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豆峪村位于浊漳河北岸的崇山峻岭中,其所在的石城镇位于晋冀豫三省三县市(平顺、涉县、林州)交界处,是平顺县的东大门,浊漳河横穿东西,省道324贯穿全境,自古就是出河南河北入山西的咽喉,也是晋冀豫商贸流通的要道。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村子是唐代前后形成的,距今已有千年。村内街道主次分明,纵横交错,一条主街贯通两旁大大小小的巷子,巷子连接起长长短短的石阶,就像汉字书写的两个“丰”字。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村子里民居大都依山而建,隔沟相望,错落重叠,左右远望,感觉时空错对,一种浓浓的穿越感油然而生。尤其古民居,在新建民居间斑驳错落,置身其中,恍若时光倒流。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村口的文昌阁

进豆峪村必经一座文昌阁。文昌阁供奉的是文昌帝君,掌管天下士人功名。文昌阁建在一座石拱券隧道上,坐北朝南,犹如在村口迎宾。拱券隧道高2.6米,宽约2米,长度约10米,这就是出入村子的门户,供行人马车出入。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文昌阁斗拱上的彩绘

在村子最后面,也有一座庙,是关帝庙,据专家考证是清代遗构。格局形制和文昌阁相似,坐落在一座石头隧道上。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关帝庙

关帝庙占地只有30多平方米,庙内东山墙上还残存有彩绘界格组画,图画内容隐约可辨为关公事迹,留存至今,弥足珍贵。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关帝庙墙上的彩绘壁画

豆峪村有大大小小的庙宇十余座,除了关帝、文昌,还有药王庙、观音堂、五道庙、三官庙、窦王庙、龙王庙等。三官庙,虽然占地面积只有50多个平方米,但该庙在当地很少见,供奉的是道教早期的神灵天官地官水官,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村子南边的龙王庙供奉着一个“学习型”龙王爷,爱好诗词,在一群玄妙莫测的神仙里面显得很不一般。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龙王庙

龙王庙规模颇为宏大,是豆峪村占地面积最大的庙宇建筑,也是清代建筑。位于距离进村的文昌阁西南方向几百米的缓坡上。只有一进院落,长宽约24米左右,侧门进去有寿字照壁。

山门上是倒坐的戏楼,因毁于山火,于1974年原样重建。现遗存有献殿、正殿、东西妆楼、东西厢房、耳殿。

村民们在龙王庙里除了祈雨外,还时常请戏班子演习。每逢唱戏,龙王庙内挤满了人,甚至东西妆楼、山墙上都攀满了人,一时盛况,几多回味。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站在龙王庙山门外,环视村庄。四周大山环绕,林中古木参天。尤其是西面的五座山头将村庄合围,风水上叫做“五福捧寿”,是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使得这个幽静的小村庄灵性十足,加之该村又是晋冀古商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孕育出了独特的民风民俗。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站在村周任何一个制高点上,豆峪村总是呈现出不同的美丽风景。村子里的丰收季更是一道独特的美景。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么让人流连忘返,穿行在曲曲折折的石板、石梯小巷中,仿佛在记忆的深处徜徉,有些陌生,有些熟悉。那斑驳脱落的墙皮,倾颓废弃的土屋,破损的碾子……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沧桑。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藏在大山里的玲珑美 ——走进国家传统级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