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武一宗于佛法有难,于国家有益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次灭法运动,最出名的莫过于三武一宗之厄。此三武一宗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后周世宗柴荣,此四位帝王的灭法毁佛之举对中国佛教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打击,于佛教而言称得上是厄难。对于这些与佛法而言的劫难,有人认为是文化冲突,有人认为是宗教冲突,有人认为是权利冲突或者利益冲突,当然无论何种,于当时而言已成必然。

佛教是一种出世型的哲学思想,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道家思想有着无法协调的矛盾,当佛教发展到极致并且影响到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稳定的时候,必然会遭遇厄难。佛门历来免除徭役,免除税赋,土地良田大量囤积却无需缴纳苛捐杂税,各大寺庙拥有大量女婢、奴仆。造成了社会财富大量向佛寺集中,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对于皇权的稳固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北魏太武帝年间,宰相崔浩深得皇帝信任,在崔浩劝谏下太武帝拓跋焘信奉道教并且自号太平真君,太武帝本不反对佛教,因为南北朝期间佛教是主流,但是彼时僧侣不守清规,不事生产,无需税赋且无需服兵役,名下大量土地财富,公元445年,太武帝发现长安佛寺僧人与起兵反魏胡人勾结,在宰相劝诫下拓跋焘下令灭佛,此为中国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灭佛。


北周武帝是杰出帝王,崇信儒家思想,他在位时佛徒泛滥,大量侵占民田,不劳而获,恰逢赶上大旱之年,朝廷征粮寺庙却开始民间放高利贷,欺行霸市。据记载当时僧众二百万,寺庙三万所,影响力覆盖全国,僧众占据人口十五分之一。恰有沙门意图造反,在国库日空,国家经济衰退之时,灭佛之举势在必行。

唐武宗继位在安史之乱后,彼时民不聊生,军阀横行,乱世人不如猪狗,只能投奔寺庙勉强活命。于皇帝而言,国家没有人口就没有税收,经济凋敝,国库日渐匮乏,眼看着寺庙金碧辉煌,天下十分财,而佛有七八,没收僧产,打击寺庙,增加国家税收丰盈国库已成必然,灭佛才能拯救当时凋敝的经济和国家。

后周世宗灭佛是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因五代十国时佛教已然受控,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对僧庙进行了约束和限制。周世宗灭佛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只是对于佛教进行整顿,全国共拆寺庙30360所,毁佛像铸钱,近百万僧尼还俗。佛教自此稍显衰落,三教之争趋于缓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