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安舉辦"西安年,最中國",來西安的遊客為什麼要比往年多?

ys223240922


西安年·最中國 活動的提出和過程

2018年1月23日晚,作為此次“西安年·最中國”的籌備方西安曲江新區在專題會上向省市領導回報此次活動方案。

作為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說:我們要讓西安市民都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年味兒,也讓過年期間來西安旅遊的中外遊客都愛上西安,在這裡過個“最中國年”。

此次活動的官方logo(上圖)

西安年·最中國 活動形式和內容

活動內容:通過一系列大型活動,充分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周、秦、漢、唐年節文化、禮樂文化,體現中國民俗的主要源流和主要代表,並將全國各地有代表、有特色的年節禮俗表演團體邀請到西安展示演出;以大唐不夜城為載體,打造“現代唐人街”大型文化廟會,通過一系列演出、巡遊、美食、集市等具體表現形式,營造出“西安年·最中國”的節日氛圍。

活動時間:2018年2月8日(農曆臘月二十三)—3月25日(農曆二月初九)

活動地點:曲江核心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城牆景區、臨潼度假區、樓觀道文化展示區。

此次活動的地點之一:曲江大唐不夜城(上圖)

為什麼是最中國的西安年?

不妨從西安的歷史說起,歷經周秦漢唐幾千年文明傳承,西安不僅是中華文化的搖籃,更是構築了中華民族心底最深的文化記憶。西安同樣也是中國春節的始源之城,早在漢朝中國的春節就在古長安定製。

漢武帝元封六年(公元104年),正式制定以每年的正月為歲首的歷法,同時改年號為太初元年,史稱“太初曆”。從此,以正月為歲首的中國年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此後,春節經歷漢、唐等多個朝代凝聚了無數的節慶禮制、文化習俗。

一年之計在於春,作為歲首的節慶活動在歷朝歷代也是十分重要的。早在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曾寫下了“韶光開令序,淑氣動芳年”的名句,開啟了傳統中國年的華彩樂章。

過年來西安,一睹萬千盛景,一覽長安繁華,體驗漢唐盛世的傳統年。

西安有著自周秦漢唐以來最豐富的節令傳說、非遺民俗,相關資源稟賦無可比擬。雁塔祈福、鐘樓鳴鐘、漢湖春始、社火表演、新春廟會、鄉村春晚等活動構成了今年西安年最中國的過年體驗。

此次活動場地之一:永寧門(上圖)

西安年·最中國帶動顯著 7天旅遊收入過百億

在今年春節假期期間,“西安年?最中國”活動大放異彩,開放式景區及特色街區年味濃,其中北院門風情街接待108.39萬人次,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接待115.4萬人。截止21下午3點,西安市旅發委搭建的微博話題#我在西安過大年#話題閱讀量已突破8400萬。

據統計,春節假日西安共接待遊客1269.49萬人次,同比增長66.56%,實現旅遊收入103.15億元,同比增長137.08%。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均創歷史新高。

交警假日執勤(上圖)

獲得全國兄弟省市積極響應

西安今晚的活動,也得到了其他城市的加油,全國11個城市也用各自行動表示支持。在西安點亮全城的同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深圳、成都、武漢、昆明、自貢、宜賓、廣元等全國11個兄弟城市,也將點亮城市標誌性建築,為西安造勢,共同營造“長安新年,九州同賀”的氛圍。

最後,祝願西安和全國兄弟省市發展的越來越好,作為一名地道的西安人,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來西安旅遊,體驗西安年·最中國。


西一安鮮


嗯是的,你沒有看錯,你也沒有聽錯你更沒有說錯,西安年,最中國,從年前到年後整整20來天時間。吸引了遊客人數達千萬人。四百多萬,人多不,小編覺得不算多。但是,但是已經創造了西安往年春節旅遊期間的人數了,比同期已經上漲了百分之66了。大不大?那是真的大。

根據市政府的部署,此次辦好西安年最中國的此次城市項目,目前來說在全國還是第一次。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以政府的帶領發動全市人民參與進來,熱情不減,項目眾多。參與人數以及表演人數為歷史之最。

春節假期,共接待遊客1269.49萬人次,同比增長66.56%,實現旅遊收入103.15億元,同比增長137.08%,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均創歷史新高。此外,西安還被網友票選為“2018年春節最火爆旅遊目的地”“全國最美夜景城市”和“春節假日旅遊大餐最豐盛、最有年味的城市”。據攜程網、去哪兒網、驢媽媽網聯合發佈的《中國旅行口碑榜》和《狗年春節出遊盤點報告》,西安首超成都、杭州,名列全國十佳旅遊目的地第三名,位居十大國內長線旅遊目的地城市第四名。

除夕至正月十四期間,曲江新區接待海內外遊客約900萬人次,同比增長49%,門票收入約7000萬元,同比增長23%。其中,曲江核心區接待市民遊客475.2萬人次,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接待市民遊客約320萬人次,成為春節期間全國年味兒最濃、人流量最大、關注度最高、傳播面最廣、點贊率最多的熱點和亮點街區。厲害了吧。

根據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東方衛視等中央及地方媒體報道“西安年·最中國”活動120餘次,累計閱讀和點擊量超過1.8億次;Facebook等國際知名社交網站發佈“西安年·最中國”活動盛況,更是引發了海內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網友的熱議。

抖音,快手,火山視頻十個視頻中佔據一半都是關於西安的,為什麼呢,參與的人在線上也是非常多的。西安年,最中國的話題在短時間內也引起了西安本地網友的參與以及互動。這個效果也是非常非常棒的。更有甚者看到抖音視頻後更是帶領朋友親戚前來西安旅遊。可見是多麼的貨。

直播,各種直播,大街小巷上人山人海,各種小吃,天南地北都來西安旅遊過年來。夜晚的燈光秀,無人機。各種巡遊。節日的氣憤一次次被推向了高潮。

這一次西安年,百姓滿意,遊客滿意,國外網友也滿意。參與進來的工作人員和演職人員內心更為滿意。

西安年·最中國

中國年·看西安

感謝所有背後為“中國年”付出的人。

那麼根據相關信息西安市將建立“西安年·最中國”

活動長效機制

打造春節旅遊最佳目的地

明年,“西安年”的大門依舊為你敞開

歡迎您再次來西安,過年.


渭南青年


寫文章,要有主題;做事情,要有目的性;這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時代,不是扭扭捏捏謙謙讓讓中就能站到臺前,這就是當前的社會現實。


過去的西安,是坐在金銀財寶上要飯的人,缺乏的是實事求是和積極進取的精神。認為我是中華文化根正苗紅的太子,無需太多宣傳,更無需太多欲望的表達,自己的慾望,自己的發展就能水到渠成。說的直白點:沒生活在有帝王的時代卻有了當皇上的癮。這導致西安旅遊被一誤再誤,導致西安的古色古香和傳統文化傳承變成了"城建落後、思想呆板",西安成了閉塞和落後的代名詞。事實上,這個原因說白了,就是太拽了導致的和外界的隔絕,隔絕了,來的人就少了,來的少了,交流就少了,交流少了,誤解就多了,於是外界的遊客就認為你落後,就認為你閉塞。這點我們絕對能理解的。

2017年初,西安一下子如大夢初醒。制定了明確的方向——由旅遊資源及文化資源(自身最強大最無法替代的方面)入手,真正盤活城市資源,讓更多遊客來西安,認識西安,瞭解西安。於是就順利成章地有了"西安年,最中國"的主題。

這個主題明顯是最貼切最有號召力的。早已司空見慣了北上廣的摩天高樓和現代化,早已見慣了九寨雲南的自然風光,早已消耗完了西餐和咖啡的"高雅",文化的需求成了最有吸引力的,於是西安重新回到了:古樸、文化上,成了"夢迴漢唐"之地。這是我國社會在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


"關鍵是觀念"一個做旅遊策劃的朋友說。是的,西安不再"拽",開始放低姿態,和所有旅遊城市回到了同一個起跑線。西安不再扭扭捏捏,開始樸實而認真的分析自己,並積極推介自己,西安是有極為豐富的值得推介的資源的,於是,結果一下就井噴了。

從"西安年最中國"到西成高鐵通車後,憑高鐵票免費遊5A景點,到五一的無人機表演,再到最近的到西安上學的大學新生憑錄取通知書免費遊大唐芙蓉園,可謂努力用心到極致。

這就是觀念的改變,這就是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別。下一步,中國的經濟重點將向內陸轉變,類型將向高科技、高效率、綠色轉變,發展依託將向"一路一帶"上轉變,西安一下被推到了橋頭堡的位置,旅遊只是觀念改變的最直接體現,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改變出現。祝福你,古都西安!


紅星閃閃耀秦川



銘澤190305484


陝西特別是西安發展文化旅遊得天獨厚,既有深厚歷史文化,也有享譽世界的文物古蹟。然而,陝西人不善於挖掘歷史文化的元素,並利用新業態、新形式,完整展示出來,抱守殘缺,洋洋自得,缺乏創新意識,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與陝西和西安豐富的文物資源、深厚歷史文化,極不相稱。

今年,西安市抓住舉辦“西安年、最中國”活動,充分利用秦漢唐文化與現代燈光相結合,通過流光溢彩、炫酷時尚的燈光秀,融入流行音樂元素,集中國傳統文化展示、禮儀服飾表演、巡遊、美食、集市等形式,完美打造了一個歡樂、祥和的西安中國年。

高水平的策劃,完美結合,使大西安人氣爆棚,『西安年·最中國』成為全國旅遊熱點,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均創歷史新高。


老楊老張1


西安,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十朝古都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其本身的歷史文化遺蹟就令很多人津津樂道心嚮往之!關於其歷史,用不著我一一贅述。

隨著這些年經濟的發展,國內旅遊業也隨之蓬勃興旺。人們的旅遊興致,已不侷限於沿海發達地區和國內知名風景名勝區了。訪古思幽、文化旅遊、過不一樣的節假日已成了人們新的時尚追求。西安市委、市政府,看準了這一勢頭,做了大量的宣傳、推介和紮實的準備工作。歷史民俗等傳統節慶文化被重新發掘整理,與遊客見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有一個同事今年春節就是在西安過的,回來後一直向我們推薦,西安已今非昔比,吃、喝、玩樂,社會治安、便民服務等各方面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我想,金盃銀盃,不如遊客的口碑!這就是今年遊客比往年多的根本原因。


沒幾滴墨水的老馬


我沒有去過西安,也不是旅遊的專業人事,僅就我所知道的說一說。

“西安年,最中國”主打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西安也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大大小小13個王朝建都之地,自然也是中國文化的聚集之地。而近兩年國家開始大力做中國文化的推進、發揚,其中傳統文化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可以從各地的文物修繕投入、電視節目、網絡媒體、宣傳報道上可以明顯的感受到。

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不論從主題的策劃、內容還是宣傳上肯定比較吸引人,從春節期間的旅遊同期增長比較大的,河南、陝西增幅最大,這兩個地區都屬於歷史比較久,傳統文化聚集的地方。


一點即清


花錢了,變美了,人多了,有錢了,輪迴


遊臻好


可能沒吸過正宗的霧霾,來體驗一把。


生者悲哀


俗話說:憨人放炮精人聽響、這就是瓜皮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