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是誰的詩句,表達了什麼感情?

謝小樓


這是一句著名的詩,春風桃李,江湖夜雨,人生不過如此,苦樂自知,喜憂參半。

出自“蘇門四學子”之一黃庭堅的詩,

名師出高徒,作為蘇軾的得意門生,黃庭堅書法獨絕,寫詩也有上乘佳作。

公元1085年,黃庭堅任職山東,少時好友黃幾復時在南昌,兩人分處天南地北,一時遙憶好友,思念而作。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首句很有空間感,化用《左傳》“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的句子,又讓人想到“君住長江頭,妾住長江尾,日夜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的詩句。

極言距離之遠,思念之深,就算鴻雁傳書都成了不可能,“鴻雁長飛光不度”只能以詩遙寄思念之情。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這句話頗有意境,很是悽美,耐人尋味。

將回憶往昔朋友相聚,暢飲美酒之樂與現實江湖一人,飽受風雨之苦,一起對比,況味十足。

白居易《長恨歌》“桃李春風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往昔,桃花李潤,友人歡聚一起,飲酒作樂,談心寫詩,何等快樂!

可快樂是短暫的,而分離的愁苦卻是漫長的。

杜甫《夢李白》“江湖多風波, 舟楫恐失墜”,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現在,江湖夜雨,一人孤苦,足以概括人世滄桑,飽受風霜,別後十年,悽風苦雨,獨對孤燈,何等悽苦!一樂一苦,以樂襯苦,這句話裡不僅有詩人的離愁別緒,人事際遇,更有每個人的喜樂哀愁,離別相聚,人生百味,莫過於此!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家徒四壁”說明友人為官清廉,“三折肱,始良醫”,“治病不折肱”說明友人作官治民有才能,

這兩句運用典故,誇黃幾復的,是個好官。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白髮讀書”,如今你想像以往讀書不倦都不行了,頭髮都白了,“瘴溪猿哭”,隔著烏煙瘴氣的山溪,猿聲悲鳴,徒留悲涼了。

以景作結,這兩句是同情憐愛友人的,為其遭遇憤憤不平。

桃紅柳綠,春光融融,與友相約,三五成群,詩酒趁年華,知交之樂莫過如此,可這樣的樂趣又有幾回?嘆年華易傷,蕭瑟如雨,再回頭,人已老,兩分離,只有孤燈一盞慰風塵,這樣的感觸,人人都有,都能有共鳴,這便是這兩句詩的魅力吧!


一綠浮芳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是誰的詩句,表達了什麼感情?

那這兩句詩可謂是大名鼎鼎,相信喜歡詩詞的朋友,對於這兩句詩一定是非常的熟悉,而這兩句詩也正是出自於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的《寄黃幾復》,那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正是詩人思念朋友,所以是一首典型的友情詩。其中的兩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寫得極為巧妙,也很是有意境,僅僅只是把“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些看似極為普通的名詞經過那麼一組合,卻是令這兩句詩別具一格充滿了高遠的意境。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黃庭堅寫這首詩時其實與朋友黃幾復已經有十年沒有見過面了,可是對於詩人來說,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朋友,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思念,從而令他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詩作,從而表達了自己對於朋友的思念之情。

我們想要深入地去了解這首詩,還是要了解一下詩人在創作這首詩的意圖,以及時代背景,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理解一首詩,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最終讀懂它。

黃庭堅的一生應當說也是顛沛流離,雖然早年間他拜在蘇軾門下,成為了他最得意的弟子,那個時候由於蘇軾還沒有受到衝擊,他也稍稍有了用武之地,後來由於蘇軾反對以王安石變法,也就是歷名上著名的“熙寧變法”,從而遭受到了打擊被貶到了偏遠的蠻荒之地。

那麼黃庭堅作為蘇軾的學生,自然也是受到了波及,儘管他與王安石是老鄉,但是很顯然兩個人的關係並不太好,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反對王安石變法。所以他同樣也是被貶到了我外地,這對於詩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

黃幾復作為黃庭堅的朋友,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如意,一輩子也是顛沛流離,並沒有受到重用,令他同樣也是很傷感。那兩個人其實還在青年時代就相識,而黃幾復也是黃庭堅的老鄉,兩個人在文學上也是惺惺相惜,也正是這樣的一種交情,使得黃庭堅寫過了無數的詩贈送給黃幾復,但是很顯然只有這一首最具有代表性。

雖然黃庭堅是北宋時期的著名的詩人,但是很顯然他的作品並沒有真正地流傳開來,自然是無法與蘇軾、王安石、歐陽修等等,這些偉大的詩人相媲美。那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便是由於黃庭堅的詩比較晦澀難懂,由於他一直把杜甫奉為祖師爺,一直是學習杜甫的詩,這也就形成了“江西詩派”,他則是這一詩派的領軍人物,那這一詩派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那便是講究用詞用典,所謂無一定無出處,從而也令他的作品顯得有些晦澀難懂,可是這首《寄黃幾復》顯然又不一樣。

那稍稍為大家普及了黃庭堅與黃幾復的關係,以及他在北宋文壇的地位後,再回過頭來說一說這首詩,從這首詩中,我們就可以感受到當時的黃庭堅思念朋友,儘管彼此天各一方,一個是在南方,一個是在北方,可是那份深厚的友誼卻又是最為令人感動。

這首詩中最經典的兩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其實是回想了過往的歲月,他與黃幾復時常是會在春天桃花和李子花開放的時節在樹下飲酒,兩人還經常吟詩作對,可是轉眼之間,兩人又是分別了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年裡兩人沒有見過面,一直在異地他鄉獨自漂泊,這也令詩人內心感慨萬千。

最後總結:黃庭堅的這首《寄黃幾復》,正是他眾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而且通篇描寫得也是極為傷感,詩人也正是思念自己的朋友,於是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從而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一片深情,那這首詩也是成為了宋詩裡的名篇。


品詩讀詞


出自宋代著名文學家黃庭堅的詩作《寄黃幾復》,全文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大概意思是:

我住在北方海邊,而你住在南方海邊,就算我想託鴻雁傳書與你,也沒有辦法。

想當年我們一起在春天觀賞桃花李花,共飲美酒。世易時移,對著孤燈聽著秋雨,一別卻已過十年。

你在那蠻荒之地,就算勉強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牆,艱難至此。古人多次受傷後便成良醫,我卻但願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髮已白了罷。我們之間隔著充滿瘴氣的高山與大河,隱隱聽見山中猿猴的哀鳴。不知今生可有再聚之時?


黃幾復,名介,與黃庭堅少年交遊,兩人交情很深,當時黃幾覆在廣東四會縣(當時應該是被貶,因為廣東在當時屬於蠻荒之地)。當時兩人分處天南海北,黃庭堅遙想友人,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很好地表達了兩人離別和別後思念之情。


無知先生


讀古人,我們還真要心服口服。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兩句詩出自“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之手。蘇軾評價這個弟子“詩超軼絕塵 ,獨立萬物之表。”可見,黃庭堅的文學、書法成就非同一般。

1085年,黃庭堅在山東德州給遠在廣州的老朋友黃幾複寫了一首詩。其中前四句寫道,“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想起多年未見、南北相隔的老朋友,黃庭堅心緒起伏。相隔千里並沒有阻斷對老朋友的思念,可“寄雁傳書”實在難以表達自己的感情。十年前匆匆的京城相遇相聚,喜氣縈懷,至今難忘。

近一千年來,人們大都認為“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兩句詩非常有名。抒寫對老朋友的別後相思,以及人生之苦。

這兩句不寫“遙想當年”,不說“曾幾何時”,而用了幾個表達場景、環境、情景的詞語,“桃李”“春風”“江湖”“夜雨”,讓人馬上產生了畫面感。春風桃李的美好時節,老友相聚一杯酒。酒裡的文章、酒裡的心意、酒裡的惆悵,任憑讀者想象。黃庭堅的這杯“酒”和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的那杯酒是多麼的相似,酒中都有嘆息,都有無可奈何。

而黃庭堅在對這杯酒裡的追憶裡,似乎包含更多的悽苦。江湖不平靜——輾轉漂泊、心無定所;夜雨敲冷窗——身無暖意、心墜寒窯;十年燈——愁思密佈、心無所依。一句話,“江湖夜雨十年燈。”人生中蕭瑟、冷遇、孤苦、漂泊的味道全部出來了。

哎,十年了,別提了。如果用今天這話和黃庭堅相比,真是差的不是一點點。

黃庭堅的這兩句話裡,不見“愁”字而愁雲密佈,不見“苦”字卻苦不堪言。有人說黃庭堅用最普通的詞語寫的是最基本的情感,但是平中見奇,奇中有巧,巧中含智。

 


文蹤旅跡


這兩句詩出自黃庭堅的《寄黃幾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滕。

整首詩就不解釋了,沒什麼難懂的。在這首詩裡面,這兩句格外出挑,實為千古名句。有些作品就是這樣,前後六句,不過是為了映襯這兩句的光輝,所謂“佳句偶得之”,可遇不可求。並不是說全詩怎麼樣,只是和這兩句比起來,確實黯然。但是還是整體提供了個背景,黃庭堅大概十年前和黃幾復相聚暢飲,如今各自飄零,輾轉難覓,每每於孤燈之下互相想念。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用詞陳熟,意境悠遠,表達朋友之間的思念之情,讓人共鳴。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兩句到底好在哪?

這是一種羅列名詞的獨特寫法。早在唐杜牧的“秋草樊川路,斜陽覆盎門”就使用過這種純粹使用名詞羅列的寫景方法,但是在名詞的下面暗藏著邏輯關係,從而略去動詞,我們翻成白話文:“秋草長滿了回家的路,覆盎門掩映在夕陽之下。”卻是有動詞的。

再看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十個字都是名詞,卻完美地構成一幅商山早間出行的畫面,也是個中高手。

黃庭堅的這一聯詩,學習了杜牧,溫庭筠的技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意境。“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都是些名詞和詞組,卻又邏輯緊密,思緒完整。而且由於這些詞的通用,既好懂又寓意深遠,正如“春城無處不飛花”一樣,自然是朗朗上口,千古流傳。

其實我們讀詩,賞詩,析詩,最終的目的是學會如何寫詩。

是不是又學會了一種新的表現方法?

再送大家一聯類似的: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詩詞之美,高山仰止。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喜歡請點關注,謝謝。


梧桐樹邊羽


《寄黃幾復》

宋·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譯文
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託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你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牆,艱難至此。古人三折肱後便成良醫,我卻但願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髮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裡的青藤。


這首詩作於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黃庭堅與友人黃幾復分處天南海北,黃庭堅遙想友人,寫下了這首詩。詩中最出色的兩句就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當年我們一同賞春飲酒,如今已經是十年之後, 這十年當中我們都處於江湖之遠,只能在夜裡對著孤燈,想起對方。


因為詩人深切關懷黃幾復,後四句是想象中他的生活情況。“持家但有四立壁,”指家境貧寒。《漢書》裡說司馬相如:“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詩人把四壁立改成四立壁,重點在“壁”字上,“持”在這裡是撐持的意思。靠什麼撐持?僅僅是依靠四面牆壁。“治病不蘄三折肱”蘄(qí):祈求。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為良醫的說法,也就是久病成良醫的意思。詩人稱讚黃幾復有才能、不需要“三折肱”也能成良醫。


頷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回憶昔日相聚宴遊之樂,並進一步抒寫相別十年的思念之深。想當年,春風拂面,我們在盛開的桃李花下舉杯暢飲;十年來,漂泊江湖,每當夜雨瀟瀟、漏盡燈殘之時,不由得更加思念遠方的友人。這兩句所描繪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強烈對比,從而更加凸現了思念之情。



頸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稱讚友人為官清廉、從政有方。


尾聯“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癉溪藤”讚美友人認真讀書、好學不倦。詩人想象友人如今已白髮蕭蕭,伴隨著他的讀書聲的,是那從隔著瘴氣瀰漫的溪水邊野藤上傳來的悲苦猿啼。這裡頗有為博學多才的友人偏居荒蠻之地不得重用鳴不平的意味。


指尖聚凝香


這兩句詩是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寄黃幾復》一詩中的名句,表達了詩人對朋友黃幾復深沉的思念之情。全詩正文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這首詩作於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當時詩人在山東德州做官。黃幾復,名介,南昌人,當時在廣東四會縣做縣令,他是詩人的老朋友。

詩的第二聯,上句“桃李春風一杯酒”,追憶往昔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江湖夜雨十年燈”抒寫別後思念之深。

詩人不用“當年相會”之類的說法,而是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這個常見的物象給人豐富的暗示。杜甫《春日憶李白》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古時文人相見,或談心,或論文,總離不開飲酒,一杯酒令人想象到當日老友相聚的種種快樂。詩人又選了“桃李”、“春風”兩個熟詞,把陽春煙景一下子喚到讀者面前,給人以美感和快感,同時又喻示了作者和友人少年時春風得意的神情。

下句“江湖”一詞,使人聯想到流轉漂泊、遠離朝廷。

杜甫《夢李白》雲:“江湖多風波,舟輯恐失墜。”“夜雨”能引起懷人之情,李商隱《夜雨寄北》雲:“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在“江湖”而聽“夜雨”,就更添蕭索之感。

而“十年燈”也是作者首創。

此語和“江湖夜雨”相聯綴,能激發讀者的一連串想象:兩個朋友,各自漂泊江湖,每逢夜雨,各自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般情景,已延續了十年之久!

溫庭筠《商山早行》雲:“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這兩句不用一動詞,而早行境界全出。黃庭堅的這首詩吸取了溫詩的技巧,創造了獨特的意境。

“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這是樂與哀的對照,快意與失望,暫聚與久別,往日的交遊與當前的思念,都從時、地、景、事、情的強烈對照中表現出來,耐人尋味。

黃庭堅的這聯抒發深情別意的詩句在當時就出了名,它曾被著名詩人張耒盛讚為“奇語”,確實名副其實。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出自北宋書法家、詞人黃庭堅所著的七律《寄黃幾復》。詩句中所描繪的景物唯美生動,寓意貼切直觀,其中撫昔嘆今的傷感情懷,很容易撩動讀者心絃,因而成為傳世佳句。

黃幾復是詩人年少時的摯友,各自為官後即一別西東。而詩人四處行走做官之際,也多次賦詩表達對這位友人的思念之情,有過“四海之音能有幾”的感嘆,可見黃幾復於詩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兩人間感情的深摯。

下面我們就結合整首詩作,解讀一下這兩句詩的精妙之處。

詩的題目“寄黃幾復”,點明瞭本詩的主題和立意 —— 致友人,為友人而作。實際上,這首詩是詩人顧己思人、有感而發,是真情堆積後的宣洩,而並非某種社交活動、刻意寫一首詩寄去給友人看;而友人日後能否知道、看到,也是個極大的問號。

寄黃幾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首聯起筆即非常有氣勢:單刀直入、直接交待背景 —— 我與友人天各一方,遙遠的距離連鴻雁都拒絕傳書,說太遠了、做不到!這兩句與“錦書難託”是同樣的意味,但詩人用了兩句詩來著力渲染,強化兩地間的距離感,為後續情感的傾注做鋪墊,效果也極其到位。

無獨有偶,詩人的老師蘇軾,也為友人寫過一首詩,其中有一句:“南海使君今北海”。看來,老師與學生的確是心有靈犀,寓情、用典都有幾分相似之處。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頷聯直接過度到今昔的對比,兩句詩的對仗極為工整,震撼、回味之餘,突出、強化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效果。

“桃李春風” —— 美好的畫面撲面而來、躍然紙上;“一杯酒”的出現,猶如錦上添花,加深了美好畫面的陶醉感。但這“一杯酒”,究竟是泛指多杯,還是真的只有一杯?只有一杯會不會少了點?果然,下一句出現了“十年燈” —— 短暫的一杯酒換來了十年孤苦的寒燈,既營造了極大的落差感,也隱含著詩人對友人深深的眷戀。

古人所說的江湖,不是武俠小說裡的俠義世界,也不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黑社會風雲,而是泛指天地、人生;這裡的含義是:詩人輾轉為官的漂泊不定,與四海為家的意思相近。江湖、夜雨、十年寒燈,這三重鏡像的疊加,只為了強化一個字:苦、慘。

想過去,桃李春風中把酒對詩,好不勝意;現如今,長夜漫漫,惟有孤影漂泊、夜雨相伴。這樣的對比效果已類似於今天的鏡頭語言 —— 蒙太奇,有著非常直接、強烈的衝擊力:良辰苦短、長夜無期,與“

十年生死兩茫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頸聯和尾聯,具體推進到詩人對友人的擔憂與憐惜。友人持了半天的家,卻只有家徒四壁 —— 可見友人生活的悽苦與艱難,也反襯出友人不慕功名的清廉品德。這一句既說明了友人的現況,也介紹了友人的為人,還暗示出詩人於友人的讚賞和尊敬。

中國自古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李時珍為撰寫《本草綱目》也是堅持著以身試藥,所以詩人說“治病不蘄三折肱”。而這一句自然也不是諷刺:你若想成為良醫,得再斷三次胳膊才行;而是表達詩人對友人的希望、安慰和鼓勵:你已付出諸多努力,很快就會修成正果,後面也不會再經歷磨難了。(只是不知,這位不貪慕功名利祿的黃幾復友人,究竟是想修成什麼樣的正果?)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詩人剛安慰完友人,馬上又想到友人當下的處境,不禁心生疼惜:想來友人讀書已讀到頭髮都白了,且陋居於瘴氣熏天的髒溪旁,陪伴友人的也僅有對岸鬼哭狼嚎的猿猴,以及在毒氣中頑強生長的老藤、枯藤而已。

不得不說,這樣的收尾,悲劇意味極其濃烈,有一些友人已出頭無望的感覺。但這是詩人於當時情境下真實情感的流露 —— 對友人境遇不佳的悲憫、痛惜之意。(黃幾復此時在廣東出任縣令,怎麼說也是個小小的父母官,處境真的會這麼差嗎?那其他百姓又會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呢?)

縱觀全詩,語言工整、用字精到,表意清晰,感情遞進層次分明、自然渾厚,尤其起筆的第一句,“我居北海君南海”,言簡意賅、直切主題、氣勢恢弘,可以說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而“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更是唯美唯幻,讀罷餘音繞樑、令人遐想綿綿。尾句的憂患意識雖有些濃重,但也奠定了本詩的悲情基調,成就了本詩的另一種走向和風格,的確稱得是上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

(非常感謝朋友們的閱讀;文中不妥之處,還望友人不吝指點、賜教。)


候鳥的歸宿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是“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的千古名句,出自他寫給少時好友黃幾復的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黃庭堅與黃幾復交情匪淺,更是為他寫下不少詩篇。寫這首詩時,詩人在德州德平鎮(現屬山東),黃幾覆在廣州四會當縣令,二人相距千里,十年未見,黃庭堅便寫下此詩以慰對摯友的思念。

詩中以第二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最出名,在當時就享有盛名。這一句詩中沒有一個動詞,全是名詞或者詞組,卻把二人十年前相聚時的歡樂與別後十年的漂泊寫得淋漓盡致,對比強烈,營造出一種清新雋永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對友人深深的想念之情。


01京城相聚——桃李春風一杯酒

十年前的春天,京城的桃花和李花開得最燦爛的時候,詩人與黃幾復把酒言歡,高談闊論,互訴心中抱負。

“桃李”是春日最常見的色彩,“春風”也是春天最容易感受到的溫柔,這兩個意象在詩詞中都被用爛了,很是陳熟。也正因如此,詩人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瞬間就把陽春煙景描繪在讀者面前。如此良辰美景,二人推杯換盞,自是歡樂無限。

關於相會,黃庭堅隻字未提“會”、“聚”等字眼,只說“一杯酒”,給人以豐富的暗示。

縱觀宋以前的詩詞,“一杯(樽)酒”十分常見。沈約在《別範安成》寫道:“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又說:“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杜甫在春天想起李白,不禁感嘆:“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故友相見,無論談心、論文還是聽琴、賞景,酒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於文人,酒簡直就是聚會和贈別的標配。本詩中,黃庭堅僅僅用“一杯酒”三個字,就暗示了當年兩人相會,開懷暢飲,談天說地的情形,真真是歡樂至極。



02別後漂泊——江湖夜雨十年燈

“江湖夜雨十年燈”,七個字寫出二人分別後輾轉漂泊的辛酸和對彼此殷勤的思念。

杜甫曾在詩中寫過:“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江湖”一詞,讓人感覺人生諸多風波,人總在不停流浪漂泊。

“夜雨”引用自李商隱的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混跡“江湖”,還聽“夜雨”,更添蕭索之感。

既是夜晚,自然要點燈。面對孤燈,聽著窗外雨打芭蕉的聲音,想起這些年漂泊“江湖”,兩個相聚千里的朋友不約而同想起遠方的對方,不禁溼了眼眶,輾轉不能成眠。而這樣的情形,日復一日,已持續了十年,令人黯然神傷。

簡簡單單七個字,表現出二人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詩人對故友的深切思念,可謂“字字珠璣”。

03對比寫思友

相聚時有多麼歡樂快意,別離後就有多麼落寞煎熬。

有“桃李春風”的美景,他們卻只能喝“一杯酒”,可見聚會匆忙,極其短暫。“江湖夜雨”的漂泊持續了十年,別後的漂泊如此漫長。

兩句詩形成強烈對比,歡樂對悽苦、快意對失落、短聚對久別、往日的交情對當下的想念……令人回味無窮,也在對比中將思念之情加強,進一步表現出二人之間的深情厚誼,難怪張耒此句為“奇語”。


三葉草以為,友情與愛情一樣,經得起歲月與生活考驗的方為真情。像詩中這般十年如一日的友情,如果我們也有,一定要好好珍惜。


三葉草青青


這是黃庭堅《寄黃幾復》一詩中的頷聯,全詩如下:

《寄黃幾復》 宋·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黃庭堅寫給少年時好友黃幾復的這首詩,平心而論,前兩句不過爾爾,但這兩句的橫空出世,其橫絕一時的格局和氣象瞬間提升了全詩的境界,從“良辰美景”的追憶順利過渡到“奈何天”的慨嘆,並借這股承上啟下氣勢的東風,將對好友的思念寫的百轉千回同時,又寄寓了對好友懷才不遇的不平與憤慨。

這兩句對仗極為工整,具有一種很美的畫面感、形式感和時空感,通過對司空見慣的物象鬼斧生工的組合,從喜樂到哀愁,化腐朽為神奇,大音希聲,將內斂的感情不動聲色地通過這十四個字含而不露地表達出來,具有極為震撼的藝術魅力。

桃李春風一杯酒。

這是對往昔崢嶸歲月的一種追憶,那時年少不識愁滋味,青春作伴對酒當歌,一切美好的近乎不真實。一個“酒”字,讓一切盡在不言中,將那種快樂的輕鬆的輕飄飄的舊時光的感覺寫得言簡意賅呼之欲出,在具象的畫面下隱含著輕描淡寫的抽象寫意。“桃李春風”這樣的春天的景象中,隱含著得意、歡欣的氣氛,而“一杯酒”這簡單的三個字卻猶如錦上添花,更寫出了昔年好友相聚相會的美好場景,很平淡而普通的詞句,匠心獨具地疊加在一起卻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點石成金,以少見多,構造出一種奇幻而迷離的美好意境。

江湖夜雨十年燈。

這是對別後歲月的一種慨嘆,這十年來的書劍飄零江湖漂泊,很顯然作者與朋友的心境想通,都是蕭索而孤獨的。而用“燈”字,配合“十年”這樣的時間,更拉長了這種寂寥愁緒的長度,寫出了”一盞離愁,孤燈佇立在窗口”的落寞感,其中的情緒恰如“每個夜晚來臨的時候,孤獨總在我左右”一樣。“江湖”的夜茫茫、“夜雨”的溼漉漉以及“燈”的孤零零這三種景象組合在一起,更像是一種濃墨重彩的潑墨寫意,賦予了別後愁緒一種重巒疊嶂的沉甸甸的分量感,有一種無法撥雲見日的挫敗感,淤積成濃霧散不開的滄桑和悵惘的意境。

這兩句被人稱之為“奇句”,最主要的就是平中見奇、險中取勝。“一”與“十”的對應,寫盡了暖與冷、樂與悲、少與多的強烈對比,寫出了“燦爛只是一瞬,而痛苦卻長長一生”的人生況味,在遣詞造句中不著痕跡卻盡得風流,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力,散發出穿越時空的無窮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