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崔永元火了,以一己之力綠了整個影視板塊,一出手就懟掉影視股超100億市值;崔永元也病了,病得厲害,在暴躁和抑鬱的兩個極端中坐過山車,拋起又落下,不病才怪。

多年前,心理醫生給他開了一張處方單,說:“他要是沒什麼責任感,他的病就好了。”崔永元把處方單丟掉,說:“我要是把那良心丟了,我的病好了也無用。”

多年過去,崔永元舊病未去,又添新“患”。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病症一:“憤怒病”,易燃易爆炸

崔永元是直腸子,在央視主持時,他善於以睿智幽默包裹耿直,即使實話實說也不令人反感。現在打開崔永元的微博,你只能看到一個易怒、攻擊性強、毫不顧忌個人形象的“病人”,失去了以前的風度,一點火星就爆炸。

崔永元的此番暴怒是源於一段15年的恩怨糾葛。

2003年《手機》上映,男主角《有一說一》主持人嚴守一,被認為參考原型就是當時《實話實說》欄目的主持人崔永元,片中的男主又是出軌又是被情人接替自己的職位,與現實中和晶接棒崔永元主持《實話實說》暗合,對崔永元及其家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他曾說,“是《手機》讓我改變,我是從那時候開始變得粗糙的。社會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15年後,《手機2》的開拍再次點燃了崔永元的憤怒,大罵馮小剛和劉震雲是“渣子”、范冰冰不知恥。

對於崔永元來說,如果《手機》上映時還需要保持起碼的風度的話,如今離職央視、年過半百,他已沒有什麼要顧慮的了。新仇舊恨,崔永元這一次的怒火讓旁觀者也感到灼人。

曬出與劉震雲的聊天記錄、嘲諷范冰冰不配獲獎、諷刺馮小剛、徐帆“一個會幹,一個會算“,暗示劉震雲教女兒不要臉,憤怒指數破錶。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小病不治拖大病,大病不醫見閻王。崔永元的“憤怒病”終於引發了影視圈的一場重疾。

5月29日,崔永元爆光范冰冰陰陽合同,起底娛樂圈偷漏稅潛規則。根據合同內容,小合同約定片酬稅後1000萬元,另有一份大合同約定片酬5000萬元,4天總計酬勞6000萬元。儘管在隨後的採訪中,崔永元改口說拿著超高片酬的另有其人,但這已經難以阻擋事情的發酵。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6月3日,國家稅務總局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核實, 由於范冰冰工作室註冊地為無錫,無錫稅務局官微已宣佈介入調查。

6月4日,范冰冰老東家、電影《手機2》出品方之一的華誼兄弟股價應聲下跌,當日以跌停收盤,單日市值蒸發近23億。

圍觀的人樂得看戲,他們既吆喝著崔永元快意恩仇,也覺得崔永元瘋了,口無遮攔。

崔永元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誤傷了那麼多人,其實我還是很抱歉的”,誰料今日午間,崔永元再爆馮小剛美國豪宅照片,並配以文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是掙錢決竅”,“憤怒病”引起的併發症似乎愈演愈烈了。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病症二:“死嗑病”,見不得不平

我們的印象中,公眾人物總是格外愛惜羽毛,把自己的形象看得很重,不會立場鮮明,更不會死磕,擅長攪渾水打哈哈。

但崔永元例外,他是個認死理的人。

2013年9月,方舟子與崔永元就“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開始辯論,不久後上升到質疑對方的語言邏輯、有無資格科普等問題,對戰演變成罵戰,“騙子”、“流氓”、“瘋狗”滿天飛,最後鬧上法庭,雙方相互賠償對方4.5萬元。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本來法庭一錘定音,事情告一段落,雙方偃旗息鼓,但崔永元偏是個軸性子的人,寸土不讓,從央視離職後自費100萬元,四次赴美、日兩國實地調查轉基因真相,拍攝紀錄片,期間他越發覺得轉基因是個謊言。

2018年中國農業部下發嚴查轉基因監管方案,崔永元覺得他是對的,他贏了。 圍觀者卻覺得他在微博上火力全開,與方舟子攪作一團,不體面,搖著頭說他“病了”。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曾經的他口碑好到爆棚,如今人們對他的評價卻越來越極端,有人說他是唯一的良心,有人覺得他已經發瘋了。有人說他正直正義,揭露社會不公;有人說他公開作秀,太愛管閒事。

他批評昧良心的主持人,質疑以限制私家車治理霧霾的方式,質問手機話費的收費問題,披露官員假借鄉村教師身份參加培訓,連小區樓下兩個因撞車而僵持不下的車主他也要管。

而且他常常用批判對象的手法,來回敬他的批判對象。《手機》上映時,崔永元指責謠言連累妻女不安,此次手撕馮小剛、劉震雲,他也將火力波及馮小剛妻子徐帆、劉震雲女兒劉雨霖。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對方咬他一口,他便咬回去;對方言語粗鄙,他回以粗鄙;最後他毀滅了別人,也毀滅了自己。

老了的崔永元,就像退休的居委會大爺,心有不甘,意氣不平,仍想發揮餘熱,但被嫌棄跟不上潮流的腳步。

病症三:“網紅病”,微博公知

崔永元的成功是因為《實話實說》,”生病“也是因為實話實說。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1996年,中央電視臺組建新欄目《實話實說》,需要找位主持人,試了很多位,但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這時有人推薦了崔永元。他一開始是去當臨時工的,電視臺想騎驢找馬,等找到了更好的就把他換掉。讓人沒想到的是,他上臺後,妙語連珠,思維縝密,讓電視臺根本找不到更好的人來替換。臺領導隨即決定就由他擔任《實話實說》的主持人。

1998年,崔永元被正式調入中央電視臺,事業也如日中天。次年,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他和趙本山、宋丹丹根據《實話實說》形式,編排了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一時間,“小崔”成了全國觀眾最喜愛的主持人之一。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隨後的十年間,崔永元既要講故事,也想演故事,《小崔說事》、《電影傳奇》、《謝天謝地,你來啦》等一系列節目都看得到他的身影,但伴隨著地方電視臺的不斷崛起,央視叫好又叫座的節目越來越少了,崔永元也再沒像當年那樣火了。

2013年,出於各種原因,崔永元選擇了從央視離職,慢慢淡出了大眾視野,回到母校中國傳媒大學任教。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然而作為曾經紅極一時的犀利主持人,他心裡不是沒有落差的,無法向大眾傳達聲音就像被人扼住咽喉一樣難受。失去了電視臺的話筒,還有互聯網這個大染缸供他嬉戲。

很多人覺得他這樣上躥下跳,妄圖重回大眾視線的姿態難看,勸他要服老,要安心接受自己已被時代浪潮淘汰的局面。但他偏偏當了一個異類,性情外露,用最大的音量喊叫,用最直接的方式打破沉默,也毫不在乎隨之而來的關注對自身形象的傷害。

值與不值,崔永元已不去想也不在乎,他只希望大眾會記起,他還是那個實話實說的崔永元。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此番向《手機2》開炮,有網友質疑他蹭熱度,他說:“我想給那些小屁孩說,你可以回去問問你爸你媽你爺爺你奶奶,你崔叔叔那時候比他火多了。”憤憤不平中隱藏著一絲落寞。

過去,他是活躍電視上家喻戶曉的知名主持人,幽默風趣、犀利深刻,他說的話大家都愛聽,節目火遍大江南北。

現在,他是在微博上評判時事的公知、互聯網上的紅人。但對他發佈在微博上的言論,大家不買賬了,崔永元有時候會疑惑,是他變了,還是大眾變了?

病症四:“抑鬱症”,不想裝睡

Polo衫、黑色鴨舌帽,浮腫的眼睛,憔悴的面容,鏡頭前的崔永元已與記憶中的意氣風發的央視主持人相差甚遠,他騎著一匹名叫抑鬱的馬,向時間線年老的那頭走去。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2002年崔永元突然離開《實話實說》,之後人們才知道原因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當時《實話實說》的收視率不斷下降,長期精神重壓下他一直焦慮失眠,到2006年病症才得到緩解康復。走出抑鬱症陰影的崔永元在接受央視《人物》欄目專訪時,自爆患重度抑鬱症時,每天都在想著自殺。

抑鬱症緩解後,崔永元仍然睡得不好,吃過50種以上的安眠藥,他曾說:“我做過一個夢,夢到在像白洋淀一樣的地方,和朋友們在船上,能聽見船槳劃過水波的聲音,還有水鳥從耳邊掠過。” 醒來發現自己只睡了三分鐘。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崔永元睡不著,他說看著公僕不幹事兒、網絡流氓橫衝直撞睡不著;看著無良媒體胡說八道、沒錢治病的人等待死亡睡不著;看著科學家攪盡腦汁為利益集團幫忙、“食品被轉進各種黑心”睡不著。

柴靜說,“他是一個在這個時代裡,在這樣的夜裡,一直醒著的人。”

羅大佑說,“小崔,不怕,我也抑鬱過,不是我們有病,是這個時代有病。”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無法讓一個不想睡的人安睡。崔永元認為別人是在裝睡,獨他不願睡,執意要做睜大眼睛盯著這個社會的牛虻。

崔永元病了,但他寧願病著:“如果我現在是正常崔永元的話,就證明我認可這個社會的病,我寧肯頂著這個稱號,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因為我不願匯入這個洪流。”

崔永元的四大“病症”|艾問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