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新江北、新徵程|江北新區研創園:集聚新動能 策源新經濟

新江北、新徵程|江北新區研創園:集聚新動能 策源新經濟

位於江北新區核心區的產業技術研創園發展勢頭迅猛,已積聚英國ARM、展訊通信、新思科技、中德IPK智能製造研究院、省大數據管理中心等一大批重點龍頭項目,截止到2017年在園區註冊的企業數達到1055家,入園企業員工超過2萬人。

新江北、新徵程|江北新區研創園:集聚新動能 策源新經濟

園區投用62萬平方米,去年年底有159萬平方米載體加速建設,眼下,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開工建設載體面積達252萬平方米,涉及重要項目20個,招商部平均每天要接待一二十家欲入園企業。

規模擴張,量的集聚只是研創園發展的表象;新技術,新機制,新理念,才是激發企業和園區快速前行的關鍵。

新江北、新徵程|江北新區研創園:集聚新動能 策源新經濟

擁抱新技術,邁上快車道

兩年前,駱敏舟辭去中科院的職務,應聘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項目經理”,來到研創園,成為智能製造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所成立一年多,即研製出輕型協作機器人、精準輔助穿刺機器人、汽車拆解機器人等極具市場前景的高新技術產品,今年合同收入有望達到1.4億元。

5年內積聚300名創新人才,突破系列關鍵技術,孵化30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達到50億元,帶動行業企業提高經濟效益200億元。駱敏舟信心滿滿,研創園真是創新創業福地。

兩年前,南京聯成科技進駐園區時,同行不解,怎麼會選這麼偏的地方。兩年過去,同行豔羨聯成有眼光,搶佔了先機,選對了好地方。

南京聯成科技原本從事信息安全軟件集成開發,正是在入駐研創園的那年,開始自主研發安思易智慧系統運營雲服務平臺。安思易集安全服務、信息安全、數據中心等各類企業所需信息服務為一體,已有無錫紅豆集團、金融快車、躍達等大客戶簽約使用。

公司董事長凌雲介紹,以往用傳統的安全軟件服務客戶,12年時間累計服務了五六千家客戶,現在使用雲服務平臺,計劃三五年內服務10萬客戶,且服務品質比過去實現極大提升。用數據和智能取代人工,服務當然更精準、更便捷、更安全。

落戶研創園的展訊通信是我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領軍企業,南京展訊公司業務規模將僅次於上海總部,主要承擔以CPU、5G、移動智能終端系統及軟件為核心內容的研發。南京展訊處於5G研發最前面,計劃於明年下半年開發出基於展訊5G芯片的商用終端,展訊5G產品團隊突破常規,與標準化幾乎同步開展終端原型機和芯片的開發。

迎接並順應新技術,開拓全新的服務模式、商業模式,這是南京聯成科技等入駐企業成功的關鍵。

聚焦新技術,園區重點發展集成電路(IC)設計、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三大主導產業,堅持以龍頭企業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集聚了ARM、新思科技、創意電子GUC、中電科五十五所華瑩電子、五十八所、展訊通信、大唐電子、中德IPK智能製造研究院、鑫業誠機器人、華設科技、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江蘇省大數據管理中心、諾禾致源基因大數據測序實驗室等一大批重點項目。

研創園已成為江北新區創新策源地,園區現已落地了省產研院智能製造技術研究所、川大先進高分子材料技術研究所、南工大膜科學技術研究所等多家含金量高的新型研發機構,有31家高新技術企業。

新江北、新徵程|江北新區研創園:集聚新動能 策源新經濟

以人才鍛造園區核心競爭力

從追求規模、利稅到突出人才集聚,注重營造產業發展生態,研創園正在經歷園區發展質的飛躍。

2017年三頭牛激光電視從深圳遷至研創園。公司創始人之一、銷售總監陳秀牛說,看中研創園就是看中這裡創業的高性價比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公司研發團隊大多畢業於南京高校,大家喜歡南京研發氛圍。

激光電視製造零汙染,對使用者眼睛傷害降到最低,被視為製造業藍海。三頭牛在京東發起激光電視眾籌,很快完成200多萬元資金。目前,公司一代產品已售600多萬元,二代產品即將在今年8月上市發佈。

從研發到製造,三頭牛展現了研發和製造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公司主攻研發,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打造自有品牌商標,而產品的製造交給富士康等製造名企進行代工生產。陳秀牛說,企業快速推進,得益於擁有高端人才研發團隊。只要找齊關鍵人才,其它要素就容易了。

園區上千家高科技企業落戶投資,人才需求量極大。就在今年5月,南京留交會的重要專場活動——南京江北新區研創園舉行精英人才招聘會。研創園聯合人力資本服務機構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吸引了大批高端精英人才前來交流洽談。

招聘會現場,30多家企業提供了近200個崗位,涉及到計算機、電子、通信等崗位,部分崗位年薪達三四十萬元,大多需要5-8年行業經歷,能夠帶領團隊完成項目。不少應聘者都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的經歷。從上海趕來的陳先生在上海一家企業從事遊戲設計,他說,曾在日本留學,看到江北新區這幾年發展很快,看好江北前景,希望能在研創園找到合適的崗位。

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企業服務部部長葉玲介紹,企業最大的需求就是人才。最能吸納人才的還是產業。像臺積電落戶江北就引來了大批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園區收攏戰線,聚力發展集成電路、智能製造和大數據等三大主導產業。

今年中興芯片受美國製裁事件,為園區企業敲響了警鐘。“連中小企業都感受到受制於人的壓力,不少老總開始琢磨未來發展方向,浮躁的企業少了,更多的企業沉下心打造核心技術。”葉玲說企業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園區,園區更為注重發展的本質,全力聚焦產業,以產業招商形成人才集聚,這是維繫園區長久繁盛的根本。

新江北、新徵程|江北新區研創園:集聚新動能 策源新經濟

良好生態讓事業“開掛”

創辦兩年,在孵企業63家,已有7家畢業。力合星空,這一發起於深圳的科創企業孵化平臺被引進研創園以來,發展迅速。力合星空南京公司總經理李淋說,研創園發展非常像當年深圳南山。前年到研創園,電梯沒人,食堂只有部分區域有人就餐,現在到處排隊,現有的樓宇都是超負荷,載體建設要拼命趕上項目落戶速度。他介紹外界看好江北新區,南京資源豐富,創業性價比高,已有不少企業從北京、深圳、杭州移師到研創園開拓事業。

視博雲,一家從事視頻雲數據的企業從北京遷至江北研創園,一年運營成本減少三千萬元,而市場拓展卻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南京為中心,輻射蘇皖。

江蘇五城共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隨園區共同成長的創業企業,2015年,創始人邱雲鳴帶著十幾個人的創業團隊從杭州來到研創園打天下,僅僅兩年五城公司擴展為70多人的創業企業,今年的線上交易量有望突破100億元。公司運營液體化學電商交易平臺,涉及危化安全,金融交易,平臺建設困難重重。園區在第一時間伸出了援手。公司缺錢,園區立刻聯繫了南京銀行,做了很多金融創新服務。

園區企業表達最多的是,不少園區都有扶持政策,但研創園政策實在,達到了就兌現,不玩虛的,令人信賴。

在力合星空南京公司吳長旻看來,研創園的務實得益於對項目研究深入,每引進一個項目,都能扎進項目本身,一旦引進,就按承諾及時兌現,企業對園區非常信任。

人才安居是眼下最為迫切的現實問題,研創園把解決人才入住視為重點工作,現有600多套人才公寓已全部安排給企業人才,大受企業稱讚。

新江北、新徵程|江北新區研創園:集聚新動能 策源新經濟

研創園創新服務亮點紛呈。園區發揚“店小二”精神,不斷豐富並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配套了循環班車、托育中心、五星級酒店等服務設施,建立了航天雲測、甲骨文人才培訓、ICisC中心等多個公共技術平臺。藉助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力合科創中心、阿里巴巴創新中心、豬八戒網雙創示範基地三大超級新型孵化器,建立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接力式孵化與培育體系。江蘇首個NB-IoT 智慧物聯實驗網也已在園區鋪開,智慧路燈和智慧停車項目已經啟用。江北新區法律服務園開園運營,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仲裁院、南京公證處江北分部、金陵司法鑑定所等機構入駐,為園區提供專業、公正的法治保障。

(內容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姚遐琛 江北新區融媒體發展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