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未公映已口碑炸裂!電影《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讓人期待

前段時間,由文牧野導演,徐崢、甯浩監製,徐崢、王傳君等人主演的影片《我不是藥神》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亮相,而後也陸續在全國各地展映,收穫了清一色的好評,不少影評人和媒體人也為該片打出高分,贊其為“中國版《辯護人》”。

未公映已口碑炸裂!電影《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讓人期待

影片中的主角程勇(徐崢飾)是一個男性保健品商販,為生計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用相對便宜的價格讓眾多患者吃藥獲救,但這卻讓他吃了官司、觸犯了的法律。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現實中的藥販子叫陸勇,他被稱為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當年的陸勇事件影響巨大,甚至間接推動了醫療體制改革,使大批慢粒白血病人陸續得到有效援助。而陸勇近日也現身《我不是藥神》的首映式,為電影的宣傳盡一份力。

具該片的點映觀眾反饋,影片討論當下的敏感的社會問題,很真實的反映了人們面對疾病和貧窮心中引發的無奈和糾結,給了冷酷畸形的“金錢社會”狠狠一拳,同時也展現了人性的光輝和法律的威嚴。跌宕起伏的劇情,絲絲入扣的故事情節,加上演員一流的演技,讓觀影者好評如潮。

未公映已口碑炸裂!電影《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讓人期待

《我不是藥神》中提到的問題與現實生活中社會存在的一些敏感問題非常契合,例如“假藥”問題。雖然影片中所提到的“假藥”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假藥,但導演通過假藥這個切入點直面了當今中國現實社會中的假藥、販藥和高價藥以及情與法等問題,讓我們不由得去進行一些思考。

現實生活中,也正是因為假藥的泛濫,讓許多無辜的患者陷入了對痊癒極度渴望和對藥品強烈恐懼的糾結與掙扎中。“生病吃藥”看似很平常的事,但對很多人來說卻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高昂的藥價,貴得離譜的醫療費是現實生活的寫照,讓很多人談“醫”色變,難以承受。有人因無錢醫治,或無錢購藥,只得在病痛的折磨中苦苦煎熬,錯過最佳救治時間而最終死去生命,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未公映已口碑炸裂!電影《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讓人期待

假藥的泛濫既有道德的原因,更有深層次的社會原因,醫療資源的稀缺和醫療的不公平都是促成假藥氾濫的因素。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富人獲得了享受更多醫療的權利,而對貧窮的人來說一場小病就可能讓家底敗光,但為了活命,只得選擇藥價低廉的藥,即便是假藥對大多人都心存一絲希望。

事實上,再好的藥都不如人的健康重要,再好的醫生都比不上平時的養生,如果不注重疾病的預防,一旦生病都可能讓人萬劫不復,後悔已晚。雖然藥物、手術能挽救人的生命,但副作用也很大,面對一些重大疾病依然會迴天無力,如今一種被稱為“第三方醫療”的幹細胞醫療技術已成為人類防禦和治癒疾病的新手段,未來人們有望不依靠藥物、手術恢復健康,獲得新生。

未公映已口碑炸裂!電影《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讓人期待

《我不是藥神》涉及到一系列當代中國現實,能通過審查已是不易。而其中的救贖戲份和演員們將角色內心戲表演得淋漓盡致的精湛演技無疑更是為整部影片的口碑錦上添花。我們有理由相信其一定會是一部優秀的中國社會現實主義批判題材的優秀電影,也願影片在這個炎炎夏日,綻放出絢爛奪目的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