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從張作霖被炸到九一八事變,看日本如何一步步開啟侵略戰爭模式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召集各級軍事首腦和行政長官在東京召開了“東方會議”,會議就如何侵略中國作出了周密的部署,並通過了《對華政策綱領》,此時在日本人的眼裡,中國東北已經成為了“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地區。

日本按照會議精神,對東北進行投資,並拉攏東北王張作霖。張作霖最開始對日本並不擔憂,認為自己手中的數十萬大軍才是高枕無憂的金牌砝碼,日本不敢把他怎麼樣,他的初衷只是想借日本之手壯大自己的實力,但隨著東北人民反日情緒的日益高漲,張作霖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終於跟日本撕破臉皮。

從張作霖被炸到九一八事變,看日本如何一步步開啟侵略戰爭模式

這個時候日本剛好發生了關東大地震,這次地震給日本以沉重的打擊。在炸死張作霖之後,日本方面非常高興,尤其是即將登基的裕仁天皇,張學良在苦苦追查兇手無果的情況下,在1928年底舉行了東北易幟。

從張作霖被炸到九一八事變,看日本如何一步步開啟侵略戰爭模式

從這個時候起,日本方面就開始有了大的動作,也許是關東大地震之後的全國恐慌,也許是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的巨大打擊,日本產業萎靡,經濟虧損,日本方面一致認為,啟動戰爭機器的時候到了。

日本接下來這幾套動作稱得上緊鑼密鼓,1929年至1930年,日本先後頒佈了《產業合理化綱要》、《重要產業統制法》,併成立了臨時產業管理局。這些舉措的目的就是加大國家對經濟的把控,讓日本的經濟能夠滿足發動侵略戰爭的指標。

從張作霖被炸到九一八事變,看日本如何一步步開啟侵略戰爭模式

在輿論方面,日本加強軍國主義宣傳,要在東北地區建立“新國家”,此時的日本,從軍官到平民,狂躁程度到達了極點。

除了經濟把控和輿論宣傳,更重要的是軍事上的變動。1931年4月,日本北方士兵同駐紮在東北地區的部隊對調,以適應嚴寒作戰;6月,日本增加了朝鮮境內的駐軍數量;7月,日本在東北地區再調一個陸軍師,並命令守備隊向瀋陽集中;8月,日本方面任命本莊繁為關東軍司令,有“中國通”之稱的土肥原賢二擔任瀋陽特務機關長。

從張作霖被炸到九一八事變,看日本如何一步步開啟侵略戰爭模式

1931年8月初,在天皇接見完司令長官之後,一位狂熱的分子在街頭大聲喊道:“我們站起來的時刻終於到了!”

但是在1931年的中國,卻並沒有多少人意識到國難即將來臨。

從張作霖被炸到九一八事變,看日本如何一步步開啟侵略戰爭模式

蔣介石這時正在對紅軍進行第二次“圍剿”;而在鴨綠江對岸的瀋陽,人口已達到70萬人,從人口規模來講,已經位列全國第四,但是這70萬人裡有近30%的“移民”是日本國藉,在熙攘繁華的街道和燈紅酒綠的城市中,日本人、俄國人、朝鮮人把這座城市搞的既混亂又熱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