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上合之和 中國之治:彰顯中國大國擔當

上合之和 中國之治:彰顯中國大國擔當

2018年6月9日,作為上海合作組織的輪值主席國,中國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擴容之後的青島峰會彙集歐亞大陸之合力,齊聚世界人口近半數,共商合作大計、同謀未來發展,堅定不移地推進包容互鑑、安危與共、守望相助、合作共贏的“上合命運共同體”,為打造以和為上、以合為治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上合智慧”和“上合方案”。

  • 以和為貴:凝聚中華文化之精髓

綿延五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是規範社會民生的道德準則,也是孕育對外政策的思想沃土。作為古代中華文明的價值典範,“和”蘊含著與眾不同的思想傳承。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與“同”看似語義相通,卻反映出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和而不同”是基於文明的差異性,強調對文明多樣性的尊重與包容,不盲目求同與排外;“同而不合”指的是雖然在形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實則貌合神離、內外不符。作為上合組織成員國處理相互間關係的行為準則,“上海精神”主張國家之間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在無形中貫穿著“以和為貴”的文化理念,也是對中國外交“求同存異”思想的最佳詮釋。

去年6月,中國接任上合輪值主席國後迎來該組織的首次擴容,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時加入,正式從觀察員成為成員國。上合組織以佔全球40%的人口、30%的貿易總額和歐亞大陸3/5的面積,成為人口最多、地域最廣、潛力巨大的綜合性區域組織。從中亞到南亞,從內陸到海洋,與其他國際組織相比,八個成員國雖然數量不多,但歷史淵源、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之所以能夠超越國家利益的認知差異走到一起、共同加入上合大家庭,這無疑是對和和美美、各美其美中華智慧的高度認同與肯定。

2018年6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青島峰會上發表題為《弘揚“上海精神” 構建命運共同體》講話,指出“儘管文明衝突、文明優越等論調不時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是各國人民共同願望”,進而呼籲“我們要樹立平等、互鑑、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這是對“上海精神”的堅守與踐行,為上合大家庭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將睦鄰友好、平等相待的“和”文化以對外政策的載體向世界再度呈現。

  • 以和為上:堅定中國外交之信念

“和”字凝聚了中華文化的高超智慧和包容天下的普世情懷。在文字層面,寓意和平、和諧、和睦;在政策層面,反映出國家在對外交往中的行為方式和處世之道。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日起,中國政府堅持將“和”的理念貫穿在對外政策的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出一條旗幟鮮明的和平發展道路。

在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中國處理與鄰國領土糾紛的法寶。中國政府首次提出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五項原則用於指導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雙邊、多邊關係,後來成為普遍適用於整個國際關係的行為準則。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為了妥善處理南沙群島紛爭,中國願意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模式尋求與爭議方謀和平、共發展,以避免軍事衝突。面對新世紀的發展之路,中國反覆向世界表態,拒絕大國爭霸、不走武力崛起的老路;堅持獨立自主、互利共贏的和平發展道路。

作為第一個在中國境內成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上合組織與中國“結伴不結盟”的外交思想一脈相承,提倡成員國之間在核心利益上要相互支持,不主張任何敵視他國行為,禁止一切違反國家間和平的破壞活動,推動不同文明的和平共處、和諧進步。這是對中國和平外交理念的繼承與延續,展現了中國在構建多邊合作機制上有別於其他地區軍事同盟截然不同的特色與風格。習近平主席在青島峰會講話中肯定了上合組織在構建“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建設性夥伴關係”上的努力,這既是中國在自主發起的國際組織中從事和平外交的重大實踐,又開創了區域合作的新模式,為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做出了新貢獻。

  • 以合為治:彰顯中國的大國擔當

當今世界形勢多變,經濟全球化直面“可逆化”考驗、國際安全飽受偶發因素衝擊、全球事務遭遇西方大國冷遇,國際關係經歷起伏不平的波動。恰逢世事艱難,“英國脫歐”重挫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美國優先”則打破了全球治理中主要大國應首當其衝的責任,嚴重導致全球性議題應對乏力。

在全球化時代,各國以何種方式正確看待這個世界?以何種立場有效參與對國際事務的管理?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鮮明地折射出東西方不同的世界觀與利義觀。2002年,美國新保守派學者羅伯特·卡根發表《強者與弱者》一文,揭穿美歐在共同文明下對世界持有共同看法的假象,將大西洋兩岸的分歧公諸於世——美國人崇尚武力和強權,所以選擇戰爭;歐洲人信奉外交手段和國際組織,因而重視和平。美歐在實力對比和思想觀念上的差異,導致了戰略思維上的反差,這也是其國家利益和防務外交政策千差萬別的原因。與上合峰會同期舉行的七國集團首腦會議,卻進一步再現了金星(歐洲)與火星(美國)之間的巨大鴻溝。一方要求貿易公平下的多邊主義,一方大搞貿易保護下的單邊主義。美歐之間劍拔弩張,利益紛爭不斷,分裂主義盛行。與積極踐行合作共贏的上合峰會相比,這無疑展示出了利己與利他、私利與互利的重大差別。

堅持和平共處,謀求合作共贏,是冉冉升起的中國向世界作出的莊重承諾。中國基於和平發展理念的大國外交思維,必然邏輯地形成以合為治的政策選項。這不是對分歧與差異的否定,不是對現實與困境的無視,而是傳遞出對紛繁世界中切實尋求國別化、民族化和諧發展特徵的積極態度,更體現為面對世界歷史性進步芸芸眾生共享發展成果的深切觀照。在世界格局重大變換的關鍵時刻,中國始終主張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在全球合作遭遇逆轉的低谷時刻,中國堅持倡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世界經濟低迷不振的艱難時刻,中國致力於推動連通內外的“一帶一路”倡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不斷實現與他國分享中國經濟騰飛的實踐成果,樂見他國搭乘中國改革開放的快車,是超越狹隘國際政治理念的鮮明體現。

合生利、鬥則傷。唯有堅守協商合作、互利共贏,才能排除萬難、彌合分歧,為跨國界的區域治理和全球治理掃清障礙,方能展示一個有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大國擔當。習近平主席在青島峰會講話中直面時代難題,提出化解風險挑戰的“五大觀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平等、互鑑、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以此推動上合組織凝聚各方共識、深化務實合作,為歐亞大陸的開放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穩定貢獻了中國智慧。

  • 以合為本:指引全球治理之方向

在國家間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的時代背景下,“全球化”發展趨勢已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的顯著特徵,積極有效的全球治理更加成為國際關係學界熱議的話題。早在一個多世紀以前,馬克思所確立的國際觀就蘊含著對全球化理論的戰略思考。作為將“世界市場”視為整體進行思考的時代思想先驅,馬克思雖然沒有生活在經濟全球化成型的當代社會,但他對“世界歷史”的闡釋早已揭示出全球化作為人類社會發展潮流與趨勢的準確判斷。二戰結束後,世界大戰的陰霾漸行漸遠,國與國在軍控與防擴散、經濟與金融、氣候與環境等領域的合作逐步開展,國際合作——尤其是依託國際機制的多邊合作——為應對形形色色的全球性問題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時至今日,超越狹隘的國家利益與領土疆界的跨國協作與交流,已經成為全球化發展進程中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然而,在經濟持續低迷、金融動盪不穩、民粹主義氾濫的國際大環境下,作為當今首要強國的美國非但沒有超越冷戰思維,積極出謀劃策、破解困局,反而獨行“美國優先”、大搞“退出主義”,導致對外政策中的國際主義褪色、單邊主義泛起,作出一系列與時代發展潮流格格不入的“逆全球化”舉動。作為國際金融與貿易體系的超級大國,美國力圖延續“全球化等於美國化”的發展鏡像,不惜摧毀開放、平等的貿易規則,訴諸抬高關稅壁壘的手段以求美國“獨優”。

以合為本,強調以共同、長遠利益為目標的國家間政策與行動的協調統一,而不是僅僅著眼於一國得失的分裂與對立。唯有秉承齊心協力、攜手並進、共度難關的信念,才能在密切國家間聯繫的進程中促成全球治理之共識與行動。上合組織在成立之初就旗幟鮮明地打造了“安全合作、經濟合作、人文交流”的三個輪子,青島峰會又將“國際交往和合作”發展為第四個輪子。從“三駕馬車”到“四輪驅動”,上合組織拓展國際合作的夥伴網絡日益壯大,不僅要強化組織框架內與觀察員國、對話夥伴國的合作,還要擴大與聯合國和其他國際以及地區組織的交流;不僅要推進成員國內部的務實合作,還要戰略對接“一帶一路”,形成惠及各國發展的經濟網絡;不僅要在政治、經濟、安全等領域務實合作,還要塑造一個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上合命運共同體意識;不僅要打通擴容後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安全、經貿與人文脈絡,還要為全球治理搭建一個更為廣闊、堅實的多邊合作平臺。

從黃浦江邊到黃海之畔,如今《青島宣言》既是對“上海精神”的再詮釋,也賦予了其新的內涵與發展。上合組織將“和平”的文化瑰寶,用“合作”的政策載體,傳遞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事務的“治理”思路與大國情懷。這種對“和合”價值的堅守和始終致力於世界共同發展的理念,比照西方大國國際治理亂象,已成為真實追求人類進步正義力量的時代表達,彌足珍貴。世界大勢,浩浩蕩蕩,不可逆轉。以上合之和鑄就的治理之路,必將打造一個持久和平、繁榮與美好的上閤家園,從而不斷推動人類歷史進步的戰略抉擇。

(作者系青島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