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皇后守寡後,敵國君主說:做我的老婆吧,皇后回信說:我是老女人

作為歷史上首位獲得皇后名號的女人,漢高帝劉邦的妻子呂雉其實並不幸福,無論是跟劉邦婚後廝守的日子,還是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亦或是成為皇后的歲月裡,丈夫留給她的大多是背叛和絕情,讓她傷透了心。好不容易熬死了丈夫、消滅了情敵,成為帝國主宰的呂雉自以為會揚眉吐氣一把,沒成想來自匈奴單于的一封信,再度讓她感受到無邊的羞辱。那麼,這到底是一封怎樣的信呢?

皇后守寡後,敵國君主說:做我的老婆吧,皇后回信說:我是老女人

作為史上首位皇后,呂雉的生活並不幸福

就在劉邦駕崩的當年(前195年),冒頓單于對寡居的呂太后寫了一封信,開頭貌似恭維了她一番,說自己是個孤獨無依的君主,生在沼澤之地,長在平原牧場,天天跟牛馬羊相伴,生活索然無趣,頗為貪戀中原的繁華。為此,他多次到達邊境,很希望能到漢朝遊玩一番。接著話鋒一轉,言辭變得輕佻、充滿侮辱起來,說現在您同樣孤獨無依、生活寂寞,既然如此,我們不如結成夫妻,讓您再次享受人生的歡樂。

考惠、高後時,冒頓浸驕,乃為書,使使遺高後曰:“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見《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列傳上》。

皇后守寡後,敵國君主說:做我的老婆吧,皇后回信說:我是老女人

冒頓單于致信侮辱呂后,說要娶她為妻

貴為帝國的太后,如今卻受到番王如此的羞辱,呂后的憤怒可想而知。所以在收到信件後不久,呂后便氣呼呼地召集丞相陳平、大將樊噲、季布等人開會,討論是否應該斬殺匈奴使者,然後發兵討伐匈奴。樊噲既是一介猛將,又是呂后的妹夫,如今見到內姐受辱,馬上提議願領兵十萬北擊匈奴。呂后很是感動,但出於“兼聽則明”的原則,還是向季布徵詢了意見。

跟樊噲的意見完全相反,季布主張忍耐,避免與匈奴開戰。季布給出的理由是當年高帝北伐匈奴時,雖然率軍32萬,但依然被匈奴打敗,導致士兵傷亡慘重,直到今天都沒有恢復元氣。百姓哀傷悲痛,厭戰情緒非常濃。更何況,匈奴人粗野無知、不沾王化,跟禽獸沒有兩樣,得到他們的稱讚不值得高興,受到他們的侮辱也沒必要發怒,總之別跟野蠻人較勁。呂后考慮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決定不對匈奴用兵。

皇后守寡後,敵國君主說:做我的老婆吧,皇后回信說:我是老女人

樊噲力主出擊匈奴,季布表示反對

議斬其使者,發兵而擊之。樊噲曰:“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問季布,布曰:“噲可斬也!前陳豨反於代,漢兵三十二萬,噲為上將軍,時匈奴圍高帝於平城,噲不能解圍。天下歌之曰:‘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今歌吟之聲未絕,傷痍者甫起,而噲欲搖動天下,妄言以十萬眾橫行,是面謾也。且夷狄璧如禽獸,得其善言不足喜,惡言不足怒也。”高後曰:“善”引文同上。

會後,呂后強忍著羞憤之情,給冒頓單于回了一封信,用詞極其謙卑。在信中,呂后說自己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女人,容貌氣色很差,不僅牙齒、頭髮都掉光了,連走路都站不穩,實在沒辦法侍奉單于。呂后又稱漢朝沒有什麼罪過,請求單于放過他們孤兒寡母,不要跟中原開戰。為表達友好之情,呂后又提議獻出兩輛御車、駕車的馬八匹給單于乘坐。

皇后守寡後,敵國君主說:做我的老婆吧,皇后回信說:我是老女人

呂后強忍著悲憤回信給冒頓單于

其實,冒頓單于根本就沒有迎娶呂后的打算,他之所以寫那封言辭輕佻的信,無非是想激怒呂后,引得漢朝發兵攻打匈奴,他好藉此率軍南侵,再度搶掠、禍亂中原。然而令他大感意外的是,呂后根本就不“接招”,情願做“縮頭烏龜”,也不跟他交戰。冒頓單于自討沒趣,加上認為漢朝已做好防禦準備,便停止南侵的計劃,並回信、獻馬,重申兩國間的“友好”關係。

(呂后)令大謁者張澤報書曰:“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冒頓得書,復使使來謝曰:“未嘗聞中國禮義,陛下幸而赦之。”因獻馬,遂和親。引文同上。

皇后守寡後,敵國君主說:做我的老婆吧,皇后回信說:我是老女人

呂后的隱忍使漢朝避免戰爭的災難

一場箭在弦上的戰爭,最終以呂后的隱忍,被消滅在萌芽之中,使得本已滿目瘡痍的中原避免新一輪的兵燹之災,於國於民都大有益處。從呂后對冒頓單于羞辱性信件的處理來看,她實在是一位務實、冷靜的治國者,而漢朝之所以能恢復元氣,並最終都上富國強兵的道路,跟她的作為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