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你真的瞭解中藥嗎?

你真的瞭解中藥嗎?

鄭沁樂

中藥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瑰寶,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因此與西藥相比,有著其獨特的優勢。隨著現代人們物質水平和生活條件不斷的提高,中醫養生更是成為了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那麼大家真的瞭解中藥,知道如何正確應用中藥嗎?

誤區一:中藥無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

首先中醫學對中藥毒性的認識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說很多中藥本身是帶有毒性的,藥典中就有毒性中藥材的目錄,其中就含有28種毒性藥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中藥材是屬於小毒的,如水蛭、苦杏仁、川楝子等等,因此不是所有中藥材都是安全無毒的,毒性有大小之分,不可隨意過量服用。廣義的毒性概念即指藥物的偏性,每味中藥都有其歸經和四氣五味,所以使用不當,劑量不適宜或者藥不對症都有可能損害人體,使藥效變為毒性。

其次中藥的不良反應這幾年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首烏可引起肝損,毛冬青可引起剝脫性皮炎,殭蠶引起皮疹,桔梗可引起胃腸道反應等等,因此在發生不良反應時,不單單要想到西藥,也很有可能是服用的中藥所引起的。

誤區二:中藥煎煮可隨心所欲,不必講究

中藥一副藥的藥效好不好,煎煮的方法是很講究的,否則再好的方子也會徒勞無功。首先煎藥前,飲片需要浸泡。浸泡的目的在於使水分浸人藥材組織,便於提取。不宜使用熱水浸泡飲片,以免藥材組織內的蛋白質遇熱凝固而不利於有效成份的溶出。浸泡的時間要充足,一般為30分鐘到60分鐘,夏短冬長。一般用水量為將液麵沒過飲片兩橫指(約2釐米)為宜。煎藥時一開始用大火,沸後用小火保持微沸狀態。煎煮時間應根據藥物性質而定,一般藥物第一煎煮沸後20分鐘左右,第二煎煮沸後15分鐘左右。解表藥煎煮時間短一些,滋補藥煎煮時間長一些。

你真的了解中药吗?

誤區三:中藥應長期服用方見療效

在我國最早的藥物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把中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一百二十種,主養命以應天,無毒,久服不傷人;中品一百二十種,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一百二十五種,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從中不難看出,中醫治病講究中病即止。如決明子有清肝明目、降血脂的功效,但其性寒,長期服用可能引起腹瀉。所以服用中藥時,每週應及時尋求醫師根據現有身體狀況調整處方,不可為貪圖方便而盲目抄方。

你真的了解中药吗?

■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採編

(上海醫藥集團特別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