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孩子6歲後還有這3個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等到出事就晚了

文|文兒

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我想大家都說過一句話--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沒錯,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培養孩子正確的觀念和意識很重要,一旦孩子出現某些錯誤的行為,家長髮現後一定要及時糾正,等孩子養成習慣後就晚了。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向不好的方向發展,趕緊看看你家孩子6歲後(3-6歲左右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有沒有這3個表現吧:

孩子6歲後還有這3個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等到出事就晚了

1. 生氣時摔東西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一旦他的要求家長沒能及時滿足,他就會採取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法,逼家長滿足他的願望;再者就是直接躺在地上撒潑,還會拿起東西就摔到地上。

雖然說孩子砸壞東西,給你們帶來損失還能挽回,但是長此以往,孩子一不如意就摔東西,他就會變成一個炸彈,隨時都可能被點著,變得容易衝動、脾氣怪異,影響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和學習生活。

家長髮現孩子有摔東西的行為,家長要批評並讓孩子改正,不能助長他的壞毛病。

孩子6歲後還有這3個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等到出事就晚了

2. 喜歡窩裡橫

不僅成人會是“兩面派”,有的孩子也是“兩面派”,會表現為在家裡一個樣,在外面一個樣:在家裡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在外面卻是一個膽小鬼。其實,這很大程度程度上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關。如果家長過度寵愛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孩子就會變得任性自私,在外面不受人喜愛,從而失去自信感,變得膽小怕事,成為典型的“窩裡橫”。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了窩裡橫的表現,就要讓孩子適當吃點苦頭,不要對孩子的要求全都滿足,不要嬌慣孩子。

3. 做事情沒毅力,總是朝三暮四

有句話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個世界上能夠成大事的人,通常都是有毅力的人,如果你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情總是沒有毅力,那孩子以後肯定會出問題。

孩子6歲後還有這3個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等到出事就晚了

如果他總是喜歡腦子一時熱、做事衝動,比如今天想學畫畫,就讓你給他報繪畫班;明天看到別人跳舞了,又想學習舞蹈,後天……

結果是一個都學不好。這種孩子通常喜歡逃避困難,對目標不堅定,以後在工作上還會很沒有責任感,可能對待感情也不會專一,成為人們口中的負心漢。

所以,作為家長孩子出現類似情況時,你也要注意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嗎?

----------------------

怎麼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孩子和自己的關係不親近怎麼辦?孩子愛打人是因為什麼?孩子脾氣特別大是怎麼了?孩子總愛看電視玩手機該如何引導?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媽媽的閱讀】。只為成為孩子更喜歡的媽媽!

世界上沒有哪所學校的教育能比的上媽媽的閱讀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