無法堅持,最終無奈放棄而去。堅持下來的人往往只有少數,可能有的是因為勇氣、有的是因為運氣。絕大部分的人走到最後並不是因為看對了,而只是堅持了。因為很多人也看見了光明,但他堅持不到最後那一刻的勝利而已。

人在大海面前,可能只是一朵浪花,隨波浮沉。在歷史面前,只是個名字,或有或無,無人懷念。在災難面前,也許只是個數字,或大或小,沒人關心。

一時的漲跌都只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想起《亮劍》裡的一句話: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送給所有在玉米市場一起堅持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