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創業公司估值的方法有哪些?

梁盛鋒


一般來說有兩類公司的估值方法: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主要是主要採用折現方法,如股利貼現模型、自由現金流模型等;另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主要是主要採用乘數方法,較為簡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銷率估值法、EV/銷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

簡單理解,絕對估值就是以企業自己的財務和經濟數據去估算自身的價值;相對估值是通過市盈率\\市淨率等財務指標,相比同類\\同行業\\同職能上市公司或市場可比公司去估算自身的價值。

下面就從絕對估值法和相對估值法中各選出一個具體的估值法詳細說明。

P/B估值法

市淨率是從公司資產價值的角度去估計公司股票價格的基礎,對於銀行和保險公司這類資產負債多由貨幣資產所構成的企業股票的估值,以P/B去分析較適宜。通過市淨率定價法估值時,首先應根據審核後的淨資產計算出被估值公司的每股淨資產;然後根據二級市場的平均市淨率、被估值公司的行業情況(同類行業公司股票的市淨率)、公司的經營狀況及其淨資產收益率等擬定發行市淨率(非上市公司的市淨率一般要按可比上市公司市淨率打折);最後,依據發行市淨率與每股淨資產的乘積決定估值。公式為:合理股價 = 每股淨資產x合理的市淨率(PB)。

P/B估值法主要適用於那些無形資產對其收入、現金流量和價值創造起關鍵作用的公司,例如銀行業、房地產業和投資公司等。這些行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雖然運作著大規模的資產但其利潤額且比較低。高風險行業以及週期性較強行業,擁有大量固定資產並且賬面價值相對較為穩定的企業。

NAV估值法

NAV估值即淨資產價值法,目前地產行業的主流估值方法。所謂淨資產價值法,是指在一定銷售價格、開發速度和折現率的假設下,地產企業當前儲備項目的現金流折現價值剔除負債後,融資千萬的商業計劃書定製,問Zboshi007,即為淨資產價值(NAV)。具體來說,開發物業的淨資產值,等於現有開發項目以及土地儲備項目在未來銷售過程中形成的淨現金流折現值減負債;投資物業的淨資產值,等於當前項目淨租金收入按設定的資本化率折現後的價值減負債。

可以給企業的價值設定一個底線估值是NAV估值法的優勢,對與國內很多“地產項目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方法。而且預期價格的變化、開發速度和投資人回報率等因素均被NAV估值考慮盜了,這如果和簡單的市盈率做出比較的話是更加精確。不過NAV估值也不能說是盡善盡美的,它也有自身的缺點,其考量的是企業當前有形資產的價值,卻忽略了品牌、管理能力和經營模式的差異。NAV估值的盛行推動了地產企業對資產(土地儲備)的過分崇拜。由於地產項目公司很喜歡使用NAV估值法,為了提高自己的估值使得很多地產企業都參與到了這場土地儲備的大賽中來。地產企業形成了NAV“崇拜”下的新生存模式:儲備土地——做大市值——融資——再儲備土地。



Z博士融資小助手


不說沒用的,前面有人列舉了很多,這種說了對初創者來說,基本沒有意義。我經過了幾輪融資,這個估值遠遠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很多人以為經過幾個緯度的計算就可以了,其實並不是。

創業公司估值的三個主要緯度:人、事、背。前面兩個大家比較好理解,創業團隊的技術,經歷,學歷等。事就是你的產品,商業模式,市場,競爭對手等。那麼“背”是什麼?

“背”就是你的背書

一個有阿里巴巴投資過的企業和普通人投資過的企業,估值是會有天壤之別。一個投資人怎麼判斷項目靠不靠譜,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看誰投過你,誰要投你。國內VC的標杆企業,紅杉,IDG,經緯等。這些投行投過你,其他小投行都會跟進,這個時候你的要價就不一樣了。別以為估值有多高大上,有時候就像是菜市場買菜一樣,討價還價。

“背”是你的背景

如果你有一個輝煌的經歷,或者王健林這樣的老爸。那麼你握有一些核心資源,這樣你的無形價值會很高。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做“拼好貨”的時候融資,一個ppt就融了9000萬,這就是背景的優勢。

創業公司的估值,更多是對人的投資,這種東西是無形資產,沒有辦法去估計。你可以先給自己標個價,讓投資人來還價。


小漁的創業信條


創業公司如何對自己的公司進行估值?到底是別人來估,還是自己來估?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對自身的估評有利於我們對公司或者業務的內在價值進行正確的評價,看清現狀,然後才能確定對各種交易進行定價。但是,作為一個創業公司,在初創階段想要做出估評似乎很難得到偏準確的答案。因為初創公司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沒有投資資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多的創業者只能根據公司的盈利模式,以及預期的利潤來對公司做出估評。

其實,要相對一個公司做出估評,無非是看以下這四個:

1、收益

收益可以看清一個公司的盈利情況,盈利,虧損都是對公司運營狀況的反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初創者最直接的可以根據自己收益來估算自己公司的價值。

2、產品

對產品擴張性的設想,對競爭市場的更深層次分析,以及對產品自身價值的體現,都有利於公司對自身做出估值。對於投資者們而言,產品始終是大於價值的,產品是否有更強的延展性,是否更適應於市場,是否會對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這些都在體現著產品自身的價值,產品越好,價值就越高。

3、同類

同類行業之間的對比也是一個很好的估值方法。從財務,效益,用戶等各方面來對比。但是,這裡有一個誤區,並不是自己各方面都超過了同類,自己的公司市價就高出了同類。這還是要和市場掛鉤的,比如某大公司佔據了市場80%份額,那麼即使自己的各方面都與大公司接近,但是公司估值也無法與之相比,因為你只是20%的份額。

4、資產

一個公司的資產最能看得出公司的價值,總資產是一個公司的實力所在。實力雄厚的公司都有著富裕的資產來作為自己的支柱。

綜上所述,創業者如果瞭解瞭如何給自己的公司進行估值,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獲得天使投資之前,更需要有充足的準備。

你好,商函雜並論,以客觀視角解讀商業的偽ceo


商痕筆記


著名創業導師馬丁茲:30分鐘教你用十種方法給創業公司估值!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尋氣味相投合夥人

關於作者

馬丁茲·威靈(Martin C. Zwilling)是鳳凰城初創企業專業諮詢公司(Startup Professionals,Inc.)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該公司為初創公司提供一系列打包產品和諮詢服務。他是亞利桑那天使團隊的成員,而且在評選委員會任職。

他還是通過亞利桑那州立大學Technopolis計劃的創業導師,並在他們的MBA課程中做過客座講師。同時他還是六家初創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並且擁有IBM和其他大大小小公司廣泛的技術背景。

一旦你有一個潛在的投資者對你的團隊,你的產品和你的公司將感到興奮。

投資者不可避免地會問「貴公司的估值是多少?」,許多創業者在這一點上磕磕絆絆, 或者沒有答案,或者搬出來一個看上去無懈可擊實質上卻無法令投資者信服的數字。

這些都只能告訴投資人你完全不瞭解如何估值, 結果是要麼失去了融資的機會,要麼稀釋了過多的所有權。

對正在融天使輪的早期創業公司來說,估值尤其困難。因為他們可能只有很少的資產,很少的客戶,只有一小部分的收入。 這個階段的創始人需要資金,但同時不能轉讓給投資人過多的所有權。但投資者卻需要得到一個合理的股權,以對價天使投資中帶來的高風險。

我們來考慮一個假設的例子。一家名為NewCo的新醫療保健網站公司的兩位創始人已經自掏腰包花費了20多萬美元在一年的時間內啟動該公司,建立並運行了一個原型網站,並且已經在互聯網社區裡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創始人現在需要1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來為該公司在全國範圍的推廣工作進行營銷,建立一個團隊來管理博客和其他資源,甚至可以為自己付薪水。

在這個時間點上,這家新公司對投資者到底應該估多少(投前估值 Pre-money Valuation)? 在投資100萬美元的注資後(投後估值 Post-money Valuation),投資者擁有的這家公司的股權百分比是多少?

如果各方同意以100萬美元的投前估值,那麼後期投資者的所有權為50%(創始人放棄一半所有權,並失去絕對控制權)。 另一方面,如果投前估值為400萬美元,創始人的所有權仍保持在80%的健康水平。

那麼創始人在這個早期階段能用什麼方法來證明價值400萬美元的估值(或至少是100萬美元的估值)呢?

以下是我向各位創業者推薦的一些實用技巧和方法:

1.基於累積所有實物資產的市場價值進行估值(資產方法)

這是最直接的評估要素,通常被稱為資產方法。雖然新企業的資產通常較少,但還是值得仔細觀察並累加你擁有的一切。

有些創始人會忘記把他們在業務剛開始時購買或升級的計算機設備累加在內。包括辦公空間,辦公設備,傢俱,工具以及庫存或原型產品的價值,包括開發成本都可以作為資產累加在內。累加實物資產是一種比較客觀的估值方法,其他的估值方法會顯得更加主觀。

2.基於知識產權增加的估值

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和商標在內的價值無法簡單得被量化,特別是還在申請階段。 但即便還只是在申請階段的知識產權,同樣可以幫助你提高估值,因為這至少證明你比其他正在進入同一領域的人有更領先的機會。

一般投資人的常規做法是,每一項在申請的專利都可以使估值增加100萬美元。

如果你的公司已經註冊,那麼您的公司名稱也受到保護。 如果您已經購買了可以商用的一個互聯網域名和一些商標,這些都可以給你的業務帶來更多的價值。在你的估值計算裡,這些虛擬的資產應該和實際的資產一樣被累加。

3.基於合夥人和員工增加的估值

每一個員工給都會帶來估值的增加。因為他們的技能,接受的培訓和對業務的瞭解都非常有價值。

回到「dot.com初創公司的鼎盛時期」,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每一個全職的程序員,工程師或者設計師都會給他所在的公司帶來100萬美元的估值增加。

除了員工之外,創始人和合夥人的無薪投入(Sweat Equaity)也應該被計算在內。 如果NewCo的兩位創始人已經分別在這家公司無薪工作了一年,這個可以被計算成他們分別在公司投入了10萬美元(假設他們的正常工資是10萬美元年薪)。

如果創始團隊以前有同領域成功創業的經歷,並且已經積累了深厚的領域知識,那麼應該基於「管理團隊的實力」增加對應的溢價。

4.基於早期客戶與業務合同的估值

將已經發展的早期客戶和業務合同(即便是還沒有簽字的合同)作為增加的估值計算在內。

基於正在進行中的銷售活動可能的產出也要有合理的估值,正如銷售經理對銷售人員的預測進行量化一樣。特別要標出客戶復購的收入(Recurring Revenue),例如訂閱收入。

5.基於預期收入折現現金流(DCF)的估值(收益法)

在財務評估中,折現現金流(DCF)或收益法是一種使用貨幣時間價值概念對公司進行估值的方法,也就是對未來的現金流或者收入進行預估並折現給出一個在目前時間點的估值。

這個折現率(Discount Rate)的計算方法是基於一個當前合理的融資成本(Cost of Capital),以及對未來情況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的判斷。通常適用於創業公司的折現率可能會在30%到60%之間變化,具體取決於你公司的成熟度和你所獲得的財務評估可信度。

簡單來說,你計算的是一個基於你公司的未來收入能力在當前的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同時還需要考慮到你計劃中的風險。如果你不想僱傭註冊會計師(CPA),那在網上也可以找到不少交互工具幫你完成計算。

例如,如果NewCo在五年內預計收入達到2500萬美元,即使有40%的折扣率,您的淨現值(NPV)或當前估值也會達到300萬美元左右。

6.多任意收益(收益倍數法)

這種方法通常適用於更成熟的創業公司——至少有幾年的全面運營,而且已經通過了盈虧平衡點(Breakeven Point)。如果你仍然在虧損,那就跳過這個方法。

如果你做的很好,你可以通過把你公司在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之前的收入(EBITDA)乘以相應的倍數來計算你公司的估值。

你既可以從行業的平均水平來得到一個合理的倍數,或者也可以從你自己的業務的關鍵因素中提取。這個所謂的行業水平,評估因素和評分可以在網上獲得,如果你願意,還可以使用軟件產品完成這項工作。

這個方法的變數是來自於未來的收益,而不是當前的收益,並且找到一個「逆向乘數」(Backward Multiplier)。投資者都會期望至少10倍的回報。粗略地說,如果一筆交易看起來很有希望,他們會嘗試估計該公司五年後的價值,然後將該數字除以十,以達到目前的估值。

7.基於關鍵資產重置成本的估值(成本法)

這個方法主要用在對處在業務困難期或者還尚未盈利的公司的估值,通過計算替代關鍵資產所需要的成本來衡量當前企業的淨值。

其他的估值方法都會追求所投標的的盈利潛力。在成本法的框架下,使用重置價值來估計企業的當前市場價值是有意義的。

如果NewCo在過去兩年中開發了10個在線工具和一個優質的網站,投資人會思考一個傳統的軟件團隊需要多少錢才能創建相似質量的工具和Web界面呢?200萬美元可能是一個較低的估值。

8.基於同類公司融資記錄的估值(市場途徑)

另外一個實用的估值方法參考最近成功融資的同類公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市場途徑。這類似於普通房地產評估概念,通過將您的房子與近期在您所在地區銷售的類似房子進行比較來評估您的房子(價值)。

通常情況下,您可以通過在線投資者網站找到近期融資活動的相關信息。如果你在公共領域找不到相關的信息,您可能需要諮詢您的顧問,或者問一下圈子裡的投資人朋友。當然也有專業的估值顧問,只是他們提供的是收費服務。

不要忘記「地段、地段、地段」這句古老的房地產格言。如果你和你的公司在正確的時間,在正確的地點(倒不必說必須在主要供應商或客戶的隔壁),確保將此有利因素納入你的估值評估。

9.看看市場規模,以及你所在的行業的增長預測

市場規模越大,分析師對增長的預測越高,你創業公司的價值就越高,這對你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公司是輕資產,你的目標市場應該至少有5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額,如果需要大量的財產,廠房和設備的話,你的目標市場應該至少達到10億美元。

在投資界,這種溢價因素被稱為「商譽」(也適用於高級管理團隊,少量的競爭對手,進入門檻高等等)。而商譽可以很容易地估算出數百萬美元的估值。

10.評估直接競爭對手的數量和進入壁壘

你的競爭者和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會對公司的估值產生巨大影響。如果你能在競爭對手面前表現出巨大的領先優勢,那麼你就應該擁有「先行者」的優勢。

投資者往往會看標的公司是否有一個足夠大的時間窗口讓它有機會在競爭對手搶佔和壓縮利潤空間之前獲得足夠的利潤。 另一方面,如果有超過三家以上類似的競爭對手,這是一個不好的跡象,並會損害您的估值。

如果你能證明你為你的競爭對手創造了巨大的進入壁壘,那麼這也可能使你有資格進行溢價估值。「進入壁壘」意味著阻礙競爭對手進入目標市場並佔據主要市場份額的獨特情況。

這些障礙包括你團隊裡的技術水平,政府法規,市場份額,合作關係,已經建立的品牌,經濟和市場條件,現有客戶關係等等。

綜上所述,你可以看到創業公司的估值總是從你應該準備提供的真實的財務數據開始,然後分析擴展到許多需要主觀判斷的方面,所以創業者在財務模型中需要作出不少自己主觀的評估。

請注意,大多數投資者都比較感性,但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會理解或欣賞上面討論的一些比較理性的方法。

即使某位投資者在對你的公司的估值中排除了上面提到的某些因素,你也會因為你對估值方法的瞭解和對自己業務的瞭解而獲得更多可信度。無論如何,這樣的分析都會讓你為接下來的談判做好準備。

請記住,估值精確並不是創業者要追求的——創業者的任務是在退出之前建立一個價值至少5000萬美元的公司——所以沒有投資者想要花費超過五分鐘的時間在估值上爭論最後一美元的價值。

無論如何,估值上要保持靈活。你要堅持的是啟動您所熱衷的創業公司,當你準備通過這家創業公司改變世界的時候,你也打算為自己和投資者賺很多錢。

理想的情況是談判之後,雙方都認為是公平的交易,儘管雙方都希望在交易中獲得更多價值。關鍵點是,與其擁有很多家不成功公司的大部分股權,不如只擁有一家成功公司的小部分股權。

那麼對於NewCo這樣的公司來說,什麼是合理的估值呢? 對於像這樣的早期階段的公司,我的建議是將目標定位在150萬到500萬美元之間。

一個較低的數字表明,創始人正在放棄該公司,而更高的數字可能暗示所有者傲慢或缺乏現實。當然,我們都讀到過估值為1億美元的「新」公司,但我還沒有遇到過。


愛合夥


投資人和創始人對創業公司估值,總有不同的思維方向,投資人想的是我現在投入資金,購買的股權,未來會產生多少收益?創始人想的是,我現在的股權能不能價值最大化,保障我未來發展資金。為了去同存疑,我們根據下面幾點,進行估值,推論找到雙方認可的具體價格.



1.發展估值法:創始人可以設計,資金使用計劃,並且預算出,這筆資金投入,業務會達到的具體指標,這樣投資人有可視化,能覺得這筆資金現在投入多少錢,達到業績後值多少錢。盈利多少?以發展的眼光進行估值的好處是,大家看未來,為未來努力,公司發展強勁有力。

2.戰略估值法:和發展估值法類似,只是更長遠一些,創始可做一個融資規劃圖,定出每輪融資金額和業務發展目標,這樣大家能清晰的看到入資的時候和具體的收益,而且能看出公司最終做成什麼樣子。



3.同類公司比較法:市場變化比較大,投資公司熱點切換比較快,有時候發展估值法和戰略估值法,投資人覺得和事實有偏差,所以我們採取同類的競爭公司估值融資情況,進行定位,才更有說服力。

4.上市公司比較法:跟戰略估值法類似,最終上市定的價值和現在上市公司加未來發展期望值進行比較,確定公司最終上市後的估值,反推現在估值就好辦。找到了結果,在分為幾段,依次遞進方式進行現在估值。

總結:估值沒有統一的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創業者定公司估值的時候,還要順勢而為,平衡幾方管理,重要原則是站在公司發展的立場,為現任股東,員工,未來股東共同負起責來。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1.最簡單的估值方法

500萬上限法,200到500萬標準法,200萬到1000萬網絡企業評估法。估值方法如名字,簡單暴力,一刀切。

2.相對合理的估值方法

博克斯估值法,就是就企業分成各個模塊,每個模塊根據具體情況都有對應的估值。

市盈率法,預估企業未來收益,確定一定的市盈率來確定企業價值。個人覺得,操作起來比較難,而且不一定客觀。
現金流貼現法,根據企業未來的現金流、收益率,算出企業現值,又有上述問題存在。
倍數法,企業關鍵項目的價值乘以行業標準的倍數,算出估值。

3.相對複雜,但更加準確的估值方法

風險投資家專用評估法,用倍數法算出公司一段時間後的估值,預估你的年收益率,算出這段時間後你的投資終值。估值比你的投資終值,就是投資比例。
經濟附加值模型。從成本、收益角度來考慮公司估值,很受評估人推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合一股權設計祝你創業成功。


合一股權設計



10000 註冊用戶,月gmv2000萬

粗算一下,假設MAU=80%=8000人(月活用戶為80%,我覺得已經很高了),那麼ARPU=2500元 (2000/8000=0.2萬),但不知道利潤為多少,假設你的利潤率5%,那麼一年的利潤就是 2000w*12*0.05=1200萬。

如果按照P/E 估值,互聯網公司按照30倍市盈率算,你公司的估值就是 1200萬x30 = 3.6億。但是,如果利潤為0,那麼按照P/E估值市值就等於0,這個時候就可考慮P/S估值法。

如果按照P/S估值法來計算,10倍的市銷率,一年GMV=2.4億,那麼市值=2.4億x10=24億。

如果按照P/GMV估值法來計算,gmv2000萬,月增長20%,2000w+2000w*1.2 +...2000wx1.2^12=4億,那麼市值=4億x0.65 = 2.4億。

因為沒有給出用戶的增長速度,所以通過上面幾個算法,風投可能根據p/GMV的算法計算估值的可能比較高。


致力於商業模式和解決方案


一字刀


創業公司根據不同的階段、發展的程度、項目領域以及商業模式,可以進行估值的時間點與方式大有不同。如果是一家做企業服務SaaS的公司,那麼這家公司的估值就可以透過LTV:CAC來進行。LTV是客戶終身價值,計算方式為

ARPA(來自每位客戶平均每一個月的收入)×客戶生命週期。如果這個客戶每個月給予公司100美金,生命週期是60個月(5年),那麼這個客戶的LTV就是100美金 x 60個月 = 6000美金。CAC則是客戶獲得成本,所以CAC必須得小於LTV。如果獲得一個客戶要花費6000美金,那乾脆還不要這個客戶,因為一毛錢都賺不到。(當然,初期為了客戶成功案例與口碑,戰術上有時候是需要這麼做的)。

如果不是企業服務而是社交軟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用戶畫像。如果用戶都是白領的高消費族群,他們的廣告價值自然比低收入的學生族群要高。再來就是看DAU、MAU以及平均使用時間來判定估值,因為大多社交都是透過廣告來獲利(最成功的案例就是Facebook)。

不過,許多公司在初期並沒有足夠的用戶/客戶來估算上述的估值。所以種子輪是投團隊與項目Idea,所以團隊背景亮麗,做的項目有前景,那估值應該不會太差。天使輪是為了取得項目Idea的市場驗證,投資人看項目表現,產品,用戶留存以及反饋。A輪則是開發用戶,驗證商業模式,所以會看用戶成長的幅度以及是否能夠賺錢的判斷。B輪以後就開始快速拓展。

但因為沒有什麼公式,所以在A輪以前的階段,大多都是拍腦袋或根據市場共識的默認價格來估值。


鉛筆道


回答題主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估值及估值的重要性

一、什麼是估值?

估值,也叫價值評估,是資本市場參與者對一個公司在特定階段價值的判斷。非上市公司,尤其是初創公司的估值是一個獨特的並且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其過程和方法通常是科學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過程中要考慮到一些定性的因素,傳統的財務分析只提供估值參考和確定公司估值的可能範圍。

二、為何要給公司估值?

對於一個創業者,估值的重要性就在於它決定了你需要為投資人的資金出讓多少股份。在公司的初期,它什麼都不值,但是它的估值可能很高。

如果你的公司融資前估值就是100萬美元,是不是說你公司現在就值100萬美元?顯然不是。此時,你如果要賣掉你的公司的話,多半拿不到這麼多。所以,公司初期的估值基本上都在於它的成長潛力,而不是它的現有價值。

公司估值和融資金額是相互影響的。不只是公司估值也會影響融資金額,融資金額也會影響公司的估值。對於初創型公司來說,融資數額多少影響了公司估值。如果一個初創公司融到大筆錢,說明有投資人特別看重這個公司,公司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一個有未來的公司,其估值自然也會提高。

如何給公司估值?

1.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選與非上市公司同行業可比或可參照的上市公司,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後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比如P/E (市盈率,價格/利潤)、P/S法(價格/銷售額)。

目前在國內的風險投資(VC) 市場,P/E 法是比較常見的估值方法。

P/E法(市盈率法)——市盈率=總價值/淨利潤

用P/E 法估值是:公司價值=預測市盈率X公司未來12 個月利潤。

2.可比交易法

首先挑選與初創公司同行業並且是在估值前一段合適的時期被投資、併購的公司,然後基於融資或併購交易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並從中獲取有用的財務或非財務數據,最後,求出一些相應的融資價格乘數,據此評估目標公司。

比如,A 公司剛獲得融資,B公司在業務領域跟A公司相同,經營規模上(比如收入)比A公司大一倍,那麼投資人對B 公司的估值應該是A公司估值的一倍左右。再比如,分眾傳媒在分別併購框架傳媒和聚眾傳媒的時候,一方面,以分眾傳媒的市場參數作為依據; 另一方面,以框架傳媒的估值也可作為聚眾估值的依據。

3. 現金流折現

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和資本成本,對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進行貼現,公司價值即為未來現金流的現值。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較為成熟、偏後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

4.資產法

資產法是假設一個謹慎的投資者不會支付超過與目標公司有同樣效用的資產的一種收購成本。這個方法給出了最現實的數據,通常是以公司發展所支出的資金為基礎。其不足之處在於假定價值等同於使用的資金,投資者沒有考慮與公司運營相關的所有無形價值。另外,資產法沒有考慮到未來預測經濟收益的價值。所以,資產法對公司估值的結果是最低的。定製可行性研究報告融資項目建議書詢zboshi007,總之,創業者想成功,離不開投資,而成功融資的前提是創業者對公司進行理性、合理的估值。


覺得答得好點個贊以資鼓勵,我會繼續為大家解讀投融資知識的,歡迎大家關注我!


走出去印尼


非常多。

創業就像一個盒子。一個非常特別的盒子。

盒子裡的東西越多,價值越高。增加團隊,增加專利,增加品牌,價值都會增加。

盒子可以把錢變多。

但是造一個盒子很麻煩,可能很昂貴。所以投資人會說:“我給你xx錢,你將盒子裡的x%給我。”x取決於盒子的估值。

估值方法很多。

Berkus方法

Berkus方法是一個簡單方便的經驗法則來估計你的盒子的價值。它由作家兼商業天使投資人Dave Berkus設計。出發點是:你認為在第五年的業務中,該盒子的收入可以達到2000萬美元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可以根據建築箱子的5個關鍵標準評估箱子。

  1. 基礎價值(點子的價值)

  2. 原型(科技)

  3. 團隊管理質量(執行力)

  4. 戰略關係(在市場的分量)

  5. 產品賣得如何


這五點每一點的估值加總,就是最後的估值(最好不超過200萬美元)

Berkus方法適用於創收前的創業公司

折扣現金流量法

假設你預測了n年的現金流量。那之後會發生什麼?這是終端價值(TV)解決的問題

方案1:你認為業務將保持穩步增長,並在n年後持續產生無限期現金流量。然後,你可以應用終端價值公式::TV = CFn + 1 /(rg),其中“r”為貼現率,“g”為預期增長率。

選項2:你在n年後考慮退出。首先,你要估計收購的未來價值,例如與可比較的方法交易(參見上文)。然後,你必須打折這個未來的價值才能得到它的淨現值。TV =退出值/(1 + r)^ n

從技術上講,你可以將其用於創收後創業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