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華為的麒麟處理器為什麼不能大規模量產賣給國內廠家?

北杉歸


華為麒麟處理器不大規模賣給國內廠商的原因,商業保護維護自家利益,麒麟推廣友商不認可,自家沒有生產線需要代工與自家產品佈局考量關係大。下面我就一一為大家解答。是非對錯認君說。

一 華為商業維護自己利益。

海思是1991成立,現在是華為立足於手機行業的麒麟處理器佔比大。自家好不容易研發出來的芯片,要是賣給友商處理器,價格自家不好控制,會影響到華為手機的銷量,到時候說不定麒麟處理器千元機滿布,那麼華為就是搬起石頭自己的腳,也不利於自己手機在國際市場與國內銷售。商業就是利益是核心技術的最大保障。

二 麒麟處理器友商接受低,定位尷尬。

目前低價有聯發科,還有三星獵戶座與高端高通驍龍處理器,三星處理器就只有國內魅族可以使用。麒麟處理器的在價格上不佔優勢,定位也不明確。站在友商角度考慮。大多數都在採用高通處理器,原因是利於對比,也不會與高通產生利益衝突。推廣難事麒麟處理器的一個痛點。

三 麒麟處理器一直讓臺電代工,產量供應不上。

麒麟970採用10nm工藝,只有尋求臺積電代工,因為他們有10nm的製造工藝。海思沒有自己的製造公司,雖然目前臺積電在訂單上麒麟970處理器訂單大,但是華為這幾年手機銷量節節攀升。自己家的供貨量都不能滿足,所以賣給別人友商就可能性更小。

四 華為自身產品佈局考量。

華為目前是一家國際公司,作為通訊行業的領頭羊。自家的通信設備與未來汽車智能,智能家居一整套芯片處理器。不開放麒麟處理器是可以更好佈局未來的市場,華為未來的盈利點在麒麟處理器上有太大的需求。所以未來自己產品應用麒麟處理器會更多。

這就是我對於麒麟處理器不大規模賣給國內友商的解答,雖然不是盡善盡美,希望能解答一點點疑惑。

觀眾姥爺覺得未來麒麟處理器會出售給友商嗎?歡迎留言評論。


肖傑說


麒麟處理器早些年其實很一般,很多人看不起,什麼萬年K3V2,但經過多年發展,麒麟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各方面表現都是頂級的,和高通驍龍旗艦相比並不差多少,很多地方還是領先的,比如基帶,比如安全,比如AI人工智能。

不過,麒麟處理器從來都是隻有華為自己用,無論高端麒麟900系列還是中端麒麟600系列,從來不外銷。

三星Exynos系列也是自己用為主,但也經常輸出給魅族(雖然總是隻給上一代),紐曼也用過。

既然麒麟已經是我國芯的代表,給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用不是很好嗎?大家可以聯合起來,推廣我國自己的處理器多好?

其實華為這些年已經很多次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麒麟不考慮外銷,原因官方說法主要是實現華為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低成本等。

換句話說,麒麟處理器現在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和賣點,可以給自家手機、平板等產品帶來和其他廠商產品截然不同的表現,在市場上就極具競爭力。

如果麒麟賣給小米、OPPO、vivo之類的,那麼他們也可以實現和華為手機一樣的功能,比如現在大火的AI人工智能,華為就是依靠麒麟970集成的NPU神經網絡單元,可以做很多工作,而其他手機廠商只能用來驍龍平臺。

另外,如果大量外銷,麒麟處理器的產能也不好保證,很容易和華為自家產品衝突,不好處理。

再者,芯片賣給別人,別人怎麼用,自己可能就說了不算了,比如買個小米,如果被用在中低端機型中,瘋狂殺價,華為就難做了。

我國在半導體行業差距比較大,但也在奮起直追,而在手機處理器中,華為麒麟絕對是標杆性的旗幟(有人說公版設計沒技術含量就呵呵了),小米也在打造自己的澎湃系列,還有展訊也很有實力。

麒麟處理器早些年其實很一般,很多人看不起,什麼萬年K3V2,但經過多年發展,麒麟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各方面表現都是頂級的,和高通驍龍旗艦相比並不差多少,很多地方還是領先的,比如基帶,比如安全,比如AI人工智能。

不過,麒麟處理器從來都是隻有華為自己用,無論高端麒麟900系列還是中端麒麟600系列,從來不外銷。

三星Exynos系列也是自己用為主,但也經常輸出給魅族(雖然總是隻給上一代),紐曼也用過。

既然麒麟已經是我國芯的代表,給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用不是很好嗎?大家可以聯合起來,推廣我國自己的處理器多好?

其實華為這些年已經很多次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麒麟不考慮外銷,原因官方說法主要是實現華為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低成本等。

換句話說,麒麟處理器現在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和賣點,可以給自家手機、平板等產品帶來和其他廠商產品截然不同的表現,在市場上就極具競爭力。

如果麒麟賣給小米、OPPO、vivo之類的,那麼他們也可以實現和華為手機一樣的功能,比如現在大火的AI人工智能,華為就是依靠麒麟970集成的NPU神經網絡單元,可以做很多工作,而其他手機廠商只能用來驍龍平臺。

另外,如果大量外銷,麒麟處理器的產能也不好保證,很容易和華為自家產品衝突,不好處理。

再者,芯片賣給別人,別人怎麼用,自己可能就說了不算了,比如買個小米,如果被用在中低端機型中,瘋狂殺價,華為就難做了。


快科技問答


一方面來說麒麟處理器是華為的絕對核心點是處於非賣型的產品,即便是中興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的時候,華為也從來沒有松過口,可以看出這個戰略重要性有多麼的高,另一方面則在於麒麟芯片說到底和高通以及蘋果的a系列是有差距的,如果售賣出去,被其他廠商當做中低端產品來使用的話,那麼誰來保衛華為的利益呢?

從戰略角度來說,華為之所以被打上自主研發的標籤,其實很大程度就是因為麒麟處理器的存在,一直以來我們在核心處理器層面,無論是PC互聯網還是手機端,都是處於絕對劣勢狀態。

但華為在核心處理器層面的突圍是讓整個國內用戶感到興奮的,也就意味著其實我們也是可以在核心層面裡有所成果的,更何況於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已經是躋身了旗艦處理器的第一梯隊,連老牌的聯發科目前都已經在中高端產品完全沒了身影,反倒是後來者華為風生水起。

所以華為手機的一大部分銷量其實要歸功於麒麟處理器!

其次則是所謂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國產手機一直以賬高通處理器,所以對於華為處理器來說,無論是採購還是不採購都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比如說採購了華為的麒麟處理器,那也就間接性的承認了,華為在處理器層面上的成就!

與此同時,那麼採購之後到底是使用在什麼級別的手機上,這也是非常複雜的事情,如果國產手機想要擺華為一道的話,那麼直接把這款處理器用在千元機身上,華為的旗艦級別手機就很難再玩下去了。

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當年聯發科把自己的旗艦級別芯片給了小米,而小米轉身就用在了紅米身上,導致了聯發科在高端市場一蹶不振,品牌影響力瞬間跌落。

所以無論從哪一個層面來看,麒麟處理器都不可能是外售的,這一點和蘋果是很像的,我們說任正非一直是比較看好蘋果,原因就在於蘋果的相關做法能夠極大限度的滿足廠商的利益,華為目前其實是整個系列都在對標蘋果的做法。






互聯網的放大鏡


想看有趣又有料的數碼科技資訊,點擊右上角關注吧,微頭條互動有抽獎哦~

華為的海思處理器,能取得今天的成績,真的非常不容易。

當初華為力推的K3V2處理器可是受盡了嘲笑。最新的麒麟970已經可以和高通驍龍835一字平肩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海思麒麟處理器已經可以和高通比肩,為什麼華為不大規模量產賣給其他廠家呢?

我認為,原因有三點。

第一,海思處理器目前是華為手機的核心賣點之一。

國人對於國貨有一種特殊的情節。現階段所有的品牌手機的核心零部件,只有海思麒麟處理器是咱中國人自主設計生產的。所以,很多人就衝著支持中國芯片的心理,會優先購買華為手機。如果海思芯片用在其它品牌上面,雖說會增加華為的營收,但是消費者也可能因此購買其它品牌的手機。這對華為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核心優勢,不會輕易給與別人。這就好比,為什麼蘋果不把iOS開源,授權給其他廠商?因為這樣做雖然會增加營收,但消費者就不會買iPhone了。蘋果當然不會這麼幹!

第二,就目前來說,海思處理器的產量還只能滿足華為的胃口。一句話概括就是麒麟處理器產能不足。

麒麟處理器是找臺積電代工,華為沒有自己的代工廠,這就造成一個很尷尬的現象,就是因為產能不足,華為自家的手機也不是全部都用的是海思處理器。有些也用高通的處理器。

所以說,當自家都沒有滿足的時候又怎麼會賣給其他廠商呢?

第三,其他廠商還沒有完全認可麒麟處理器。

現在安卓廠商可供選擇的芯片,除了海思外,還有聯發科和高通。這兩家的芯片,是大家普遍接受的。

當市面上已經有了穩定的供貨商,手機廠商為什麼還要冒著風險和其他,優勢並沒有那麼明顯的供貨商合作呢?

也就是說,就算華為想賣芯片給小米中興,小米中興願不願意買那還不好說呢!

小米一直主打性能,但麒麟970的遊戲性能不能算太出色。那麼就算華為肯把麒麟970賣給小米,小米還不一定接受呢。

總之現階段,海思處理器還是隻有華為一家在用。海思要想擁有高通那樣的影響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於這件事,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找靚機


華為麒麟處理器不是不能大規模賣給國內手機廠商,而是有多少手機廠商願意購買。對於華為來說這是一個矛盾,對於其他手機廠商來說也是。


起源目的上來看,麒麟處理器是為服務華為手機而生

對於華為海思這個公司,任正非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打造華為的備胎戰略,讓核心技術都抓在自己手中,即使被美國等西方國家或者公司禁運,華為也能活下去。

麒麟處理器也不例外,就是為了服務華為手機而生,要從手機最核心的SOC領域進行突破,形成華為手機獨有的性能體驗。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麒麟處理器做到了,如今已經可以與高通、蘋果相媲美,甚至在5G基帶、NPU領域還領先高通蘋果。

可以說,不管是麒麟810還是麒麟990 5G,都是他們所在檔位的第一SOC芯片,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也正是由於麒麟處理器的這種優異性能表現,這幾年關於麒麟處理器是否外賣的討論也多了起來,甚至華為方面也關注到了這個問題,那麼為什麼還不外賣?

從華為+榮耀手機來看,外賣是一大挑戰

如今麒麟處理器已經成為華為+榮耀手機最大的技術與差異化護城河,如果外賣給了國內甚至國外的其他手機公司,這對於華為系手機來說會有下滑的風險衝擊,哪頭重哪頭輕,華為估計還在衡量。

另外一方面,針對國內的手機廠商,可能華為最擔心的就是如果麒麟處理器外賣了,他們會低端化麒麟處理器,用麒麟處理器來打性價比戰爭,把華為拉入一種不可控的低端化境地。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如果華為把麒麟990賣給了小米,本來華為是用在Mate30系列上,主打4K以上高端市場,但小米卻把它用在了小米10SE、紅米這類手機上,會讓華為手機陷入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當年聯發科Helio就是一個例子,本來是主打中高端的芯片,賣給魅族是用在旗艦上,賣給小米卻是用在紅米上,直接導致了聯發科這個芯片系列的形象崩盤。

換句話說,華為敢賣,並且與友商又簽訂了友好條約,限制這種賤賣的情況出現,其他廠商又敢買嗎?

國內其他手機廠商角度,麒麟只是華為的棋子

華為手機的擔心是華為麒麟處理器遲遲難以決斷是否外賣的重要阻力,而友商的擔憂也是。對於華為麒麟處理器來說,最大的尷尬莫過於就是其很難成為一家獨立第三方的企業,並不是誰給的錢合適,就能把芯片賣給誰,或者說不能像高通一樣中立。

這樣一來,vivo、OPPO、小米等即使想購買麒麟處理器,也要好好想想會不會被華為斷供,這種極端情況是不能不重點考慮的。假如,有一天華為麒麟處理器外賣了,華為手機與其他友商手機都在用,並且某個友商品牌有著慢慢超越華為手機的趨勢,華為會不會像三星的黑歷史一樣,給友商來個拖延戰術,導致友商的主要競品錯過最佳發售時機,導致銷量下滑?誰也不敢保證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畢竟沒有誰會是萬年老大。

既當選手,又是裁判,這是華為麒麟芯片外賣遇到的最大阻力,不管是對華為內部還是外部友商。


至於其他的什麼產能不足,這可能是最不靠譜的回答,因為除了第一波稍微緊張,你想要多少貨,臺積電都可以,就怕賣不掉砸手裡。


所以,為什麼麒麟芯片不外賣,這是可能是一個長久的問題,短時間內得不到解決,除非是美國整的全面不賣給中國手機楪祈芯片了,不然其他家買華為芯片的概率不大。這也是為什麼三星處理器也只有魅族使用的原因……


小E搞機


相信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就不用向大家仔細介紹了,今年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可以說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國產手機除了華為用自己的處理器之外,剩下的基本都用的美國設計和生產的處理器,為什麼華為不將麒麟處理器賣給國內其他品牌呢?

華為作為國內一個比較強大的通信企業,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華為也使用了很多國外的科技,但是在處理器方面,就是華為的獨特之處。

而且現在華為的處理器又小有成就,如果華為將自己的處理器開放給其他品牌,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有很大的可能會影響到手機的銷售,當然華為的特點肯定不止這一點,只是多多少少會對手機方面造成一定影響。

再考慮成本方面,華為的處理器雖然並不差,但是相比國外企業,在成本方面相對較高,既然利潤不大,還要承擔對手機銷售的影響,華為肯定不會輕易開放銷售自己的處理器。

而且現在大多數的國產手機都用的美國的處理器,一般不會輕易更換手機的處理器和操作系統,更何況更換也沒有十足把握是華為的麒麟處理器,所以華為沒必要為了小利冒大風險。


華為這兩年確實有著很好的發展,而且相信未來還會不斷給我們很多更好的產品,它的麒麟處理器已經能夠達到國外一流處理器的水平。如果不是華為遇到某些問題的話,我覺得華為是輕易不會放開自己的處理器的,現在華為的處理器也可以說是一種驕傲了。


鎂客網


感謝您的閱讀!

打個比方:我家做豆腐,我們縣城有多家豆腐店。可是,我家豆腐有一味秘方。很多人都到我家來買豆腐。你覺得我要不要把我家這味秘方賣給其他家豆腐店?!華為類似這家豆腐店,它要是將麒麟處理器(秘方)賣出去,可能來買我豆腐的人變少了;反而其他家豆腐店,可能透過秘方,生產出更好的豆腐。畢竟我是一家豆腐店,我不是賣秘方的店!



這裡引用華為高管的一句話:麒麟處理器是華為的技術,不是業務!這句話,和我的舉例,應該有異曲同工之妙。秘方是技術,麒麟處理器也是技術,我們都一樣,因為我們是賣豆腐(手機)為主營業務。

當然,除了這個鐵的定律之外,還有一些盤枝末節的原因和大家分享:

  • 產量。華為處理器本身的量產率不是你想象的那麼高,還要給華為手機使用。所以,在產量方面,華為手機就不得不將麒麟處理器合理分配,這也是為什麼有的時候,華為手機沒貨,有的時候,確實因為麒麟處理器產能跟不上。
  • 競爭。華為手機和國內手機廠商一直處於競爭關係,這方面是不可能被更改的,你即使想否認這一點都不可能。華為手機一直想瓜分國內市場更多的份額,榮耀手機的出現就是為了此。

  • 壓力。來自於國際市場的壓力,麒麟處理器並沒有絕對性的壓倒驍龍處理器和A處理器,當麒麟處理器能夠完全超越驍龍或者蘋果的時候,它可能就將麒麟處理器給友商使用了,因為那時候它可以將麒麟處理器作為業務了!

所以,目前的麒麟處理器只可能服務於華為,而不可能服務於其他友商。


LeoGo科技


我想最大的問題是產能問題!

華為在芯片設計能力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可以說甩開了高通,追上了蘋果,但是由於在5g基帶方面華為一枝獨秀,所以綜合實力而言,華為已經是一騎絕塵的芯片設計霸主的地位!

但是設計能力不能代表製造能力,華為也不能什麼都去自己做,也沒那麼多精力!華為現在投片的幾乎都是高端芯片,目前已經到了7nm工藝,明年是5nm工藝,代工方面只能找臺積電!而臺積電受美國方面的影響,一般優先產能供應的都是蘋果芯片,再加上高端芯片的產能飽和,華為所能保證的只能是自家產品得供應!要知道現在華為的體量很大,一家的需求就佔了市場的相當大的份額!如果再供貨第三方,恐怕難以為繼!

目前國內的代工企業工藝落後得問題還沒有解決,產能受限也是個問題。就拿國內最先進的中芯國際來說,14nm工藝剛剛成熟量產,無法在工藝製成和產能上提供幫助!所以希望國內的代工企業們繼續加油努力,早一點趕上臺積電的代工水平,到時候中國就真正實現了全產業鏈的完全獨立自主和自我控制!再也不會有短板擔心被西方國家惡意的控制打壓了!



道與科技


華為不會將自家處理器外銷無非以下幾點原因,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差異化競爭核心能力,這一點這蘋果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如果蘋果用高通的芯片手機賣到1萬多簡直不可想象。其二是大家並不關注但是老生常談的產能問題,目前臺積電生產能力與承擔的產量差距比較大。最後是把手機換芯片想的太簡單了,芯片是一臺手機的大腦,與周邊軟硬件協調工作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多數人想當然以為像換個插頭一樣易如反掌,安卓系統的調試以及底層代碼的修改和硬件的結合沒有華為工程師的介入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此一來讓眾多手機廠家如何自處,最後手機出品幾乎就成了華為的子品牌,這也是華為和高通的區別。


溱弓


我感覺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很片面的,這裡其實分成了兩個問題,一是華為想不想賣,二別人想不想買。先說第一個問題,首先我覺得華為是不會賣芯片的,畢竟賣芯片再賺錢也比不上賣手機賺錢,就像飯店為什麼會謝絕自帶酒水,還不是因為搭配起來能多賺一點。第二個就是別的廠家也不想去買,畢竟華為和高通不同,高通只是一個純粹的芯片供應商,而華為還是一個競爭對手。你買了華為芯片,不管手機賣的好不好,就只需要拖延下供貨訂單的節奏,你就死定了,畢竟整個供應鏈都是要隨著銷量變化的,你敢擔這個風險嗎?當年用三星屏幕,各家吃的虧還少嗎?所以,這不光是華為賣不賣的問題,只要高通的芯片還是最好的那一擋的,只要華為還在做手機,就不會有一線的國產手機廠家會去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