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初二孩子叛逆期,成績一落千丈,該怎麼辦?

xinlaidexiaodaxiaona


說到孩子叛逆,身為家長的我們心情總會變得沉重,初中的確是孩子叛逆行為的高發期,他們變得思想獨立,不聽父母和老師的建議與指導,更有甚者出現頂撞父母老師或違反學校紀律的行為。在面對叛逆的孩子時,我們總感覺不知所措,不知道採取何種方式處理孩子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成績下滑明顯時,我們變得異常焦慮。

身為一個心理學工作者,我有以下建議:

第一:客觀看待叛逆,不要將叛逆視為對自身的挑戰與威脅。在我看來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叛逆是他們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必經途徑。身為父母,過分要求孩子要“聽話”,這種要求是過分的,不切實際的。

第二:理解尊重孩子,不要企圖控制孩子。作為一個成人在處理孩子教育問題時切忌不要感情用事,將自己的不滿、憤怒發洩到孩子身上,不會對孩子有良好的影響,只會將事情惡化。如果以平和的心態、理解尊重孩子,反而會起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第三:搞清楚事情的起因。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具體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叛逆?還是因為其他原因?身為父母應該想方設法搞清楚問題的原因,然後針對具體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策略。不防與孩子或者孩子老師進行深入溝通,全面掌握事情的經過。

第四:身為父母要學會情緒的自我調節,不要通過控制孩子來緩解自身的焦慮。可以看出來,題主的心情是非常焦慮的,作為父母要採取方式放鬆自我,而不是通過控制孩子來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

關注“鵜鶘心理夯小七”頭條號,用心理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夯七婚戀指導


初二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叛逆期,孩子已經是個大人了,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不在需要依靠父母了。而這時的父母可能只關注到孩子成績一落千丈,卻沒有看到孩子進入青春期的心理變化,還是把他當作小孩子來管教,這時父母與孩子可能產生衝突,孩子有情緒無處發洩,只好不認真學習,來表達對父母的不滿。那麼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對他進行引導呢?侯媽專注親子教育十幾年,現在告訴你如何應對成績下降的孩子。

1. 初二的孩子已經是大人了,父母和他要平等相處,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與孩子產生衝突。

2.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想問題,注意和孩子說話時的語氣,對孩子要適當地放手,讓他自己處理問題,不要管的太嚴格。

3. 多關心孩子,瞭解他的真實想法,幫助孩子一起去實現,這樣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願意和父母進行交流,也願意聽父母的意見。

4. 多表揚和鼓勵孩子,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多持正面的看法,少批評孩子。

5. 多給孩子自由和空間,讓他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而不要一味地問他的成績。

6. 處在叛逆期的孩子思想還不成熟,價值觀沒有形成,要對孩子作正面的引導,不要讓他被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所影響,不與不務正業的人來往。

家長朋友們如果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疑問,可以關注我,侯媽每天給你分享。


侯媽家庭教育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這就是一種叛逆的意識。假如他們付諸了行動,這就是叛逆行為。我舉一個形象的例子,來說一下什麼是叛逆:一顆種子,被埋進土裡,一開始的時候泥土緊密地壓實它,泥土沒有被傷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種子長出了芽和莖,它們努力地伸展,想鑽出地面,這時候就有一種破土而出的感覺,假如土地是有知覺的,他就會被刺痛。孩子的叛逆,就好比是芽莖的生長,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對此,家長最直接的感覺,就是孩子怎麼不聽話了?孩子怎麼故意和我對著幹呢?孩子的這種叛逆行為,其實是孩子們思想逐漸成熟的表現。家長應該欣喜,而不是緊張,但也要注意合理引導,避免孩子走錯路。

講清楚道理,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能那樣做。自己講道理給孩子聽,假如孩子不聽的話,可以找孩子的好朋友,老師等來規勸孩子。

規範好行為。要教育孩子遵守國家的法律制度,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遵守班級的的紀律。只要是按照這些去做了,就基本能保證一個人的品質沒有問題。

鼓勵孩子積極進步。青春如水,時不可追,如果孩子因為叛逆而耽誤了學習,影響了學業,那隻能是面臨著更加悲劇的走向。或者留級,或者退學,這樣的話,孩子就基本上報廢了。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放鬆了學習成績這根線,有時孩子學習進步了,他受到了表揚和認可,自信心提升了,也就會不再那麼叛逆了。

教育孩子要聽話。一個小學生或中學生,他接觸最多的父母,老師和同學。父母和老師無疑是最愛他的,是最想他成才的。聽家長的話,不走彎路;聽老師的話,學習進步。聽話的孩子,不吃虧。越是不聽話的孩子,叛逆性越強,越容易走錯路。


焦老師講教育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孩子典型的外在行為表現,作為一種反常的心理,雖然不屬於人格障礙,但也已符合一般心理問題的某些特徵,在初二學習關鍵期發生,其後果是嚴重的,它會導致青春期的少年自我價值迷失、失去理想憧憬、學習動機消沉、生活萎靡不振等。逆反心理的進一步發展將可能向反社會或犯罪心理轉化,所以必須採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來克服逆反心理。

1、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青少年可以將自己作為教育對象,經常思考自己、主動設計未來,並自覺主動地以實際行動來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要提高心理適應能力,比如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在活動中發展興趣愛好,展現自我價值,這樣就不會迷惘焦慮了。

2、父母要學習掌握新的教育知識。要學習相關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和技巧,要掌握好青少年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不平衡現象以及內在規律;不失時機地幫助孩子們克服消極心理,使其心理健康發展。父母和老師要努力和青少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賴的關係,要和他們交朋友,平等相待、言傳身教。要維護青少年脆弱敏感的自尊心,選擇合適的場合和語調開展正面教育和引導,杜絕以簡單粗暴的教育溝通方式。

3、父子師生相互理解 作為子女和學生,要學著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父母師長的苦心和初衷,父母的囉嗦、老師的批評教育都是善意的,大人們也是普通人,難免會產生錯誤不足,只要抱有寬容的態度去理解他們,心中的怒氣怨氣也會消減。在青春期內,父子師生更加需要接觸交流,多一份溝通,也就多一份信任和尊重。


鵜鶘心理




臭小子怎麼還沒回來?

今天下午班主任和我聯繫過,兒子考試又是一塌糊塗。門終於開了。一瞬間,我驚呆了,他那原本一頭黑色的漂亮頭髮,愣是被染成了紅褐色,我內心一陣狂瀾,卻什麼也沒說,

“我還想做挑染,弄幾縷紫色的頭髮”他若無其事的說,這下我徹底被激怒了。我抬起手,就想照他的臉呼上去。

且慢!

我用學生家長的經歷,做個範本啊,實際上青春期的少年並不是什麼外星物種,他們只是沒有被充分了解。

科學家研究結果表明,實際上青少年大腦的成熟度只有80%,但未成熟的這20%非常關鍵,它有助於我們理解青少年奇怪的行為特徵,他們情緒不穩,易怒,愛衝動,而且脾氣暴躁,此外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難以持之以恆,很難和成人溝通,他們還喜歡找刺激,我們這些大人如果覺得自己的舉止文明,心智成熟,還真得感謝大腦的完全發育,其實就是額葉和前額葉的大腦皮層。

三個月的嬰兒哇哇大哭,家長絕對不會因此而大發雷霆。十三四歲的青少年舉止怪異,動不動就頂撞父母,是因為他們大腦發育都不完善,現在能夠理解了吧。

如何幫助他們?

如果孩子自己因為成績不理想而感到沮喪,那麼他們至少會比較願意接受來自家長的建議,你可以讓他們自己先好好想想,可能在學習的哪些環節出現了問題,讓他們自己找出答案,這有助於培養他們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孩子實在想不出,你可以提供一兩個可行的方案,如果孩子聽你的話,願意嘗試這些方案,那麼你至少為未來各種問題的解決提供一個良好的模板,在孩子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要及時為他們提供一些小獎勵,因為孩子的成績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變好,階段性的獎勵有助於他們堅持不懈。

你要一直保持積極的態度,因為你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並幫助他們理解青春是多麼美好的年華,也不該讓他們感到窒息,就是要幫助他們用其他方式來疏導能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該為孩子提供一個平靜有序的生長環境,如果你自己的生活不那麼壓力重重,不那麼混亂,孩子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有序。

歸根到底,你是子女的第一個榜樣,也是最重要的榜樣,你的孩子一直在學你的樣子,即便他們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你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應對各種的挑戰,孩子們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應該用恰當的方式和孩子們分享自己的各種經驗。

讓他們明白,青春期是人生當中的一個坎,父母和孩子要一起面對,勇敢面對。

各位朋友,不要吝惜你的讚美,輕輕點一個贊,談談自己的看法,我會倍感力量,努力前行。謝謝您的善意😊😊!


行者教育


給孩子一個可以不斷抬高的天花板

孩子長高了,衣服會變小,父母需要適時幫他買更大碼的衣服;

孩子腳長大了,鞋子會變小,父母需要適時幫他買更合腳的鞋子;

孩子長大了,會需要更大的空間,更大的自主權,所以父母需要給孩子一個可以不斷抬高的天花板(事實上,父母的這個天花板最好沒有,如果有,一定不能是鐵板一塊。)

初二孩子出現所謂的叛逆現象,跟家長對著,根源正是在於孩子在要求更大的空間和更大的自主權,而父母卻恰恰相反,擔心孩子在青春期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反倒格外嚴加管束。這樣孩子出現和父母對立的情緒,就一點不都奇怪了。

真心爸媽認為,遇到這種狀況,我們不能期待孩子主動改變,而是父母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去適應孩子的成長。

良好溝通比強力壓制更有效

我們家兩個孩子都在青春期,而且都是男孩,但是完全沒有出現所謂叛逆的現象。我們的切身體會是,和孩子保持良好溝通,比動用父母權威,強力壓制孩子,要有效得多。甚至可以說:強力壓制對青春期的孩子,是一點效果都沒有的,只能適得其反。

我們的辦法是,用溫和、平等、開放的態度,和孩子保持良好溝通。

第一,允許並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

第二,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時,哪怕和父母的意見不合,父母也不要動用大人的權威去壓制孩子的表達,而是平等、溫和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孩子討論。父母越是能保持“討論”的態度,孩子越願意和你說話。

第三,不要求孩子聽話,但鼓勵孩子合作。“聽話”是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父母,“合作”是大家各自表明自己的態度、需求,然後通過討論,彼此做適當的妥協和讓步,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

可能有的父母會擔心,這樣會不會慣壞孩子。我們的經驗是不但不會慣壞,反倒會讓孩子更有理性,更懂得尊重父母,也更懂得與父母合作。

尊重和合作都是相互的。要想孩子尊重父母,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要想孩子懂得與父母合作,父母首先要懂得什麼是合作、如何與孩子合作。

理解孩子的學習壓力

初二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有兩個原因:

一是和父母的對立狀態,容易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影響學習狀態。解決辦法前面已經說了,父母需要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

二是學習科目增加,學子壓力加大,孩子一時適應不了。物理、生物、地理等科目,基本上都是在初二開始學習的,有的地方初二還會開始學化學,一下子增加這麼多科目,對於學習能力一般的孩子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父母需要理解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接受孩子一時的成績波動,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向孩子要成績。孩子的成績,是逼不出來的,只能靠孩子自己慢慢地適應、一點一點地提升學習能力。

父母給孩子施壓過度,不但對提升成績沒有任何幫助,反倒會加劇孩子和父母的對立狀態,然後惡性循環,成績越來越差。


以上建議,來自真心爸媽帶兩個青春期男孩的實踐經驗,和我們作為育兒家教研究者長期的學習和思考。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在文後點贊或轉發分享,也歡迎您在評論中留言與我討論。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大兒生於2002年,小兒生於2006年。出版有《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所有回答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歡迎訪問我們的頭條號“真心爸媽”,瀏覽更多育兒文章。


真心爸媽


孩子進入初中,尤其是初二以後,心理的叛逆期也就越來越重了。這段時期,由於心理的發展,他們對一些事情產生了自己的看法。認為自己的想法就是對的,反叛父母的想法,追求自己的個性,導致成績下滑嚴重。叛逆期是很危險的,如果處理不好,不能順利過度,有可能貽害孩子一生。針對這一階段,有以下建議:

首先、掌握青春期規律,對症下藥。

孩子處在叛逆期時,家長不懂得其中的規律,因為擔心孩子,採取一些不當措施,往往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建議父母應該懂得孩子青春期叛逆的規律,由於生理原因,他們總想脫離父母去過自己獨立的生活,所以與父母總是有意識地對著幹。所以父母不能老是以長輩的身份責怪他,進行說教,而應該面對面的好好和孩子交流,讓他懂得讀書學習對自己將來發展的重要性,即使不聽,成績不好,今後還可以補上。不要去打擊孩子的學習自信心。讓他做出一些後悔的決定。


其次、適當減輕學習壓力。

進去初中後,家長很擔心孩子的學習問題。,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拼命的給孩子補課,讓孩子長時間處於緊張和壓力之下,而家長對所補習的課程又不能進行合理的安排,造成學習效果不佳,事半功倍。學習水平正常發揮就可以了,如果要求過高,孩子達不到,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出現叛逆思想。

最後家長要學會正確的引導孩子。

要時常和孩子談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不要產生太多雜念。並且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學習環境。家庭裡,儘量減少矛盾。父母要時常關愛孩子。這樣,孩子就會有興趣學習,成績就會慢慢提高。

希望以上我的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哪些問題,歡迎和我交流,聯繫方式見下。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將學與考的最優結合。更多原創學法類文章,歡迎在公眾號 優學優考策略 中閱讀。如有其他問題,微信找到 “優學優考” 的拼音全拼,和我成為好友,有問必回。


優學優考策略


我們一般來說,在孩子初二這個年齡階段都已經進去了一生中最寶貴的黃金時段——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這也就包括了身體和心理上的。於是就有了叛逆期一說。


所謂叛逆期就是孩子的心理發生了一些改變。這時候的孩子不再像以前一樣遵循父母的意見,他們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了,他們多半都認為自己長大了,不再想要父母像以前一樣管這管那,所以這也是孩子和家長矛盾最多的一個時期。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孩子在這時候成績一落千丈,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呢?

我們先看看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孩子在這時候成績下降勢必是在學校的學習不像以前那麼認真了,思想有些打滑,心變浮躁了,對學習的熱情也沒有那麼高了,這是一個“危險信號”,長期下去學習成績肯定會一落千丈。

這時,家長該怎麼辦呢?

首先,你要好好的和孩子溝通,培養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而不是直接質問孩子,甚至批評孩子,你應該做到和孩子交朋友,讓他們願意有事主動向你說,這樣的話,即使是在孩子的叛逆期,你們依然能有一個良好的關係,孩子遇到了什麼問題,也會和你說。


到了這樣的關係後,如果孩子的成績依舊下降的厲害,並且孩子並不願意向你解釋,你可以嘗試用一種委婉的語氣詢問他們最近是不是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或是遇到了什麼難題,知道了這些後,你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只要你和孩子處好了關係,知道他的問題出在哪裡,後面的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

一般來說,孩子成績下降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①知識


如果是知識方面的話,你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溝通真的很重要),並嘗試給孩子報一些輔導班,切記不要和孩子發生衝突,在充分徵求孩子的意見後,孩子一定會接受你的建議,因為他們肯定也不想讓你失望。

②態度

如果是這個原因,那你可能要花點兒功夫了,因為如果孩子的學習態度有問題的話,會很難改過來,但是也不要放棄。你應該和孩子好好說明他的問題嚴重性,並讓他自己慢慢改正。這時候,你就要多多鼓勵,關心孩子,避免孩子因此產生逆反情緒,相信在你的鼓勵下他們一定會改正過來。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有不當的地方,歡迎指正。


涼年足矣


這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叛逆期的調整問題,一個是成績相關的問題,咱們一個一個解決...

每當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時,不是不了了之,就是沒結果,要麼就是屢教不改。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開啟了“反控制”模式,說白了,就是對抗你,沒有理由的對抗。孩子對周遭的事情大多是持懷疑態度,除了自己很難相信他人。長此以往下去,孩子會進入偏執、冷漠、不合群、對抗他人、反社會一些階段,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對孩子都有極大的影響。

從神經科學角度來看,大腦中的杏仁核需要驚險、刺激的體驗,配合前額皮質要做一些不合適的行為來得以滿足。所以,才會出現對周圍環境一些大人們難以理解的情緒行為,也會看心情的搭配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情緒表達。除了自我意識與獨立思考能力發展以外,還伴隨著荷爾蒙的嵌入,使得擁有了一些激動情緒的表達,這些表達是最傷父母心的,也是最難摸索的。

如果和學校成績一起去討論,就不排除在學校和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遭遇了一些挫折。我們先嚐試著換位思考一下,當我們自己小時候第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第一次看到喜歡的異性排擠自己、第一次好朋友們不和自己玩耍...我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這些挫折有多少會願意和父母去訴說?

這樣一想就會更加理解孩子了,對嗎?如果你不願意訴說,又要牽強的讓孩子那原因是什麼呢?有些人可能猜到了,是信任。是的!沒錯,就是信任。因為沒有家庭的信任、沒有對父母的信任、沒有對長輩解決問題能力的信任,孩子們就會尋求同齡人的幫助與支持。再加上青春期的孩子都非常好面子,自尊心又強,此時朋友的關係比親人的關係還要好。

有一句話用在這裡特別合適:“擔心往往是出於內心的不信任”。父母不要展現出過度的擔憂,這樣不僅孩子壓力大,反而會與孩子的內心距離逐漸拉遠。把孩子平等來對待,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慾望,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予鼓勵、安慰,倘若發現孩子成功時,要及時給與肯定和表揚。

這裡在對待男孩女孩上也是有細節的區分,在教育男孩子上,父親就顯得重要一些,教育的重點不是如何說服孩子或者站在高位指點他,而是與孩子做朋友。讓孩子信任父親,並且在父親身上能夠看到、感受到一個成熟、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形象。

而針對女孩子,父親不能刻意疏遠。雖說女兒畢竟長大了,父親不能再像小時候一樣親近,保持一定的距離是對的。但也要在情感上關注、支持孩子的抉擇,這對女孩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也不排除父母們因為房貸、車貸、工作壓力、環境影響、兩性關係等因素,造成家庭短期的關係不和諧,但儘量要避開孩子的視線來解決。這樣做,是可以合理減輕孩子面對家庭挫折與自身挫折重疊時,帶來負面情緒擴大的影響。只有當孩子情緒平緩時,才有可能減輕孩子面對生理變化帶來的迷茫。


這上面僅僅是解決叛逆期的引導思路,而學習成績的一落千丈,很可能因素眾多,再加上學科的不同而變得更加複雜化,對於不同的學科如何重拾興趣,可以關注‘霖士心理’的歷史文章,都有詳細闡述,希望以上的方法和思路能夠真正幫到你.


霖士心理


青少年叛逆期,是父母特別頭疼的事情,不僅成績差,愛反抗家長和老師,甚至早戀萌芽等問題也可能層不出窮。 但是,身為父母,也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真心不必太過於焦慮。

要意識到,這是屬於孩子獨特的生命探索期,是他自身意識從遵照世俗或者他人意願而活轉變到遵照自己的內心看世界萬千事物的階段,逐漸萌發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會讓他產生一種反叛精神,特別是衝破父母從小到大那一成不變的管理方式,如果問題積累的越多,那麼反抗就會越大。

這是他們彰顯自我個性的時候,所以往往會有點自命不凡,但同時也充滿了熱情和彷徨,期待和落差糾纏不清,讓他在胡亂的碰撞中漸漸清晰出這個世界的真實模樣,雖然現實很殘酷,但他終究需要這樣一種方式來成熟起來,有所擔當。

如果父母都能拋棄掉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能真正尊重孩子,瞭解孩子成長的發展規律,發自內心開場心胸和他談,多聽聽他內心是怎麼想的,而不是一味強迫他,那麼叛逆期的能量,就能成為孩子成長反彈的動力。

或許他們的行為在我們成年人看起來有點幼稚天真,甚至不知天高地厚,但不能否認,這是孩子一生珍貴的能力,不像成人世界中更多的是世故與冷酷了。

所以,不必過於焦慮,我們重新反思自己的行為,並允許孩子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發自內心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那麼,問題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