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幼兒教育,別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別給孩子下馬威)!

我不是反對標準姿勢本身,而是反對在孩子學習的最初階段,就以這樣嚴格的標準要求孩子

心理專家李子勳說: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另外兩個需要培養的是交際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而不是具體學什麼知識。小學階段學到的那點知識,幾乎不值一提。如果為了讓孩子學到這些知識,破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那就是捨本逐末了。

現在的問題是,別說小學了,從幼兒園開始,甚至上幼兒園之前,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就開始被破壞了,破壞的一大原因就是教育者(父母或老師)把簡單的問題,給弄複雜化了。

假如你看到一個媽媽教才開始蹣跚學步的幼兒正確的走路姿勢,先抬起左腳,往前伸一點放下;再抬起右腳,往前伸一點放下;再接著抬起左腳……同時胳膊要和腿的動作配合,不能順拐,還得抬頭挺胸提臀,目視前方……

就像這隻雞的動作:

幼兒教育,別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別給孩子下馬威)!

如果孩子的姿勢不對,就及時喊停,讓孩子從頭再來。如果孩子還是姿勢不標準,或者步伐亂了,就嚴肅地批評孩子。以確保孩子在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正確的走路姿勢……

那麼大家猜,有了標準的姿勢教訓和嚴格地監督,這個小孩是不是會比其他孩子更早地學會走路,並且走路更穩,走路更快呢?

我想,很少有人會給予肯定的回答吧?大家會認為這家長有病,孩子會被折磨得根本不願學走路了。所以,這孩子想學會走路,會比其他孩子更慢。除非天天拿鞭子在後面抽……但這樣即便孩子比別人學會走路的早,也毫無快樂可言,因為他最基本的人權都被剝奪了。

而且,即便教育者無比耐心,孩子也很容易出錯,因為這些標準動作要素太多,把幼小的孩子整得暈頭轉向了。在教孩子的時候,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導致孩子學不會,沒興趣學。

別說大腦還沒發育完全的幼兒,走了大半輩子路的老人,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比如趙麗蓉的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裡,趙麗蓉扮演的老太太被導演各種要求後,被折騰地路都不會走了。


趙麗蓉:我就問你啊,我這一進門,我先邁哪條腿?

……

趙大娘:邁右腿中不?

導演:就右腿,好不好

趙大娘:就右腿!那個……哪邊是右來著?

導演:外邊那條是右腿

趙大娘:就這條啊?那我就邁這條腿了

導演:您就邁右腿就行!

趙大娘:就邁它了。

導演:就邁它了。預備....開始!

(趙大娘開始橫著往裡走)

導演:哎哎哎……停!您怎麼橫著就進來了?

趙大娘:你說我平常吧,走著它也挺好的,那我看見這個它(指攝像機)咋就走不上來了呢……

幼兒教育,別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別給孩子下馬威)!

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也有不少人經不起這樣的“訓練”。記得尹建莉老師在微博發過一個教官教大學生走正步的視頻,那大學生老是順拐,被教的越來越笨,最後幾乎不會走路了。

如果不刻意去教,而是讓大家放鬆,跟著走,就不會像視頻裡那樣,越強調標準,越走不成路的情況。

我並不是反對標準姿勢本身,而是認為在孩子學習的最初階段,是不適合以這樣嚴格的標準姿勢要求孩子的,因為這樣做,違背了循序漸進的規律,一上來就給孩子一個下馬威,破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就像孩子初學走路一樣,父母不必給孩子任何標準姿勢的要求,甚至都不需要教,只要不去打擾和阻礙,孩子自己會通過模仿學會走路的。最開始,孩子走路的姿勢可能不標準,也不穩健,但他們會在走路的過程中,越走越好,越走越穩。

我沒有刻意教過女兒走路,也沒有給她用過學步車,她就自己學會走路了。走路的姿勢,只要父母沒問題,孩子會自己不斷調整優化的。就算家長要給孩子提意見,也要到孩子學會自己走路之後再教。如果孩子還不能獨立走路時就教孩子標準姿勢,就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只能起到破壞孩子學走路的興趣,降低孩子走路信心的反作用。

我相信現實生活中沒有給剛學走路的孩子制定各種標準姿勢的蠢家長。但是在孩子稍微長大一點後,給孩子制定各種標準姿勢的家長和老師卻有很多。

比如,小孩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一些家長就會特別注意孩子是否吐字清晰,一遍遍糾正孩子的發音,這就會打擊孩子學說話的興趣,降低孩子學說話的信心,以至於不願學說話了。


尹建莉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也提到,有位家長為了讓剛剛一歲半的孩子口齒清楚,天天用小飯勺調整孩子的舌頭,訓練孩子發音,結果本來已經會說話的孩子突然不再開口說話……

還有一些孩子原本會說很多話,但被批評發音或語法不標準,導致孩子也不敢再說話了。

孩子剛會從說詞到說句子的時候,可能會犯一些語法上的錯誤,或者用詞不當。這時候,家長過分糾正孩子的用語,同樣是打擊孩子說話的興趣和信心。應該是包容孩子的錯誤,允許孩子犯錯誤,只要孩子願意去說話,孩子說話自然會越來越流利。

又比如孩子剛開始學寫字的時候,有家長特別重視孩子握筆的姿勢,孩子才上幼兒園大班(4歲),就對孩子威逼利誘,要求孩子必須用最標準的姿勢握筆,否則就不斷糾正。孩子的姿勢對了,就給獎勵;不對了就打手心……

字還沒學會寫,就和孩子的握筆姿勢較勁起來了。但是家長卻只在意孩子是否養成了這個表面上的“好習慣”,不在意孩子最根本的興趣已經被破壞了。她認為,只要孩子養成了這個握筆的標準姿勢這個好習慣,那麼,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這樣做等於一上來就給孩子了一個下馬威,讓孩子對寫字的興趣喪失了很多。何況孩子還年幼,手指發育還不完全,握筆姿勢彆扭也是很正常的。

還有一些幼兒園教孩子寫字,特別強調筆畫順序,必須按照老師教的來,而且作業也是一步步把這個寫字的過程要展現出來。

幼兒教育,別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別給孩子下馬威)!

​雖然有無數人認為寫字的順序很重要,我也不反對這一點;但是我依然覺得,過於強調這個筆畫順序,對於初學寫字的孩子來說,是弊大於利的。

我認為只要給孩子演示了字是怎麼寫的,然後孩子會把這個字寫出來即可。至於字的寫作過程是否符合老師規定的標準的筆畫順序,寫出來的字是否足夠工整,我覺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先建立寫字的興趣和信心。筆畫順序什麼的,等孩子會寫不少字之後,再訓練孩子也不遲。

太強調筆畫的順序,就等於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給孩子增添了負擔,讓孩子一下面臨太多的攔路虎了。

就好像孩子學走路的時候,你在前面走就好了,孩子會自發模仿。剛開始可能走不好,但隨著實踐的增加,孩子會自行調整,越走越順。

如果你非要教孩子——先邁開一條腿,往前一步,再邁開另一條腿,再往前一步——讓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按照你教的姿勢走路,孩子恐怕會更容易摔跤,而且容易喪失學走路的興趣和信心。

不管學什麼,初學階段,要求越少越好。一上來就要孩子按照多種標準要素去做,特別是在這個過程中,常給孩子嚴厲批評的話,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興趣和信心,甚至讓孩子緊張得頭腦一片空白,不知道父母或老師在說什麼。


從不會到會,再從會到精通,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的,家長和教師需要有耐心,要允許孩子剛開始不標準,只要能做出來就好,幼兒教育要遵守循序漸進的規律。急於求成,就會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導致孩子喪失興趣和信心。

鋼琴教師虎皮紗在談音樂教學時,說過一段很精彩的話,也可以用於幼兒園和中小學的日常學習,以及父母對孩子的輔導:

老師的職責是幫助學生,而不是為難學生,更不是在學生面前秀優越。真正的好老師,應該反過來做,把複雜問題捋簡單了,抓住最容易掌握的要領,為學生和作品架起橋樑。這才是對學生的成全。


東方之星思維館是東方之星旗下具有十年發展歷程的高端兒童教育品牌,是中國首家專業培養兒童思維能力及學習能力的教育機構。東方之星思維館專為 3~8 歲兒童提供最系統、最科學的個性化思維能力及學習能力訓練方案。東方之星現面向全國招募品牌加盟商,共創兒童思維教育的藍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