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認為中國互聯網史上哪一家公司或哪一位創始人被高估了?

聿楓


稍微瀏覽了一下現有的答案,有一個人的出現頻率是比較高的,就是李彥宏。接下來要討論的對象。

李彥宏和他的百度,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被高估排行榜首的有力競爭者。不是說百度和李彥宏不行,而是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能和百度李彥宏的被高估程度相提並論的大概就只有搜狐張朝陽,但是張先生是因為有一些特殊情況,導致他沒辦法全力投入到商業競爭。而百度跟李彥宏是正常發展的情況下,遠遠沒有達到大家期望的高度,甚至可以說是令人大失所望!

一.曾經的BAT和如今的AT

說百度被嚴重高估是有道理的,即使到現在,還有一些朋友會提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巨頭這個說法。在當年,BAT中百度被認為是技術實力最強,底子最好的一家。十年前,百度是這三家中市值(或估值)最高的一家。如今,百度已經被阿里騰訊徹底拉開差距,不再是一個量級的公司。

在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以後,百度在國內幾乎沒有競爭對手,早期的盈利能力是最強的。而百度本身又是以技術見長,應該說有很好的發展基礎,非常被大家看好。要是在2010年左右讓大家預測BAT三家誰能成為世界級巨頭,百度的呼聲很可能會是最高的。現如今,阿里騰訊雙雙成為世界級巨頭,市值在5000億美元的樣子。而百度的市值在1000億美元以內,能否保住國內互聯網老三的位置都很難說。

如果換一個角度看,百度作為搜索引擎可以跟谷歌對比。曾經世界互聯網三巨頭是美國的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和臉書(Facebook),中國則有相對應的BAT中文互聯網三巨頭。當時,國內三巨頭跟世界三巨頭差距懸殊。如今,阿里和亞馬遜的差距大大縮小,騰訊和臉書也是規模相仿。唯獨百度,變成了谷歌的十分之一。谷歌是美國三巨頭中市值最高的,而百度已經被從巨頭行列剔除了,中文互聯網成了阿里騰訊的天下。

因此,不管怎麼看,百度的發展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失敗。可以說是大好形勢下的大潰敗。至於原因,我們就不展開了。但是,不管怎麼說,百度的確遠遠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高度。換句話說就是,當時,我們嚴重高估了百度。

技術實力這方面,舉個例子給大家感受一下。在谷歌收購安卓操作系統並在手機市場大放異彩之後,國內很多企業也都躍躍欲試,想要搞一個自己的操作系統出來。其中,百度當仁不讓。可是如今,被公認技術實力相對遜色的阿里巴巴還在繼續推進有些爭議的AliOS,百度的操作系統早已杳無音訊。百度的技術實力可能是比較強,但是沒有強到可以彌補百度的其他缺陷。因此,百度註定難以成為我們預期中那個偉大的公司。

二.李彥宏的形象坍塌

李彥宏作為天才型選手,在搜索引擎技術方面可以說得上是專家。當他放棄華爾街的優越工作回國創業的時候,很多人都被他的理想主義情懷所感染,可以說是實力圈粉。

李彥宏在百度陷入幾次風波之後的回應,都可以說是令人大跌眼鏡。百度公司的品牌形象坍塌和“魏則西事件”以及“血友病吧”等很多事件有關。央視就曾對“血友病吧”事件作出點評。

按理說,出現這種嚴重破壞消費者權益和公司形象的事情,李彥宏作為百度掌舵人是應該出來道歉的,這是最起碼的事情。但是,李彥宏一直沒不太願意正面回應這種事情。在“魏則西事件”發酵之後,李彥宏非但沒有進行反思,居然還在內部信中把問題歸結為“公關不力”,稱“百度的價值觀還是好的”。可以說是引發眾怒。最近,李彥宏又一次語出驚人,稱“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取效率”,再一次引發巨大爭議,並被央視質問:誰說的?

李彥宏的技術能力毋庸置疑是超一流的。但是,他引導的百度,在商業上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已經讓人們對他的商業能力產生質疑。與此同時,他的很多言論,又讓自己的人格魅力受到很大的質疑。

曾經,大家認為李彥宏是懂技術,高魅力,商業頭腦出眾,一個接近完美的企業家。事實上,作為一家巨頭級企業的創始人,李彥宏不管是跟國內的馬雲,馬化騰相比,還是跟國外的馬克·扎克伯格,拉里·佩奇等人相比,都呈現出了比較明顯的差距。說被高估並不為過。


鎂客網


不否認奇虎360曾經對殺毒事業做出過事業,可是漸漸的360漸漸走上了當年3721的老路,打著安全的旗號做的卻是流氓行為,劫持瀏覽器主頁,安裝全家桶,安裝360打系統補丁以後,藍屏、死機常有發生,拖慢開機速度,在今天360已經肆意妄為。

最開始覺得傅盛品格不高,直到360私有化準備重新借殼上市以後,周鴻禕的股份竟然出奇的高,比網易丁磊還要恐怖,這持股比例是可怕的。也難怪傅盛不滿,從3721就跟著老周創業,最終幾乎是一無所有,還逼著傅盛簽下令人髮指的競業協議,毫無疑問,周鴻禕從不給人不給資源,到傅盛把360喂大,周鴻禕態度幾乎是180度大轉彎。

如今奇虎還保留著360這個品牌名字,可有幾個人知道名字的由來,360名字是因為傅盛的身份證號碼開頭是360開頭,父親工作的單位三六廠,自己的生日又是3月6號,可以說這個產品是刻在傅盛骨子裡的。

這幾年360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重量級的產品,手機漸漸邊緣化,做個水滴直播成為行業眾矢之的,360雲盤先給了用戶一個大餅,但突然告訴你這個餅不能用了,只能再買,搜索卻要靠著客戶端的流量來維持,靠著劫持瀏覽器主頁來維持...可以說360一直在吃老本,從美股退市,是戰略、更是無奈,也許360從來沒有被低估,360回來只是因為A股的錢好掙而已。


先自我介紹一下,本人於01年入市,十多年的職業炒股生涯中,總結出一套獨門選...股法選擇牛...股成功率極高的思路,總能提前的知曉莊家佈局動向,選出漲...停...牛...股,很多朋友學會後,也是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在近兩年的努力中已經幫助數萬股民學會了炒...股盈...利。為方便交流特建立了個人微信公眾平臺(杜況熙評股),如果有不會選..股,把握不好手中股票的也可以與本人(微信:595185403 )取得..聯...系,如能相幫,必當鼎力!

筆者每天堅持講解,繼續講解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

金花股份600080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當時股價下跌,底部出現反轉十字星,主力進場,是絕佳的佈局機會,果斷選出來講解,果然之後股價連續上漲,截止目前股價大漲43個點,很多看了筆者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筆者直播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賢豐控股002141,前期該股底部震盪吸籌,13號股價回踩支撐線,資金大幅流入,買點出現,根據我所講選股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46%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筆者對選出底部啟動的爆發股非常擅長,此類短線股,賺錢速度快,拉昇力度大,今天在筆者也是同樣選出了一隻有望從底部爆發的短線股,看下圖:

該股的走勢不用我多說,也是屬於底部啟動的短線爆發股,前期股價也是有過一波暴漲,隨後出現了長時間的下跌洗盤,主力橫盤吸籌,底部築底成功,如今股價出現企穩信號,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筆者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金花股份、賢豐控股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看 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微信:595185403 )取得..聯...系,筆者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應該9291


除了李彥宏、張朝陽,個人覺得快播創始人王欣一定程度也被高估了,他被高估的原因不是什麼技術、管理和其它能力,而是來源於他的悲情經歷,因為這點,他被外界賦予了超高的話題性,但也隨之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大多數用戶都希望他能東山再起,其中更多的是蘊含了對一個悲劇式英雄能得到好結果的情感,而不是單純地對其抱有絕對的信任。

其實理性來看,當年法庭上力戰群雄的場景,王欣對技術的推崇和信仰固然讓人欽佩,可這並不能掩蓋快播商業的一些原罪。現在快手、頭條和直播,總是因為低俗庸俗被罵、被置於鄙視鏈的底端,可當初的快播不也是犯了同樣的錯嗎?

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僅僅依靠快播做盜版影視內容的網站就多達萬家,其中年收入超過千萬元的網站就接近10家。這僅僅是盜版電影網站的情況,而發展更為隱蔽、吸金能力更強的色情網站,則根本無從統計,有資深站長猜測,每年這部分業務的市場整體規模,應該是普通盜版視頻業務的2倍以上。

如果快播當時沒被封,王欣就一定會憑藉技術解決內容把控的難題嗎?甚至他會放棄這些內容給快播帶來的鉅額流量嗎?這些都無從知曉。

如今,王欣已經出獄,他歸來的消息曾有一段時間霸佔了各個頭條,這種殊榮估計沒幾個互聯網人可以享受。不過當眾多網友等著他東山再起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種情況,王欣若是遲遲沒有能拿得出手的產品,屆時輿論是否會是另一番場景,是不是也會有落井下石的聲音,所以說,王欣能在這個時候保持低調,說明他本人理性得多。


歪道道


  • 我個人覺得互聯網史上,現在的小米集團是高估的。在前不久雷軍的小米集團剛上市時,很多名人在捧場,什麼李嘉誠啊,馬化騰啊都參與超額認購。雷軍自己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估值。雷軍認為小米的估值應該是騰訊乘蘋果。

  • 可是到了資本市場,資金卻是非常冷靜的。並沒有附和雷軍。而是以很低的估值在港股上市。當時小米集團在其他獨角獸破發之時,走勢獨立。我就說過,這和國內炒作次新股是一樣的。因為當時經常有人在說,我買入了小米股票多少億之類的話。

  • 只不過風口過後,小米股票就一路下跌。最多的時候跌到腰斬。可以說是不堪入目啊。後來券商也下調小米的估值了。小米估計是沒有雷軍自己認為的那樣好。外界更多的把小米看作是手機生產商,而不是互聯網企業。這和工業富聯是一樣的。
  • 因此,我覺得小米獨角獸是有些高估了。至於今後的發展怎麼樣,誰也看不到。只能說目前是這樣。
  •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說,都被高估了,但是他們都比普通人強。不要以為人家只是一個普通人什麼的,沒有宣傳的那麼神奇,但是一定比你強,還不止一點半點,毫不客氣的說。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 公關包裝。大凡成功人士。和被媒體的公眾人物曝光的一些創始人吶,富豪啊,都是經過公司的公關部門進行了一些神話。其實他們跟大家一樣,是人不是神,只是企業文化和公司品牌需要這麼個神話般的人物而已。

經過公關部門的包裝神話,找到了觀眾,受眾人群的興趣點,這樣可以為公司代言,為產品站臺,不但節約了費用,自己還出名了。

所以說,大多數我們公眾看到的,來往公司大樓和富豪都是經過美化的。經過了美化和神化的,一定都有高估的成分。

第二,看待富豪。對於我們普通大眾看待這麼成功的人士。我的建議是別喝雞湯。看他們真正的創業時,領略他們的胸懷魄力和處理問題的態度,實事求是的看他們怎麼做的。天天看馬雲的創業故事,感嘆他當時怎麼怎麼慘,後來怎麼怎麼成功,受到鼓舞,有什麼用。看看人家的決策和融資,學學知識。

第三,人家好不好跟你有什麼關係。吃瓜群眾的八卦心理,就恨不得大多數都被誇大了,其實跟大家一樣就滿足了,就平衡了。沒那個必要,做好自己,管好自己比什麼都強。

有沒有被高估,人家都是成功人士。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如果讓我選的話,當然是小霸王和步步高的創始人段永平啊!

此人曾經在1989年到1994年5年的時間裡將一個虧損200萬元的小廠,經營成一個年產值10億的大公司,對,說的就是小霸王。

不過那個時代的創業者,或者說的接地氣一點叫“廠長”即使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沒有分紅,段永平提出過對小霸王進行股份制改革,但被否定了。

於是第二年1995年,帶領五六個人出來創業,成立了步步高公司,然後又花了5年時間將步步高做成了當時的無繩電話、VCD領域的數一數二的公司。

段永平的兩個5年創業史,真正的證明了他的創業段位是絕對不會亞於如今的雷軍的。

段永平也不像馬雲那樣,經歷過太多的創業失敗經歷。他的創業還是蠻順利的。

在2001年,段永平剛剛40出頭,他就赴美生活了,然後主要做起了投資。他當時甚至還拿出錢借給屬下,讓他們來買自己公司的股份,這是何等的義氣!

有情有義的段永平,還是網易丁磊的救命恩人——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泡沫,網易因為各種因素導致公司股價跌到了1美元左右,差點兒就被迫退市了。此時段永平出手相助,以1美元左右“吃”進網易股,2003年左右,網易的股價已經飆升到了70美元,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裡,段永平的投資回報超過了50倍!

別看如今順便賺錢的丁三石侃侃而談,他在段永平老闆面前,仍然是個小弟呢!

上圖中從左至右分別是:網易創始人丁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雅虎創始人楊致遠,以及段永平。

如果按題主說的“媒體或許鮮有報道,但其影響力和實力其實被低估了”,那段永平因為人長居美國,確實與媒體打交道比較少了。已經財富自由的段永平現在很少拋頭露面,但仍然活躍在投資圈。

2017年5月,新財富雜誌發佈《2017新財富500富人榜》,段永平以100億元的財富位列第264名。

段永平留給自己下屬的兩家公司OPPO和Vivo如今也是中國手機行業的一線品牌,現在看來,他一己之力打造了4個品牌(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還拯救了網易。

更別提他投資過的公司了。

這樣的商場戰績,難道不能說是中國互聯網教父級的人物?

難道他的影響力和實力,沒有被低估嗎?

附段永平的一段語錄:

我對我不擅長的東西都沒興趣,就像很多人對我沒興趣一樣。要做到對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沒興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人們總是以為自己比實際上要聰明一些。

CEO來信


錘子手機羅永浩,羅胖,羅老師

不可否認,身在互聯網時代,羅永浩的營銷功夫爐火純青,精通各種套路,賺足了吃瓜群眾們的眼球,但是問題在於,營銷做的再好,錘子賣不出去,屁用。

1.自打我公佈要做手機以來,已經有無數朋友給我“支招“了,大部分主意集中在如何“填補市場空白”……唉,我要做的是最大最熱最帥,競爭最殘酷激烈的那塊核心地帶啊,“填補市場空白“還是留給那些沒有雄心壯志,只想賺點兒小錢的企業吧。——羅永浩

2.我們做兩到三代產品之後,滅掉蘋果是沒有問題,只要我們做成功了兩款產品,第三款產品一定是去北美賣的,我不滿足在中國做一個企業,沒什麼大意思——羅永浩

3.托馬斯·駱說的好,不過還是保守了。用戶體驗、審美、營銷推廣、戀物、完美主義傾向這五項我都不輸喬布斯,只差了一個現實扭曲場,但我人格力量遠勝,加上這個行業全是土鱉和笨蛋,不驕傲地說,勝算很大。——羅永浩

4.雖然只想了幾星期,但我們在軟硬件結合改善用戶體驗方面的創新方案足以使我們將來單靠賣專利(已在準備專利申請所需的材料了)都能維持...可惜沒碰到有眼光、大手筆的風投資本家(其實也不需要很大手筆,一千多萬美元而已[擠眼]),逼得我們只好先做rom後做硬件…好飯不怕晚,只是苦了望眼欲穿的人民。——羅永浩

5.我們很有可能成為上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而我之前總是低調地用人民幣去估它。——羅永浩

6.發現國產手機廠商現在都喜歡打電梯廣告,這半年在電梯裡陸續看了小米、魅族、oppo 和 nubia 的平面廣告,回想起來,好像全都一個樣,沒有任何特色...... 大家明明是分頭做的,但最後看起來都差不多,這也挺不容易的。對了,小米廣告的不錯,有點特色的:傻。——羅永浩

僅僅截取了一部分羅老師的觀點,在下愚鈍,私以為成功的企業人向來都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如羅老師一般,吹起牛皮來譜兒都沒有的人,應該都不怎麼讓人待見。

用Jony j的歌詞來說,應該就是:比他們都領先讓他們紅了眼,我沒跟他們炫我確實沒時間,我每分每秒都往前當然走很遠,葡萄很甜,別打了臉!

一個人的成功,靠人品。羅老師的人品如何,在下不敢定論,明眼人都瞧在心裡。一個優秀的企業人,應該是做事認真,講信用,講義氣的。


阿呆札記


我認為是 Robin Li

首先說明一下,其實能在互聯網史上立足就已經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兒了,所以只能從橫向上來比較下哪位創始人或者CEO是被高估的了。以下為正文。


2016年6月李彥宏在接受《財經》雜誌專訪時說了這麼一句話:“我一直在想,我們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這年百度因為魏則西事件遭受重創,不僅收入遭受了重創,聲譽也隨之降到了冰點。這次事件直接導致大家一致認為百度其實已經脫離了BAT的隊列了,甚至在考慮誰將會是代替百度的角色。

而在2011年,百度還是一個超越了騰訊市值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第一的角色,李彥宏在這年成為中國首富,並宣稱百度要為中國贏得全世界的尊重。但是其背景是在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百度在國內再無敵手,賺錢賺到手軟。也是在這年,看似風平浪靜的互聯網江湖其實已經暗潮湧動,隨之百度的禍根也在這年埋下了。

而這一切都和李彥宏緊密關聯。

01.

李彥宏本身並沒有什麼顯赫的身世,其父親是一位勤勤懇懇的鍋爐工人,18歲那年李彥宏鯉魚躍龍門,考上了北大,而這也成了李彥宏人生的分界線。在拿了陽泉縣的狀元之後,李彥宏反而有種局外人的自卑感。李彥宏之後代表陽泉去省會參加計算機大賽,結果在省城只得到了一個安慰獎,這直接導致李彥宏沒敢填報計算機系。

李彥宏在北大的圖書館系李彥宏度過了自己的北大生活,這在當初學霸滿滿的年代,使得李彥宏一直處於鄙視鏈底層。在鄙視鏈頂層的是通過奧賽進入清北的王小川、徐易容,還有80年代考進科大少年班的馬東敏們。

在北大畢業後,李彥宏想去美國讀研,結果因為移民傾向被拒,整整大半年李彥宏都在街上發調查問卷,在半年後李彥宏才終於如願去了紐約,而後在松下實習期間發表了那篇著名的論文。這位縣城出身的青年在遇到馬東敏之前都處於局外人的惶恐之中,95年馬東敏和李彥宏結婚,馬東敏把結婚照寄回老家,還被馬老吐槽自己女兒穿的太寒酸了。

後來李彥宏賺了錢,在加州也買了房買了車,雖然後來那段廣為流傳的李彥宏種菜被馬東敏拔了逼他回國創業已經被李彥宏闢謠,但是也能看出來,在李回國創業之前家庭地位還是處於弱勢。

後來高盛前COO兼總裁 John Thornton 曾經跟李彥宏說,“Robin,你的性格和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或者說企業家很不一樣,你的性格很柔和,沒有那麼強硬。”John Thornton 這是不知道馬東敏的存在,後來百度上市,李彥宏在酒會上感謝了妻子馬東敏:“百度精神裡有一種勇氣,我的妻子馬東敏博士是這種勇氣的來源。她總能在關鍵時刻,冷靜地提出最勇敢的建議。”

這裡的建議就包括了百度後來為人詬病的競價排名策略,而這個策略至今影響著百度的發展。而百度的人至今對馬東敏諱莫如深,2012年李彥宏被傳和馬東敏離婚,那時馬東敏在百度持有的股權和李彥宏相當,甚至在投票權上還要高於李彥宏。後來傳言平息,馬東敏的部分B類股也才被轉為投票權更少的A類股。

百度如今是個被創始人完全控制的企業,而往往被創始人控制的企業,創始人的上限也就決定了企業的上限,李彥宏是百度的核心也可能是百度的瓶頸。

2.

百度有幾個重要節點,一個是互聯網泡沫時代商業模式的確立,另一個是百度上是,然後是谷歌出走中國。

百度上市之後,馬東敏漸漸淡出,Robin掌握著百度的絕對話語權。這種話語權的掌控程度已經到了萬事需要李彥宏拍板的地步,每份合同送到李彥宏手中之後,李彥宏還會一字一句地去讀完整個厚厚的合同,然後再提出自己的問題,如果沒有答案,好,回去找到答案再來。在百度這麼大的體量裡甚至於一份百萬的合同也需要李彥宏簽字才能批下錢來。

李彥宏自己說過這麼一句話:“公司如果走偏的話一定就是文化和價值觀出了問題”。我曾經有一篇文章深扒了百度會慘敗的原因,其中最頂層的原因就是百度的產品體驗感太差了。這和背後百度內部博弈不無關係。

在過去百度內部有兩支力量,一直是銷售、商業化,另一個就是產品。百度曾經也有過俞軍這樣的產品大神,在當時這兩支力量不停的摩擦。產品系認為要消滅掉百度的灰色地帶客戶,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才是。而這一意見被另一邊反駁,最後產品系甚至喊出了“這就是百度無法成為一個為大公司的原因”的話。

最後折衷的辦法就是慢慢改,而在此之後產品系的人員逐步離職,直到後來代表產品系的進入E-Staff的“太子”李明遠被打入冷宮,代表著運營和銷售系的向海龍已經掌控了百度的絕對核心——搜索部門,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而李彥宏在這裡並沒有做到平衡各方的力量的權衡,在當時俞軍離職之時,有人勸李彥宏應該去給俞軍提條件把他留下來,李彥宏回他:要是他把我拒絕了我多沒面子啊?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了百度的深度學習研究院(IDL),IDL當時集結了不少的知名大牛們:吳恩達,餘凱,吳韌,王勁......這麼好的資源正是如今百度做AI所需要的人才,但是這些人現在卻全部出走,百度甚至被稱為是中國AI的黃埔軍校。矛盾就在於當時在搜索部門內部也有一支研究AI的團隊,領頭的是現在百度AI 技術平臺體系AIG的王海峰,彼時這兩隻團隊互相看不上,最嚴重的是,IDL所需要的大量基礎數據都在搜索這邊,IDL得不到大數據難以產出成果。於是在陸奇到來之後,看清了百度的核心部門,陸奇知道自己只有得到了更有話語權的搜索部門支持,才能支持自己的變革走下去。所以我們看到主管搜索的王海峰接管百度核心戰略部門的AIG也就不足為奇了。

3.

而上面說到的谷歌退出中國的節點,也就是那場埋在2010年的禍根,也和李彥宏關係緊密。

2010年正值中國移動互聯網爆發的前夕,到了李彥宏成為首富的2011年,微博已經崛起,老牌門戶網站的新浪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張船票,似乎又看到了一絲曙光;而張小龍已經給Pony發了那封改變騰訊的郵件,騰訊已經開始在內部多個團隊競爭研發微信了,這年的小米也推出米聊,而搜狐騰訊等紛紛推出自己的微博產品和新浪競爭。代表後來O2O的百團大戰也已經打響,而11年阿里巴巴就已經投資了美團。

這時的李彥宏還沒理解何為移動互聯網,他自己後來是這麼說的:“我一直抵制在移動互聯網做太多的事情,這一態度直到2009年前後,也就是iPhone進入中國市場、Android設備變得流行後才發生了變化。但是因為我們的起步太晚,弄明白什麼對百度最重要、最相關,花費了我們一些時間。”

李彥宏提到的“這些時間”,一花就是三四年,百度直到2013年才開始加速佈局移動互聯網,而這時微信已經立足,淘寶早就已經移動化。而騰訊和阿里兩家的投資也已經開始佈局,不管是在O2O還是泛娛樂等方面都已經初具雛形。百度這一時機的錯失,直接導致了百度現在和AT的巨大差距,就算到目前為止,AI盈利尚早,百度還是嚴重依賴搜索業務,似乎一直在啃老本。

李彥宏的性格上的保守和獨斷也使得百度屢屢錯過好的投資,據百度員工說,百度的投資最後都是李彥宏來拍板,等一個項目層層審批到了李彥宏手裡,不是項目錯過了,就是被別的公司領先。而騰訊和阿里的投資可不都是需要馬化騰和馬雲來拍板的。這也導致了百度的投資永遠落後於A和T,在騰訊阿里投資滴滴快滴的時候,李彥宏沒有及時投資,最後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Uber來防禦型投資。而滴滴的程維在一次採訪中說:她其實本來是很期待百度的投資的,但是百度太慢了,時間不等人,只能選擇了阿里。

李彥宏近幾年搖擺的戰略也讓百度迷失方向,15年Robin宣佈專注於大數據,16年又宣佈專注O2O,到了17年,李彥宏終於找到了陸奇,方向又轉到了AI上。

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在騰訊和阿里馬化騰和馬雲的左膀右臂帶來的非凡成效,在陸奇入住之後,似乎李彥宏終於明白了放權的重要,陸奇在百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權力,而在陸奇到來之後,似乎百度終於穩住了陣腳,股價也迴歸到了正常——雖然距離AT仍然差距巨大。

性格決定命運,這一點在李彥宏和他的百度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說他作為一箇中國或者世界上頂尖的互聯網公司創始人來看,不管是和JackMa、PonyMa還是Gates、Page、Bezos、Jobs,Robin無疑是被高估的。


TechGround


哪位互聯網創始人或者大佬最被高估不好說,但是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絕對在這個被高估的名單之列。價值兄認為,百度如今被阿里和騰訊遠遠甩開,與李彥宏和百度高管團隊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或者說,百度有今日之下場,李彥宏暴露了自身的格局、戰略以及用人方面諸多問題。具體理由如下:

1.缺乏持續創新,百度市值從7年前中國互聯網公司第一下跌至第二集團。據價值兄瞭解,2011年,百度曾經以466億美元市值,超越騰訊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但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的過去六七年之間,不僅阿里和騰訊成為市值接近5000億美元公司,網易、京東等科技巨頭市值也接近了500億美金,滴滴、美團、小米、螞蟻金服等準上市公司,估值都超過了幾百億美金,甚至是千億美金規模。相反,百度呢,目前依然停留在500-600億美金上下,可以說是駐足不前,早已經是互聯網公司第二集團了。

百度市值一直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價值兄認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持續創新能力。之前跟一些互聯網公司大佬也探討過相關問題,他們的看法是,百度過去近10年間均沒有在行業內非常優秀的創新產品,即便是手機百度、百度手機助手這些看上去不錯的產品,依然是依賴搜索流量支持和現金花費培養起來的,產品本身缺乏創新能力和用戶粘性。百度一直在安逸地做著白日夢,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百度的危機感太差了。

2.百度人才流失嚴重,李彥宏對於人才培養和吸引力不足。說道被高估的理由,價值兄認為,李彥宏對於百度人才的培養和吸引力是做的不夠的。過去幾年間,百度的人才流失率是一線互聯網公司中最高的,很多優秀人才加入阿里、騰訊、滴滴等公司後,都迸發出了新力量,但在百度裡面卻一事無成。這不得不反思百度自身環境,以及李彥宏對於人才的重視程度等問題。


科技公司價值


我個人認為金山軟件公司的歷史低位一直被低估!

看一下金山軟件的發展歷史(摘自金山軟件公司)

1988年 金山在珠海成立。

1989年《WPS1.0》發佈,字處理軟件開創之作。

1997年 劍俠情緣發佈,武俠劇情風靡全國。金山詞霸1.0》發佈,詞典領域一枝獨秀。

1998年 聯想入股,金山重組,踏上新徵程。

1999年 掀起“紅色正版風暴”,創造百萬套銷售奇蹟。

2000年 金山毒霸上市,3個月內躋身安全領域前三甲。

2001年 WPS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成為民族軟件代表作。

2003年 《劍俠情緣網絡版》發佈,進軍網遊。

2005年 《劍俠情緣網絡版》席捲越南80%市場,風靡東南亞。《WPS Office 2005》發佈,重鑄輝煌。日本金山成立,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2007年 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借力國際資本。

2008年 馬來西亞全資子公司成立,再拓海外版圖。金山迎來弱冠之年,四款新品震撼上市。

2009年 北京、珠海兩地分別啟用新大廈,金山人有了自己的家。六年研發,投資過億的《劍俠情緣網絡版叄》正式公測。

2010年 金山網絡成立,宣佈毒霸(簡體中文個人版)永久免費。

2011年 WPS獲“核高基”資金支持,國產辦公軟件迎來新起點。金山與騰訊達成戰略投資合作,共同打造用戶可信賴的網絡 安全解決方案。金山“重創業,再出發”轉型互聯網,並向雲計算領域挺進。

2012年 金山雲獨立子公司成立,正式進軍雲計算領域

2014年 獵豹移動於美國紐交所上市。

金山雲居IaaS市場前三

自從雲計算技術出現,雲計算的市場份額也是互聯網公司的一個重要指標。國內提供雲計算IaaS服務的企業中,金山雲居IaaS市場前三。

根據權威研究機構IDC於2017年11月份發佈了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調研結果,金山雲市場份額6.5%,而阿里雲(47.6%)和騰訊雲(9.6%)分別是市場第一和第二。除了阿里雲一家獨大之外,IaaS雲市場騰訊雲、金山雲處於第二梯隊的前列。

而隨著產業互聯網的推進,各行各業都要通過互聯網來優化產業,而未來互聯網優化必須通過雲計算來實現,未來的IaaS市場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金山雲是非常有潛力的。

從雲計算市場上,金山雲是被低估的,也就意味著金山軟件被低估了。

金山軟件忽略了卓越網的歷史

熟悉電子商務發展歷史的人,一定不會忽略卓越網的地位。而卓越的發展歷史,被金山軟件給忽略,但卻不能被電子商務發展歷史所忽略。

看一下卓越的發展歷史

1998年8月,金山軟件總經理的雷軍聯繫了知名的個人網站paulgao.com.cn的站長高春輝,計劃打造一個專業的下載網站。

1999年2月,卓越網開始上線試運行,當時僅有5名員工,屬於金山軟件公司下屬的一個事業部。卓越網當時的發展目標是“做最大最好的中文下載網站”。

1999年8月 卓越網用了半年時間就在CNNIC的網站排名上排到33位,成為知名的中文軟件下載網站。卓越網推出自己的離線軟件服務系列光盤《卓越軟件空間》,隨後又推出《卓越軟件空間II》以及《卓越軟件空間2000》。

2000年1月,卓越網從金山軟件公司中分拆出來,金山軟件為第一大股東,聯想集團所屬聯想投資為第二大股東,由雷軍任董事長。隨後,卓越網開始嘗試增加網上商店。

2000年5月,卓越網正式改版,使用“超越平凡生活”的口號。主營圖書和音像製品。

2000年12月開設了上海分公司,加強對華東地區的服務。

2001年9月,卓越網宣佈網站盈利已經與運營費用相當,達到收支平衡。此階段卓越網與另一網上書店噹噹網一起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兩家網上書店。

2001年10月,成立“用戶精品俱樂部”,提供線下郵購服務。

2002年3月,成立卓越快遞公司,改進物流服務。

2003年4月,運營3年後的卓越網宣佈開始盈利。同月,成立卓越網廣州分公司,以擴大其在華南地區的影響。9月,德盛老虎基金下屬的老虎科技注資5200萬,成為卓越網第三大股東。此後,卓越網開始涉足各種日用品的網上零售。

2004年2月,卓越網被亞馬遜收購。

卓越網基本上與淘寶同時起步,在劉強東剛開始做電商的時候,卓越網已經宣佈盈利與運營費用相當(從個人而言,我對這點是持懷疑態度的,如果真的是這樣,就不應該被收購)。卓越網當時的影響力是與阿里相當的,如果那個時候卓越網再堅持下去,或許現在的電商格局就不是阿里與京東的競爭,而是阿里與卓越的競爭。

金山很多軟件都是未來互聯網的流量入口

金山軟件提供一系列的基礎軟件WPS,金山毒霸等基礎軟件,都是未來互聯網的流量入口。這些軟件將來再移動端的應用,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導流入口。

所以金山軟件是我認為中國互聯網史上,其價值和地位都被嚴重低估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