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一名炒幣者的自白:我是如何被割韭菜的

一名炒幣者的自白:我是如何被割韭菜的

我的第一次入場就獻給了萊特幣。在進入幣圈之前,我的投資經歷一片空白。但我覺得,要講投資故事,還是幣圈的故事最“動人”。

我是在 2013 年那場牛市中跑步進場的,但我一直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老韭菜,因為沒賺多少錢,慚愧!但看了之前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分享的文章《副總裁辭職炒幣,由獲利 160 萬到欠銀行 20 萬》,最後作者講了他的心得:學習學習再學習。我深有同感。

為什麼一個老韭菜沒有賺到大錢?就是因為老而不硬,在學習上吃了虧。今天,我想用我親身經歷說明,為什麼在幣圈,也得靠學習才能走向未來!

初識比特幣

那是 2013 年的秋天,央視早間新聞報道了加拿大首款比特幣 ATM 機,正在學校食堂吃早飯的我看到了,也沒在意。

不成想一週之後,比特幣火了,隔壁宿舍有個哥們靠炒幣賺了部蘋果手機。他說出 okcoin 這個網站,我猶豫再三,一咬牙註冊充值 1500 元,看著已經高不可攀的比特幣和還算親民的萊特幣,一把梭全買了萊特幣。

一名炒幣者的自白:我是如何被割韭菜的

買入沒一會兒,便浮盈 100 多。然而,等我洗了個澡回來,萊特幣卻從 200 多暴跌到 150,我嚇得趕緊全部割肉,幾分鐘之內最低跌到 80 多,然後又回升到 170,全程看著電腦屏幕,我一臉懵逼。

隨後兩天我沒有操作,一直在百度搜索萊特幣,看了百科模模糊糊,一些網頁介紹也沒看明白。

然後,萊特幣重新衝擊 300 元,我又拾起信心,全倉買入,緊接著,就是央行等五部委的風險提示,我想著還會像上次那樣暴跌後馬上回升,就沒有立即割肉。然而我錯了,幣價意思意思地反彈了一下,便接著下跌,我慌亂無措,又一次割肉!前後算下來,虧損 70% 。

這之後,我覺得還是得聽政府的,政府提示它有風險,它果然有大風險,虛擬貨幣不能碰啊。雖然我不知道究竟為啥,但也沒心思去折騰明白。

再次進場當韭菜

2014 年 9 月,有個同學說 okcoin 要在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舉辦比特幣大會,每位到場的嘉賓都能領取一份豪華京味套餐,並有機會抽取比特幣大獎。想著賠了那麼多錢,要去吃回來(現在想想真幼稚),於是便報名參加了。

結果到了會場,okcoin 給每個人發了一杯酸梅汁和一個煎餅果子。

那天有許多礦機公司擺攤宣傳,我還體驗一把比特幣 ATM 機,反正就是覺得挺 low,一個個都像傳銷的。大會上嘉賓演講也沒聽進幾句,就等著抽獎,等到獎項抽完,我後邊的觀眾已經走了一大半,我們也很沒趣地溜走了。

回到宿舍,看到帶回的手提袋裡面有一本紅色封面的書。書名已經記不清了,內容是徐明星關於比特幣的解讀,裡面夾著一個書籤,上面有個刮獎區,刮開是 okcoin 平臺 10 元比特幣充值券。我翻了兩頁,真沒心思看這書,然後把它扔進了垃圾桶,把書籤留下了。

2015 年初,我得了一筆獎學金,加上學費,手上又有了一萬多塊錢。突然看到那個書籤,心裡想著這下哥有錢壯膽了,得把之前賠的錢賺回來。於是先上 okcoin 領了 10 元紅包,又充值了 5000 元,信心滿滿地開始炒起比特幣。

看到 QQ 交流群裡嘰嘰喳喳的炫耀,我覺得 5000 塊錢玩的太小了,然後我斗膽把學費也充進去,並且開了 3 倍槓桿融資融幣,滿倉做多。沒多久,比特幣陰跌到了 952 元,下跌速度之快,以至於我都來不及主動平倉。

一名炒幣者的自白:我是如何被割韭菜的

被系統強制平倉後,我心灰意冷地取出了剩下的 900 多塊錢,在女朋友的救濟下才交齊了學費。女友跟我說,既然跌的這麼低了,要不再給你一萬塊錢重新開始吧。我拒絕了,並且咬定自己再也不碰比特幣,比特幣是邪惡的泡沫,我不知道為什麼,也不想去知道。

盲目信“大神”

2016 年的某一天,已經上班的我無意間從新聞上看到,比特幣又漲回到 4600 元。我心裡莫名生起一股恨勁兒,怎麼這個東西還沒歸零?那好,我就來做空它。

於是,我到 okcoin 上充了四萬元,通過槓桿融幣,然後賣掉,等著它跌下來的時候平倉。可是幣價一路上揚,又漲到 8000 多。我並沒有慌張,而後終於等來央行的文件,幣價快速下跌到 5000 多。

我料想急速下跌必有反彈,便立即平倉,轉而買幣做多。可是買了之後,幣價還是在跌,我又急忙賣掉再融幣做空,一通操作猛如虎,三分鐘內賠掉 50%。

我開始反思為什麼總是賠錢,肯定是技術不行,我要學操盤技術,於是關注了一個叫老幣的人。老幣頭像是巴菲特,經常在火幣網上發些行情分析,成功地預測了兩次大回調,他堅信比特幣沒有價值,只不過是投機的一個標的罷了。

我通過他的公眾號,學習了布林線和 MACD 指標,然後開始踏入期貨做空,恰好那次 SEC 要公佈文克萊沃斯兄弟的比特幣 ETF 評審結果,就在出消息前比特幣暴漲。

我當時正在等待時機做空,見此情形,立馬在高點開了 20 倍槓桿的空單,果不其然,SEC 否決了比特幣 ETF,幣價立馬暴跌,10 分鐘內我賺到了 2 個比特幣。

勝利衝昏頭腦,我居然認為自己有做期貨的天賦。隨後我跟著老幣的分析,每次開出 0.5 個比特幣的單子,有時能賺 30%,有時直接爆倉,那段時間,我經常凌晨 1 點才睡,凌晨 4 點醒來,看看是否要平倉。

一名炒幣者的自白:我是如何被割韭菜的

上天並沒有因為我的勤奮而垂憐我,爆倉的次數總是大於盈利的次數,5 個比特幣最後折騰得只剩下 0.5 個,老幣也很久不再發狀態了,我又一次心灰意冷,賣掉這 0.5 個比特幣,提現走人。

後來,我也再沒有聽說過老幣的消息。但是,跟著老幣學 k 線圖和投資哲學的經歷為我遇到老貓埋下了種子。

吃了第一回“肉”

雖處江湖之遠,但我還心繫幣圈,心裡總是懷著一股恨勁兒,想見到比特幣歸零的那一天。在繼續瞭解投資哲學的過程中,我偶然看到了老貓關於以太坊的網帖,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我開始瞭解以太坊,然後覺得老貓說的還挺有道理,但這次很謹慎。前後瞭解了半個月,我才在雲幣網上開了賬戶,充了 3000 塊錢,在以太坊 68 的時候買了一堆。沒多久,以太坊漲到了 113 元,我激動得趕緊全部賣掉。隨後,以太坊又跌回 80 多,我卻沒有再入手。

雲幣網上有一個 ICO 版塊,當時我並不知道這三個字母未來會名聲大噪,百度一番,才知道這就類似於眾籌。有一天,這個版塊登出一個量子鏈的項目,號稱融合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技術,我看著覺得不錯,原本準備投資 1 萬進去,但是看到確認框前的風險提示,我還是慫了,只投了 6000 塊錢的比特幣。

隨後那一陣,以太坊瘋漲,我就不停地蒐集量子鏈的信息。結果看到的全是空氣幣的黑帖,心裡哇涼哇涼的,已經做好血本無歸的心理準備。

終於等到了量子鏈上市交易的那一刻,那天晚上,量子鏈的價格從 39 元到 19 元,又從 19 元到 60 元,再回到 25 元。我滿意地全給賣了,這一票,賺了好幾萬。

據說當晚同時誕生了很多千萬富翁。我感覺認知被顛覆了,自從進入幣圈以來前前後後賠了好幾萬,通過量子鏈 ICO 一把全給掙回來了。

我又開始覺得虛擬貨幣大有前途。提現沒幾天,帶著 20 多萬重返幣圈。沒啥邏輯,漲了就是好項目,跌了就是騙子幣。

來去匆匆的 “94”

20 萬進來,陸續折騰到 30 多萬,然後全倉買了公信寶。

就是那麼巧,94 來了,公信寶最低跌到 6 塊,我欲哭無淚。為了堅定信心,我在熊市中加入了公信寶的鎖倉計劃,炒幣炒成了鐵桿粉,有時候還志願在群裡給公信寶維護形象。

老貓說,熊市是最好的學習時間,我也打算開始學習。可是,94 熊市並沒有持續太久,市場又活了。

我沒顧上學習,馬上又借來幾萬元,參與了 DEW 的 ICO,最高賺了 8 倍,當然,沒有提現,頻繁換車,現在在 show 幣裡套著呢。

往事紛繁,說起來有些冗長。但好好梳理一番,我才反思到,進入幣圈以來,我的心態起起伏伏,一會兒看多,一會兒看空,反覆無常。

為何?因為沒有學習,未能建立自己的認知,輕易就被外界因素所幹擾,大佬站臺就盲目投,爆出黑帖就馬上拋。

一名炒幣者的自白:我是如何被割韭菜的

傻乎乎地炒幣,聽大師分析,賺錢了就信心滿滿,賠錢了就心灰意冷,幣價上漲時後悔沒買更多的幣,幣價下跌時後悔沒有套現減倉,在頻繁換車割肉中,成了一個典型的韭菜。

從來沒有看過比特幣的白皮書,沒有認真學習瞭解比特幣到底是什麼,區塊鏈的技術變革究竟會給社會經濟帶來何種變革。這些問題,曾經有那麼多機會可以去了解,卻從來沒有考慮過,也沒有動力去學習。

反觀那些收穫滿滿的小夥伴,無不是通過學習建立了堅定的認知,才能夠一路走來。不要錯過,不要下車,不學習是做不到的。這個市場裡,不在於你多早地進入,而在於你多早地開始學習,學習學習再學習,我們靠學習走進幣圈,也得靠學習才能走向未來。

感謝 2018 年的這場熊市,終於有時間開始學習了。看了一些關於比特幣的書,學習了一些區塊鏈知識,我才終於明白為什麼李笑來說“此物一出天下反”,知道了為什麼央行要壓制比特幣,弄清了財富和貨幣之間的關係......

如果再不開始學習,下一次仍然還會是一根無知的韭菜,老而不硬,被莊家反覆收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