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的醫生喜歡開阿奇黴?

用戶64079275


阿奇黴素屬於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大環內酯類中是唯一半合成的15元環大環內酯類。與其它大環內酯類藥物相比較,在體內的降解速度明顯減慢,對酸的穩定性增強,組織分佈廣泛 半衰期可長達35-48小時。每日用藥一次即可,具有抗生素後效應和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



與青黴素類相比不用做皮試過敏實驗,患者依從性高。抗菌譜也較青黴素類廣,主要可以抑制多種革蘭陽性球菌,肺炎支原體,沙眼衣原體,嗜肺軍團菌,流感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百日咳鮑特菌,布魯菌等多種軍屬。

臨床適應症的廣泛,用於男女性傳播中由沙眼衣原體所致的單純性生殖器感染;由非多重耐藥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單純性生殖器感染以及由杜克嗜血桿菌引起的軟下疳;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感染加重;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咽炎與扁桃體炎;急性細菌性鼻竇炎,中耳炎,結膜炎;非淋病性宮頸炎,尿道炎等臨床多種適應症。

毒性低微,口服後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一般患者都可以耐受。


以上這些阿奇黴素的優勢,使得其在臨床上使用頻率較高。但是從1991年上市後,在2013年被美國FDA警告,主要是個別患者在使用阿奇黴素時,可導致心臟的活動異常或導致致命性心律失常。


莫亟WHangYTeng


阿奇黴素為新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其結構與紅黴素有所不同,為15元環,在抗菌活性、藥代動力學、不良反應等方面有著紅黴素等其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無法比擬的優勢,故臨床應用較為廣泛。


1 對非典型病原體有較好作用

阿奇黴素不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釀濃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革蘭陽性需氧微生物有較好的抗菌活性,還對流感嗜血桿菌、卡他摩拉茵、淋病奈瑟球菌、彎曲桿菌等其他革蘭陰性需氧微生物也有效,而且對肺炎支原體、沙眼衣原體、軍團菌等非典型病原體有較強抗菌活性。故常用於社區獲得性支原體、衣原體或軍團菌肺炎的治療。


2半衰期長,一日一次給藥

阿奇黴素是一種抗菌活性較強的15元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而且其半衰期較長,口服阿奇黴素片後,阿奇黴素廣泛分佈於全身,生物利用度為37%,2---3小時血漿藥物濃度達峰。血漿消除半衰期接近於組織消除半衰期,為2~4天。因此,服藥3天后,即使停用,阿奇黴素依然能在體內持續作用3~4天。


3具有“抗生素後效應”

與其他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不同的是,該藥具有明顯的“抗生素後效應”,通俗地說就是停藥後,該藥物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還能維持一段時間。雖然從表面上看吃藥3天后就不再吃了,但實際上在停藥後,細菌仍舊處於被抑制狀態。


4 不用皮試,不良反應較少

阿奇黴素不像青黴素類藥物容易發生過敏性休克,用前不用皮試。故可用於化膿性鏈球菌所致的咽炎及扁桃體炎不能採用青黴素的患者。並且阿奇黴素不像四環素類、喹諾酮類以及氨基糖苷類對兒童有著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故常常應用於兒童感染患者。


5和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少

阿奇黴素屬於15元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不像14元環的紅黴素、羅紅黴素及克拉黴素易通過影響肝內細胞色素P450系統代謝和其他藥物發生相互作用。故臨床應用更為安全些。


綜上所述,阿奇黴素有著抗菌譜廣、給藥方便、不用皮試、安全性好等諸多優勢,故為臨床醫生所青睞。


劉藥師話用藥


歡迎閱讀悟空問答,我是兒科藥師梅貳康,專注於兒童用藥安全科普多年,下面我來聊聊阿奇黴素的這個話題。

1、我們先來看看阿奇黴素這個藥物是用來幹什麼的?

阿奇黴素這個藥物是屬於抗菌藥物,也是很經典的抗菌藥物,它能夠治療很多部位和很多敏感細菌引起的感染,呼吸內科會用到這個藥物,皮膚科會用到這個藥物,外科會用到這個藥物,耳鼻喉科會用到這個藥物,婦科男科泌尿外科等也會用到這個藥物。

2、為什麼醫院這麼多科室都會用到這個藥物呢?

比如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的感染、還可以治療皮膚和軟組織的感染、還有急性中耳炎的治療,除此之外還可以用於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另外,阿奇黴素還可用於男女性傳播疾病中沙眼衣原體所致的、或有多重耐藥淋球菌所致的單純性生殖器感染。

因此,基於阿奇黴素的抗菌譜的優勢,而且治療的還都是常見感染性疾病,多個科室都會使用到,當某個藥物被廣泛的使用時,這就會給公眾有個錯覺,感覺大夫們都喜歡使用這個藥物,其實,醫療機構使用某個藥物,並不是根據個人的自我喜好,而且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來循證的選擇藥物進行治療的。

3、阿奇黴素這個藥物,除了上述的這些優勢之外,跟其他的抗生素相比而言,它還具有下面的這些特點。

比如口服的阿奇黴素製劑,它的用法用量非常的特殊,每天都需要服用一次就可以了,一個療程只需要服用三天,三天吃完了以後,接下來的四天都可以不要用藥了,但是藥效還會在這四天中持續下去。因此,對於兒童人群來說,如果喂藥特別困難的話,在需要抗菌治療的疾病中,能很好減少孩子的吃藥痛苦。

在生活中比較常用的抗生素有三種,分別是青黴素類、頭孢類和阿奇黴素類,如果有些人是敏感性體質,對青黴素類藥物過敏,比如青黴素或阿莫西林,對頭孢類藥物也過敏,比如頭孢拉定或頭孢克洛等等,那麼通常情況下只能選擇阿奇黴素類,因為這個藥物不需要皮試,過敏反應率比較低下。

4、當然,最後我還有個小小的建議。

通過上述的解釋,我們發現了阿奇黴素這個藥物優點不少,但是,我們不能對於任何細菌感染上來就使用阿奇黴素,我們要懂得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大原則,就是要從低級的抗生素使用起,從抗菌譜窄的抗生素使用起,我們應該優先這樣的選擇抗生素。


兒科藥師梅貳康


阿奇黴素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通過阻礙細菌蛋白質的合成而發揮抗菌作用。為什麼醫生喜歡開阿奇黴素?這是由於阿奇黴素在抗菌譜、抗菌活性、藥代動力學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因而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特別是在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以下分別介紹:

一、抗菌譜廣:阿奇黴素的抗菌譜覆蓋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菌如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及厭氧菌等,因而廣泛應用於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療。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見致病菌,如選擇頭孢類藥物則無效。阿奇黴素對以下病原菌有抗菌活性:

1、革蘭陽性需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及白喉棒狀桿菌,對耐青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

2、革蘭陰性需氧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不動桿菌屬、嗜肺軍團菌、百日咳桿菌、志賀菌屬、霍亂弧菌等。

3、厭氧菌:脆弱類桿菌、類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消化球菌屬和消化鏈球菌屬、壞死梭桿菌、痤瘡丙酸桿菌等。

4、其他疾病微生物:衣原體、支原體、梅毒螺旋體、淋球菌、杜克嗜血桿菌、卡氏肺囊蟲等。

二、抗菌活性強:阿奇黴素對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的抗菌活性比紅黴素強4倍。阿奇黴素對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抗菌活性強,已被國內外指南推薦作為肺炎支原體的首選治療藥物。

三、半衰期長:阿奇黴素的半衰期長,而且還具有抗生素後效應,所以一天只需服藥一次,患者依從性好。

四、不良反應:阿奇黴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患者耐受性良好,其胃腸道反應、肝功能損害相比紅黴素發生率低,輕、中度肝腎功能損害者無需調整劑量。

五、組織濃度:阿奇黴素吸收後在痰液,肺組織、扁桃體、鼻竇、胃、子宮、卵巢和前列腺等組織的濃度高,而在血液的濃度較低。

六、藥物相互作用:阿奇黴素對肝內細胞色素P450系統無顯著影響,因此不易與其他藥物發生相互作用。比如紅黴素可致茶鹼濃度異常升高,毒性增加;而阿奇黴素和茶鹼無顯著臨床意義的相互作用。

綜上所述,阿奇黴素具有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組織濃度高、給藥方便、安全性好、不易發生相互作用等諸多優勢,故在臨床廣泛使用。


逸仙藥師


阿奇黴素是大環內酯類15 元環抗菌抗生素亞類之一,它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和50s核糖體的亞單位結合及阻礙細菌轉肽過程,從而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因可覆蓋呼吸道疾病常見病原體,且每日只需服用1次,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細胞內濃度高,依從性和耐受性均較高,臨床應用廣泛。現在我們就來聊一聊阿奇黴素。

一、獨特的藥代動力學特點:

吸收:口服阿奇黴素後,廣泛分佈於全身,生物利用度約 37%,2-3 小時血漿藥濃度達峰。

動物試驗表明,吞噬細胞中存在高濃度阿奇黴素。試驗模型發現,活化吞噬細胞比非活化吞噬細胞釋放出更高濃度的阿奇黴素。該動物模型結果說明高濃度的阿奇黴素可被釋放到感染部位。

人體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阿奇黴素組織濃度遠高於血漿濃度(高出最大血漿濃度的 50倍),單次給藥 500 mg,肺、扁桃體及前列腺等靶組織內濃度高於大多數常見病原體的 MIC90。

二、適宜的給藥療程和給藥方式

阿奇黴素劑型多,有口服片劑、混懸劑、液體制劑、顆粒劑、膠囊及注射劑型。在治療支原體肺炎阿奇黴素用法:10mg/(kg.d),每日1次,輕症3天為1個療程。重症可連續5-7天,4天后可重複第2個療程[1]。注射用阿奇黴素在治療特定病原體引起的社區獲得性肺炎時推薦劑量為500mg/日,至少2日。靜脈給藥後須繼以口服500mg/日給藥1次,靜脈及口服共計7-10日。由頸靜脈給藥改為口服時間應由醫生根據臨床療效來判斷[2]。

三、使用注意事項:

1、由於阿奇黴素主要經肝臟清除,故肝功能損害的患者應慎用。

2、肌酐清除率<10ml/min的受試者的資料有限,也應慎用。

3、如出現肝炎的體徵和症狀,應立即停藥。

4、鑑於目前肺炎鏈球菌及肺炎支原體對阿奇黴素耐藥率高,建議根據當地細菌耐藥情況選擇使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組.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015 30(9):1304-1307

[2]注射用阿奇黴素說明書(希舒美)


藥事健康


阿奇黴素目前是呼吸科和兒科的常用藥之一,它是一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常用於敏感細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療。而它為什麼能得到醫生們的歡心呢?

1. 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組織濃度高,高濃度的阿奇黴素可被釋放到感染部位。其生物利用度約為37%,2-3小時血漿藥物即可達高峰,可廣泛分佈到全身。這些特點決定了阿奇黴素在臨床上久經考驗,治療效果較好。

2. 半衰期長。因為阿奇黴素半衰期較長,約為2-4天,因此可一日一次給藥。雖然停藥,但體內的阿奇黴素依然可以發揮抗菌作用2-4天。

3. 對於非典型病原體感染效果較好,抗菌譜較紅黴素廣,增加了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菌作用。阿奇黴素對支原體、細菌、衣原體等引起的感染效果很好,因此阿奇黴素應用較廣。

4. 殺菌劑。對於某些細菌,紅黴素、羅紅黴素等大環內酯類藥物為抑菌劑,而阿奇黴素為殺菌劑,療效明確。

5. 對產β-內酰胺類的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

6. 不良反應較輕,絕大數患者可以耐受。阿奇黴素比較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消化道刺激症狀,如噁心、嘔吐,還能對導致肝酶增高,但是停藥後一般可以恢復,不會造成永久性損傷,所以輕中度肝腎功能不良者也可以應用。

7. 價格優勢,劑型豐富。阿奇黴素價格低廉,劑型豐富,適用於不同的患者。

本期答主:吳蘇 醫學碩士


杏花島




夏天雪42


黴素類總體毒性比較大,但是多年來頭孢類用多了抗菌效果會變差,現在阿奇黴素價格還是較高的,阿莫西林(青黴素)又要每次做皮試過敏測試麻煩但價格便宜。醫院會大量用阿奇黴素也可以理解了。醫院和家禽魚類飼養濫用抗生素的的結果!


tonyjk33


上面的回答都沒有錯,我想說的是,阿奇黴素副作用不可忽視,尤其耳毒性。紅黴素耳毒性的嚴重性已經為醫生熟知,早年,很多兒童因為服用紅黴素導致耳聾。阿奇黴素作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升級版,耳毒性比較輕微,甚至很多廠商在說明書上沒有提示。但臨床上,因為多次大量服用阿奇黴素導致耳鳴聽力下降的情況並不鮮見。


健康公益達人


這種問題似乎只有中國人會提出來,原因有兩個,第一,認真的閱讀藥品說明書上發現了大量的副作用,有些擔心,但是可以肯定的說如果沒有副作用的藥一定沒有正作用,一般情況下按照醫囑用藥沒有問題,如果發現不良發應應及時停藥並諮詢醫生即可。第二,由於一些原因導致的患者不信任醫生才會有這種想法,是不是醫生多用這種藥可以拿回扣等等,解決這個問題似乎比較難,只有自己學會看化驗單然後與醫生交流一下用這種藥的必要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