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澳大利亞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把手伸向天國


澳大利亞(Australia),全稱為澳大利亞聯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1788年至1900年,曾是英國的殖民地。1901年,殖民統治結束,成為一個獨立的聯邦國家。澳大利亞一詞,意即“南方大陸”,歐洲人在17世紀初葉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Australia 即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擁有很多自己特有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

澳大利亞領土面積761.793萬平方公里,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


歷史

塔斯馬尼亞州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的大陸”,來自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於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上,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總數是41.3萬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

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VaezdeTorres)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Duyfken)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並命名此地為“新荷蘭”。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JamesCook)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佈這片土地屬於英國。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植物園灣(BotanyBay),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Sydney)。每年的1月26日後來成為了澳大利亞的國慶日(AustraliaDay)。

澳大利亞大堡礁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馬尼亞。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為土著人。

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抵達澳大利亞東海岸,宣佈英國佔有這片土地。

1788年1月26日,英國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灣,英開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後來這一天被定為澳大利亞國慶日。

1900年全部六個殖民地的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把六個殖民地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7月,英國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和“不列顛自治領條例”。

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改為州,六個殖民區統一成為聯邦,成立澳大利亞聯邦。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

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往堪培拉。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1931年,澳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1986年,英議會通過“與澳大利亞關係法”,澳獲得完全立法權和司法終審權。

19世紀50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的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逐一發現,並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


澳大利亞(Australia)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地形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Sydney)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佔整個大陸面積的2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

氣候

澳大利亞氣候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雖然時差與中國(含港澳臺)只有2-3小時,但是季節卻完全相反。12月-2月為夏季,3月-5月為秋季,6月-8月為冬季,9月-11月為春季。澳大利亞大陸形成於2億年前,具有獨特的地理和特點,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每年11月-次年04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由於靠近赤道,1月-2月是颱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澳洲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溼潤。

自然資源

礦產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鋁土礦儲量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總儲量35%。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採價值的礦產蘊藏量:鋁礬土約31億噸,鐵礦砂153億噸,煙煤5110億噸,褐煤4110億噸,鉛1720萬噸,鎳900萬噸,銀40600噸,鉭18000噸,鋅3400萬噸,鈾61萬噸,黃金4404噸。澳原油儲量2400億公升,天然氣儲量13600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量1740億公升。森林覆蓋面積佔國土的20%,天然森林面積約1.55億公頃(2\\3為桉樹),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生物

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據統計,澳大利亞有植物1.2萬種,有9000種是其他國家沒有的;有鳥類650種,450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全球的有袋類動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佈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由於環境穩定,所以特有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古老生物種類,它們雖顯得原始,卻成為人類研究地球演化歷史的活化石。

鴯鶓(Emu)

鴯鶓是出現在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動物之一,是飛翔功能已經退化的大鳥,它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鳥,鴯鶓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是鳥綱鶴鴕目鴯鶓科唯一殘存種。

樹袋熊(Koala)

又名樹熊或考拉,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之一,既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又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屬哺乳類中的有袋目樹袋熊科,分佈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尤加利樹林區。墨爾本有一考拉保護區,在布里斯班一千米處也有一考拉保護區僅在布里斯班的考拉保護區可抱考拉,在藍山雖然桉樹有許多但光憑雙眼是看不大清的,建議帶望遠鏡,這樣可能會看到考拉。其實你能看到考拉動已經很不錯了。考拉就這麼抱著樹,簡直就是一個萌物。記住:千萬不能去打擾它們!

鴨嘴獸(Platypus)

澳大利亞的單孔類哺乳動物,鴨嘴獸是出現在澳大利亞20仙硬幣上的動物,它們分佈於澳大利亞東部約克角至南澳大利亞之間,在塔斯馬尼亞島也有棲息。

木蠹蛾幼蟲

這種白色、高蛋白的小吃其實是蛾的幼蟲,它是澳大利亞沙漠地區一種重要的昆蟲菜餚,還曾是當地土著人的主食。

袋鼠(Kangaroo)

原產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所有澳大利亞袋鼠,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裡的除外,都在野地裡生活。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所有袋鼠,不管體積多大,有一個共同點:長著長腳的後腿強健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遠可跳至13米,可以說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

野兔

澳大利亞本來沒有兔子,1788年,隨著英國人首次定居澳大利亞的船隊,幾十只兔子被運到澳大利亞,最初是作為培養食用肉類而引進,後來一些富裕的人家把兔子放到大自然作為狩獵,讓兔子逃到草原上飛快繁殖。在1950年,澳大利亞的兔子估計達到6億隻,它們破壞植被,致使水土流失,草原和畜牧業面臨長時間的破壞。澳大利亞動用了各種方法來減少兔子的數目,在1991年,澳大利亞的兔子數目下降到大約3億隻。


人口

總數

澳大利亞是典型的移民國家,被社會學家喻為“民族的拼盤”。自英國移民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後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亞謀生和發展。例如歐洲的德國、希臘、意大利和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如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和越南。其人口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社會一個顯著特徵。據統計,澳大利亞的亞裔人口正在迅速增長。

澳大利亞最早的原住民如今不及總人口的1%。2006年人口普查中,白人佔92%,多數澳大利亞人的祖先是19、20世紀的英國移民,來自其他國家者也很多。有37.13%的人自稱為澳大利亞人,接著是英格蘭裔澳大利亞人的31.65%、愛爾蘭裔澳大利亞人9.08%、蘇格蘭裔澳大利亞人7.56%、意大利裔澳大利亞人4.29%、德裔澳大利亞人4.09%、華裔3.37%以及希臘裔1.84%。根據澳大利亞移民局的數據,2006年澳大利亞公民海外出生地前三名的國家為:英國1153264、新西蘭476719和意大利220469。居民中63.9%信奉基督教,5.9%信奉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猶太教等。無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不明人口占30.2%。

2009年11月1日,澳大利亞人口為2203萬9500人。2013年6月,人口約達2305萬。其中英國及愛爾蘭後裔佔74%,亞裔佔5%,土著居民佔2.7%,其他民族佔18.8%,英語為官方語言。約63.9%的居民信仰基督教,5.9%的居民信仰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無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不明人口占30.2%。

2013年2月13日,澳大利亞正式承認澳大利亞土著人和託雷斯海峽島民是澳大利亞的第一代居民。這是澳大利亞為修改憲法承認土著澳大利亞居民準備的過渡性法案。從20世紀初到70年代初,澳大利亞政府實行白澳政策,認為土著居民是低賤無知的,將他們的孩子強行帶走交給白人撫養或送到白人學校寄宿,希望同化土著人。那些被帶走的土著孩子後來被稱為“被偷走的一代”。

移民

申請人憑藉自身的專業技能及豐富的工作經驗從而獲得澳洲僱主的提名,從擔保而一步到位獲得澳洲的永居簽證。這一類型的移民不需要打分,只要申請人符合基本條件即可。該類移民含186和187兩種簽證:

186簽證申請條件:①年齡50週歲以下。②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學歷(必須是全日制)。③雅思每項6分(部分可豁免雅思)。④從事專業工作3年以上。

申請所在城市均為澳洲一線城市,包括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黃金海岸、紐卡斯爾、臥龍崗。

187簽證申請條件

①專科及以上學歷或者相關文憑。②年齡在50歲以下。③雅思每門6分(部分可以免雅思)。④有相關工作經驗。

申請人所在城市為澳洲的二線城市,包括除去6個一線城市(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黃金海岸、紐卡斯爾、臥龍崗)以外的所有城市。

每年澳大利亞僱主擔保移民約佔整個技術類移民配額的37%,該項目是移民局最優先處理的簽證類別。數據顯示,自2003年以來“僱主擔保”類別簽證的獲批數量逐年上升,特別是從2008年度開始獲批名額更有一個大幅度的增幅。以2011年~2012年度為例,獲批總數達到46554個。

雖然2012年的新政提高了對“僱主擔保”申請人的英語語言要求,但同時也放寬了申請人年齡的門檻。其實,自2008年經濟危機後,隨著經濟放緩的持續影響,各國失業率持續攀升,對於獨立技術移民案例的審批,幾個老牌移民國家的政府都顯得比較保守,隨著獨立技術移民申請門檻一再調高,申請人的移民之路如履薄冰,舉步維艱。



經濟狀況

概況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2,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7742美元,排名世界第5,在2000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排名第一,遠高於美國,英國等其他主要英語國家。澳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和“手持麥穗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澳大利亞資源是很多國家極為羨慕的,英語中甚至有一個詞組專門形容澳大利亞“Theluckycountry”,意思是說澳大利亞的氣候、歷史、生活方式各方面都比較幸運,國民不需要太辛苦勞動,只要讓牛羊隨便吃草,在地上挖礦就可過高水平的生活,而且沒有受到兩次世界大戰戰火的侵擾。農牧業、採礦業為澳傳統產業。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經濟經歷了重大結構性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當前已達到70%左右。黃金業發達,已經成為世界屈指可數的產金大國。澳大利亞郵政是世界上少見的賺錢而不需要政府補貼的郵政系統。

201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約1.6萬億美元。

經濟增長率:3.1%。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6.8萬美元。

貨幣名稱:澳元。

失業率:5.5%(2013年5月)。

貨幣匯率

1澳元=0.72美元(2015年9月)

1澳元=4.57人民幣元(2015年9月)


以製造業、建築業和礦業為主。2009/2010年度,製造業產值為1108億澳元,佔GDP的8.7%。建築業和礦業產值分別為900億澳元和1210億澳元,分別佔國內生產總值7.2%和9.5%。悉尼是其工業中心。

農牧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澳大利亞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2009/2010年度,農牧業產值274億澳元,佔國內生產總值2.1%。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菜籽、棉花、蔗糖和水果。2009至2010年財政年度,小麥產值48億澳元,大麥14億澳元,羊毛19億澳元是現代混合農業——水稻綿羊業。

漁業

澳大利亞的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面積比國土面積還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性捕撈的約600種。澳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蠔、牡蠣等。

服務

服務業是澳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經過30年的經濟結構調整,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80%以上。產值最高的行業是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金融保險業。2009/2010年度,服務業產值達8452億澳元,佔國內生產總值65.8%。房地產、商業和金融業的增長最為突出。

外貿

澳大利亞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大。澳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澳主要貿易伙伴依次為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英國、韓國、新西蘭、泰國、德國和馬來西亞。2009/2010年度澳外貿總額5901億澳元,同比增長5.3%,貿易順差為89億澳元。澳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當前,澳主要貿易伙伴依次為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印度、新加坡、英國、新西蘭、泰國、德國等。

交通

澳大利亞國際海、空運輸業發達。悉尼是南太平洋主要交通運輸樞紐。交通運輸情況如下:

鐵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鐵路行業進行了公司化和私有化改革。全國鐵路總長約4.4萬公里。2009/2010年遠途鐵路乘客約1500萬人次,城市軌道交通乘客約6.03億人次,與上年基本持平。2006/2007年鐵路運送貨物6.65億噸,同比增長3.8%。

公路:全國公路總長80多萬公里。2012年,註冊機動車輛1670萬輛,其中客車1271萬輛,輕型貨車261萬輛,公共汽車9萬輛。

水運:港口97個,墨爾本為全國第一大港。2011/2012年度,擁有國際海運船隻約80艘,國際水運貨運量8.99億噸,有30541艘/次海運船隻抵港。

空運:截至2013年6月,註冊飛機15060架,各類機場和跑道約2000個,常旅客機場約250個,其中12個國際機場。2012年,國際飛行15.78萬架次,客運2962萬人次,同比增長5%,貨運量87萬噸,同比增長3.8%;國內飛行63.12萬架次,客運5655萬人次,同比增長4.1%。澳航空業務主要由“快達”(Qantas)、“維珍澳洲”(VirginAustralia)和“捷星”(Jetstar)航空公司主導。客流量排名前十的機場為: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珀斯、阿德萊德、黃金海岸、凱恩斯、堪培拉、霍巴特和達爾文。

文化生活

電影

澳大利亞電影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澳大利亞即開始製作電影,其中不乏優秀的作品。二戰後的澳大利亞電影業處於停頓狀態。直至1970年代,工黨領袖惠特蘭為首的執政黨政府設立澳大利亞電影發展公司,後改名為澳大利亞電影委員會(AFC)。電影委員會設立了政府自己的電影製片機構澳大利亞電影局,拍攝大量的電影,成為澳大利亞史上第一輪的電影製作熱。報紙專欄作家和廣告業巨頭菲利普·亞當斯是當時積極參與電影熱的名人之一。

至今,澳大利亞製片人和導演以其獨特風格為自己在全球電影業贏得了無可爭辯的地位,且有力影響了好萊塢,很多好萊塢大製作電影指明需要澳大利亞演員主演。澳大利亞旅美電影人在好萊塢因此被稱為“桉樹葉幫”,包括現今活躍於好萊塢的多位製片人、導演和演員。著名導演有巴茲·魯爾曼、亞歷士·普羅亞斯、喬治·米勒和溫子仁等,著名演員包括羅素·克勞、妮可爾·基德曼、凱特·布蘭切特、休·傑克曼和蓋·皮爾斯等,希斯萊傑,薩姆沃辛頓。

文學

澳大利亞國慶節遊行1973年,澳大利亞政府成立藝術理事會文學委員會,文學開始大力發展,本土文學創作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例如馬庫斯·克拉克於1874年創作《無期徒刑》。19世紀晚期,澳大利亞的叢林詩人為尋求更多自己的“澳大利亞化”歸屬感,開始走出英國傳統文化的影子。1920年代起,優秀澳大利亞文學作品有《庫納爾杜》、《卡布裡康尼亞》和《可憐的傢伙,我的故鄉》。

傳媒

澳大利亞有四大報業集團:先驅報和時代週刊雜誌集團、默多克新聞公司、費爾法克斯公司和帕克新聞聯合控股公司。其中,默多克新聞公司發展最快,現今還買下了英國的《泰晤士報》和美國的《紐約郵報》,已成為國際性的報業集團。主要報刊有:《澳大利亞人報》、《悉尼先驅晨報》、《世紀報》、《金融評論報》、《堪培拉時報》。澳有期刊1400多種,《澳大利亞婦女週刊》是發行量最大的刊物。《公報》週刊(1880年創刊)是最老的刊物之一。澳聯合新聞社是澳最大通訊社,總部在悉尼,1964年起與路透社結為聯社。

體育

澳大利亞是體育運動大國,體育相當普及。國際運動競技場上,澳大利亞的板球、曲棍球、籃網球、橄欖球和聯盟式橄欖球具有第一流水平;自行車、賽艇、游泳也名列世界前茅。國內其他流行運動還有澳式足球、足球、賽馬、賽車、網球、籃球、高爾夫球和田徑。澳大利亞本土舉辦過兩次夏季奧運會,分別是1956年墨爾本奧運和2000年悉尼奧運。澳大利亞於奧運的獎牌數量長期高居世界前五名,游泳和田徑項目通常帶來許多獎牌。此外,澳大利亞是全球網球運動的聖地之一,四大滿貫之一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每年一月在墨爾本進行。墨爾本的亞伯公園賽道則是一級方程式賽車(F1)的每年的第一個比賽分站。澳大利亞水上體育非常厲害,在奧運會上長期取得好成績,有“水上雄獅”之稱。

足球

澳式足球(AustralianRulesFootball)為澳大利亞特有,澳大利亞澳式足球聯盟(AFL)舉行的比賽極受歡迎。現今英式足球亦迅速普及,建立了A-League英式足球聯賽。澳大利亞國家足球隊近年來成為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集體運動隊伍之一,2006年加入亞洲足協,在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中表現出色,打入十六強後,輸給後來得世界冠軍的意大利國家足球隊,2009年更是以世界盃外圍賽十強賽八場不敗的戰績再次打進2010年南非世界盃的決賽階段,不過最終仍在首圈被淘汰。

網球

澳大利亞是網球大國,有多位得過大滿貫賽事的網壇巨星,如柏·卡殊、羅德·拉沃、帕特里克·拉夫特、萊頓·休伊特、艾麗西亞·莫利克、薩曼莎·斯托瑟、瑪格麗特·考特、約翰·紐康姆等。

澳大利亞的體育俱樂部分散於全國各地,一些高中和大學的運動俱樂部為國家產生了大多數的運動精英。在這方面,澳大利亞相似於體育大國美國。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英語:AustralianOpen,簡稱:澳網)是網球四大滿貫賽事之一。比賽通常於每年一月的最後兩週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舉行,是每年四大滿貫中最先舉行的一個賽事。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創辦於1905年,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不過與另外三項大滿貫賽事相比,澳網還是最年輕的。比賽創立之初比賽被命名為“澳大拉西亞錦標賽”(AustralasianChampionships);1969年,比賽進入“公開賽時代”。自1988年起,比賽一直在墨爾本公園的室外硬地球場上進行。

比賽設有男子單雙打、女子單雙打以及混合雙打等項目。男子單打冠軍獎盃是諾曼·布魯克斯挑戰杯(NormanBrookesChallengeCup),女子單打冠軍獎盃是達芙妮·阿克赫斯特紀念杯(DaphneAkhurstMemorialCup)。

游泳

伊恩·詹姆斯·索普是澳大利亞游泳巨星,曾獲得五枚奧運金牌,是澳大利亞迄今的最高紀錄。


風土人情

儘管澳大利亞常常被描繪成一個以農村為主的國家,事實上,占主導地位的仍是市區的文化和大都會的生活方式,包括可以享受到的世界各地的美味佳餚。

澳大利亞人喜歡喝啤酒,閒暇時光尤其是週末,許多人喜歡聯朋約友到酒吧飲酒談天、欣賞音樂,或者到公園燒烤遊樂。澳大利亞的城市都給人開闊的感覺,有很多開闊的公園和綠地點綴其間。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的公園是免費的,公園連圍牆也沒有,四面八方都是進出公園的小徑。便利的交通也可以毫不費力地將人們帶入城市近郊的國家公園。

生活風俗

無拘無束是澳大利亞人的最好概括,澳大利亞有特別濃厚的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氣氛。人們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稱呼名,不稱呼姓),老闆和員工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都如是。在兩大城市悉尼和墨爾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見穿筆挺西服的白領人士或白領麗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築物門前的臺階上吃簡單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熱狗,白領人士坐在街上吃便當,同樣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同樣的場面在東京或香港這樣的地方是難以想象的。

娛樂活動

澳大利亞人熱愛戶外生活,例如:爬悉尼大橋,三百六十度飽覽悉尼港的壯麗景色。與海豚暢泳,參觀企鵝天堂,來澳大利亞看野生動物,騎駱駝漫步,騎馬、探險,各種精彩刺激的活動應有盡有。

澳大利亞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東方人的矜持。他們興趣廣泛,喜歡體育運動,如衝浪、帆板、賽馬、釣魚、地滾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rulesfootball,俗稱footy)、板球(cricket)、橄欖球(rugby)、籃球(netball)及游泳等都有眾多的熱衷者。

社會科技

科技

塔斯馬尼亞州首府 霍巴特澳大利亞常被描繪成一個以農村或農業為主的國家,有時給人偏僻或落後的印象,事實上這都是誤會,澳大利亞的科研技術全球領先,擁有很多足以自豪的科技成就,例如檢查懷孕婦女的超聲波成像技術、拯救過無數生命的西藥盤尼西林、現今全世界通用的飛行記錄儀黑匣子、以電為動力的心臟起搏器等等,都是澳大利亞科學家的發明。截至2012年年底,澳大利亞先後有十三位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

1915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威廉·羅侖茲·布拉格(WilliamLawrenceBragg)和他的父親威廉·亨利·布拉格(WilliamHenryBragg)因使用X射線衍射研究晶體原子和分子結構方面所作的貢獻,共同獲得該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威廉·羅侖茲·布拉格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在阿德萊德大學畢業,獲得諾貝爾獎時年僅25歲,是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這一紀錄至今無人打破。而在同一個城市出生也在同一家大學畢業的澳大利亞醫學研究人員弗羅裡(HowardFlorey)因對盤尼西林的應用研究,與英國的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Fleming)和錢恩(ErnestBorisChain)共同獲得1945年諾貝爾醫學獎。弗萊明發現青黴素之後,缺乏製成產品的技術,弗羅裡和錢恩成功地把青黴素製成可以真正使用的藥物盤尼西林。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第一個印刷和流通塑料鈔票(準確地說是聚合物鈔票)的國家,早在1988年就試驗流通塑料鈔票,澳元鈔票手感猶如塑料和紙的混合,用特殊的聚合物製成,防偽程度很高,即使火燒也只是變形但不損壞,平均流通壽命比傳統鈔票長五倍。澳大利亞對塑料鈔票技術的掌握是如此的成熟,以至於它為至少二十個國家和地區承印鈔票,包括文萊,智利,印度尼西亞,科威特,馬來西亞,墨西哥,尼泊爾,新西蘭,中國香港,加拿大,巴布亞新幾內亞,羅馬尼亞,西薩摩亞,新加坡,所羅門群島,斯里蘭卡,泰國和孟加拉國。

教育

澳大利亞中小學及職業學院由各州或領地的教育部負責管理,聯邦政府撥款資助,大學則由聯邦政府統一管理。凡澳大利亞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均享受免費的中小學教育。澳大利亞全國有42所大學及230多所專科技術學院。各學校的學歷文憑各州相互認可,澳大利亞的學歷資格被世界各國廣泛承認。

澳大利亞的教育具有世界一流的水準。這個人口前幾年才突破2000萬的國家,已先後有十三位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所有的澳大利亞學校教育都是根據個體的需要、能力與興趣而設,使得每個學生都得以發揮其個人各方面的潛能,並能運用於各行各業。

澳大利亞教育系統可分為五大部分,分別是①中小學;②由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TAFE)構成的職業培訓系統;③為海外學生提供英語課程的英語補習學校(ELICOS);④開設商業、飯店管理、航空駕駛等職業課程的私立學校;⑤大學。

澳大利亞的教育體制大致承襲英國的系統,小學6年(即1-6年級);中學6年(7-12年級,不分初中高中);專科2-3年;大學3年。依據科系的不同,其修業年限也有差異,例如:文、商、理科3年,工科4年,法律4年或5年,醫科6年。一般要進入專科以上學校進修者,必須完成12年教育。澳大利亞學生在12年級畢業後若想繼續進修,可以有兩種選擇:第一,以實務課程為主的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第二,具有學術理論性質的大學課程。申請資格以12年級的畢業會考成績為依據。

大學預科班課程:澳大利亞的大學預科課程是為全海外留學生設計的課程,為他們所報讀的大學本科學習作準備,本地居民是不需要進入預科班課程的。澳大利亞的大學預科班是為了幫助那些已經在自己國家完成12年級的高中教育,但是無法直接申請進入澳大利亞的大學的申請者,通常為期一年。

澳大利亞的大學水準極高,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全世界第三。著名高等院校有澳國立大學、堪培拉大學、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格里菲斯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莫那什大學、斯威本科技大學、新州理工學院等。

宗教

澳大利亞是一個宗教自由的國家,各種宗教信仰,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等等在這個國家並存。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在澳大利亞存在的宗教信仰約100種之多。根據澳大利亞的平等機會法,任何人不會因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有何種宗教信仰而受到歧視。過去的二十年,澳大利亞信仰宗教的人數逐漸減少。2001年的普查數據顯示,25%左右的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聖公會教徒佔總人口21%,羅馬天主教教徒佔27%,其它基督教教派佔21%,其他宗教信仰者佔6%。

儘管有宗教信仰自由,教會還是滲透到澳大利亞社會的各個角落,影響力很大。

醫療

澳大利亞擁有完善的全民公費保健系統,名叫國民保健(Medicare),創辦於1984年,澳大利亞國民每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醫療保健系統的總排名(2009年),澳大利亞名列全球各國第12位。澳大利亞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可以在全國的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料顯示,在2006年至2010年的世界各國人口預期壽命排名中澳大利亞以平均壽命81.2歲排在世界各國第五位。

環境

澳大利亞已與歐盟達成協議,同意對接雙方的碳排放交易體系。按照該協議,雙方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將於2015年7月1日開始對接,澳大利亞的碳排放價格將與歐盟一致;2018年7月1日前徹底完成對接,即雙方互認碳排放份額。澳大利亞政府曾自2012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碳稅政策,澳大利亞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500家企業在2012年至2013年為每噸二氧化碳排放支付23澳元(約合23.9美元),2013年9月新政府和新總理上臺之後,澳大利亞宣佈取消碳稅。

地區特產

考拉澳大利亞特產包括澳寶(澳大利亞特產寶石)、羊皮、牛皮、綿羊油、葡萄酒、紅酒、白酒、動物玩具、原住民藝術作品、藝術畫作等。

澳毛毛線和毛衣種類繁多,色彩各異,價錢適中。特別是羊皮做的皮襖或皮夾克,柔軟舒服,輕鬆暖和。羊毛毯,羊毛、也十分受來自較冷國家遊客的喜愛。

西澳阿基勒出產的澳寶,色彩繁多,有黃白、褐色、綠、藍、紅、紫。阿基勒的粉紅色寶石馳名世界,價格不菲。

澳大利亞的手工藝品主要有藝術陶瓷、編織製品、玻璃藝術品、皮革製品、珠寶飾物等。在很多工藝品商店裡有木製或金屬製的悉尼歌劇院,袋鼠、樹熊和鴯鶓等的模型,很有紀念意義。

澳大利亞土著工藝品集中表現了土著人在澳大利亞數萬年的歷史和文化。這些工藝品包括飛去來器、樹皮畫、布畫、木雕、木吹樂器等,這些商品在澳大利亞各大城市的旅遊商店很容易買到。

旅遊經濟

澳大利亞四面臨海,沙漠和半沙漠卻佔全國面積的35%。在東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養羊最多的國家,號稱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走一趟澳洲,飽覽醉人的大自然美景,感受澳洲人的活力和閒適,讓您暫時擺脫喧囂的塵世生活,重拾清新自然的生活真諦。

大堡礁(GreatBarrierReef)

舉世聞名的澳大利亞大堡礁(英文:GreatBarrierReef),早在1981年就被列入“世界保護遺產”名錄。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珊瑚海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它綿延2000多公里。這裡不僅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和珊瑚島,還棲息著400多種海洋軟體動物和1500多種魚類,其中很多是世界瀕危物種。美麗的凱恩斯是前往大堡礁的必經之路。

大堡礁有四百種活的珊瑚,顏色從一般的藍色、棕色到錯綜複雜、難以置信的粉紅及紫海扇,簡直是個五彩斑爛的神奇世界。可乘坐輪船到翡翠島進行浮潛、深淺等項目,也可以做半潛水船和玻璃船欣賞珊瑚、水母及小魚。

維多利亞大洋路(GreatOceanRoad)

懸崖,這裡也是很多遊客鍾愛的自然景緻。一路沿海。

波浪巖(WaveRock)

澳大利亞的波浪巖並非是一個獨立的岩石,而是由連接北邊一百米的海頓巖及狀似河馬張口的河馬巖、駱駝巖等風化岩石串連而成。

昆士蘭熱帶雨林(RainforestinQueensland)

位於昆士蘭省東北部的昆士蘭熱帶雨林被描述為“最古老的世界”,該雨林已於197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自然保護區。

藍山國家公園(BlueMountainsNationalPark)

坐落在新南威爾士州境內的藍山國家公園,於2000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藍山全地區生長著龐大的原始叢林和亞熱帶雨林。

十二門徒

是由12塊自然形成的礁石組成,十分奇特,令人不禁驚歎大自然的奇妙。可惜只能看見8座左右的礁石。

紅色巨巖-艾爾斯岩石(AyersRock或Uluru)

艾爾斯巖高達348公尺,圓周竟然達9.4公里,而群巖卡達族他則由36塊岩石所構成,佔地3500多公頃土地,每塊岩石則平均高達500公尺,自古以來原住民將這兩塊巨大岩石視為祖先聖地,不容猥褻。

悉尼歌劇院(SydneyOperaHouse)

悉尼歌劇院是最能代表澳大利亞的建築物,是悉尼與澳大利亞的地標。

菲利普島自然公園

到自然公園一遊的最精彩活動,顯然是坐在夏地沙灘(SummerlandBeach)前的露天觀看和等候從海中歸返的企鵝隊伍遊行的一幕。

藍山

澳大利亞旅遊去藍山,位於悉尼西部,被稱為“叢林步行者的天堂”。因為漫山都是一種叫“尤加利”的桉樹在陽光下泛著藍光而得名。開車上山,先走鐵路,一種45°左右的滑車,幾分鐘便直下山底。再坐索道,一種順山勢緩慢上升的纜車,又重上山頂。然後走一段人行道,在雨林中漫步,感受當年礦工運煤的艱辛。最後選擇擁有透明車底的航線,懸浮於峽谷之間,俯瞰懸崖瀑布,遠眺“三姐妹峰”。同在藍山,由於每一次交通工具的選擇各異,便擁有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所謂“遠近高低各不同”,正是這種意境。


雲南元陽梯田自助遊


最近數據表明來自中國的移民首次超過新西蘭,成為澳大利亞第二大移民群體,僅次於英國移民。澳大利亞這個曾經的天然監獄為何如此受人青睞?讓我們一起追溯的澳大利亞的歷史源頭,瞭解下澳大利亞的歷史吧!

(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

航海家庫克船長於1769年至1771年到達澳大利亞海岸進行測繪探險,1771年以後開始移民澳大利亞。但最初的移民卻是囚犯,作為一個超級大島,四周環海,囚犯是無論如何也跑不掉的,英國的警衛負責看守。隨著開荒的擴大和辛勤勞動的付出,很多人獲得了自由和土地。後來,很多自由的英國人也紛紛的跑到澳大利亞尋求發財致富的機會。
(澳大利亞淘金熱)

這些英國人還真的找到致富的良機——發現黃金。隨後世界各地的人們瘋狂的湧入澳大利亞,掀起了一股淘金熱。而英國政府也不再向澳大利亞投放犯人了。

隨著澳大利亞多年的野蠻發展,富人佔據了最好的土地作為牧場,而窮人則只擁有貧瘠且小塊的土地。哪裡有不平等,哪裡就有反抗。澳大利亞本來是作為天然監獄,很多人的後裔仍繼承的這種彪悍的民風,積極的投身對英國駐守在澳大利亞官員的反抗。譬如專搶運輸金子馬車的“叢林居民”;專偷客棧的“霹靂船長”等等。

最著名的要屬被澳大利亞人民傳頌百年之久的耐得·凱利,主要因為耐得敢於反抗當時英國要求澳大利亞人遵守的不公平法律。


(澳大利亞歡迎你)

經過澳大利亞人民的不懈努力,終於可以有自己的憲法、議會,成為一個雖然效忠於英聯邦,卻完全自治的國家。我是歷史小玩家,關注我哦,一起分享更多精彩!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侵權速刪。謝謝!


羅西小南多


據澳洲新快網援引SBS消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宣佈,2月18日起,重新開放已暫停一段時間的商業創新與投資移民計劃,適用於188商業創新子類、和創業企業家子類簽證,以及132商業人才永居簽證。

不過,有關申請通道重開後,簽證申請方式將有所調整。州政府已針對188類(商業創新子類、創業企業家子類)簽證和132類商業人才永居簽證的申請人,引入了提交意向書的程序。

維州移民局網站日前發佈的一份聲明稱:“如今,申請人將須要向內政事務部SkillSelect系統提交相關類別簽證的意向書,表明他們對(希望)獲得維州政府提名的意向。”

此外,申請人無須通知維州技術與商業移民計劃(負責機構),他們遞交了意向書。

值得注意的是,提交意向書的開放時間是在2月18日,申請人若在此之前遞交意向書,將須重新提交,以便獲得維州政府提名。

聲明還稱:“2月18日起,維州也將開始發放188重大投資移民類簽證邀請,並對有關提名申請進行評估。目前,此簽證類別的提名申請程序未作調整。”

澳大利亞半工半讀優勢

l 薪水高

l 移民國家:可移民擁有頂級生活環境、福利的澳大利亞

l 專業的技工培訓:接受澳洲專業技工技能培訓

l 學歷要求低——高中畢業,即可申請

l 無語言要求——無需提供語言成績

l 學費低廉——每年學費不到 4萬人民幣

可選城市

悉尼、墨爾本、阿德萊德、布里斯班、霍巴特

可選專業

會計、工商管理、烹飪、酒店管理、幼教

工作時間

法律規定 2 周不得超過 40 小時

放假期間沒有限制

薪資待遇

稅前工資15 – 50 澳幣/小時,視工作強度、技術要求高低而定。年收入 15 萬

-30 萬人民幣之間。

真實反饋

張同學,年齡:26 歲 戶籍:山東威海 學歷:中專

工作經歷:日本技能實習四年 雅思:無

萬國郭老師完整了解學生信息後,根據自己從業 8 年來的經驗幫學生書寫 GTE,不到 2 周時間學生下籤 3 年學生簽證。

2.吳同學,年齡:25 歲 學歷:成人大專肄業 工作經歷:理髮店員

雅思:無

萬國馬老師充分了解學生信息後,根據自己 10 年簽證經驗幫學生書寫GTE,學生 1 周時間下籤 4 年學生簽證

▶郵輪招聘!攝影師小姐姐的內心獨白:賺多多的錢,交最帥的男朋友

▶出國勞務者你瞭解安哥拉這個國度嗎?——在安哥拉打工無聊怎麼辦

▶有一種讓所有人都羨慕的“美景”叫做澳大利亞!阿凡達海灘、草莓牛奶湖、藍精靈之洞。。。讓全世界紅眼的無藥可醫!

▶滿滿都是愛!80後女兒讓父母能順利入境,竟然這樣做,感動了無數網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