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湖北陳新亞的草書安靜的讓人害怕,還是因為傳統功底不深厚

陳新亞(水鳴 齋號觀蓮堂),1962年出生於湖北蘄春。1983年畢業於湖北師範學院中文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草書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及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青年書法家聯誼會副會長,東湖印社理事。曾任全國首屆草書大展評審委員(2006)。曾任《書法報》副總編,執行主編;2007年辭去主編工作,以自修山水)。

湖北陳新亞的草書安靜的讓人害怕,還是因為傳統功底不深厚

湖北陳新亞草書將王蘧常的章草和黃庭堅的大草巧妙地融合,而這種融合是在一種清新溫雅的心態統領下完成的,故此陳新亞大草書安靜的讓你著急。

湖北陳新亞的草書安靜的讓人害怕,還是因為傳統功底不深厚

我更傾向於將他的草書看成自黃庭堅以來靜態草書的延續。靜態草書一筆不苟,沒有火氣,以楷法做草,由於使筆用墨與泛常的草書不同故其展露出來的風神也自是不同,這種“冷態”的草書有可能尋出另一片草書開拓空間。

湖北陳新亞的草書安靜的讓人害怕,還是因為傳統功底不深厚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值得大家思考:就是兩種風格差異較大的特異型書風結合在一起是否可以形成一種嶄新的書風?

湖北陳新亞的草書安靜的讓人害怕,還是因為傳統功底不深厚

從陳新亞的創作來看似乎還未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因為王蘧常寫那種冷僻章草筆速特別慢,黃庭堅作大草書速度也是慢到了極點,在慢、靜這一點上陳新亞做到了,而且是靜氣更多,線條兩側的“毛刺”都被打磨掉了。

湖北陳新亞的草書安靜的讓人害怕,還是因為傳統功底不深厚

在結體上,黃庭堅的放射開張型結體風格與王蘧常的盤曲裹束截然不同,一個發散型,一個自足型,而陳新亞將這兩個有些牴觸的書風糅合在一起我們感到還比較“生”,也就是說糅合在一起存在先天的不足,即使糅合在一起,那又有什麼用呢?

湖北陳新亞的草書安靜的讓人害怕,還是因為傳統功底不深厚

人們一眼就會看到糅合的痕跡。問題的關鍵在於對不同風格的化合僅僅取法於“他人”是不行的,還要有“我”之獨特新鮮的個性化藝術語言問世,而且他人的東西必須有大量的捨棄後自我才可以進入,而當這種化合進行了數年之後就要極力凸顯“我”的地位,而且是站在“我”大於“他人”的氣魄上才可以成功。

湖北陳新亞的草書安靜的讓人害怕,還是因為傳統功底不深厚

故此,現階段的陳新亞的書法還缺乏“我”的存在,雖然在某些地方小心翼翼地展示著自我,但是明顯底氣不足:因為他的“化合”階段似乎還在進行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