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哪些描寫蘇州的經典詩句?

mic神


去過蘇州一次,特別喜歡。帶著一種北方人特有的情懷去了一趟蘇州古城,嚮往,流連,體會著與家鄉不同的風土人情。

蘇州詩很多,像白居易、劉禹錫、韋應物三位大詩人都曾經做過蘇州刺史,歷史上很多大人物都與蘇州有著不解的情緣,但我僅瞭解的只有以下幾首: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評析:這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送人遊吳【唐】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閒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評析:借送行向行人描繪蘇州風貌,詩題中的“吳”,詩中的“姑蘇”都是蘇州故稱。結尾以料想行者赴蘇後的鄉思來襯托自己的惜別之意,尤具清新蘊藉之美。


《青玉案》【宋】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

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閒愁都幾許?

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評析:橫塘,地名,在蘇州郊外,賀在此築有小屋。此詞反映了作者經歷坎坷功業無成的苦悶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


白雲泉【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雲泉,

雲自無心水自閒。

何必奔衝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間。

評析:天平山,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詩人在字裡行間點染著自己閒逸的感情,給人一種饒有風趣的清新感。


《正月三日閒行》【唐】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盪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

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評析:此詩寫在白居易蘇州刺史任職時。詩中生動描寫了詩人詩酒適意、唱和酬酢的閒情逸致。


《橫塘》【宋】范成大

南浦春來綠一川,

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

細雨垂楊系畫船。

評析:這首詩寫送別朋友時的情景,表達了與朋友間的深情。


敏家的小淘氣


作為一座有著20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再加上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自古以來蘇州便是文人騷客眼中最珍貴的明珠之一,有時候是她的美,她的風韻,而有時候是她對詩人自己的感悟,所以描寫蘇州的詩詞極其豐富,今天就應著提問來說幾首我最喜歡的蘇州詩詞。


過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垂虹是蘇州吳江縣一座非常著名的文化歷史明橋,而松陵則是古代吳江的別稱。這首七絕異常之簡單,也非常好理解,蘇州吳儂軟語的低唱加上蕭聲,一詞一句都透露著蘇州的江南風韻。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宋代: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橫塘路就在蘇州城外,所以這首詞,也算是蘇州相關。所以至少在表層所描寫的,月橋花院,飛雲冉冉都是蘇州的描述詞,而最後的“一川煙,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草”在將蘇州的美寫道極致以外,同時點名了作者的內心思想,同時也讓這首詞成為了千古傳誦之作。

《憶舊遊》

唐·:白居易   

江南舊遊凡幾處,就中最憶吳江隈。長洲苑綠柳萬樹,齊雲樓春酒一杯。   

閶門曉嚴旗鼓出,皋橋夕鬧船舫回。六七年前狂爛漫,三千里外思徘徊。

白居易在公元825年曾任蘇州刺史,所以蘇州自然就少不了這位大文豪的詞,而且是純粹的寫景寫色寫道山花爛漫。除了這首《依舊遊》以外,還有《白雲泉》、《憶江南·其次憶吳宮》等。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啥都不說了,寫蘇州的詩,當然是《楓橋夜泊》壓軸,短短四句話二十八個字,景、人、城、寺陷入了一種異常完美的結合,雖然沒有一字著蘇州,卻令人遐想這座古城。


三觀粉碎機


蘇州自古多才子,再加上這裡風景秀麗,物產豐饒,因此留下了數不勝數的詩歌名作。如果把蘇州比作美女,那這些詩詞就是璀璨的金釵珠翠,精美華麗,不僅不會因時間流逝而褪色,反而會愈久彌珍。

在眾多名作中,小蘇尤其喜歡張繼的《楓橋夜泊》。

張繼的名氣雖然不及李白杜甫,但這首《楓橋夜泊》卻是流傳千古的名篇,也是張繼的代表作,僅憑這一首詩就奠定了張繼在詩壇的地位。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首詩的知名度、影響力,無疑是描寫蘇州詩詞中的第一名。張繼留存的詩極少,但有一首《楓橋夜泊》足矣!

《楓橋夜泊》寫於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蘇州深秋之景: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等融為一體,有景有情有聲有色。

這首詩不僅是中國曆代各種唐詩選本和別集選入此詩,連亞洲一些國家的小學課本也曾收錄此詩。寒山寺也因此詩的廣為傳誦而成為遊覽勝地。


蘇州本地通


蘇州自古繁華,而姑蘇在歷史上也是一個詩意的存在。那麼姑蘇的名字來源於哪裡呢?這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謀臣叫胥。胥不僅有才學,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的敬重,封他為大臣,並把吳地冊封給胥。從此,吳中便有了“姑胥”之稱。年代久了,“胥”字又不太好認,而在吳語中,“胥”、“蘇”兩字相近,於是“姑胥”就漸漸演變成“姑蘇”了。

蘇州是一座詩歌的城市,從古到今,有大量吟詠蘇州的詩歌。好玩的國學精選幾首有代表性的詩歌,帶您一起領略詩歌中的蘇州。熟悉蘇州歷史的朋友知道,古代詩人寫蘇州,無非二大類。一是感嘆蘇州的歷史。蘇州最重要的歷史就是西施和吳王的故事,因為這樣紅粉的悲劇,最適合懷古;第二是寫姑蘇美麗的風光,畢竟蘇州屬於秀美江南的代表。

第一類:以西施和吳王的故事做引子,描寫蘇州的懷古和詠史詩。

1.姑蘇懷古

宋代:姜夔

夜暗歸雲繞柁牙,江涵星影鷺眠沙。行人悵望蘇臺柳,曾與吳王掃落花。

姜夔的這首詩,很顯然是寫吳王的故事。

2.姑蘇懷古

唐代:許渾

宮館餘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荒臺麋鹿爭新草,空苑島鳧佔淺莎。

吳岫雨來虛檻冷,楚江風急遠帆多。可憐國破忠臣死,日月東流生白波。

許渾是唐朝詩人中寫懷古詩的大家。這首詩用吳王、西施和伍子胥的故事,在整個意境空間中灌注著傷今悲古的悲愴淒涼之氣。把蘇州寫的特別悲傷!

3.青玉案·姑蘇臺上烏啼曙

清代:王國維

姑蘇臺上烏啼曙,剩霸業,今如許。醉後不堪仍弔古。月中楊柳,水邊樓閣,猶自教歌舞。

野花開遍真娘墓,絕代紅顏委朝露。算是人生贏得處。千秋詩料,一抔黃土,十里寒螿語。

同樣是感嘆吳王和西施的故事,用古今對比,英雄落寞和紅顏凋落的故事,說明歷史的滄桑和無常。

4.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五代: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我喜歡這首,主要是他的寫景特別好!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句,對蘇州所有或明或暗的情感,都藏在啊這句詞中了。

第二類,寫蘇州秀麗的江南景色。

1.送人遊吳

唐代: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港小橋多。

杜家人大概都會寫詩,杜荀鶴這首詩,寫出了蘇州最大的特點——小橋流水人家。

2.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一生留下來的詩歌不多,但這首詩卻成為他的絕唱。可以說,張繼的這首詩把蘇州的知名度大大提高,蘇州也讓歷史記住了張繼這個詩人,蘇州和張繼互相成就。

3.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宋代: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如果說寫在蘇州發生的戀情,沒有哪首詞比賀鑄的優秀了。


好玩的國學



古代描寫蘇州的詩句有哪些?

說到古代描寫蘇州的詩句!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唐》張繼!有關!“寒山寺”寫的一首唐詩《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杜荀鶴!《送人遊吳》!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相思在漁歌!



《唐》白居易!《正月三日閒行》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

綠浪東西南北水,只從前日到今朝!
“歡迎閱讀本文歡迎點評”(圖片源於網絡)


曉霞181558838


《楓橋夜泊》【唐】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送人遊吳》【唐】杜荀鶴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正月三日閒行》【唐】 白居易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盪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青玉案》【宋】 賀鑄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範尼撕她乳衣


  • 個人認為所有帶有姑蘇這個蘇州代名詞的詩句都是描寫蘇州的經典詩句!

  • 比如這首李白的《蘇臺覽古》,蘇臺就是姑蘇臺,在今木瀆鎮的靈巖山腳下。
  • 蘇臺覽古

舊苑荒臺楊柳新,

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吳王宮裡人。

  • 詩句的前兩句是李白遊覽時的見聞,後兩句是李白借古諷當時的李唐王朝,李白用昨日之繁華,暗示唐朝的衰敗,也算是對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一種感嘆吧!

  • 李白還有另外一首就直接提到了姑蘇臺叫《烏棲曲》
  • 烏棲曲

    姑蘇臺上烏棲時,

    吳王宮裡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

    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

    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 這首也是李白最擅長的諷刺詩,表面上寫的是吳王,實際上是暗戳戳的諷刺唐玄宗。

  • 不信你來看,要知道吳王夫差可是耗費巨大人、物力,耗時三年,才築成的五里姑蘇臺,夫差與西施常在春宵宮中徹夜痛飲。開頭兩句,勾畫出日落時姑蘇臺上吳宮的輪廓和春宵宮中西施醉態朦朧的迷人倩影。吳宮被李白設置在昏林暮鴉的背景中,不禁讓人從包圍著吳宮的幽暗氣氛裡聯想到吳國日薄西山的沒落趨勢。這樣衰敗的氣氛跟頭兩句形成鮮明對照,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李白這是映射唐明皇與楊貴妃。

  • 結尾的最後一句:“東方漸高奈樂何!”東方已經發白,天就要亮了,尋歡作樂只得作罷。這孤零零的一句,既是恨長夜之短的吳王所發出的歡樂難繼、好夢不長的嘆喟,又是李白對沉溺不醒的唐明皇敲響的警鐘。怎奈昏君從此不早朝,根本聽不進李白的警告啊!


遊李有聚


當年去蘇州時寫得一首五律,哪敢說經典,自己還是挺喜歡的:

五律-蘇州印象 @老街味道

白公堤上客,風物雨中秋。

巷轉斜藏竹,橋多半隱舟。

彈詞溯青史,燈火起紅樓。

一棹煙波遠,姑蘇訪二丘。


除了杭州西湖,蘇州市山塘街也有一個白公堤,而且為白居易令人所築,修成以後,連通了到虎丘的水路,從此成為蘇州的著名景點,延續至今 。

白公堤建成後,白居易曾有詩道:

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

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

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

站在堤上四望,水巷石橋,竹柳掩映,篷舟三兩,欸乃穿行,岸邊小樓燈紅,風中琴歌繚繞,倚棹遊人嬉笑,緩緩搖向虎丘...


宋朝蘇軾 《次韻王忠玉遊虎丘絶句》有句:“當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娛賓得二 丘 。”原注:“郡人有 閭丘公 。太守 王規父 嘗雲:‘不謁 虎丘 ,即謁 閭丘 。’

二丘如此名望,所謂人靈地傑是也。

晚唐詩人杜荀鶴又有詩云: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

時過人非,幸有好詩美景,撫今感古,不勝唏噓......遂成此詩。

@老街味道

2018-2-14


老街味道


最有名的(其實是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就是張繼的《楓橋夜泊》了,小學教材背誦篇目,大概都會背吧: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第二首呢,是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寫的就是現在的常熟興福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聲。

“曲徑通幽”是不是就出自於這裡呢。

更有賀鑄的《青玉案》一篇: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
  只有春知處。碧雲冉冉蘅皋暮,
  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
  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其實還有許多名篇,畢竟有那麼多文人墨客生在蘇州或是來蘇做官:白居易、蘇軾、范仲淹、范成大、唐寅……所以說蘇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


蘇州身邊事


描寫讚美蘇州的詩句。

首先用楓橋夜泊這首經典唐詩開頭…

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2、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王賡言《遊獅子林》。

3、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范成大《橫塘》。

4、俯水枕石游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虎丘花雨亭聯。

5、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滄浪亭聯。

6、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


7、隔斷城西市語譁,幽棲絕似野人家。——汪琬《再題姜氏藝圃》。

8、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

9、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盪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白居易《正月三日閒行》。

10、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維則《獅子林即景》。

11、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拙政園與誰同坐軒聯。

12、不知城市有山林,謝公丘壑應無負。

13、閒尋詩冊應多味,得意魚鳥來相親。——拙政園繡綺亭舊聯。


14、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15、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

16、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

17、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杜荀鶴《送人遊吳》。

18、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獅子林立雪堂聯。


19、揚州驛裡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覺後不知馮侍御,此中昨夜共誰遊?——白居易《夢蘇州水閣寄馮侍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