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新江北、新徵程|揮毫江北,新區繪就“樂居樂業”新藍圖

新江北、新徵程|揮毫江北,新區繪就“樂居樂業”新藍圖

2015年6月27日,國務院批覆設立南京江北新區。從第一年的深耕細作,到第二年的全面播種,再到第三年的次第開花,3年來,江北新區按照國家批覆的“自主創新先導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和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臺”戰略定位主動探索、積極創新,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區質量”初步顯現。

在新區獲批3週年之際,為了更好地展示新區在建設理念、管理體制、產業集聚、人才引進方面取得的成績,南京日報從今日起推出“風好正揚帆”欄目,展示新區開發建設3年來的豐碩成果。

以往開車15分鐘的路程,現在只需要三四分鐘就能順利通過,緯七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讓市民的出行更通暢;

位於高新區片區的中國聯通江蘇首個集中連片5G網絡將於8月建成,網絡覆蓋面積11平方公里;

市民中心、江北圖書館、南京美術館新館3個文化場館正全速建設,鼓樓醫院江北國際醫院中心、南京一中江北分校等名醫名校紛至沓來……

3年來,江北新區以高起點規劃引領城市建設,在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城市設計、建築色彩、景觀綠化等各方面對標世界一流,推進一批交通、教育、衛生、民生服務等方面的城市建設項目,繪就了一幅“樂居樂業”新藍圖。


“六橫十縱”大交通格局框架初步形成

家住江北的鄧先生在河西奧體附近上班,今年以來,他明顯感覺到回家的路變通暢了,“以前出了長江隧道口上江北大道快速路,一般要花費一刻鐘,現在只要三四分鐘的時間。”

鄧先生的“提速”得益於今年1月10日通車的緯七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整個快速路在原有道路雙向六車道的基礎上,沿線高架橋又增加了雙向六車道,出長江隧道到六合,一路無紅綠燈。

近年來,新區通過開展多項規劃研究,高水平規劃科學謀劃交通建設方向,以近期對標蘇州工業園區為基礎,中遠期對標上海浦東新區,以高水平的規劃引領城市交通建設工作,以更科學的交通建設支撐新區城市發展。

根據規劃,整個新區將構建“六橫十縱”的快速路網。在江北新區核心區,將打造“三縱三橫”交通幹道,緯七路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縱;在區域路網內,把不連接、不成網的“斷頭路”連在一起,3年時間要打通大概40條“斷頭路”,構建內部交通的微循環路網。

過江困難曾是江北發展最大的障礙,如今江北區域已開通地鐵3號線和地鐵10號線直通主城,緯三路隧道、緯七路隧道及在建的長江五橋使得長江天塹變通途,交通方面的巨大改善。此外,還有長江五橋、浦泗立交—南京長江二橋段、地鐵4號線二期、地鐵11號線一期兩條江北新線等多條過江通道在建設中。


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融入國際化元素

正在建設的江北新區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地下管廊,在國內首次將電力、通信、給水、再生水、燃氣、雨水、汙水、空調熱力管、真空垃圾管9種管線,全部納入約5米深的管廊內部,實現了對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生態城市等理念的綜合運用。自一期完工交付以來,就成了各地的學習樣板,不停有各地建設者來此“取經”。

江北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區城市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綠色低碳、集約發展、產城融合、多規合一等理念和要求,推動優質醫療、教育、文體等公共服務設施佈局,著力提高城市品質,學習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融入國際化元素。

目前,國際健康城建設正在不斷推進,今年1月份開始試運行的鼓樓醫院江北國際醫院中心即位於其核心功能區。未來,國際健康城還將引入中瑞國際腫瘤綜合治療中心、中美國際口腔中心、紅瑞糖尿病國際醫學研究中心、臺灣健康管理中心等國際知名醫療機構,為市民提供優質醫療資源。此外,中大醫院江北院區、省中醫院揚子門診部均已正式啟用,正在建設的南京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預計明年10月份投入使用。

隨著人口的集聚,新區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近年來,江北新區多措並舉,推動“一體化”辦學模式,推進優勢教育資源帶動薄弱學校的發展機制,今年計劃投資50億元,建設30多所學校,南京明道中學、美國托馬斯實驗學校等高端教育將在今年投用。

此外,江北新區核心區規劃建設的新區市民中心、江北圖書館、南京美術館新館3個文化場館正全速建設,3個項目對標魯班獎,預計2020年項目全部落成,將打造成江北新區文化新地標。


“智慧新區”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佩戴5G網絡VR頭盔,身臨其境感受預設環境;在電腦頁面展示16路高清視頻,體驗5G網絡的快速;通過5G網絡與機器人打冰球,在新區很快也能感受這些高科技的體驗。

位於星火路的中國聯通江蘇首個集中連片5G網絡將於8月建成,網絡覆蓋面積11平方公里,研創園、青奧體育公園、高新區等片區的5G實驗網絡及基於5G的高速下載、無人機、無人駕駛等應用加快建設。這意味著片區內的居民可提前體驗5G網絡。

在群眾最關心民生領域,新區通過信息化和大數據的手段,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服務方式的創新。在醫療衛生領域,通過對基層醫療信息系統的改造升級和建設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醫生可以精準瞭解病人的就診情況,提高診療服務的質量。同時,通過建設區域檢驗和區域影像系統,實現遠程會診,病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能得到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在教育領域,在智慧教育統一服務平臺的基礎上推進新區教育數據和應用建設。此外,新區還有多個各類智慧化城市管理項目正有序推進,包括新區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智慧工地項目等。

(內容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姚遐琛 江北新區融媒體發展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