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陝西名吃泡泡油糕,一個代表地方性的風味小吃

每一次品嚐陝西美食的時候,總能和陝西這些悠久的歷史文化相會,想想也是挺有韻味的。說起美味且有典故的陝西美食,怎麼都繞不開這一款——泡泡油糕。

陝西名吃泡泡油糕,一個代表地方性的風味小吃

泡泡油糕是陝西很有名氣的傳統小吃,因其色澤黃亮,表面蓬鬆如輕紗,結有密密麻麻的小泡,故而得名。泡泡油糕,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韋巨源的燒尾宴名點“見風消”油潔餅。餡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炸好的泡泡油糕,表面有一層如白霜如蟬翼的極薄的泡泡,裡面則是香甜的餡汁,整個吃起來,鬆軟綿潤,入口即化。

陝西名吃泡泡油糕,一個代表地方性的風味小吃

陝西名吃泡泡油糕,一個代表地方性的風味小吃

別小看這小小的泡泡油糕,可是有史書記載的唐朝宮廷名品,唐太宗李世民還給起了個怪名,叫見風消。據說有次他去打獵,太監找了附近一個炸油糕店給皇帝做油糕吃,油糕店老闆一聽說是給皇帝做,一緊張,和麵時把油放多了,沒想到起了個大泡,端上桌來,太宗還沒來得及吃,一陣風吹來,碎了,小太監機靈,趕緊說:“吉兆啊,歲歲平安!”從此,見風消的名字就有了。

陝西名吃泡泡油糕,一個代表地方性的風味小吃

陝西名吃泡泡油糕,一個代表地方性的風味小吃

泡泡油糕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主要是因為它的製作方法有獨到之處。平時人們吃的油糕蓬鬆發虛,是由於礬鹼和麵配比恰當,放入熱油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所致。泡泡油糕既不放礬,也不施鹼,只是用水和大油燙麵,同樣蓬鬆脹發。面要燙熟否則不易起泡。

泡泡油糕尤其是對油溫的要求很是嚴格,當油糕投入到一定溫度的油鍋內,內部水蒸氣大量形成,氣體急劇上升的同時,蛋白質性變而展開,澱粉膨脹焦化,氣泡逐漸形成,並在高溫環境中固定下來,要求出鍋的油糕不落架。

陝西名吃泡泡油糕,一個代表地方性的風味小吃

泡泡油糕吃法也是很講究,太熱了燙嘴,太涼了又不好吃,因為油糕是吃之前才用最快的速度油炸上桌的,如果涼了,好看的泡泡紗會癟掉,糖餡也會變硬影響口感。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說剛剛端上桌的泡泡油糕,可不能急著大口吃,要且熱且涼著吃,得慢慢細細品嚐它的美味。

陝西名吃泡泡油糕,一個代表地方性的風味小吃

由於飲食文化的交流和旅遊事業的興旺,泡泡油糕在西安這座古城,成為中外賓客同聲讚揚的上乘美點。軟綿香甜的泡泡油糕,蘊含著一種憧憬和情懷。陝西人已經把泡泡油糕與美好的生活嚮往融合在一起,她不僅是源遠流長的一道美味,也成了吉祥如意的象徵。熱情好客的陝西人接待全國各地的朋友,都會點上一盤香甜美味的泡泡油糕,送上誠摯美好的祝福。

更多中華老字號文化,敬請關注老號營;文章來源於老號營,如有轉載,註明出處。若任何團隊及個人私自轉載盜用,一律追究相關責任,敬請知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