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新時代的零售之道

2016年10月,馬雲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同時為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迎合著時代新趨勢,新零售應運而生了。

新零售新風口

盒馬鮮生、京東、RISO以及繽果盒子等新零售店鋪相繼運營,騰訊作為社交軟件巨頭,雖“理論創新”落後了一步,但是也不甘落人後。入股永輝超市、股家樂福、萬達商業、步步高、海瀾之家……

一時間新零售市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大資本也是爭相湧入,各方的你爭我奪、跑馬圈地,更是將新零售概念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新時代的零售之道

新零售的商業模式

新零售到底是啥?新零售相當於傳統零售,新在哪裡?

什麼是新零售其實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現在公認的新零售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整合線上和線下的資源,運用互聯網軟件技術也就是人工智能實現真正的智能化購物,整合大數據信息,收集分析整合用戶購買行為,再利用現在實體店鋪運營經驗技術和渠道,實現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新零售的本質,或者說零售的本質,在以前是更便捷地為消費者提供生活必需品,為消費者創造價值。而到了互聯網新時代,除去原來的本質,用戶體驗也是零售的本質之一,在新經濟時代,物質商品高度發達,貨品大多趨於同質化,所以有效降低商品單價,減少購買流程從而提升購物體驗是新型零售的靈魂所在。

然而現在大多數新零售行業從業者都在強調產業佈局,花大力氣去吸引投資和線下鋪店,但是對於怎樣提升用戶體驗都不怎麼關注。阿里的盒馬鮮生著眼於生鮮零售,狠抓生鮮質量,但是購物流程和服務意識沒有抓牢,消費者普遍反應店內比較擁擠,排隊時間長,服務態度不好。長此以往,當消費者新鮮勁過去,盒馬的發展勢頭肯定受到影響。

新時代的零售之道

高效是最好的用戶體驗

傳統零售行業是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從本質上去理解,零售是生產商和消費者的中間商,是貨物集散的交易平臺和貨物儲存倉庫。傳統大型實體商超最大的痛點是商品流通性差,購買流程冗長,商品儲備不夠容易脫銷,商品儲存過多又容易導致商品過期,而每到晚上購物高峰期,尤其是週五晚上,超市都是人滿為患,消費者買瓶水可能都要等半個小時排隊付錢。而作為無實體店鋪的線上電商,雖然沒有這種購物高峰期人滿為患的問題,但是購買流程時間長,從下單到拿到商品,平均要3天的時間,作為消費者,這種長時間的等待是很影響用戶體驗的。

效率是傳統零售業無法解決的痛點,新零售就是為了解決這種痛點而誕生的。運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購買行為,這個城市的人喜歡吃辣的,那我們就向這邊的門店多投放些老乾媽。那個城市屬於旅遊型城市,那我們就多投放些快消商品,運用數據分析動態進行貨物補給,能大大減少商品積壓問題。新零售店鋪是採取蜂窩網絡狀投放,簡單來說就是小而多,新零售發展要後期基本實現所有小區覆蓋,並且24小時營業。

新零售不僅使消費者獲得價值滿意,而且有助於消費者改善主流人際關係。消費者的價值滿意實現是通過商品和服務實現的,它也可以稱為“內在價值”,它優於傳統零售企業。在滿足基本內在價值之後,消費者將尋求使他們的“外部”主流人際關係更緊密,包括親子關係、戀人關係和閨蜜關係。對於零售企業來說,幫助消費者加強主流人際關係的手段是增加社會形式,創造社會經驗,影響市場中的一般社區,這不是在線零售所取代的。這是新零售興起背後的深層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