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執業醫師考試合格但未取得執業證書的醫生能否執業?

三線小醫


劉醫生談骨論筋🎤說一下資格證和執業證的區別

簡單來說每年參加執業醫師考試合格的發給《醫師資格證書》,發證機關是所在省衛生行政部門。是對你成為一名醫師所具有相關知識和技術的資格證明。證明你有行醫技術和能力,但是還不能從事醫師執業活動。這是我的資格證,專業是臨床醫學,這個不分科室。

執業證是在取得《醫師資格證書》後,到你所在醫院的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醫師執業證書》,發證機關是所在地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這時要分專業了,如外科或者內科等。下面是我的執業證,


所以說有了資格證才能申請執業證,有了執業證才能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註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範圍執業。

取的醫師資格證書後5年可以報考中級考試取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發證機關是所在省衛生行政部門。這時候資格級別是中級,類別分的更細了,如骨外科學、神經外科學等。下面是我的,

取的醫師資格證但沒有執業證而行醫的人員,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給予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及藥品、器械,並處以十萬元以下罰款。給患者造成傷害的,依法賠償,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在教學醫院實習的本、碩、博以及畢業第一年的醫學生可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臨床工作,但不能單獨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1.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

2.取的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兩年;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5年。(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或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可報考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探討更多醫學問題


劉醫生談骨論筋


 執業醫師考試合格即取得了《醫師資格證》(執業醫師資格證),是由國家衛生部統一發放的,屬於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表明你有資格成為一名醫生。

然而是否能夠執業還需要另一本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國家醫學考試服務中心發佈,取得醫師資格的人員,“未經醫師註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也就是說想要執業需要兩本證在手。



醫師資格證是全國統考,每年一次。醫師執業證需要在你取得醫師資格證後,攜帶醫師資格證到你所工作醫院的當地衛生局註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必須兩個證都拿到,才有資格行醫。任何缺一都是非法行醫行為,沒有兩個證書在手,你不能看病和開處方的。根據《執業醫師法》,對於醫療機構聘用取得醫師資格但未經醫師註冊取得執業證書的人員從事醫師執業活動的,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可處以五千元人民幣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對於取得醫師資格但未經醫師註冊取得執業證書而從事醫師執業活動的人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藥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不過在教學醫院中實習的醫學生以及畢業第一年的醫學生可以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臨床工作,但不可獨自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resume17753449


執業醫師考試合格但未取得執業證書的醫生可以執業嗎?

  國家醫學考試服務中心發佈,取得醫師資格的人員,“未經醫師註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衛生部就“取得醫師資格但未經執業註冊的人員開展醫師執業”問題作出的批覆說:根據《執業醫師法》,對於醫療機構聘用取得醫師資格但未經醫師註冊取得執業證書的人員從事醫師執業活動的,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可處以五千元人民幣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對於取得醫師資格但未經醫師註冊取得執業證書而從事醫師執業活動的人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藥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在教學醫院中實習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畢業第一年的醫學生可以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臨床工作,但不能單獨從事醫師執業活動。慎行!!!!!!

關注三線小醫同名微信,專業醫生給你專業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